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1295U - 一种内镜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镜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1295U
CN214761295U CN202121221289.1U CN202121221289U CN214761295U CN 214761295 U CN214761295 U CN 214761295U CN 202121221289 U CN202121221289 U CN 202121221289U CN 214761295 U CN214761295 U CN 214761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handle
movable rod
rod
fix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12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勇
何蕲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212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1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1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1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夹持器,包括持部II,持部II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设有手柄II,手柄II的一端部设有指环II;包括持部I,持部I包括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设手柄I,手柄I可相对于固定杆转动并带动活动杆相对于固定杆移动,手柄I的一侧设有指环I,活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夹持部,夹持部可相对于固定杆转动,夹持部与固定杆的接触面上设有夹槽I,夹槽I贯穿夹持部远离活动杆一端的端面,固定杆上设有与夹槽I位置相对应的夹槽II,夹槽II贯穿固定杆的远离手柄II的一端的端面,夹槽I与夹槽II的深度小于待夹持的夹子的厚度;夹槽I与夹槽II内底面设有防滑凸起。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于神经内镜手术、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内镜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夹持器。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技术是现代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内镜技术是微创手术技术最为突出的代表。由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高度复杂和精细,神经内镜的发展较慢,落后于其他学科,作为神外手术最为关键的技术-止血技术,神经内镜的止血仍然照搬显微镜下止血方式,目前缺乏适用于内镜下止血器械,特别是用于神经内镜下不适用于电凝等常规方式止血的小血管止血。
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器械常用的有双极电凝止血器、AVM持夹器及夹子,其中双极电凝止血器对血管断端进行点灼烧,但因责任血管多已发生变性,蛋白含量少,常难以通过灼烧使血管闭合,止血效果不确切,如脑深部病变的血管、高血压脑出血的豆纹动脉常常为血管壁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若闭合失败造成小血管回缩入脑组织,需切除脑组织以寻找血管断端,这种操作方式无疑会进一步损伤脑组织,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并且双极技术操作空间局促,操作盲区大,不适合神经内镜的小通道特点,电极灼烧可能导致癫痫等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原因是其电灼烧血管时也会对周围脑组织产生瞬时强烈的热效应,引起脑组织损伤。而AVM夹子对血管的夹闭力不足,效果不确切,缺乏连续夹闭力,夹子的接触纹路过于简单,无法对小动脉形成有效的阻断;整体结构复杂,设计未考虑神经内镜手术特点。
近年来,内镜技术逐渐应用于神经外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然而,由于现有手术器械不能快速确切处理责任出血血管,造成脑组织损伤严重和术后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并且增加术后再次出血形成血肿的风险,因此,神经内镜相关的手术器械亟待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内镜夹持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镜夹持器,包括持部II,所述持部II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有与其呈钝角折弯的手柄II,所述手柄II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部设有指环II;包括持部I,所述持部I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移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固定杆活动连接的手柄I,所述手柄I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转动并带动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移动,所述手柄I远离所述活动杆的一侧设有指环I,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固定杆活动连接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转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固定杆的接触面上设有夹槽I,所述夹槽I贯穿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活动杆一端的端面,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与所述夹槽I位置相对应的夹槽II,所述夹槽II贯穿所述固定杆的远离所述手柄II的一端的端面,所述夹槽I与所述夹槽II的深度小于待夹持的夹子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有型槽,所述型槽内设有转轴I;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转轴II;所述手柄I上设有与所述转轴I和所述转轴II相匹配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设有连动轴,所述夹持部上设有与所述连动轴相匹配的长圆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转轴III,所述夹持部上设有与所述转轴III相匹配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的接触面上设有凸台,所述活动杆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配合后的长度为4~21cm、宽度为2~9mm、高度为3~10mm。
优选的,所述手柄I远离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部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为远离所述指环I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手柄I靠近所述手柄II的一侧设有弹片,所述手柄II上靠近所述手柄I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弹片相匹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夹槽I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道凸起I,所述凸起I的高度低于所述夹槽I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凸起I为锯齿状凸起、横齿状凸起、斜齿状凸起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夹槽II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道凸起II,所述凸起II的高度低于所述夹槽II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凸起II为锯齿状凸起、横齿状凸起、斜齿状凸起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I和手柄II用于控制夹持器的开合,使用时,操作者手持手柄,大拇指穿过指环II,控制手柄II,中指或无名指穿过指环I控制手柄I,通过向下拉动手柄I,手柄I相对于固定杆的一端转动并带动活动杆朝手柄侧移动,与此同时带动夹持部张开,由夹槽I和夹槽II卡住待夹持的夹子,将夹持有夹子的夹持器穿过神经内镜的通道到达目标位置后,操作者发出握手的动作,在手柄I与手柄II闭合的同时夹持部与固定杆闭合,通过夹持部与固定杆的夹紧力将夹子固定在血管的断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松手时,夹持部同步张开,夹子保留在血管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固定杆与活动杆的尺寸和长度可顺利通过神经内镜通道到达目标位置,适用于神经内镜手术,且操作简单;手柄II与固定杆之间呈钝角角度,角度为~°,使得操作者在接近水平面进行夹闭操作时,夹持部的操作面与血管之间呈一定角度而非相互平行,更符合操作习惯,使用感更好;夹槽I与夹槽II的设置,使得对夹子的夹持效果更好;通过夹持夹子并将夹子固定于血管断端,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双极电凝止血器灼烧血管断端止血时引起的脑损及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的问题,血管夹由具有生物兼容性及核磁兼容性的钛合金材料制成,质量极轻,可以通过夹持器快速、确切的永久阻断小血管,夹子的开口端具有卡口设计,确保小动脉的夹闭效果确切,不会打开,接触面采用交叉纹路或单斜纹路设计,确保小动脉夹闭后不会滑脱,止血方式简单直接快速,不加重脑组织损伤。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于神经内镜手术、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打开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持部I,11、手柄I,111、指环I,112、弯曲部,113、弹片,12、活动杆,121、型槽,122、转轴I,123、空槽,124、连动轴,125、滑槽,13、夹持部,131、长圆孔,132、夹槽I,2、持部II,21、手柄II,211、指环II,212、限位槽,22、固定杆,221、通槽,222、转轴II,223、凹槽,224、转轴III,225、夹槽II,226、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镜夹持器,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持部II2,所述持部II2包括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设有与其呈钝角折弯的手柄II21,所述手柄II21远离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部设有指环II211;包括持部I1,所述持部I1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杆22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2移动的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活动杆12和所述固定杆22活动连接的手柄I11,所述手柄I11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2转动并带动所述活动杆12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2移动,所述手柄I11远离所述活动杆12的一侧设有指环I111,所述活动杆12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活动杆12和所述固定杆22活动连接的夹持部13,所述夹持部13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2转动,所述夹持部13与所述固定杆22的接触面上设有夹槽I132,所述夹槽I132贯穿所述夹持部13远离所述活动杆12一端的端面,所述固定杆22上设有与所述夹槽I132位置相对应的夹槽II225,所述夹槽II225贯穿所述固定杆22的远离所述手柄II21的一端的端面,所述夹槽I132与所述夹槽II225的深度小于待夹持的夹子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手柄I11和手柄II21用于控制夹持器的开合,使用时,操作者手持手柄,大拇指穿过指环II211,控制手柄II21,中指或无名指穿过指环I111控制手柄I11,通过向下拉动手柄I11,手柄I11相对于固定杆22的一端转动并带动活动杆12朝手柄侧移动,与此同时带动夹持部13张开,由夹槽I132和夹槽II225自端部沿夹子滑动卡住待夹持的夹子,将夹持有夹子的夹持器穿过神经内镜的通道到达目标位置后,操作者发出握手的动作,在手柄I11与手柄II21闭合的同时夹持部13与固定杆22闭合,通过夹持部13与固定杆22的夹紧力将夹子固定在血管的断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松手时,夹持部同步张开,夹子保留在血管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固定杆与活动杆的尺寸和长度可顺利通过神经内镜通道到达目标位置,适用于神经内镜手术,且操作简单;手柄II21与固定杆22之间呈钝角角度,角度为100~145°,使得操作者在接近水平面进行夹闭操作时,夹持部13的操作面与血管之间呈一定角度而非相互平行,更符合操作习惯,使用感更好;夹槽I132与夹槽II225的设置,使得对夹子的夹持效果更好;通过夹持夹子并将夹子固定于血管断端,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双极电凝止血器灼烧血管断端止血时引起的脑损及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的问题,血管夹由具有生物兼容性及核磁兼容性的钛合金材料制成,质量极轻,可以通过夹持器快速、确切的永久阻断小血管,夹子的开口端具有卡口设计,确保小动脉的夹闭效果确切,不会打开,接触面采用交叉纹路或单斜纹路设计,确保小动脉夹闭后不会滑脱,止血方式简单直接快速,不加重脑组织损伤。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设有型槽121,所述型槽121内设有转轴I122;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设有通槽221,所述通槽221内设有转轴II222;所述手柄I11上设有与所述转轴I122和所述转轴II222相匹配的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设有空槽123,所述空槽123内设有连动轴124,所述夹持部13上设有与所述连动轴124相匹配的长圆孔131;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设有凹槽223,所述凹槽223内设有转轴III224,所述夹持部13上设有与所述转轴III224相匹配的圆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I11通过圆孔与转轴I122和转轴II222的配合实现与所述活动杆12和所述固定杆22活动连接,手柄I11与手柄II21张开始,手柄I绕转轴II222转动,通过转轴122带动活动杆向手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夹持部13沿转轴III224转动,并通过连动轴124拉动夹持部13张开,以便夹持夹子,与长圆孔131的设置,可以抵消夹持部13开张开和闭合时与固定杆22垂直方向上的位移,避免活动杆12与固定杆22之间产生缝隙,设计巧妙,操作简单。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杆22与所述活动杆12的接触面上设有凸台226,所述活动杆12上设有与所述凸台226相匹配的滑槽125;所述固定杆22与所述活动杆12配合后的长度为4~21cm、宽度为2~9mm、高度为3~10mm。
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2与活动杆12配合后的长度为4~21cm、宽度为2~9mm、高度为3~10mm,可顺利通过神经内镜通道到达目标位置,适用于神经内镜手术;凸台226与滑槽125的设置,对活动杆12相对于固定杆22的移动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操作更加顺滑。
实施例4: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手柄I11远离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部设有弯曲部112,所述弯曲部112的弯曲方向为远离所述指环I111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弯曲部112放置操作者的小拇指,一方面增加操作者的使用舒适度,另一方面可通过小拇指的配合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稳定。
实施例5: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手柄I11靠近所述手柄II21的一侧设有弹片113,所述手柄II21上靠近所述手柄I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弹片113相匹配的限位槽212。
本实施例中,弹片113的设置,使得手柄I11与手柄II21在闭合时具有一定的反弹力,便于操作者根据手感来确定夹持的力度,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血管夹断,实用性更强,使用感更好。
实施例6: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夹槽I13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道凸起I,所述凸起I的高度低于所述夹槽I132的深度。
本实施例中,凸起I的设置可以在夹闭时提供一定的嵌合力,使得夹持效果更好,同时兼具一定的防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夹槽I132的深度小于待夹持夹子的厚度,使得嵌入后的夹子高出夹槽I132的最高面以保证夹闭力量。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I为锯齿状凸起、横齿状凸起、斜齿状凸起的一种。
实施例7: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夹槽II225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道凸起II,所述凸起II的高度低于所述夹槽II225的深度。
本实施例中,凸起II的设置可以在夹闭时提供一定的嵌合力,使得夹持效果更好,同时兼具一定的防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夹槽II225的深度小于待夹持夹子的厚度,使得嵌入后的夹子高出夹槽II225的最高面以保证夹闭力量。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II为锯齿状凸起、横齿状凸起、斜齿状凸起的一种。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持部II(2),所述持部II(2)包括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设有与其呈钝角折弯的手柄II(21),所述手柄II(21)远离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部设有指环II(211);包括持部I(1),所述持部I(1)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杆(22)的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2)移动的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活动杆(12)和所述固定杆(22)活动连接的手柄I(11),所述手柄I(11)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2)转动并带动所述活动杆(12)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2)移动,所述手柄I(11)远离所述活动杆(12)的一侧设有指环I(111),所述活动杆(12)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活动杆(12)和所述固定杆(22)活动连接的夹持部(13),所述夹持部(13)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22)转动,所述夹持部(13)与所述固定杆(22)的接触面上设有夹槽I(132),所述夹槽I(132)贯穿所述夹持部(13)远离所述活动杆(12)一端的端面,所述固定杆(22)上设有与所述夹槽I(132)位置相对应的夹槽II(225),所述夹槽II(225)贯穿所述固定杆(22)的远离所述手柄II(21)的一端的端面,所述夹槽I(132)与所述夹槽II(225)的深度小于待夹持的夹子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设有型槽(121),所述型槽(121)内设有转轴I(122);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设有通槽(221),所述通槽(221)内设有转轴II(222);所述手柄I(11)上设有与所述转轴I(122)和所述转轴II(222)相匹配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设有空槽(123),所述空槽(123)内设有连动轴(124),所述夹持部(13)上设有与所述连动轴(124)相匹配的长圆孔(131);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设有凹槽(223),所述凹槽(223)内设有转轴III(224),所述夹持部(13)上设有与所述转轴III(224)相匹配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2)与所述活动杆(12)的接触面上设有凸台(226),所述活动杆(12)上设有与所述凸台(226)相匹配的滑槽(125);所述固定杆(22)与所述活动杆(12)配合后的长度为4~21cm、宽度为2~9mm、高度为3~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I(11)远离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部设有弯曲部(112),所述弯曲部(112)的弯曲方向为远离所述指环I(111)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I(11)靠近所述手柄II(21)的一侧设有弹片(113),所述手柄II(21)上靠近所述手柄I(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弹片(113)相匹配的限位槽(2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槽I(13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道凸起I,所述凸起I的高度低于所述夹槽I(132)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I为锯齿状凸起、横齿状凸起、斜齿状凸起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槽II(225)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道凸起II,所述凸起II的高度低于所述夹槽II(225)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II为锯齿状凸起、横齿状凸起、斜齿状凸起的一种。
CN202121221289.1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内镜夹持器 Active CN214761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1289.1U CN214761295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内镜夹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1289.1U CN214761295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内镜夹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1295U true CN214761295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0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1289.1U Active CN214761295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内镜夹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1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6861B2 (ja) 組織鉗子
KR101820517B1 (ko) 수술용 인스트루먼트의 이펙터 구조
US20060276835A1 (en) End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
US20070244515A1 (en) Multipurpose Surgical Tool
CN101947131A (zh) 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带吸引装置的分离钳
JP2010505478A (ja) 筒状の軸機器
JP2005013732A (ja) 縫合糸通し器具および組織に縫合糸を通す方法
JPWO2008056732A1 (ja) マイクロ波内視鏡鉗子
US20140236194A1 (en) Spinal dural repai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JPH07328020A (ja) 医療用糸通し具及び前記医療用糸通し具に用いる糸付針
CN110123420B (zh) 一种消化内镜微创手术刀装置
CN214761295U (zh) 一种内镜夹持器
US20140128890A1 (en) Medical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CN211460406U (zh) 用于内部组织切除的半开合式刀刃端头及切除器
CN209826824U (zh) 腹腔镜组织夹
CN2812847Y (zh) 腔镜可吸收组织夹
CN216777126U (zh) 一种微创手术用的组织扩张器
CN210408542U (zh) 一种腹腔镜无损伤钳
CN204379432U (zh) 腔镜吸引电凝钳
CN220001841U (zh) 微创外科手术止血缝合钳
CN208709991U (zh) 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微型牵拉钳
CN217488764U (zh) 一种用于甲状腺手术的组织钳
CN220360434U (zh) 腹腔镜持针器
CN215503355U (zh) 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
CN216962626U (zh) 末端执行器、手术器械及手术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