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6223U -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6223U
CN214746223U CN202120369551.0U CN202120369551U CN214746223U CN 214746223 U CN214746223 U CN 214746223U CN 202120369551 U CN202120369551 U CN 202120369551U CN 214746223 U CN214746223 U CN 214746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an
air
pip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95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信春贺
田乐
赵东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ongw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695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6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6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622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包括排气框和安装框,排气框上方外侧设置有环孔,环孔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扇,排气框设置于安装框中部,安装框两侧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外侧与进风筒固定连接,进风筒外侧安装有第二风扇,本实用新型利用排气框,风槽内的气流有一部分会在第四风扇的作用下,在集风管内侧流动,然后流动的气流会在通过管隙向外侧流出一小部分,然后由于环形的气流流动,中空槽内侧会出现流体现象,使得排气框内侧的气体流动急剧的向外侧流出,并在第一风扇的作用下迅速排出,对装置的通风效果有着极大的增强,且在气压条件下的气流流动更具有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自然通风是在室内外气温差、密度差和风压差作用下实现室内换气的通风。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械实现换气的通风。。建筑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是指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去,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其目的:①保证排除室内污染物 ②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 ③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要。但是对于普遍的机械通风只是单纯的电力驱动风力以增强流动,效果不强且通风效果往往不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包括排气框和安装框,所述排气框上方外侧设置有环孔,所述环孔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扇,所述排气框设置于安装框总部外侧,所述安装框两侧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外侧与进风筒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筒外侧安装有第二风扇。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还包括半圆槽、框体、弹簧、进风槽、第三风扇、风管和卡块,所述框体内部两侧设置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内侧安装有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内侧设置为进风槽,所述进风槽外侧设置有卡块,卡块内侧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侧表面安装有风管。
优选的,所述风管呈扁平状且与框体两侧斜面平行,所述框体截面呈曲边梯形且关于弹簧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排气框还包括风孔、半球框、集风管、中空槽、外壁、管隙、通孔和第四风扇,所述第四风扇安装于半球框内部,所述半球框表面设置有风孔,所述半球框安装于外壁两侧中部,所述外壁内侧设置有集风管,所述集风管中部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集风管内侧中部设置有管隙,所述管隙内侧设置为中空槽。
优选的,所述集风管外侧与半球框固定连接,所述集风管与风孔连通,所述管隙外侧呈片状且向外侧弯曲。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安装板、转轴、固定杆和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与安装板内侧,所述安装板外侧上方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呈半圆状,所述安装板厚度为五厘米且各处均匀,所述固定孔设置为内窄外宽。
优选的,所述进风筒还包括海绵垫、筒壁、固定槽、过滤管、疏导孔、连通孔和连接体,所述筒壁外侧中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筒壁内部左侧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右侧安装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侧设置有四组疏导空,所述筒壁右侧中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接体呈螺旋状分布于筒壁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安装框,操作人员通过在安装排气框时,排气框外侧会对卡块产生挤压,弹簧会向外侧拉伸,在弹簧作用下,卡块会与排气框固定连接,安装方便,同时在第三风扇的引导作用下,气流会在进风槽内形成对流,使得风槽内生成流体效果,极大的便于气流的排除和流动。
2.利用排气框,风槽内的气流有一部分会在第四风扇的作用下,在集风管内侧流动,然后流动的气流会在通过管隙向外侧流出一小部分,然后由于环形的气流流动,中空槽内侧会出现流体现象,使得排气框内侧的气体流动急剧的向外侧流出,并在第一风扇的作用下迅速排出,对装置的通风效果有着极大的增强,且在气压条件下的气流流动更具有节能效果。
3.利用固定机构,操作人员在对进风筒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使连接体端部对齐固定孔,放置并旋转,通过连接体与固定孔的衔接,使得装置对接方便,极易安装,同时在转轴和固定杆的作用下,固定杆会与固定槽嵌合,使得装置连接稳定,便于使用。
4.利用进风筒,气流在海绵垫的作用下会趋于平稳,使得装置内部的进气流动平衡稳定,避免部分气流损害元件,而且能够过滤部分颗粒物,然后在过滤管的作用下过滤,通过疏导孔,防止气流流动过于紊乱导致装置气压局部不稳定,使得排气失衡,极大的增强了装置的换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风扇1、排气框2、风孔21、半球框22、集风管23、中空槽24、外壁25、管隙26、通孔27、第四风扇28、固定机构3、安装板31、转轴32、固定杆33、固定孔34、进风筒4、海绵垫41、筒壁42、固定槽43、过滤管44、疏导孔45、连通孔46、连接体47、第二风扇5、安装框6、半圆槽61、框体62、弹簧63、进风槽64、第三风扇65、风管66、卡块67、环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包括排气框2和安装框6,排气框2上方外侧设置有环孔7,环孔7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扇1,排气框2设置于安装框6中部,安装框6两侧安装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外侧与进风筒4固定连接,进风筒4外侧安装有第二风扇5。
进一步地,安装框6还包括半圆槽61、框体62、弹簧63、进风槽64、第三风扇65、风管66和卡块67,框体62内部两侧设置有半圆槽61,半圆槽61内侧安装有第三风扇65,第三风扇内侧设置为进风槽64,进风槽64外侧设置有卡块67,卡块67内侧与弹簧63固定连接,框体62内侧表面安装有风管66。
进一步地,风管66呈扁平状,框体62截面呈曲边梯形且关于弹簧63左右对称,操作人员通过在安装排气框2时,排气框2外侧会对卡块67产生挤压,弹簧63会向外侧拉伸,在弹簧63作用下,卡块67会与排气框2固定连接,安装方便,同时在第三风扇65的引导作用下,气流会在进风槽64内形成对流,使得风槽64内生成流体效果,极大的便于气流的排除和流动。
进一步地,排气框2还包括风孔21、半球框22、集风管23、中空槽24、外壁25、管隙26、通孔27和第四风扇28,第四风扇28安装于半球框22内部,半球框22表面设置有风孔21,半球框22安装于外壁25两侧中部,外壁25内侧设置有集风管23,集风管23中部两侧设置有通孔27,集风管23内侧中部设置有管隙26,管隙26内侧设置为中空槽24。
进一步地,集风管23外侧与半球框22固定连接,集风管23与风孔21连通,管隙26外侧呈片状且向外侧弯曲,风槽64内的气流有一部分会在第四风扇28的作用下,在集风管23内侧流动,然后流动的气流会在通过管隙26向外侧流出一小部分,然后由于环形的气流流动,中空槽24内侧会出现流体现象,使得排气框2内侧的气体流动急剧的向外侧流出,并在第一风扇1的作用下迅速排出,对装置的通风效果有着极大的增强。
进一步地,固定机构3还包括安装板31、转轴32、固定杆33和固定孔34,固定孔34设置与安装板31内侧,安装板31外侧上方安装有转轴32,转轴32外侧与固定杆33转动连接,安装板31呈半圆状,安装板31厚度为五厘米且各处均匀,固定孔34设置为内窄外宽,操作人员在对进风筒4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使连接体47端部对齐固定孔34,放置并旋转,通过连接体47与固定孔34的衔接,使得装置对接方便,极易安装,同时在转轴32和固定杆33的作用下,固定杆33会与固定槽43嵌合,使得装置连接稳定,便于使用。
进一步地,进风筒4还包括海绵垫41、筒壁42、固定槽43、过滤管44、疏导孔45、连通孔46和连接体47,筒壁42外侧中部设置有固定槽43,筒壁42内部左侧设置有海绵垫41,海绵垫41右侧安装有过滤管44,过滤管44内侧设置有四组疏导孔45,筒壁42右侧中部设置有连通孔46,连接体47呈螺旋状分布于筒壁42外侧,气流在海绵垫41的作用下会趋于平稳,使得装置内部的进气流动平衡稳定,避免部分气流损害元件,而且能够过滤部分颗粒物,然后在过滤管44的作用下过滤,通过疏导孔45,防止气流流动过于紊乱导致装置气压局部不稳定,使得排气失衡,极大的增强了装置的换气效果。
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在安装排气框2时,排气框2外侧会对卡块67产生挤压,弹簧63会向外侧拉伸,在弹簧63作用下,卡块67会与排气框2固定连接,在第三风扇65的引导作用下,气流会在进风槽64内形成对流,使得风槽64内生成流体效果,风槽64内的气流有一部分会在第四风扇28的作用下,在集风管23内侧流动,然后流动的气流会在通过管隙26向外侧流出一小部分,然后由于环形的气流流动,中空槽24内侧会出现流体现象,使得排气框2内侧的气体流动急剧的向外侧流出,并在第一风扇1的作用下迅速排出,操作人员在对进风筒4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使连接体47端部对齐固定孔34,放置并旋转,通过连接体47与固定孔34的衔接,使得装置对接方便,在转轴32和固定杆33的作用下,固定杆33会与固定槽43嵌合,使得装置连接稳定,气流在海绵垫41的作用下会趋于平稳,使得装置内部的进气流动平衡稳定,避免部分气流损害元件,能够过滤部分颗粒物,然后在过滤管44的作用下过滤,通过疏导孔45,防止气流流动过于紊乱导致装置气压局部不稳定,使得排气失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包括排气框(2)和安装框(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框(2)上方外侧设置有环孔(7),所述环孔(7)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扇(1),所述排气框(2)设置于安装框(6)中部,所述安装框(6)两侧安装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外侧与进风筒(4)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筒(4)外侧安装有第二风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6)还包括半圆槽(61)、框体(62)、弹簧(63)、进风槽(64)、第三风扇(65)、风管(66)和卡块(67),所述框体(62)内部两侧设置有半圆槽(61),所述半圆槽(61)内侧安装有第三风扇(65),所述第三风扇内侧设置为进风槽(64),所述进风槽(64)外侧设置有卡块(67),卡块(67)内侧与弹簧(63)固定连接,所述框体(62)内侧表面安装有风管(6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66)呈扁平状,所述框体(62)截面呈曲边梯形且关于弹簧(63)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框(2)还包括风孔(21)、半球框(22)、集风管(23)、中空槽(24)、外壁(25)、管隙(26)、通孔(27)和第四风扇(28),所述第四风扇(28)安装于半球框(22)内部,所述半球框(22)表面设置有风孔(21),所述半球框(22)安装于外壁(25)两侧中部,所述外壁(25)内侧设置有集风管(23),所述集风管(23)中部两侧设置有通孔(27),所述集风管(23)内侧中部设置有管隙(26),所述管隙(26)内侧设置为中空槽(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管(23)外侧与半球框(22)固定连接,所述集风管(23)与风孔(21)连通,所述管隙(26)外侧呈片状且向外侧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还包括安装板(31)、转轴(32)、固定杆(33)和固定孔(34),所述固定孔(34)设置与安装板(31)内侧,所述安装板(31)外侧上方安装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外侧与固定杆(33)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31)呈半圆状,所述安装板(31)厚度为五厘米且各处均匀,所述固定孔(34)设置为内窄外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4)还包括海绵垫(41)、筒壁(42)、固定槽(43)、过滤管(44)、疏导孔(45)、连通孔(46)和连接体(47),所述筒壁(42)外侧中部设置有固定槽(43),所述筒壁(42)内部左侧设置有海绵垫(41),所述海绵垫(41)右侧安装有过滤管(44),所述过滤管(44)内侧设置有四组疏导孔(45),所述筒壁(42)右侧中部设置有连通孔(46),所述连接体(47)呈螺旋状分布于筒壁(42)外侧。
CN202120369551.0U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746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9551.0U CN214746223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9551.0U CN214746223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6223U true CN214746223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8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955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746223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6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2657B (zh) 一种低稳速、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
CN203777825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01288698Y (zh) 斜流风机
CN214746223U (zh)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CN208997038U (zh) 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
CN210319966U (zh) 双压饱和蒸汽补燃锅炉
CN202868802U (zh) 水平双吸口安装结构的轴流式抽油烟机
CN207501347U (zh) 一种电梯机房自流节能排风装置
CN219389973U (zh) 一种节能型厂房热泵空调
CN111997940A (zh) 一种底噪可调离心通风机
CN204388283U (zh) 一种静音全热交换双向流新风系统
CN215765588U (zh)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用室内通风装置
CN218722025U (zh)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CN214332764U (zh) 一种高效烟道
CN219243764U (zh) 一种游泳馆用变频空气能恒温恒湿泳池机
CN217560031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
CN217952616U (zh) 一种安装在吊顶的风道结构
CN2893486Y (zh) 分体负压式抽油烟机
CN21155177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棉纺生产用热量回收装置
CN220707618U (zh) 一种隔音建筑通风装置
CN209195763U (zh) 一种斜流风机
CN220689262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1861094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烟气收集罩
CN215170142U (zh) 一种交通工程隧道通风装置
CN218047046U (zh) 一种排烟用鼓风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7

Address after: No. 203, Building 1, Jinxin Xiaoyuan, No. 378 Yingfeng East Road, Hecheng District, Huaihua City, Hunan Province, 418099

Patentee after: Hunan Hongw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065000 Room 401, unit 2, building 7, group 2, Nordic luhaoting community, Xinhua Street, Xianghe County,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 Chunh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