CN214780876U - 气浮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0876U
CN214780876U CN202120570647.3U CN202120570647U CN214780876U CN 214780876 U CN214780876 U CN 214780876U CN 202120570647 U CN202120570647 U CN 202120570647U CN 214780876 U CN214780876 U CN 214780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fixedly connected
axis
rotating shaft
air fl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06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桂华
何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jiang Tian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jiang Tian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jiang Tian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jiang Tian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06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0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0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0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浮装置,包括清水槽,清水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内腔缠绕有拉伸带,拉伸带的另一端缠绕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工作箱,且转动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外部啮合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的外部啮合有第四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的部分设于工作箱的外部,工作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使用时通过对升降板的操作,可以有效避免清水槽长期累积颗粒漂浮物的问题,不需再让人工进行打捞,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气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是气浮机的一种简称,是水处理中的气浮法,具体是指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污染颗粒物后,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最终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目前在给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都有应用,气浮机优点在于它固液分离设备具有投资少、占地面极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
在气浮机处理水中的颗粒物时,漂浮的颗粒物需要进行打捞清理,否则长期以往大量的漂浮颗粒累积也会影响到气浮机的处理效果,人工打捞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使用起来比较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气浮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板和工作箱,避免了清水槽长期累积颗粒漂浮物的问题,不需再让人工进行打捞,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浮装置,包括清水槽,所述清水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腔缠绕有拉伸带,所述拉伸带的另一端缠绕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工作箱,且所述转动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部啮合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外部啮合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部分设于所述工作箱的外部,所述工作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有两个,两个所述清洁刷关于所述升降板对称,且所述清洁刷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成矩形等距离排列于所述工作箱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外部设有齿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的长宽等于所述清水槽的内腔长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洁刷的毛刷为硬质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箱的截面呈横向L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升降板和工作箱,使用时首先启动气浮机对清水槽内的水进行除污清理,当水中的漂浮物颗粒物被气浮机处理至水面上层时,顺时针转动转动把手,转动把手带动第四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转动轴逆时针转动,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轴顺时针转动,继而使转动柱上的第一转动轴也做顺时针转动,带动缠绕在第一转动轴上的拉伸带使升降板的高度提升,从而将水面上的颗粒物漂浮物带出清水槽内,避免了清水槽长期累积颗粒漂浮物的问题,不需再让人工进行打捞,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2、通过设置清洁刷,当升降板将漂浮颗粒物带上来之后,通过向两边滑动两个清洁刷,可以及时地将漂浮颗粒物扫出升降板外,避免了漂浮颗粒物长期累积升降板影响到升降板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箱的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的俯视图。
其中:1、清水槽;2、升降板;3、连接柱;4、固定圈;5、拉伸带;6、第一转动轴;7、转动柱;8、工作箱;9、第二转动轴;10、第三转动轴;11、第四转动轴;12、转动把手;13、支撑柱;14、清洁刷;15、清洁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气浮装置,包括清水槽1,清水槽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升降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固定圈4的内腔缠绕有拉伸带5,拉伸带5的另一端缠绕有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动柱7,转动柱7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工作箱8,且转动柱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9,第二转动轴9的外部啮合有第三转动轴10,第三转动轴10的外部啮合有第四转动轴11,第四转动轴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2,转动把手12的部分设于工作箱8的外部,工作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
通过设置升降板2和工作箱8,使用时首先启动气浮机对清水槽1内的水进行除污清理,当水中的漂浮物颗粒物被气浮机处理至水面上层时,顺时针转动转动把手12,转动把手12带动第四转动轴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转动轴10逆时针转动,第三转动轴10带动第二转动轴9顺时针转动,继而使转动柱7上的第一转动轴6也做顺时针转动,带动缠绕在第一转动轴6上的拉伸带5使升降板2的高度提升,从而将水面上的颗粒物漂浮物带出清水槽1内,避免了清水槽1长期累积颗粒漂浮物的问题,不需再让人工进行打捞,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板2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清洁刷14,清洁刷14有两个,两个清洁刷14关于升降板2对称,且清洁刷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把手15;
通过设置清洁刷14,当升降板2将漂浮颗粒物带上来之后,通过向两边滑动两个清洁刷14,可以及时地将漂浮颗粒物扫出升降板2外,避免了漂浮颗粒物长期累积升降板2影响到升降板2的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13有四个,四个支撑柱13成矩形等距离排列于工作箱8的底端;
通过设置支撑柱13有四个,使工作箱8与清水槽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轴9、第三转动轴10与第四转动轴11的外部设有齿条;
通过设置齿条,使第二转动轴9、第三转动轴10、第四转动轴11之间可以相互啮合,第四转动轴11转动时即可带动其他转动轴一起进行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板2的长宽等于清水槽1的内腔长宽;
通过设置升降板2的长宽等于清水槽1的内腔长宽,使升降板2在清水槽1的内腔滑动更加便捷。
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刷14的毛刷为硬质材料制成;
通过设置清洁刷14的毛刷为硬质材料制成,使清洁刷14在清洁时可以更加省力迅速地将漂浮颗粒物带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工作箱8的截面呈横向L字形;
通过设置工作箱8的截面呈横向L字形,使工作箱8可以容纳多个转动轴,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气浮装置,包括清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槽(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所述固定圈(4)的内腔缠绕有拉伸带(5),所述拉伸带(5)的另一端缠绕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第一转动轴(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动柱(7),所述转动柱(7)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工作箱(8),且所述转动柱(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9),所述第二转动轴(9)的外部啮合有第三转动轴(10),所述第三转动轴(10)的外部啮合有第四转动轴(11),所述第四转动轴(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2),所述转动把手(12)的部分设于所述工作箱(8)的外部,所述工作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清洁刷(14),所述清洁刷(14)有两个,两个所述清洁刷(14)关于所述升降板(2)对称,且所述清洁刷(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把手(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13)成矩形等距离排列于所述工作箱(8)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9)、所述第三转动轴(10)与所述第四转动轴(11)的外部设有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的长宽等于所述清水槽(1)的内腔长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14)的毛刷为硬质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8)的截面呈横向L字形。
CN202120570647.3U 2021-03-22 2021-03-22 气浮装置 Active CN214780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0647.3U CN214780876U (zh) 2021-03-22 2021-03-22 气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0647.3U CN214780876U (zh) 2021-03-22 2021-03-22 气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0876U true CN214780876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0647.3U Active CN214780876U (zh) 2021-03-22 2021-03-22 气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0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80876U (zh) 气浮装置
CN205759923U (zh) 一种沉淀池表面除渣装置
CN214880814U (zh) 离子交换树脂除总氮装置
CN214758674U (zh) 一种水产养殖清底除污装置
CN215592715U (zh) 一种便于清理浮沫的污水处理曝气池
CN211111148U (zh) 溶气气浮机
CN211013729U (zh) 一种用于水质在线监测的样品预处理装置
CN207313168U (zh) 一种污水池表面除污装置
CN206814555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16410844U (zh) 一种基于水质分析用的沉淀装置
CN220723646U (zh) 一种金属材料除锈池的废水收集系统
CN216874847U (zh) 一种用于蜜饯加工用的脱盐场
CN219662933U (zh) 一种中成药提取罐中的超声波增效装置
CN114538638B (zh) 一种待清理原油伴生废水混合物处理净化装置及工艺
CN214078145U (zh) 一种活性炭水洗装置
CN21299965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药剂溶液制备机
CN215428323U (zh) 一种化学药品加工用溶解装置
CN220802824U (zh) 一种带有除泡装置的液洗搅拌锅
CN216755489U (zh) 具有清理结构的污水沉淀池
CN217854956U (zh) 一种结晶洗涤装置
CN211497852U (zh) 一种电镀用防尘型气浮槽
CN217431922U (zh) 一种海砂除氯分段冲洗砂料装置
CN211770348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CN210933994U (zh) 一种池塘排水口过滤装置
CN209662683U (zh) 一种便于二沉池去浮渣的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