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1619U -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1619U
CN214761619U CN202120065152.5U CN202120065152U CN214761619U CN 214761619 U CN214761619 U CN 214761619U CN 202120065152 U CN202120065152 U CN 202120065152U CN 214761619 U CN214761619 U CN 214761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re
sheath
recovery
filter
vena cav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51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国
张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651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1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1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16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包括圈套器,套在圈套器外部的锁定鞘,以及套在锁定鞘外部的回收鞘;其特征在于,圈套器为具有管腔结构的空心管;圈套器的第一端设置用于圈套滤器回收钩的三个圈套环,此圈套器在锁定鞘内时三个圈套环为收缩状态;空心管的管腔内自由通过导丝,4F及以下各种尺寸的导管和球囊;在空心管的第二端设置与空心管管腔相通的冲洗接口一;回收鞘的第一端设置防止回收滤器时被滤器撑破或损伤的加强环;回收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圈套器、锁定鞘和回收鞘的容纳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背景技术
下腔静脉滤器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是为了截获脱落的血栓栓子并保证下腔静脉通畅,达到防止肺栓塞发生的目的。
根据滤器在体内留存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永久性腔静脉滤器和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永久性腔静脉滤器不可取出,容易出现发生移位、腔静脉穿孔、局部血栓形成、下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3个月)从体内取出,有效避免永久性植入腔静脉滤器的缺点,目前临床上使用可回收腔静脉滤器的使用和回收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当滤器在体内发生倾斜,特别是回收钩贴到静脉管管壁时,普通的圈套器无法接触到回收钩,从而造成滤器回收困难;目前临床上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导丝配合单弯导管,预先通过回收钩与血管壁之间的空隙,再将圈套器在体外通过导丝导入血管内,则圈套器在导丝指引下可到达回收钩贴管壁的位置;圈套器在导丝指引下接触到回收钩后,经扭转、上下移动及配合锁定鞘收拢圈套器等操作,实现最终对滤器回收钩的套取,进而顺利回收滤器。上述方法中所使用的导丝和圈套器为临时组装,在进出导鞘时困难较多,如需配合单弯导管,则操作更为繁琐,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让导丝、导管甚至球囊都能从圈套器中心通过的滤器回收组件,以适用于临床上各类滤器回收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回收血管内发生倾斜的,以及回收钩贴到血管管壁等特殊情况下的滤器时,现有且正在使用的回收装置操作困难、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包括圈套器,套在圈套器外部的锁定鞘,以及套在锁定鞘外部的回收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套器为具有管腔结构的空心管;所述圈套器的第一端设置用于圈套滤器回收钩的三个圈套环,此圈套器在锁定鞘内时三个圈套环为收缩状态;所述空心管的管腔内自由通过导丝,4F及以下各种尺寸的导管和球囊;在所述空心管的第二端设置与空心管管腔相通的冲洗接口一;所述回收鞘的第一端设置防止回收滤器时被滤器撑破或损伤的加强环;所述回收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圈套器、锁定鞘和回收鞘的容纳结构;通过此种方式设置互相配套使用的圈套器、锁定鞘和回收鞘,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临时组装器械而导致操作困难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带有空心管的圈套器,可以实现空心管内部伸入和伸出导丝、导管和球囊的功能;还通过将上述使用器械组合并放置在容纳结构内,既方便医院采购工作,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术中操作。
进一步,所述圈套环展开后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月牙形或六边形或其他利于抓捕回收钩的形状,此种形状的设置能够增大圈套环套住滤器下端回收钩的概率。
进一步,所述圈套环呈圆周型排列,并固定于空心管的第一端;圈套环的三个环之间相互独立,自由状态下呈扁平状态;此种设置有效提高管腔的覆盖率。
进一步,固定于空心管第一端的三环圈套环的三个环之间互相存在重叠,但并不连接在一起;此种设置使得三环圈套环能顺利收拢进锁定鞘。
进一步,所述三环圈套环采用抗折性好的镍钛合金材质。
进一步,所述空心管的管壁材料采用可弯曲但不可轻易拉伸的材料,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滤器回收且不发生拉伸或断裂。
进一步,所述加强环设置为圆环,圆环的内径及外径均与回收鞘一致,避免滤器在进入回收鞘过程中回收鞘第一端开口发生损伤。
或者,所述加强环包括设置在回收鞘第一端内侧壁的第一圆柱形管和设置在回收鞘第一端外的第二圆柱形管,第二圆柱形管的外侧壁呈规则的圆柱形,第二圆柱形管的内侧壁位置规则的锥形,且第二圆柱形管与第一圆柱形管连接端的第一开口小于第二圆柱形管远离第一圆柱形管连接端的第二开口;第一圆柱形管与第二圆柱形管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圆柱形管的中心线与第二圆柱形管的中心线相重合;通过此种开口由大及小的方式使得在回收滤器过程中,滤器的体积逐渐变小并逐渐适应加强环和回收鞘的内径尺寸,以避免回收鞘第一端被滤器撑破或受到损伤,从而影响滤器的正常回收,延长手术时间并引发患者痛苦。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柱形管管壁厚度与回收鞘管壁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圆柱形管第一开口的管壁厚度;此种设置有效保证加强环的效果。
进一步,在所述锁定鞘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空针注射器的冲洗接口二,以实现对锁定鞘管腔的冲洗功能。
进一步,在所述回收鞘的第二端设置用于对回收鞘管腔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口三。
进一步,所述回收鞘采用支持力强的材质,以保证顺利收拢滤器而不发生弯折。
进一步,所述圈套器可相对锁定鞘进行往复运动,锁定鞘可相对回收鞘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容纳结构设置为盒体或袋体,当容纳结构设置为盒体时,盒体内部分别设置用于容纳且固定圈套器、锁定鞘和回收鞘的容纳槽,并设置与盒体配合使用的盖子;当容纳结构设置为袋体时,袋体设置为密封包装。
使用时,首先拆开盒体或者袋体,将本回收组件自容纳结构内拿出。先将回收鞘送入滤器下方,再将锁定鞘伸入回收鞘管腔内,接着将圈套器伸入锁定鞘管腔内,然后推送圈套器使其露出圈套环,同时,经圈套器空心管导入导丝导管甚至球囊等装置,对贴壁的滤器回收钩进行位置指引或扩大回收钩与血管壁之间的间隙,然后圈套器在导丝等装置的指引下接触并套住滤器的回收钩,再向前继续推动锁定鞘收紧三个圈套环,保持回收鞘不动,回拉锁定鞘及圈套器,使得圈套器、锁定鞘和滤器全部进入回收鞘管腔内部,最后将锁定鞘,圈套器和滤器一起撤出体内,完成滤器的回收。回收鞘经回抽冲洗后,可用于后续血管的造影等,并最后撤出体外。本产品同样适用于血管内的其他异物回收。
与现有技术的器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圈套器设置为具有管腔结构的空心管的,并在空心管的第一端固定设置三个圈套环,且空心管的管腔内能够自由通过导丝、导管和球囊,还设置与圈套器成套的锁定鞘和回收鞘,有效解决特殊位置情况下滤器回收困难的问题;通过在回收鞘的第一端设置加强环,有效防止回收滤器时回收鞘开口位置被滤器撑破或发生损伤;此外,还通过设置用于容纳圈套器、锁定鞘和回收鞘的容纳结构,既实现对各个器械的防护功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各器械发生破损,同时也方便医院的采购和医
生的手术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圈套器的三环圈套环一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收鞘第一端(加强环设置为圆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收鞘第一端(加强环设置为第一圆柱形管和第二圆柱型管)的局部放大结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收鞘第一端(加强环设置为第一圆柱形管和第二圆柱型管)的前视局部放大结构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滤器、锁定鞘和回收鞘放置在容纳结构(容纳结构设置为盒体)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中,11、空心管;12、圈套环;13、冲洗接口一;2、容纳结构;3、锁定鞘;31、冲洗接口二;4、回收鞘;41、加强环;42、圆环;43、第一圆柱
形管;44、第二圆柱形管;45、冲洗接口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包括圈套器,套在圈套器外部的锁定鞘3,以及套在锁定鞘3外部的回收鞘4;其特征在于,圈套器为具有管腔结构的空心管11;圈套器的第一端设置用于圈套滤器回收钩的三个圈套环12,此圈套器在锁定鞘3内时三个圈套环12为收缩状态;空心管11的管腔内自由通过导丝,4F及以下各种尺寸的导管和球囊;在空心管11的第二端设置与空心管11
管腔相通的冲洗接口一13;回收鞘4的第一端设置防止回收滤器时被滤器撑破或损伤的加强环41;回收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的容纳结构2;通过此种方式设置互相配套使用的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临时组装器械而导致操作困难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带有空心管11的圈套器,可以实现空心管11内部伸入和伸出导丝、导管和球囊的功能;还通过将上述使用器械组合并放置在容纳结构2内,既方便医院采购工作,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术中操作。
圈套环12展开后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月牙形或六边形或其他利于抓捕回收钩的形状,此种形状的设置能够增大圈套环12套住滤器下端回收钩的概率。圈套环12呈圆周型排列,并固定于空心管11的第一端;圈套环12的三个环之间相互独立,自由状态下呈扁平状态;此种设置有效提高管腔的覆盖率。固定于空心管11第一端的三环圈套环12的三个环之间互相存在重叠,但并不连接在一起;此种设置使得三环圈套环12能顺利收拢进锁定鞘3。三环圈套环12采用抗折性好的镍钛合金材质。
空心管11的管壁材料采用可弯曲但不可轻易拉伸的材料,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滤器回收且不发生拉伸或断裂。
在锁定鞘3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空针注射器的冲洗接口二31,以实现对锁定鞘3管腔的冲洗功能。在回收鞘4的第二端设置用于对回收鞘4管腔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口三45。回收鞘4采用支持力强的材质,以保证顺利收拢滤器而不发生弯折。
圈套器可相对锁定鞘3进行往复运动,锁定鞘3可相对回收鞘4进行往复运动。
实施例2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包括圈套器,套在圈套器外部的锁定鞘3,以及套在锁定鞘3外部的回收鞘4;其特征在于,圈套器为具有管腔结构的空心管11;圈套器的第一端设置用于圈套滤器回收钩的三个圈套环12,此圈套器在锁定鞘3内时三个圈套环12为收缩状态;空心管11的管腔内自由通过导丝,4F及以下各种尺寸的导管和球囊;在空心管11的第二端设置与空心管11
管腔相通的冲洗接口一13;回收鞘4的第一端设置防止回收滤器时被滤器撑破或损伤的加强环41;回收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的容纳结构2;通过此种方式设置互相配套使用的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临时组装器械而导致操作困难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带有空心管11的圈套器,可以实现空心管11内部伸入和伸出导丝、导管和球囊的功能;还通过将上述使用器械组合并放置在容纳结构2内,既方便医院采购工作,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术中操作。
圈套环12展开后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月牙形或六边形或其他利于抓捕回收钩的形状,此种形状的设置能够增大圈套环12套住滤器下端回收钩的概率。圈套环12呈圆周型排列,并固定于空心管11的第一端;圈套环12的三个环之间相互独立,自由状态下呈扁平状态;此种设置有效提高管腔的覆盖率。固定于空心管11第一端的三环圈套环12的三个环之间互相存在重叠,但并不连接在一起;此种设置使得三环圈套环12能顺利收拢进锁定鞘3。三环圈套环12采用抗折性好的镍钛合金材质。
空心管11的管壁材料采用可弯曲但不可轻易拉伸的材料,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滤器回收且不发生拉伸或断裂。
加强环41设置为圆环42,圆环42的内径及外径均与回收鞘4一致,避免滤器在进入回收鞘4过程中回收鞘4第一端开口发生损伤。
在锁定鞘3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空针注射器的冲洗接口二31,以实现对锁定鞘3管腔的冲洗功能。在回收鞘4的第二端设置用于对回收鞘4管腔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口三45。回收鞘4采用支持力强的材质,以保证顺利收拢滤器而不发生弯折。
圈套器可相对锁定鞘3进行往复运动,锁定鞘3可相对回收鞘4进行往复运动。
容纳结构2设置为盒体,盒体内部分别设置用于容纳且固定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的容纳槽,并设置与盒体配合使用的盖子。
实施例3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包括圈套器,套在圈套器外部的锁定鞘3,以及套在锁定鞘3外部的回收鞘4;其特征在于,圈套器为具有管腔结构的空心管11;圈套器的第一端设置用于圈套滤器回收钩的三个圈套环12,此圈套器在锁定鞘3内时三个圈套环12为收缩状态;空心管11的管腔内自由通过导丝,4F及以下各种尺寸的导管和球囊;在空心管11的第二端设置与空心管11管腔相通的冲洗接口一13;回收鞘4的第一端设置防止回收滤器时被滤器撑破或损伤的加强环41;回收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的容纳结构2;通过此种方式设置互相配套使用的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临时组装器械而导致操作困难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带有空心管11的圈套器,可以实现空心管11内部伸入和伸出导丝、导管和球囊的功能;还通过将上述使用器械组合并放置在容纳结构2内,既方便医院采购工作,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术中操作。
圈套环12展开后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月牙形或六边形或其他利于抓捕回收钩的形状,此种形状的设置能够增大圈套环12套住滤器下端回收钩的概率。圈套环12呈圆周型排列,并固定于空心管11的第一端;圈套环12的三个环之间相互独立,自由状态下呈扁平状态;此种设置有效提高管腔的覆盖率。固定于空心管11第一端的三环圈套环12的三个环之间互相存在重叠,但并不连接在一起;此种设置使得三环圈套环12能顺利收拢进锁定鞘3。三环圈套环12采用抗折性好的镍钛合金材质。
空心管11的管壁材料采用可弯曲但不可轻易拉伸的材料,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滤器回收且不发生拉伸或断裂。
加强环41设置为圆环42,圆环42的内径及外径均与回收鞘4一致,避免滤器在进入回收鞘4过程中回收鞘4第一端开口发生损伤。
在锁定鞘3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空针注射器的冲洗接口二31,以实现对锁定鞘3管腔的冲洗功能。在回收鞘4的第二端设置用于对回收鞘4管腔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口三45。回收鞘4采用支持力强的材质,以保证顺利收拢滤器而不发生弯折。
圈套器可相对锁定鞘3进行往复运动,锁定鞘3可相对回收鞘4进行往复运动。
容纳结构2设置为袋体,袋体设置为密封包装。
实施例4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包括圈套器,套在圈套器外部的锁定鞘3,以及套在锁定鞘3外部的回收鞘4;其特征在于,圈套器为具有管腔结构的空心管11;圈套器的第一端设置用于圈套滤器回收钩的三个圈套环12,此圈套器在锁定鞘3内时三个圈套环12为收缩状态;空心管11的管腔内自由通过导丝,4F及以下各种尺寸的导管和球囊;在空心管11的第二端设置与空心管11管腔相通的冲洗接口一13;回收鞘4的第一端设置防止回收滤器时被滤器撑破或损伤的加强环41;回收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的容纳结构2;通过此种方式设置互相配套使用的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临时组装器械而导致操作困难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带有空心管11的圈套器,可以实现空心管11内部伸入和伸出导丝、导管和球囊的功能;还通过将上述使用器械组合并放置在容纳结构2内,既方便医院采购工作,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术中操作。
圈套环12展开后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月牙形或六边形或其他利于抓捕回收钩的形状,此种形状的设置能够增大圈套环12套住滤器下端回收钩的概率。圈套环12呈圆周型排列,并固定于空心管11的第一端;圈套环12的三个环之间相互独立,自由状态下呈扁平状态;此种设置有效提高管腔的覆盖率。固定于空心管11第一端的三环圈套环12的三个环之间互相存在重叠,但并不连接在一起;此种设置使得三环圈套环12能顺利收拢进锁定鞘3。三环圈套环12采用抗折性好的镍钛合金材质。
空心管11的管壁材料采用可弯曲但不可轻易拉伸的材料,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滤器回收且不发生拉伸或断裂。
加强环41包括设置在回收鞘4第一端内侧壁的第一圆柱形管43和设置在回收鞘4第一端外的第二圆柱形管44,第二圆柱形管44的外侧壁呈规则的圆柱形,第二圆柱形管44的内侧壁位置规则的锥形,且第二圆柱形管44与第一圆柱形管43连接端的第一开口小于第二圆柱形管44远离第一圆柱形管43连接端的第二开口;第一圆柱形管43与第二圆柱形管44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圆柱形管43的中心线与第二圆柱形管44的中心线相重合;通过此种开口由大及小的方式使得在回收滤器过程中,滤器的体积逐渐变小并逐渐适应加强环41和回收鞘4的内径尺寸,以避免回收鞘4第一端被滤器撑破或受到损伤,从而影响滤器的正常回收,延长手术时间并引发患者痛苦。
第一圆柱形管43管壁厚度与回收鞘4管壁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圆柱形管44第一开口的管壁厚度;此种设置有效保证加强环41的效果。
在锁定鞘3的第二端设置用于连接空针注射器的冲洗接口二31,以实现对锁定鞘3管腔的冲洗功能。在回收鞘4的第二端设置用于对回收鞘4管腔进行冲洗的冲洗接口三45。回收鞘4采用支持力强的材质,以保证顺利收拢滤器而不发生弯折。
圈套器可相对锁定鞘3进行往复运动,锁定鞘3可相对回收鞘4进行往复运动。
容纳结构2设置为盒体盒体内部分别设置用于容纳且固定圈套器、锁定鞘3和回收鞘4的容纳槽,并设置与盒体配合使用的盖子。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包括圈套器,套在圈套器外部的锁定鞘,以及套在锁定鞘外部的回收鞘;其特征在于,圈套器为具有管腔结构的空心管;圈套器的第一端设置用于圈套滤器回收钩的三个圈套环,此圈套器在锁定鞘内时三个圈套环为收缩状态;空心管的管腔内自由通过导丝,4F及以下尺寸的导管和球囊;在空心管的第二端设置与空心管管腔相通的冲洗接口一;回收鞘的第一端设置防止回收滤器时被滤器撑破或损伤的加强环;回收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圈套器、锁定鞘和回收鞘的容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圈套环展开后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月牙形或六边形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圈套环呈圆周型排列,并固定于空心管的第一端;圈套环的三个环之间相互独立,自由状态下呈扁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于空心管第一端的三环圈套环的三个环之间互相存在重叠,但并不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圈套环采用抗折性好的镍钛合金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空心管的管壁材料采用可弯曲但不可轻易拉伸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加强环设置为圆环,圆环的内径及外径均与回收鞘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加强环包括设置在回收鞘第一端内侧壁的第一圆柱形管和设置在回收鞘第一端外的第二圆柱形管,第二圆柱形管的外侧壁呈规则的圆柱形,第二圆柱形管的内侧壁位置规则的锥形,且第二圆柱形管与第一圆柱形管连接端的第一开口小于第二圆柱形管远离第一圆柱形管连接端的第二开口;第一圆柱形管与第二圆柱形管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一圆柱形管的中心线与第二圆柱形管的中心线相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圆柱形管管壁厚度和回收鞘管壁厚度之和等于第二圆柱形管第一开口的管壁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容纳结构设置为盒体或袋体。
CN202120065152.5U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61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5152.5U CN214761619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5152.5U CN214761619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1619U true CN21476161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6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515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61619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1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12377A1 (en) Embolic protection system
EP2629700B2 (en) Prosthesis delivery system
CN103385770B (zh) 具有血栓收集器的临时滤器
CN105943214B (zh) 用于假体的翻转输送装置和方法
JP2000300571A (ja) 経カテーテル手術用閉鎖栓
JP2002510526A (ja) 送達用カテーテル
CN113081170A (zh) 多网兜式取栓支架及多网兜取栓系统
JP3466432B2 (ja) 植設された内部人工器官を取り出すための装置
CN106061434A (zh) 具有栓塞保护的插管器鞘
CN105662534A (zh) 一种带有刺状结构的血管取栓装置及其血栓治疗仪
CN113229991A (zh) 防移位腔静脉滤器
CN210354989U (zh) 无需取出的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
CN108135627B (zh) 血管内装置的介入构件与操纵构件之间的可旋转连接
CN214761619U (zh) 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组件
EP3275377B1 (en) Operation field-securing device
CN212089671U (zh) 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
CN107126298A (zh) 可回收式主动脉临时栓塞保护装置
CN106667539B (zh) 一种隔离装置后装载的介入系统
US20220265293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sculature obstruction removal
CN117257514A (zh) 抗血栓保护装置及医疗器械
CN210095994U (zh) 植入体回收用鞘管、植入体抓捕器及其包装和植入体回收装置及其包装
CN212281769U (zh) 主动脉瓣手术的栓塞保护器
CN209770585U (zh) 植入体回收器械及其包装
CN207605039U (zh) 可回收式主动脉临时栓塞保护装置
CN210785934U (zh) 一种医用引流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