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5497U -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5497U
CN214775497U CN202121165830.1U CN202121165830U CN214775497U CN 214775497 U CN214775497 U CN 214775497U CN 202121165830 U CN202121165830 U CN 202121165830U CN 214775497 U CN214775497 U CN 214775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rigger
cab
truck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658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亚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1658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5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5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5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包括驾驶室和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内的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驾驶室沿卡车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以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锁止组件和动力组件,锁止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驾驶室的锁止件和触发件,所述锁止件可移动的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锁止件分离,且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反应单元其结构巧妙,在正常行驶时,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卡车前侧发生碰撞时能够快速响应,使座椅及时地向后移动,尽可能的降低人员伤亡,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背景技术
卡车由于质量大、刹车距离较长,导致现有的卡车极易出现追尾事故,在卡车的车头碰撞时,驾驶室变形,导致座椅与驾驶室内前侧结构的距离急速变小,容易使得驾驶室内人员挤压伤亡。目前,为了减少此类安全事故,部分卡车的驾驶室部分能够在碰撞时整体的向后移动,形成一定的避让空间,以降低车头前侧的变形。采用该种方式,驾驶室与底部大梁之间的结构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在卡车发生碰撞时,驾驶室与大梁之间结构部件一旦移动后,再恢复较为困难,例如刹车部件、转向部件、变速部件等。另外,现有的座椅部分向后移动的方式结构单一,安全等级较差,例如专利CN210680475U中的方式。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安全系数高的座椅后退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人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结构巧妙,在正常行驶时,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卡车前侧发生碰撞时能够快速响应,使座椅及时地向后移动,尽可能的降低人员伤亡,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包括驾驶室和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内的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驾驶室沿卡车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以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下侧且连接所述座椅,包括驱动件和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在被触发后控制所述驱动件运行,以驱动所述座椅向后滑动;还包括锁止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驾驶室的锁止件和触发件,所述锁止件可移动的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座椅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锁止件能够位于止动所述座椅移动的锁止位置,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座椅分离,所述触发件可移动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触发件止动所述锁止件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锁止件分离,且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反应单元;还包括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所述座椅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一动力件止动所述触发件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动力件带动所述锁止件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为动力弹簧,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动力件处于拉伸状态,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二动力件处于拉伸状态。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件沿卡车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驾驶室,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触发件上侧,所述触发件向后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止件从所述锁止位置向下掉落切换至所述解锁位置。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端弯折形成弯折边,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件抵接于所述弯折边,以止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操纵件,所述操纵件形成有第一拨动部,所述操纵件的操作端能够带动所述操纵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拨动部拨动所述触发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操纵件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端部弯折形成操作端,所述第一拨动部为环绕所述操纵杆的拨动齿轮,所述触发件形成有可与所述拨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操纵杆还形成有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二拨动部能够拨动所述锁止件由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座椅底部安装于所述气缸的活塞端部,所述气缸推动所述活塞以带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前置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前侧的碰撞感应器和连接所述触发件的碰撞反应器,所述碰撞感应器在感测到碰撞时输出一控制信号,所述碰撞反应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触发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座椅的蓄能弹簧,设置于所述座椅下侧,所述座椅底部连接有一个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背离所述座椅的一端设有挡块,在所述驾驶室的底部设有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支架,所述蓄能弹簧套设在所述钢丝绳的外侧,且所述蓄能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块和所述支架抵接,所述锁止件由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蓄能弹簧释放能量以驱动所述座椅向后滑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结构巧妙,在正常行驶时,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卡车前侧发生碰撞时能够快速响应,使座椅及时地向后移动,尽可能的降低人员伤亡;其具有多种控制方式以及多种动力源,能够较大程度的保证座椅完成后退,极大的保护了驾驶员的安全,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驾驶室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椅后退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提供的座椅后退装置一种状态时局部放大图。
图4图2提供的座椅后退装置另一种状态时局部放大图。
图5为座椅后退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后退装置一种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座椅后退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驾驶室90、座椅80、安装板81、弯折边82、驱动件10、反应单元11、锁止件20、触发件21、第一动力件30、第二动力件31、操纵件40、第一拨动部41、第二拨动部42、活塞端部50、碰撞感应器60、碰撞反应器61、蓄能弹簧70、钢丝绳71、挡块72、支架73,挡板9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卡车驾驶室90、座椅80及后退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包括驾驶室90,设置于驾驶室90内的座椅80和设置于座椅80和驾驶室90之间的后退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包括驾驶室90和设置于所述驾驶室90内的座椅80,所述座椅80与所述驾驶室90沿卡车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以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驾驶室90的下侧且连接所述座椅80,包括驱动件10和控制所述驱动件10的反应单元11,所述反应单元11在被触发后控制所述驱动件10运行,以驱动所述座椅80向后滑动;还包括锁止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驾驶室90的锁止件20和触发件21,所述锁止件20可移动的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座椅80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锁止件20能够位于止动所述座椅80移动的锁止位置,所述锁止件2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20与所述座椅80分离,所述触发件21可移动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触发件2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触发件21止动所述锁止件20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所述触发件2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21与所述锁止件20分离,且所述触发件21触发所述反应单元11;还包括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室90的第一动力件30和第二动力件31,所述座椅80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一动力件30止动所述触发件21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触发件2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1带动所述锁止件20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
采用机械结构与电控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使发生意外时整个后退装置反应更加灵敏迅速,能够在瞬间实现后退装置带动座椅向后移动,最大程度上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锁止件与触发件的配合方式,以及动力件对锁止件和触发件的控制,能够使座椅在正常使用位置时保持稳定的使用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后退装置快速响应,结构巧妙,零部件占用空间小,动作迅速干净。
触发件的移动既可以控制锁止件的移动又可以触发反应单元,可以尽可能的节省驾驶室的空间,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后退装置的零件,以减少零部件之间配合错误带来的风险,进而保证最快速和最稳定的响应,来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件30和所述第二动力件31为动力弹簧,可参见图3或图4,所述触发件2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动力件30处于拉伸状态,可参见图3,图3中触发件21位于第一位置,锁止件20位于触发件21的上侧,图3中锁止件20位于锁止位置,第一动力件30一端固定于触发件21另一端固定于挡板91上,此时第一动力件30给触发件21一个朝向挡板91的力,可以使触发件21在正常状态下,一直位于锁止件20的下方,阻止锁止件20向下移动至解锁位置,以保证座椅80位于正常使用位置。所述锁止件20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1处于拉伸状态,如图3中所示,第二动力件31一端固定于锁止件20另一端固定于驾驶室90底部,第二动力件31始终给锁止件20一个向下运动的趋势,以使触发件21向后运动并在锁止件20下侧形成避让空间时,锁止件20能够迅速响应,向下移动至解锁位置。如图4所示,触发件21位于第二位置,锁止件20位于锁止位置,锁止件20向下缩入挡板91内。两个动力弹簧位置的设置以及状态的设置,在于保证使用位置的座椅的使用稳定性和遇到碰撞危险时后退装置的响应快速性,最大程度的提供了驾乘舒适和碰撞保护。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件21沿卡车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驾驶室90,所述锁止件20设置于所述触发件21上侧,所述触发件21向后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止件20从所述锁止位置向下掉落切换至所述解锁位置。可参见图3或图4,该方式结构简单,在某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较重的锁止件20,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帮助锁止件20快速下落,以缩短后退装置的反应时间。该方式充分利用了重力使各个零部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静止位置,为其之间的快速配合提供了基础。后退装置的滑动导轨沿卡车前后设置(可参见图2),且卡车的碰撞发生在卡车的前侧,为实现最短的反应时间,需要最短的反应路程,触发件21向后移动即可触碰反应单元11,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反应传递路径,缩短了反应时间,为驾乘人员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80底部设置有安装板81,所述安装板81前端弯折形成弯折边82,可参见图2,所述锁止件20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可参见图3,锁止件20上端伸出驾驶室90底部形成的挡边,所述锁止件20伸出挡板91的部分抵接于所述弯折边82,以止动所述座椅80向后移动,可参见图7中安装板81的位置,图7为锁止件20位于锁止位置时后退装置控制座椅80位于使用位置时的状态。在感应到碰撞时,触发件21向后移动,在锁止件20的下方形成避让区域,在第二动力件31的驱动下,锁止件20迅速向下移动,锁止件20的上端缩入挡板91中,此时安装板81的弯折边82脱离锁止件20的止挡,可在驱动件10的作用下向后移动。该方式结构合理,反应迅速,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使安装板81脱离锁止件20的止挡,完成座椅80的后退。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操纵件40,如图5所示,所述操纵件40形成有第一拨动部41,所述操纵件40的操作端能够带动所述操纵件40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拨动部41拨动所述触发件21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操纵件40可通过手动操作,拨动触发件21向第二位置移动,这可在设置碰撞感应组件但碰撞感应组件未及时作出响应时,手动操纵操纵件40实现座椅80后退,为驾驶员提供了两种反应装置,可尽可能的使座椅80完成后退动作以保护驾驶员。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纵件40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端部弯折形成操作端,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拨动部41为环绕所述操纵杆的拨动齿轮,所述触发件21形成有可与所述拨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可参见图5。齿轮与齿条配合稳定,且啮合力一般较大,可提高操作的成功率,不会由于驾驶员的迅速发力而导致配合处损坏,在使用时,驾乘人员转动操作端即可。
对于操纵件40的进一步优化之处在于,所述操纵杆还形成有第二拨动部42,可参见图6,所述第二拨动部42能够拨动所述锁止件20由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在第一拨动部41将触发件21向后拨动之后,第二波动部接触位于锁止件20上的凸起,沿操纵杆的转动方向,第二拨动部42向下压凸起,以将锁止件20向下压至解锁位置,实现解锁。可进一步保证后退装置按照正常的方式运行以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为清晰说明结构,图中省略了驾驶室90,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前置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室90前侧的碰撞感应器60和连接所述触发件21的碰撞反应器61,所述碰撞感应器60在感测到碰撞时输出一控制信号,所述碰撞反应器61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触发件21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碰撞感应器60设置于驾驶室90前侧,用于在即将碰撞时产生感应,生成一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能够及时控制碰撞反应器61作出反应,碰撞反应器61迅速推动触发件21向后运动,以解锁锁止件20,使座椅80能够在后续动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动。该方式通过感应器的响应以及电路控制响应,相比起机械响应来说,一方面响应速度快,能够为后退装置保护驾驶员提供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感应器可提前感知危险,并提前做出反应,相比起机械结构碰撞后后退装置才能带动座椅80后退,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其中,碰撞感应器60可选用光电接近开关,当然也可选用其他例如有雷达功能的设备,只要能够感应近距离碰撞危险即可,碰撞反应器61可选用气缸,其能够在接收控制信号后,推出推杆将触发件21向后推动,可参考图4中碰撞反应器61的位置。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10为气缸,所述座椅80底部安装于所述气缸的活塞端部50,所述气缸推动所述活塞以带动所述座椅80向后移动。如图2所示,驾驶室90底部设置有供座椅80滑动的滑轨,座椅80的安装板81在滑轨上可前后滑动,驱动件10为安装于驾驶室90底部的气缸,其能够控制活塞沿卡车前后方向移动,如图2中所示安装板81后侧安装于活塞端部50,活塞可带动安装板81快速向后移动。气缸响应速度快速,且力量较大,能够推动活塞快速向后移动,且即使驾乘人员体重较大也不会影响响应速度。
在座椅后退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座椅80的蓄能弹簧70,如图7所示,设置于所述座椅80下侧,所述座椅80底部的安装板81末端连接有一个钢丝绳71,所述钢丝绳71背离所述座椅80的一端设有挡块72,在所述驾驶室90的底部固定设有供所述钢丝绳71穿过的支架73,所述蓄能弹簧70套设在所述钢丝绳71的外侧,且所述蓄能弹簧7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块72和所述支架73抵接,所述锁止件20由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蓄能弹簧70释放能量以驱动所述座椅80向后滑动。也就是说,座椅80位于如图7所示的正常使用位置时,蓄能弹簧70处于压缩蓄能状态,当锁止件20移动至解锁位置时,蓄能弹簧70能够通过弹性势能的释放来推动挡块72沿图中箭头方向移动,从而挡块72拉动钢丝绳71移动,进而钢丝绳71拉动座椅80下方的安装板81向后移动,完成座椅80的后退动作。蓄能弹簧70的设置,与驱动件10具有相同的作用,即给座椅80向后的动力以保证座椅80能够完成后退动作,两种提供动力的方式互相配合,共同作用,既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也具有互相补充的效果,可在其中一个失去动力的时候仍然能够驱动座椅80向后移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后退装置运行的稳定和座椅80后退的成功率,保护了驾乘人员的安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和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内的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驾驶室沿卡车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以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下侧且连接所述座椅,包括驱动件和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在被触发后控制所述驱动件运行,以驱动所述座椅向后滑动;
锁止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驾驶室的锁止件和触发件,所述锁止件可移动的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座椅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锁止件能够位于止动所述座椅移动的锁止位置,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座椅分离,所述触发件可移动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触发件止动所述锁止件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锁止件分离,且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反应单元;
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所述座椅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一动力件止动所述触发件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动力件带动所述锁止件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为动力弹簧,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动力件处于拉伸状态,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二动力件处于拉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沿卡车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驾驶室,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触发件上侧,所述触发件向后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止件从所述锁止位置向下掉落切换至所述解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端弯折形成弯折边,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件抵接于所述弯折边,以止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操纵件,所述操纵件形成有第一拨动部,所述操纵件的操作端能够带动所述操纵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拨动部拨动所述触发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件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端部弯折形成操作端,所述第一拨动部为环绕所述操纵杆的拨动齿轮,所述触发件形成有可与所述拨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还形成有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二拨动部能够拨动所述锁止件由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前置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前侧的碰撞感应器和连接所述触发件的碰撞反应器,所述碰撞感应器在感测到碰撞时输出一控制信号,所述碰撞反应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触发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座椅底部安装于所述气缸的活塞端部,所述气缸推动所述活塞以带动所述座椅向后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退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座椅的蓄能弹簧,设置于所述座椅下侧,所述座椅底部连接有一个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背离所述座椅的一端设有挡块,在所述驾驶室的底部设有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支架,所述蓄能弹簧套设在所述钢丝绳的外侧,且所述蓄能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块和所述支架抵接,所述锁止件由所述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蓄能弹簧释放能量以驱动所述座椅向后滑动。
CN202121165830.1U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Active CN214775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5830.1U CN21477549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5830.1U CN21477549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5497U true CN21477549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98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65830.1U Active CN21477549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5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4131B1 (en) Reactive seat system
CN201023428Y (zh) 车辆被撞击司机座后退保险装置
US7380853B2 (en) Crash appropriate vehicle partition
CN201882065U (zh) 一种离车手刹自动控制装置
CN101973238B (zh) 设置在机动车保险杠内的防护气囊
US20210291699A1 (en) Seat rail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 for vehicle seat deceleration in the event of a crash
US81135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ttachable and removable crumple zone
US76993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hared crumple zone
CN202783388U (zh) 汽车通用安全车厢
CN214775497U (zh)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WO2016097148A1 (en) Seat arrangement and electrically powered wheelchai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723916B (zh) 汽车座椅撞击缓冲装置
CN204526892U (zh) 汽车座椅撞击缓冲装置
CN210680475U (zh) 一种卡车碰撞座椅后退装置
CN218966763U (zh) 驾驶室逃生装置、驾驶室及工程车辆
CN201824987U (zh) 轿车乘员厢保护系统
CN2238762Y (zh) 汽车行驶中乘员安全保护装置
US2883206A (en) Safety vehicle seat
RU2585186C1 (ru) Систем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сиденьем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16238443A (zh) 工程车辆、驾驶室碰撞检测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7944822U (zh) 一种脱落报警式车用挂钩
CN213831616U (zh) 一种汽车安全智能防护预紧器端片
CN2511531Y (zh) 汽车碰撞防挤压安全装置
CN212604961U (zh) 一种车辆碰撞吸能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3623437U (zh) 一种主动式安全头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