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7990U -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7990U
CN214727990U CN202023113175.3U CN202023113175U CN214727990U CN 214727990 U CN214727990 U CN 214727990U CN 202023113175 U CN202023113175 U CN 202023113175U CN 214727990 U CN214727990 U CN 214727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supporting seat
towing hook
pla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31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超
郭东卿
赵�智
索联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31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7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7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7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配件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包括牵引钩以及依次设于所述牵引钩外周的锁紧螺母、缓冲块和前支承座,锁紧螺母的外周设有后支承座,后支承座一端与锁紧螺母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前支承座处,后支承座的外周通过后支承座固定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且在后支承座与牵引钩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缓冲块的空腔;前支承座的外周通过前支承座固定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前支承座的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牵引钩的开口,且该前支承座与牵引钩为轴配合连接,牵引钩可沿所述前支承座转动或前后滑动。本实用新型具备在不改变牵引钩长度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承受挂车传给牵引钩向后的拉力、向前的推力和上下方向的力。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背景技术
越野车后牵引钩用于拖曳中置轴挂车等,在越野路上行驶时,承受上下方向的力较大,要求后牵引钩具有较高的强度。而越野车的最小离地间隙、离去角限制了后牵引钩通过增加长度的方式提高强度。现有结构后牵引钩无法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中国专利CN102431401A提出了一种全挂牵引钩润滑及密封装置,牵引钩在用于中置轴挂车、越野路上使用时,因上下方向的力过大,支承座及车架尾横梁容易出现故障。而加大支承座长度时,牵引钩长度相应增加,会导致车辆离去角变小的问题。
基于上述缺陷和不足,本领域亟需对现有的牵引钩做出进一步的改进设计,构建安全可靠、强度满足要求的牵引钩,在不改变牵引钩长度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力传递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越野车的最小离地间隙、离去角而限制了通过增加后牵引钩长度的方式来提高强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中结合后牵引钩自身的特征及车辆最小离地间隙、离去角的特点,相应设计了可旋转后牵引钩,并对其关键组件如牵引钩、锁紧螺母、后支承座、缓冲块以及前支承座的结构及其具体设置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越野车的最小离地间隙、离去角而限制了通过增加后牵引钩长度的方式来提高强度的问题,同时还具备在不改变牵引钩长度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承受挂车传给牵引钩向后的拉力、向前的推力和上下方向的力,满足挂车的使用要求,连接方式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包括牵引钩以及依次设于所述牵引钩外周的锁紧螺母、缓冲块和前支承座,其中,
所述锁紧螺母固定设于所述牵引钩的末端;
所述锁紧螺母的外周还固定设有后支承座,该后支承座一端与所述锁紧螺母为轴配合连接,且所述锁紧螺母可绕所述后支承座转动或者前后滑动,所述后支承座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支承座处,所述后支承座的外周通过多个后支承座固定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后支承座与牵引钩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所述缓冲块的空腔;
所述前支承座的外周通过多个前支承座固定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承座的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牵引钩的开口,且该前支承座与所述牵引钩为轴配合连接,所述牵引钩可沿所述前支承座转动或前后滑动,以此方式,所述牵引钩受到的上下方向的力通过所述前支承座和后支承座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推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缓冲块和后支承座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锁紧螺母、缓冲块和前支承座传递至车架。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支承座包括前支承套管以及前支承板,所述前支承套管和前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承套管设于所述牵引钩的外周,所述牵引钩可绕所述前支承套管转动或前后滑动,所述前支承板设于所述前支承套管靠近所述缓冲块的一端,且该前支承板上设有多个安装所述前支承座固定螺栓的安装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支承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前支承套管和前支承板交接处的前支承角接板,该前支承角接板一侧延伸至所述前支承套管远离所述前支承板一端的端部,另一侧延伸至所述前支承板的外周端部,该前支承角接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前支承角接板沿所述前支承套管的中心线呈对称阵列排布。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支承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后支承板、后支承套筒以及第二后支承板,所述第一后支承板设于所述后支承套筒靠近所述前支承座的一端,且该第一后支承板通过相应的多个所述前支承座固定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承套筒与所述牵引钩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所述缓冲块的空腔,且该后支承套筒与所述锁紧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后支承板通过多个所述后支承座固定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支承座还包括多个设于所述后支承套筒上的后支承加强板,该后支承加强板沿所述后支承套筒的中轴线方向布置,且该后支承加强板一端与第一后支承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后支承板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支承加强板不与所述后支承套筒连接的一侧为圆弧曲面。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牵引钩包括牵引钩部和轴部,所述轴部的外表面为锥形面。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靠近所述前支承座的一端设有前垫板,所述缓冲块的靠近所述锁紧螺母的一端设有后垫板,所述后垫板与所述锁紧螺母接触配合。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包括内螺纹、外表面、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牵引钩为螺纹连接,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后支承座为轴配合,所述前端面为锥形面,该锥形面与所述后垫板接触配合,所述后端面为外周设有凹槽结构的六角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牵引钩上还设有开口销,该开口销包括一体成型的销轴杆和销轴固定头,所述销轴杆沿所述牵引钩的径向穿过所述牵引钩,所述销轴固定头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安装模块,该固定安装模块包括主安装板、与所述主安装板间隔安装的副安装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主安装板和所述副安装板上的连接板;其中,所述主安装板和所述副安装板之间还安装有加强筋板;所述主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副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均用于安装牵引钩;所述主安装板与所述前支承座相连;所述副安装板与所述后支承座相连。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装有上述的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紧螺母处增加后支承座,采用前、后双支承座结构进行支承牵引钩。后支承座与车架连接,与锁紧螺母为轴配合。牵引钩上下方向的力通过前支承座、后支承座同时传递至车架,向前、向后的力传递至前支承座、后支撑座,再传递至车架。将牵引钩的力只通过支承座单点传递至车架,以此方式,在不改变牵引钩长度的前提下,对支承座和锁紧螺母进行改进,采用双支承座结构解决了强度问题,同时,不会导致车辆离去角变小。
2.本实用新型采用前支承座和后支承座双支承座结构,前支承座固定在车体上。前支承座和后支承座相连,固定在车体上。牵引钩的力通过前支承座、后支承座同时传递至车体,牵引钩穿过前支承座,两者为轴配合,牵引钩可沿轴转动和前后滑动;后支承座穿过锁紧螺母外表面,与锁紧螺母外表面为轴配合,锁紧螺母可沿轴转动和前后滑动。牵引钩受到的上下方向的力通过所述前支承座和后支承座传递至车架,牵引钩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推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缓冲块和后支承座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锁紧螺母、缓冲块和前支承座传递至车架。
3.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提高承受挂车传给牵引钩向后的拉力、向前的推力和上下方向的力的能力,满足挂车在越野路上的使用要求,连接方式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且不用增加牵引钩的长度。
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越野路上行驶时,牵引车与挂车转角过大导致牵引钩、挂车等零件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优选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涉及的锁止键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牵引钩,2-前支承座,3-前垫板,4-缓冲块,5-后垫板,6-后支承座,7-锁紧螺母,8-后支承座固定螺栓,9-开口销,10-前支承座固定螺栓,11-固定安装模块,12-锁止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包括牵引钩1以及依次设于所述牵引钩外周的锁紧螺母7、缓冲块4和前支承座2,其中,所述锁紧螺母7固定设于所述牵引钩1的末端;所述锁紧螺母7的外周还设有后支承座6,该后支承座6一端与所述锁紧螺母7为轴配合连接,所述锁紧螺母7可绕所述后支承座6转动或者前后滑动,所述后支承座6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支承座2处,所述后支承座6的外周通过后支承座固定螺栓8与车架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后支承座6与牵引钩1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所述缓冲块4的空腔;所述前支承座2的外周通过前支承座固定螺栓10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承座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牵引钩1的开口,且该前支承座2与所述牵引钩1为轴配合连接,所述牵引钩1可沿所述前支承座2转动或前后滑动,以此方式,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上下方向的力通过所述前支承座2和后支承座6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1与锁紧螺母7,锁紧螺母7与缓冲块4的接触面,缓冲块4与前支承座2的接触面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推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1与缓冲块4的接触面,缓冲块4与后支承座6的接触面传递至车架。更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中,锁紧螺母7与牵引钩1固定连接,锁紧螺母7与后支承座6为轴配合连接,锁紧螺母7可沿后支承座6转动或者前后滑动,前支承座2与牵引钩1为轴配合连接,牵引钩1可沿前支承座2转动或者前后滑动,同时,通过将前支承座2与后支承座6固定设于车架上,以此方式,可实现牵引钩1的自由转动,同时,缓冲块4内圈两端分别与牵引钩1和锁紧螺母7接触,缓冲块4外圈分别与前支承座2和后支承座6接触,可根据牵引钩受力的不同,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受力传递至车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牵引钩1包括牵引钩部和轴部,所述轴部的外表面为锥形面。更具体的,所述轴部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轴部、锥形轴以及第三轴部,所述第一轴部一端与牵引钩部固定连接,锥形轴的大端与所述第一轴部固定连接,且该锥形轴的大端的横截面小于第一轴部的横截面,相应的,缓冲块4套设于该锥形轴的外周,且缓冲块4靠近前支承座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轴部与锥形轴连接的端面上,同时,缓冲块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锁紧螺母7处,以此方式,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上下方向的力通过所述前支承座2和后支承座6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推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1、缓冲块4和后支承座6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1、锁紧螺母7、缓冲块4和前支承座2传递至车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牵引钩部包括牵引钩本体以及锁止钩。牵引钩部用于挂挂钩,其还包括用于防止挂钩脱落的可开启的锁止键,如图4所示。其中,锁止键12设于所述牵引钩部。更具体而言,锁止键12包括锁止钩上设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用于固定锁止钩,固定销轴和活动销轴分别插入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用于锁定锁止钩,其中,固定销轴作为锁止钩的转动轴,活动销轴作为防止锁止钩转动的锁定点,将活动销轴抽出后可以转动锁止钩从而打开或关闭牵引装置,特别地,牵引钩本体以及锁止钩配合紧密,当旋转锁止钩时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活动空间,锁止钩活动部分在牵引钩本体内部凹陷空间中进行转动,当锁止钩整体安装在车辆尾部且位于车辆底部时,牵引装置开合不会影响上方的车厢或车门结构的空间,活动不会受限,而且牵引钩轴部为轴状结构,整个牵引钩装置可以围绕固轴转动安装,便于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改变牵引装置的轴向角度,适合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使用。
更进一步而言,固定轴还包括固定卡槽、轴体以及连接头,轴体为圆轴结构,通过轴径更大的连接头与牵引钩本体形成一体式结构,处于连接处的连接头轴径增大可以改善该处的受力效果,而固定卡槽为环状槽设于轴体端部,当轴体插入车辆尾部的固定孔时固定卡槽提供受力点,整个轴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绕轴向调整安装角度,进一步地,牵引钩本体还包括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二固定头优选为L形结构,固定轴1、第二固定头和第一固定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头为扁平状,与第二固定头组成U形结构,在第一固定头上还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用于固定和支持牵引钩本体活动,本装置中整个牵引钩本体和轴部可以采用锻造工艺一次成型,保证了牵引装置与车体连接部分的强度,而且形状相对简单,可以锻造成型,降低了装置的制作成本。
所述锁止钩还包括连接体和钩端,所述连接体和钩端也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其中钩端带有弧度,其一端与两块连接体直接相连,形成整体为L形的牵引钩,进一步地,两块所述连接体中间形成槽状结构,可供扁平状的所述第一固定头插入,且在两块连接体上都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孔,以及一个第二连接孔,两块连接体上的第一连接孔轴线重合,第二连接孔轴线也重合,将第一固定头插入锁止钩上的槽状结构后,第一固定孔与第一连接孔大小一致且轴线重合,而第二固定孔与第二连接孔大小一致且轴线重合,此时将固定销轴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二连接孔并进行固定,则锁止钩绕固定销轴转动,再将活动销轴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一连接孔并进行固定,此时锁止钩被完全固定无法活动,以此将挂车环锁定在牵引装置内,进一步地,当所述锁止钩围绕固定销轴打开时,所述连接体尺寸略小于牵引钩本体中U形槽空间大小,且连接体的端部也带有与第二固定头相吻合的弧度,这样在保证了连接体强度的同时使其在活动时能在锁止钩内部转动,无需预留多余的活动空间,特别是当牵引钩整体安装在车辆尾部和底部时,牵引钩上方的车厢或车门结构无法为牵引钩预留空间,本牵引装置可以在这种条件下的越野车或军用车尾部使用。
进一步的,固定销轴还包括开口销、垫片、第一挡板以及固定销轴锁止孔,所述第一挡板轴径大于固定销轴,且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固定销轴另一端垂直轴向贯通设置有固定销轴锁止孔,通过向内插入开口销可将固定销轴固定在第二固定孔中,从而防止锁止钩脱落,优选地,可以在开口销和锁止钩之间设置垫片,防止锁止孔转动时对开口销造成磨损,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销轴还包括锁止孔、快拆销、拉环以及第二挡板,活动销轴采用和固定销轴类似的结构,第二挡板轴径大于固定销轴,且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与之相对的另一端垂直轴向贯通设置有活动销轴锁止孔,在其内插入快拆销,优选地,所述快拆销较开口销更便于抽出,所述开拆销和开口销两端都有防止其从孔中脱落的弯折或圆形部分,将活动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固定孔后分别固定两端,从而防止锁止孔活动,在所述第二挡板端头还连接有拉环,方便拆装活动销轴,本牵引装置采用固定销轴为锁止孔的转动轴,另外采用带有拉环的活动销轴作为活动到位后的固定轴,使用时可以方便拆装,使用方法简单结构稳定,有助于越野车和军用车辆等特种车辆在比较复杂的恶劣环境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前支承座2以及后支承座6均通过固定支架与车架实现固定连接,并通过该固定支架实现牵引钩与车架力的传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前支承座2包括前支承套管以及前支承板,所述前支承套管和前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承套管套设于所述牵引钩1的外周,所述牵引钩1可沿所述前支承套管的中轴线转动或前后滑动,所述前支承板固定设于所述前支承套管靠近所述缓冲块4的一端,且该前支承板上设有多个前支承座固定螺栓10,该前支承座固定螺栓10用于固定连接前支承板和车架。所述前支承座2还包括设于所述前支承套管和前支承板交接处的前支承角接板,该前支承角接板一侧延伸至所述前支承套管远离所述前支承板一端的端部,另一侧延伸至所述前支承板的外周端部,该前支承角接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前支承角接板沿所述前支承套管的中心线呈对称阵列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后支承座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后支承板、后支承套筒以及第二后支承板,所述第一后支承板设于所述后支承套筒靠近所述前支承座2的一端,且该第一后支承板也通过相应的多个所述前支承座固定螺栓10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承套筒与所述牵引钩1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所述缓冲块4的空腔,且该后支承套筒与所述锁紧螺母7为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后支承板通过多个后支承座固定螺栓8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承座6还包括多个设于所述后支承套筒上的后支承加强板,该后支承加强板沿所述后支承套筒的中轴线方向布置,且该后支承加强板一端与第一后支承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后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承加强板不与所述后支承套筒连接的一侧为圆弧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块4靠近所述前支承座2的一端设有前垫板3,所述缓冲块4的靠近所述锁紧螺母7的一端设有后垫板5,后垫板5与所述锁紧螺母7接触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紧螺母7包括内螺纹、外表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内螺纹与牵引钩1为螺纹连接,外表面与后支承座6为轴配合,前端面为锥形面,锥形面与后垫板5接触配合,后端面为六角头凹槽结构,所述牵引钩1上还设有开口销9,该开口销9包括一体成型的销轴杆和销轴固定头,所述销轴杆沿所述牵引钩1的径向穿过所述牵引钩1,所述销轴固定头位于锁紧螺母7的凹槽之间。其中,六角头用于锁紧螺母7的装卸,凹槽结构用于开口销9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旋转后牵引钩,当牵引钩受竖直方向的力时,牵引钩通过前支承座2与后支承座6同时将力传递给车架。在牵引钩受推的过程中,牵引钩1推动前垫板3,并将力传递至前垫板3,前垫板3推动缓冲块4,并将力传递至缓冲块4,缓冲块4推动后垫板5,并将力传递给后垫板5,后垫板5推动后支承座6,并将力传递至后支承座6,最后,后支承座6将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车架上。在牵引钩受拉的过程中,牵引钩1拉动锁紧螺母7,并将力传递至锁紧螺母7,锁紧螺母7拉动后垫板5,并将力传递至后垫板5,后垫板5拉动缓冲块4,并将力传递至缓冲块4,缓冲块4拉动前垫板3,并将力传递给前垫板3,前垫板3拉动前支承座2,并将力传递至前支承座2,最后,前支承座2将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车架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后牵引钩能够承受挂车传给牵引钩向后的拉力、向前的推力和上下方向的力,满足挂车的使用要求,连接方式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前支承座2和后支承座6固定在车体上。前支承座2和后支承座6相连。牵引钩所受的竖直方向的力通过前支承座2、后支承座6同时传递至车体。牵引钩在相同长度条件下,承受的力尤其是上下方向的力更大。牵引钩1穿过前支承座2,两者为轴配合,牵引钩1可沿轴转动和前后滑动;后支承座6穿过锁紧螺7母外表面,与锁紧螺母7外表面为轴配合,锁紧螺母7可沿轴转动和前后滑动。牵引钩上下方向的力通过前支承座2、后支承座6同时传递至车体。前部的力通过锁紧螺母7、后垫板5、缓冲块4、前垫板3,前垫板3以及前支承座进行传递,最后前支承座将力传递至与其固定连接的车架上,后部的力通过牵引钩1、前垫板3、缓冲块4、后垫板5以及后支承座6进行传递,后支承座6最后将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车架上。牵引钩1可绕前支承座2和后支承座6旋转。解决了在越野路上行驶时,牵引车与挂车转角过大导致牵引钩、挂车等零件损坏的问题。
前垫板3、缓冲块4、后垫板5穿过牵引钩,通过锁紧螺母7进行固定,开口销9用于锁紧螺母防松。牵引钩受推力时,牵引钩1推动前垫板3内圈,前垫板3推动缓冲块4,缓冲块4推动后垫板5,后垫板5外圈推动后支承座6。牵引钩1受拉时,牵引钩1拉动锁紧螺母7,锁紧螺母7拉动后垫板5内圈,后垫板5拉动缓冲块4,缓冲块4拉动前垫板3,前垫板3外圈拉动前支承座2。牵引钩受拉和受推时,缓冲块均起缓冲作用。
后支承座6可以不与前支承座2相连,后支承座6、前支承座2分别与车架相连,可实现相同功能。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后牵引钩还包括固定安装模块,该主安装板、与所述主安装板间隔安装的副安装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主安装板和所述副安装板上的连接板;所述主安装板和所述副安装板之间还安装有加强筋板;所述主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副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均用于安装牵引钩;所述主安装板与所述牵引钩的前支承座相连;所述副安装板与所述牵引钩的后支承座相连。
所述连接板将所述主安装板和所述副安装板围成开口的盒状,所述主安装板与所述副安装板的形态相同,所述副安装板上还安装有油箱支架。主安装板和所述副安装板上各自设有多个螺栓孔,主安装板、所述副安装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加强筋板上均设有减重孔。所述主安装板、所述副安装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加强筋板通过焊接为一整体。其中,通过设置主、副两个安装板,在主安装板和副安装板上设对应的安装孔,在牵引钩上设前支承座组件和后支承座组件,通过主安装板与牵引钩的前支承座的配合作用和副安装板与牵引钩的后支承座的配合作用,共同克服牵引钩对安装装置产生的弯矩,避免结构损坏;并在主安装板和副安装板之间对称设置加强筋板,用于抵抗该后牵引钩安装装置所受到的上下方向力,进而加强该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保护其免受损坏;解决了牵引钩受力对安装支架产生上下方向的力过大时造成弯矩过大容易引起结构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钩(1)以及依次设于所述牵引钩外周的锁紧螺母(7)、缓冲块(4)和前支承座(2),其中,
所述锁紧螺母(7)固定设于所述牵引钩(1)的末端;
所述锁紧螺母(7)的外周还固定设有后支承座(6),该后支承座(6)一端与所述锁紧螺母(7)为轴配合连接,且所述锁紧螺母(7)可绕所述后支承座(6)转动或者前后滑动,所述后支承座(6)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支承座(2)处,所述后支承座(6)的外周通过多个后支承座固定螺栓(8)与车架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后支承座(6)与牵引钩(1)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所述缓冲块(4)的空腔;
所述前支承座(2)的外周通过多个前支承座固定螺栓(10)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承座(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牵引钩(1)的开口,且该前支承座(2)与所述牵引钩(1)为轴配合连接,所述牵引钩(1)可沿所述前支承座(2)转动或前后滑动,以此方式,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上下方向的力通过所述前支承座(2)和后支承座(6)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推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1)、缓冲块(4)和后支承座(6)传递至车架,所述牵引钩(1)受到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依次通过所述牵引钩(1)、锁紧螺母(7)、缓冲块(4)和前支承座(2)传递至车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承座(2)包括前支承套管以及前支承板,所述前支承套管和前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承套管设于所述牵引钩(1)的外周,所述牵引钩(1)可绕所述前支承套管转动或前后滑动,所述前支承板设于所述前支承套管靠近所述缓冲块(4)的一端,且该前支承板上设有多个安装所述前支承座固定螺栓(10)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承座(2)还包括设于所述前支承套管和前支承板交接处的前支承角接板,该前支承角接板一侧延伸至所述前支承套管远离所述前支承板一端的端部,另一侧延伸至所述前支承板的外周端部,该前支承角接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前支承角接板沿所述前支承套管的中心线呈对称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承座(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后支承板、后支承套筒以及第二后支承板,所述第一后支承板设于所述后支承套筒靠近所述前支承座(2)的一端,且该第一后支承板通过相应的多个所述前支承座固定螺栓(10)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承套筒与所述牵引钩(1)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所述缓冲块(4)的空腔,且该后支承套筒与所述锁紧螺母(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后支承板通过多个所述后支承座固定螺栓(8)与车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承座(6)还包括多个设于所述后支承套筒上的后支承加强板,该后支承加强板沿所述后支承套筒的中轴线方向布置,且该后支承加强板一端与第一后支承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后支承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承加强板不与所述后支承套筒连接的一侧为圆弧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1)包括牵引钩部和轴部,所述轴部的外表面为锥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4)的靠近所述前支承座(2)的一端设有前垫板(3),所述缓冲块(4)的靠近所述锁紧螺母(7)的一端设有后垫板(5),所述后垫板(5)与所述锁紧螺母(7)接触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7)包括内螺纹、外表面、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牵引钩(1)为螺纹连接,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后支承座(6)为轴配合,所述前端面为锥形面,该锥形面与所述后垫板(5)接触配合,所述后端面为外周设有凹槽结构的六角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1)上还设有开口销(9),该开口销(9)包括一体成型的销轴杆和销轴固定头,所述销轴杆沿所述牵引钩(1)的径向穿过所述牵引钩(1),所述销轴固定头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
CN202023113175.3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Active CN214727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3175.3U CN214727990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3175.3U CN214727990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7990U true CN214727990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3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3175.3U Active CN214727990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7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0474B (zh) * 2020-12-22 2024-07-12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0474B (zh) * 2020-12-22 2024-07-12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06037A (en) Mobile home trailer under-vehicle hitch
US4722542A (en) Trailer hitch assembly
US7878525B2 (en) Fifth wheel hitch system
CN214727990U (zh)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
CN101100161A (zh) 位于牵引工具特别是小型客车和挂车等拖曳物间的连接装置
CN112590474A (zh)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及车辆
CN112590474B (zh) 一种车用可旋转后牵引钩及车辆
CA2590448C (en) Gooseneck coupler having an anti-rattle device
CN210257883U (zh) 一种新型拖车钩
US7040645B1 (en) Hitch receiver
CN203401893U (zh) 拖车挂接装置
US6416073B1 (en) Camper trailer hitch conversion system
CN205499048U (zh) 同轨迹牵引杆挂车列车
CN215794118U (zh) 一种半挂车用便于安装的拖拽连接装置
CN214727979U (zh) 一种下开启后牵引装置
CN201120834Y (zh) 位于牵引工具和拖曳物间的连接装置
CN210122033U (zh) 一种汽车拖钩结构
CN207388771U (zh) 一种自锁式绳索拖车钩装置
US20230294464A1 (en) High articulation towing receiver
CN218316103U (zh) 一种汽车拖车钩结构
CN218876787U (zh) 新型折叠拖车钩
CN221137444U (zh) 一种旅行车拖车钩安全插销
CN221188813U (zh) 带气囊悬挂的挂车鞍座结构
CN206264724U (zh) 一种客车拖车钩
CN219727766U (zh) 一种汽车前拖车钩加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