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7072U - 桩板路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桩板路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37072U CN214737072U CN202022845098.4U CN202022845098U CN214737072U CN 214737072 U CN214737072 U CN 214737072U CN 202022845098 U CN202022845098 U CN 202022845098U CN 214737072 U CN214737072 U CN 2147370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foundation
- row
- foundations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桩板路基结构,包括:多个桩基,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桩基的部分设置在地面下方,所述桩基的另外部分位于所述地面上方;承台板,设置在所述多个桩基的上方并连接于每个所述桩基的上表面,所述承台板和所述桩基形成中空的桩板结构;基床,铺设于所述承台板的上表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桩板路基结构,可以将基床的位置稳定于预设的标高位置,不需要大量的合格填料填充于基床和地基之间,可以节约大量合格填料,无需将满足施工要求的填料运输至施工场地;并且施工的废弃材料或者弃土均可以填充于中空的桩板结构内,无需将废弃材料或者弃土从施工场地中运出,可以降低施工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板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结构为铁路或公路的组成部分,其建造于地基(地面)及其下面的部分上方,且用于承载铁轨或地基上的荷载,以保障铁轨或地基的结构稳定,因此需要足够牢固以为铁轨或地基提供支撑。为了满足标高的要求,在一些路段需要进行路堤施工,即在地面上方进行填土施工,而在一些场地复杂的路段,会出现难以获取充足的满足质量要求的填料,导致路基难以达到预设的质量要求。相关技术中需要将足够多的满足质量要求的填料运入场地,施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桩板路基结构,以解决施工场地难以获取足够多的满足质量要求的填料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桩板路基结构,包括:多个桩基,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桩基的部分设置在地面下方,所述桩基的另外部分位于所述地面上方;承台板,设置在所述多个桩基的上方并连接于每个所述桩基的上表面,所述承台板和所述桩基形成中空的桩板结构;基床,铺设于所述承台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承台板沿第一方向延伸;部分所述桩基形成第一排桩基,部分所述桩基形成第二排桩基,所述第一排桩基和所述第二排桩基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排桩基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排桩基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部分所述桩基形成第三排桩基,所述第三排桩基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桩基和所述第二排桩基之间,所述第三排桩基的上方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板的下表面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基床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由中部向两侧呈预设坡度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肩,设置在所述承台板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相对两端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缆槽,所述电缆槽位于所述基床和护肩之间,所述电缆槽的第一侧壁贴合于所述护肩。
进一步地,所述护肩具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贯穿所述护肩。
进一步地,所述护肩固定连接有声屏障,所述声屏障向上凸出于所述护肩的顶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触网立柱,固定设置于所述桩板结构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网立柱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基础上,所述立柱基础设置于所述地面或设置在位于所述地面上方的土坡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桩板路基结构,包括多个桩基、承台板以及基床,多个桩基间隔分布且每个桩基的部分均设置在地面下方,承台板设置在多个桩基的上方并连接于每个桩基的上表面,承台板和桩基连接形成中空的桩板结构。多个桩基对承台板进行支撑,保障了承台板的位置稳定,并且基床铺设于承台板上,从而可以将基床的位置稳定于预设的标高位置,不需要大量的合格填料填充于基床和地面之间,可以节约大量合格填料,无需将满足设计要求的填料运输至施工场地;并且施工的废弃材料或者弃土均可以填充于中空的桩板结构内,无需将废弃材料或者弃土从施工场地中运出,可以降低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桩板路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桩板路基结构;110-桩基;111-第一排桩基;112-第二排桩基;113-第三排桩基;120-承台板;130-基床;140-路肩;141-排水孔;150-电缆槽;161- 接触网立柱;162-立柱基础;170-声屏障;210-地面;220-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路基结构根据对应的交通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铁路路基结构和公路路基结构;根据铁路等级的不同,铁路路基结构可以分为普通铁路的路基,高速铁路的路基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路基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基结构可以应用于铁路路基和公路路基,也可以适应各种等级和地理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路基结构所对应的交通工具和/或对应的等级和地理位置不对路基结构本身产生限定。基于市域(郊)铁路的特点,以下以路基机构应用于市域(郊) 铁路为例对路基结构进行说明。
市域(郊)铁路,为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及城镇组团之间提供快速度、公交化、大运量交通服务的铁路。是介于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一种新的交通方式,其与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均有不同,一般位于中心城区及其附近。市域(郊)铁路常出现场地环境条件复杂,会出现难以获取充足的满足质量要求的填料,导致路基难以达到预设的质量要求。相关技术中需要将足够多的满足质量要求的填料运入场地,施工困难。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桩板路基结构100,该桩板路基结构100包括多个桩基110、承台板120以及基床130。
多个桩基110间隔分布,即每个桩基110均和其他的桩基110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例如在沿承台板120的延伸方向(即图1中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相邻的两个桩基11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0~15m 之间;在沿承台板120的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即图1中的左右方向),相邻的两个桩基11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5m。每个桩基110具有部分设置于地面210 下方,该地面210可以为地基的表面,地基即经过处理之后强度满足要求的地层。桩基110的部分位于地面210下方,利用地基可以对桩基110提供支撑,具体的,该桩基110可以为端承桩,即桩基110的承载力主要由桩端下方的地基和桩基110之间的抵抗力提供;该桩基110也可以为摩擦桩,即桩基110的承载力主要由桩侧的地基和桩基110之间的摩擦力提供。每个桩基110的另外部分位于地面210上方,即位于地基表面的上方,在地面210和桩基110的顶端之间具有空间,可以填充建筑废料或者弃土,从而无需将建筑废料或者弃土拉出施工场地,降低施工难度。
承台板120设置在多个桩基110的上方,即承台板120依靠桩基110支撑,桩基110位于地面210上方的部分可以支撑承台板120以使承台板120的高度达到预设标高,以满足施工要求。承台板120固定连接于每个桩基110的上表面,以保障承台板120的位置固定,防止承台板120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承台板120和桩基110形成中空的桩板结构,即地面210和桩板的下表面之间只存在桩基110,桩基110之间的部分为中空的状态,在该中空的部分内可以填充填土220以保障整体结构稳定,也可以填充建筑废料或弃土。
基床130铺设于承台板120的上表面,由于承台板120的高度达到设计标高,并且结构稳定,因此将基床130铺设于其上表面可以保障基床130的结构稳定,并且基床130的高度可以满足设计标高的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桩板路基结构,包括多个桩基、承台板以及基床,多个桩基间隔分布且每个桩基的部分均设置在地面下方,承台板设置在多个桩基的上方并连接于每个桩基的上表面,承台板和桩基形成中空的桩板结构。多个桩基对承台板进行支撑,保障了承台板的位置稳定,并且基床铺设于承台板上,从而可以将基床的位置稳定于预设的标高位置,不需要大量的合格填料填充于基床和地基之间,可以节约大量合格填料,无需将满足施工要求的填土运输至施工场地;并且施工的废弃材料或者弃土均可以填充于中空的桩板结构内,无需将废弃材料或者弃土从施工场地中运出,可以降低施工难度。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承台板120沿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即为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部分桩基110形成第一排桩基111,部分桩基110形成第二排桩基112,第一排桩基111和第二排桩基11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具体的,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排桩基111中相邻的两个桩基110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排桩基112中相邻的两个桩基11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排桩基111内相邻桩基110的间隔或者第二排桩基112内相邻桩基 110的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排桩基111内的桩基110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排桩基112内的桩基110可以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间隔分布,即两个相邻的第一排桩基111内的桩基110和与该两个桩基110相邻的两个第二排桩基112内的桩基110之间的连线可以组成矩形。第一排桩基111内的桩基110 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排桩基112内的桩基110可以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交错分布,即两个相邻的第一排桩基111内的桩基110和与该两个桩基110相邻的两个第二排桩基112内的桩基110之间的连线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第一排桩基111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二排桩基112位于第一方向上和第一排桩基111 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第一排桩基111和第二排桩基112分别从第一方向的两侧对承台板120进行支撑,可以保障承台板120在第一方向的两侧受力均匀,进而保障了承台板120的结构稳定。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有部分桩基110可以形成第三排桩基113,第三排桩基113位于第一排桩基111和第二排桩基112之间,第三排桩基113的上方固定连接于承台板120的下表面的中部。由于第一排桩基111 和第二排桩基112分别设置于承台板12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在承台板120自身重力以及承台板120受到的来自基床130以及铁轨的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承台板120的中部会承受较大的弯矩,会导致承台板120中部的下表面承受较大的拉伸力,第三排桩基113可以为承台板120的中部提供支撑力,有效降低承台板120中部承受的弯矩,提高承台板120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如图1所示,基床130的上表面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由中部向两侧呈预设坡度向下倾斜,即基床130的中部高度高于基床130两侧的高度。具体的,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基础130在该方向上的中点位置的高度最高,在该方向上的两端位置的高度最低,从中点到两端,高度逐渐变化。该预设坡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为2%~6%,即基床130的中部至基床130的边缘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和其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的比例为2%~6%,优选的可以为4%。以确保基床130结构稳定性的同时确保水流可以快速由基床130的中部流动至基床130的两侧。在有雨水等水流入至基床130的情况下,水流由基床 130的中部向基床130的两侧流动,可以将基床130表面的水快速排出,降低基床130中水的渗入量,有效保障基床130的结构强度。
当然,基床的上表面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也可以由一侧向与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呈预设坡度向下倾斜,例如由图1中的左侧向图1中的右侧呈预设坡度向下倾斜,即基床左侧的高度高于基床右侧的高度。该预设坡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为2%~6%,即基床的左侧至基床的右侧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和其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的比例为2%~6%,优选的可以为4%。以确保基床结构稳定性的同时确保水流可以快速由基床的中部流动至基床的两侧。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桩板路基结构100还包括护肩,护肩沿第一方向延伸,护肩设置于承台板120的位于第一方向两侧的相对两端并固定连接于承台板120,即护肩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固定连接于承台板120的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另外一个部分固定连接于承台板120的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相对的另一侧(如图1中的右侧)。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护肩的底部具有排水孔141,排水孔141贯穿护肩,电缆槽内的积水通过排水孔141可以由电缆槽内排出至电缆外,可以使电缆槽内保持干燥的环境。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桩板路基结构100还包括电缆槽150,电缆槽150的第一侧壁(即位于图1中左侧的电缆槽150的左侧壁和位于图1中右侧的电缆槽150的右侧壁)可以贴合于护肩,水流可以经过基床 130的表面和电缆槽150的顶面流出,并且电缆槽150设置于承台板120上靠近于边缘的位置,可以减少对于铺设基床130的影响。电缆槽150可以设置为管道的形式,通信、信号、电力等传输的导线均可以设置于电缆槽150内,管道形式的电缆槽150可以对内部的导线进行保护。
具体的,电缆槽150可以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电缆槽150设置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该电缆槽150的第一侧壁贴合于左侧的路肩140,即该电缆槽150设置于承台板120上的左侧,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方向左侧的导线的布置提供通道;另外一个电缆槽150设置于第一方向上与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如图1中的右侧),该电缆槽150的第一侧壁贴合于右侧的路肩140,即该电缆槽150设置于承台板120上的右侧,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方向右侧的导线的布置提供通道。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桩板路基结构100还包括接触网立柱161,接触网立柱161设置于主体结构外侧,并且接触网立柱161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基础162上,立柱基础162设置于主体结构外的地面210或设置在位于地面210上方的土坡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路基作为路堤形式的情况下,立柱基础162可以以直立状态设置在地面210以下也可以设置在地面210上方由斜坡作为支撑。接触网立柱161以及立柱基础162均设置于主体结构之外,可以减少主体结构尺寸,简化主体结构受力,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建造难度。接触网立柱161可以为接触网提供支撑,接触网可以为行走于铁轨上的列车供电,以满足列车行走的需求。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护肩固定连接有声屏障170,声屏障170向上凸出于护肩的顶面。具体的,在护肩分为第一护肩和第二护肩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护肩的顶面和第二护肩的顶面均设置声屏障170。声屏障 170可以降低声音由一侧传播至另一侧的量,在铁轨的两侧设置声屏障170,可以降低铁轨两侧的噪音的传播,降低沿线居民受到的噪音污染。可选的,接触网立柱161设置在声屏障170外侧,接触网立柱161的顶面高于声屏障170的顶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桩基,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桩基的部分设置在地面下方,所述桩基的另外部分位于所述地面上方;
承台板,设置在所述多个桩基的上方并连接于每个所述桩基的上表面,所述承台板和所述桩基形成中空的桩板结构;
基床,铺设于所述承台板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板沿第一方向延伸;部分所述桩基形成第一排桩基,部分所述桩基形成第二排桩基,所述第一排桩基和所述第二排桩基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排桩基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排桩基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所述一侧的相对的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桩基形成第三排桩基,所述第三排桩基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桩基和所述第二排桩基之间,所述第三排桩基的上方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板的下表面的中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床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由中部向两侧呈预设坡度向下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肩,设置在所述承台板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相对两端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缆槽,所述电缆槽位于所述承台板上,所述电缆槽的第一侧壁贴合于所述护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肩具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贯穿所述护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肩固定连接有声屏障,所述声屏障向上凸出于所述护肩的顶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网立柱,固定设置于所述桩板结构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立柱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基础上,所述立柱基础设置于所述地面或设置在位于所述地面上方的土坡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45098.4U CN214737072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桩板路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45098.4U CN214737072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桩板路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37072U true CN214737072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18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45098.4U Active CN214737072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桩板路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37072U (zh) |
-
2020
- 2020-11-30 CN CN202022845098.4U patent/CN2147370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95289A (zh) |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填方地段的低置线路结构 | |
CN110258221A (zh) | 一种箱型框路基 | |
CN112878193A (zh) | 一种悬索桥通道式锚碇基础及施工方法 | |
CN106835879A (zh) | 高速公路侧向无支撑型桩板式无土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737072U (zh) | 桩板路基结构 | |
CN207073046U (zh) | 一种带盖梁的无梁板式结构体系的新建桩板式路基 | |
CN110359375A (zh) | 一种桥下原位预制节段梁预制场的施工方法 | |
CN211057512U (zh) | 具有cfg桩和钢筋混凝土箱式路基结构的交通线路 | |
CN214737032U (zh) | 箱式路基结构 | |
CN108708290A (zh) | 小半径铁路曲线单元的箱桥架空结构及现浇施工方法 | |
CN203700880U (zh) | 一种浮置式道床道岔 | |
CN115821977B (zh) | 高边坡的桩板挡墙与桥台共建结构 | |
CN219653488U (zh) | 桩板挡墙与桥台共建结构 | |
CN112323544A (zh) | 箱式路基结构 | |
CN212533541U (zh) | 桩板路基结构及铁路路基 | |
CN110364958B (zh) | 一种在路基上布设电缆槽的方法 | |
CN210458823U (zh) | 一种防沉降桥头斜坡结构 | |
CN219793606U (zh) | 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墩台组合结构 | |
CN103603237B (zh) | 一种浮置式道床道岔 | |
CN214362628U (zh) | 路基结构 | |
CN212533578U (zh) |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 |
CN218233002U (zh) | 一种路基加宽结构 | |
CN105484173B (zh) |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双线地段的线间排水结构 | |
CN105672149B (zh) |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双线地段的线间排水结构 | |
CN211522699U (zh) | 一种道路路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