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7480U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7480U
CN214727480U CN202120527499.7U CN202120527499U CN214727480U CN 214727480 U CN214727480 U CN 214727480U CN 202120527499 U CN202120527499 U CN 202120527499U CN 214727480 U CN214727480 U CN 214727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fixing seat
printer
ink
chip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74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仕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274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7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7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7480U/zh
Priority to EP22745317.2A priority patent/EP4286167A1/en
Priority to JP2023543226A priority patent/JP7469572B2/ja
Priority to PCT/CN2022/074399 priority patent/WO2022161444A1/zh
Priority to US18/354,145 priority patent/US2023035653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墨盒可拆卸的安装在打印机上,打印机设有触针,墨盒包括墨盒本体、芯片以及芯片固定座,芯片固定在芯片固定座上;芯片固定座相对于墨盒本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或者从打印机上拆卸时,打印机可带动芯片固定座沿墨盒本体顶表面线性移动,以使芯片固定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墨盒本体上设有止挡部,芯片固定座位于第二位置时,芯片与触针抵接,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且芯片固定座与止挡部抵接,以避免芯片固定座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可以使得芯片与打印机中的触针电连接的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设备是常见的办公器材。现有的打印设备主要采用喷墨打印方式,其包括容置有墨水的墨盒,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并向纸张上喷墨形成所需的文字或图案。
现存在如US10507665B2专利文件所公开的一种墨盒,墨盒上设有芯片,打印机上设有触针,当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芯片与触针电连接,以实现墨盒与打印机的通信。其中,墨盒上设有芯片固定座,芯片固定设置在芯片固定座上,芯片固定座与墨盒通过弹性件连接,弹性件的弹性力朝向触针一侧,芯片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抵压在触针上,以实现芯片与触针的电连接。
然而,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有芯片与触针相互脱离,芯片与触针电连接不稳定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其中,芯片与打印机中的触针电连接的稳定性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墨盒可拆卸的安装在打印机上,打印机设有触针,墨盒包括墨盒本体、芯片以及芯片固定座,芯片固定在芯片固定座上;芯片固定座相对于墨盒本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或者从打印机上拆卸时,打印机可带动芯片固定座沿墨盒本体顶表面线性移动,以使芯片固定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墨盒本体上设有止挡部,芯片固定座位于第二位置时,芯片与触针抵接,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且芯片固定座与止挡部抵接,以避免芯片固定座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止挡部凸出墨盒本体的外表面,芯片固定座的外壁面可与止挡部的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座的朝向墨盒本体的一侧设有凸出的卡接部,芯片固定座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接部与止挡部抵接;且芯片固定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卡接部可沿止挡部的壁面在止挡部的两侧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位置的芯片相比于处于第二位置的芯片更靠近墨盒本体的顶表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座和墨盒本体中的一者上设有滑动部,芯片固定座和墨盒本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部,导向部沿芯片固定座的移动方向延伸,滑动部与导向部插接且可相对导向部移动,且芯片固定座还可绕滑动部的延伸方向相对墨盒本体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上设有凸出墨盒本体的驱动部,驱动部朝向触针凸出,驱动部位于芯片固定座的背离触针的一侧,止挡部设置在驱动部的外壁面上;且驱动部设置在芯片固定座的移动轨迹上,芯片固定座可与驱动部以及止挡部接触,以使芯片固定座沿驱动部以及止挡部的壁面相对驱动部移动的同时绕滑动部转动,并改变芯片与墨盒本体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座上设有容置驱动部以及止挡部的容置凹槽,芯片固定座的与止挡部抵接的位置位于容置凹槽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部的延伸长度与芯片固定座的移动行程相同,以使芯片与触针电连接时,滑动部与导向部的端部相抵接且芯片固定座与止挡部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滑动部设置在芯片固定座上,导向部设置在墨盒本体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为设置在墨盒本体上的导向滑槽,滑动部为设置在芯片固定座上的圆柱状结构;滑动部插接在导向滑槽内,且可相对导向滑槽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座和墨盒本体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与芯片固定座的移动方向平行;墨盒从打印机上拆卸时,芯片固定座可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沿导向部的延伸方向朝向第一位置移动,以减小芯片与墨盒本体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用于在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与打印机抵接,第一抵接部位于芯片固定座沿自身移动方向的端部;和/或,第一抵接部位于芯片固定座沿自身移动方向的两侧;第二抵接部用于在墨盒从打印机上拆卸时与打印机抵接,第二抵接部位于芯片固定座的背离墨盒本体的一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上还设有遮光部,遮光部用于在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遮挡打印机的探测光线,用于提示墨盒安装到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具有出墨口;在墨盒的安装方向上,芯片及芯片固定座相对于遮光部更远离出墨口;并且,在第一位置时,芯片的最高点在重力方向上低于遮光部;在第二位置时,芯片的最高点在重力方向上高于遮光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内设有防护收容槽,遮光部可收容在防护收容槽内;遮光部与芯片固定座固定相连,当芯片固定座伸出,芯片与触针电连接时,遮光部由防护收容槽伸出,以遮挡探测光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具有如下优点:
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或者从打印机上拆卸下来时,打印机可以带动墨盒上的芯片固定座沿墨盒本体的顶表面线性移动,使得芯片固定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芯片固定座在第二位置时,芯片固定座上的芯片与打印机上的触针电连接,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
墨盒本体上设有止挡部,止挡部设置在芯片固定座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当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墨盒本体与止挡部抵接,也就可以避免墨盒本体朝向第一位置一侧移动,墨盒本体可以稳定维持在第二位置处,芯片固定座上的芯片可以与触针稳定接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与墨盒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墨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墨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墨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3中墨盒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触针与芯片电连接时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触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墨盒;
11:墨盒本体;111:止挡部;112:导向部;113:驱动部;114:防护收容槽;1141:出入口;115:出墨口;116:气口;
12:芯片;
13:芯片固定座;131:卡接部;132:滑动部;133:容置凹槽;134:第一抵接部;135:第二抵接部;
14:弹性复位件;
15:遮光部;
16:遮光件;161:配重部;
20:打印机;21:安装部;22:抵顶部;210:触针;
X:安装方向;Y: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芯片通过弹性件连接在墨盒上,而由于弹性件的弹性力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发生伸缩,例如,打印机的晃动、弹性件使用寿命长短等,这样,容易发生芯片不能稳固的抵接在触针上的状况。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其中,墨盒本体上设置有止挡部,止挡部位于芯片固定座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这样,芯片固定座位于第二位置时,芯片固定座与止挡部抵接,且芯片固定座的与止挡部抵接的位置位于止挡部朝向第二位置的一侧,也就避免了芯片固定座朝向第一位置一侧移动,芯片与触针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与墨盒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中墨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墨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墨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3中墨盒的侧视图。图8为图7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触针与芯片电连接时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触针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墨盒10可拆卸的安装在打印机20上,打印机20设有触针210,墨盒10包括墨盒本体11、芯片12以及芯片固定座13,芯片12固定在芯片固定座13上;芯片固定座13相对于墨盒本体1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或者从打印机20上拆卸时,打印机20可带动芯片固定座13沿墨盒本体11顶表面线性移动,以使芯片固定座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墨盒本体11上设有止挡部111,芯片固定座13位于第二位置时,芯片12与触针210抵接,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且芯片固定座13与止挡部111抵接,以避免芯片固定座13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打印机20可以为喷墨打印机,墨盒10与打印机20连接,用于为打印机20提供墨水。
打印机20包括打印头(未示出)和供墨部(未示出),供墨部设置在打印头和墨盒本体11之间。墨盒10包括墨盒本体11,墨盒本体11内设有盛装墨水的容器状结构,例如,墨水袋,或者直接形成在墨盒本体11内部密封性腔体。容器状结构上设有出墨口115,出墨口115与打印机20的供墨部件(未示出)连通,打印机20上的打印头(未示出)与供墨部件连接。这样,墨水可以通过出墨口115、供墨部件输送至打印头上,以使打印机20打印预设的文字或图像。
墨盒本体11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墨盒本体11内部压力的气口116,以便于墨水经出墨口115排出。
墨盒本体11上还设有芯片12以及芯片固定座13,芯片12卡固在芯片固定座13上。打印机20上还设有触针210,触针210的结构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例如,触针210可以为弹性件。芯片12上设有电连接部,当电连接部与触针210抵接接触时,芯片12与电触针210电连接,芯片12与打印机20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其中,芯片固定座13与墨盒本体11活动连接,打印机20可以带动芯片固定座13沿墨盒本体11的顶表面线性移动,例如芯片固定座13与墨盒本体11滑动或转动连接。
其中,根据墨盒本体11顶表面结构的不同,芯片固定座13相对于墨盒本体11的线性移动方式可以不同。例如,当墨盒本体11的与芯片固定座13相接触的位置为平面时,芯片固定座13相对于墨盒本体11的线性移动为沿平面的平移。
芯片固定座13的线性移动距离可以根据打印机20上触针210设置位置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芯片固定座13相对于墨盒本体1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墨盒10与打印机20相互分离时,即墨盒10未安装在打印机20上,芯片固定座13位于第一位置;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芯片固定座13位于第二位置,此时,芯片12与触针210电连接。这样,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或者从打印机20上拆卸时,芯片固定座13沿墨盒本体11的顶表面线性移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或者从打印机20上拆卸下来时,打印机20均可以与芯片固定座13抵接,以带动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且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或者从打印机20上拆卸下来时,打印机20的与芯片固定座13抵接的位置可以为不同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打印机20可以进行打印作业。为使得打印机20可以持续进行打印作业,打印机20上的触针210需要与芯片12处于稳定电连接状态。
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的墨盒本体11上设有止挡部111,当芯片固定座13位于第二位置,墨盒10与打印机20电连接时,芯片固定座13与止挡部111抵接。其中,芯片固定座13与止挡部111抵接的部位位于止挡部111的朝向第二位置的一侧,这样,止挡部111设置在芯片固定座13的由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处的移动路径上,也就可以避免芯片固定座13朝向第一位置一侧移动,即使得芯片12和触针210维持稳定的电连接状态。
止挡部111可以为设置在墨盒本体11顶表面的凹槽,这样,芯片固定座13的部分结构伸入止挡部111内并与止挡部111卡接,可以实现将芯片固定座13卡固在第二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止挡部111凸出墨盒本体11的外表面,芯片固定座13的外壁面可与止挡部111的抵接。
这样,止挡部111具有朝向第二位置一侧的侧面以及朝向第一位置一侧的侧面。止挡部111朝向第二位置一侧的侧面以及墨盒本体11顶表面之间可以夹设成容置槽,芯片固定座13的与止挡部111抵接的位置可以容置在容置槽内,并与止挡部111具有朝向第二位置一侧的侧面抵接。
此时,芯片固定座13的与止挡部111抵接的位置可以为芯片固定座13的部分外壁面,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座13的朝向墨盒本体11的一侧设有凸出的卡接部131,芯片固定座13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接部131与止挡部111抵接;且芯片固定座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卡接部131可沿止挡部111的壁面在止挡部111的两侧移动。
也就是说,芯片固定座13的与止挡部111抵接的位置还可以是凸出的卡接部131,卡接部131朝向墨盒本体11一侧凸出,结构简单,卡接状态较为牢靠。
其中,卡接部131的凸出高度和止挡部111的凸出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实施例中,卡接部131的凸出高度和止挡部111的凸出高度相同,这样,芯片固定座13的外壁面可以与止挡部111的顶端抵接,且墨盒本体11的顶表面可以与卡接部131抵接,墨盒本体11与芯片固定座13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卡接稳定性较高。
这样,芯片固定座13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接部131可以位于止挡部111的朝向第二位置的一侧,并与止挡部111抵接。当芯片固定座13朝向第一位置一侧移动时,芯片固定座13沿墨盒本体11的顶表面先行移动,相应的,卡接部131可以沿止挡部111的外壁面移动至止挡部111的朝向第一位置的一侧并朝向远离止挡部111的一侧移动。也就是说,当芯片固定座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卡接部131可沿止挡部111的壁面在止挡部111的朝向第一位置和朝向第二位置的两侧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位置的芯片12相比于处于第二位置的芯片12更靠近墨盒本体11的顶表面。即相对于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芯片固定座13可以伸出墨盒本体11,并带动芯片12伸出墨盒本体11,此时,芯片12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增大,芯片12与触针210的间距变小,以便于实现芯片12与触针210的电连接。
将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打印机20带动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线性移动,芯片固定座13的固定芯片12的一端与触针210之间的间距变小,即芯片12与触针210之间的间距变小,直至芯片12的电连接部抵顶在打印机20的触针210上,芯片12与触针210电连接,此时,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墨盒10与打印机20相对固定。
也就是说,此时,芯片固定座13设置在墨盒本体11与打印机20之间,芯片固定座13与止挡部111抵接,墨盒本体11与打印机20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固,只要墨盒本体11不与打印机20发生相对移动,例如墨盒本体11从打印机20上拆卸,芯片固定座13就可以稳固的支撑在墨盒本体11和打印机20之间,也就是芯片12与触针210之间的电连接较为稳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墨盒本体11顶表面为具有凹凸不平的顶表面时,芯片固定座13相对于墨盒本体11的线性移动方式可以为平移与转动的组合形式,以使芯片12可以朝向触针210的一侧伸出。具体的,芯片固定座13和墨盒本体11中的一者上设有滑动部132,芯片固定座13和墨盒本体11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部112,导向部112沿芯片固定座13的移动方向Y延伸,滑动部132与导向部112插接且可相对导向部112移动,且芯片固定座13还可绕滑动部132的延伸方向相对墨盒本体11转动。
其中,滑动部132可以沿导向部112的延伸方向相对导向部112移动,也就实现了芯片固定座13与墨盒本体11之间的相对平移。且芯片固定座13还能够以滑动部132的延伸方向为轴进行转动,这样,芯片固定座13的一端朝向靠近墨盒本体11的一侧线性移动,芯片固定座13设置芯片1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墨盒本体11的一侧线性移动,以实现芯片12与触针210间距的变小。
根据触针210的设置位置以及朝向,芯片固定座13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方向Y可以与墨盒10的安装方向X呈夹角设置。可选的,导向部112的延伸方向与墨盒10的安装方向X平行设置。请参阅图2、图8和图10,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芯片固定座13可朝向墨盒10的安装方向X的反向(即图8中的右侧)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请参阅图10,当墨盒10从打印机20上拆卸时,墨盒10沿图10所示的右侧相对打印机20移动,而芯片固定座13沿图10所示的左侧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
且滑动部132的延伸方向与导向部112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这样,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芯片固定座13绕滑动部132的延伸方向转动,芯片固定座13的一端朝向靠近墨盒本体11的一侧转动,芯片固定座13的设置芯片1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墨盒本体11的一侧转动,以减小芯片12与触针210之间的间距。
其中,滑动部132可以设置在墨盒本体11上,导向部112设置在芯片固定座13上。考虑到芯片固定座13尺寸较小,可选的,滑动部132也可以设置在芯片固定座13上,导向部112设置在墨盒本体11上,易于加工成型。
滑动部132和导向部112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示例性的,滑动部132与芯片固定座13铰接连接,导向部112为与滑动部132相连的导向凸起或导向凹槽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部112为设置在墨盒本体11上的导向滑槽,滑动部132为设置在芯片固定座13上的圆柱状结构;滑动部132插接在导向滑槽内,且可相对导向滑槽移动。此时,滑动部132凸出设置在芯片固定座13上,导向滑槽设置在墨盒本体11上,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其中,导向滑槽的宽度可以与圆柱状结构的外径相同,以通过导向滑槽的内壁面对滑动部132形成限位,避免滑动部132在导向部112的宽度方向上发生跳动,芯片固定座13的移动稳定性较高。
芯片固定座13可以由打印机20带动下相对墨盒本体11转动,即打印机20的部分外壁面可以与芯片固定座13抵接,以带动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11上设有凸出墨盒本体11的驱动部113,驱动部113朝向触针210凸出,驱动部113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背离触针210的一侧,止挡部111设置在驱动部113的外壁面上;且驱动部113设置在芯片固定座13的移动轨迹上,芯片固定座13可与驱动部113以及止挡部111接触,以使芯片固定座13沿驱动部113以及止挡部111的壁面相对驱动部113移动的同时绕滑动部132转动,并改变芯片12与墨盒本体11之间的间距。
其中,驱动部113凸出墨盒本体11的壁面,驱动部113的壁面至少包括一平滑曲面,这样,芯片固定座13与驱动部113接触并沿驱动部113的壁面相对驱动部113移动时,芯片固定座13的移动过程较为平稳。
驱动部113可以为柱状凸起或球状凸起,当驱动部113为柱状凸起时,驱动部11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不规则的曲线形状,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根据芯片固定座13与驱动部113的接触轨迹长度,平滑曲面沿导向部112延伸方向的分布长度可以不同。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平滑曲面可以沿导向部112延伸方向覆盖驱动部113,此时,驱动部113的壁面与墨盒本体11平滑连接。
驱动部113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设置芯片12的一端,这样,芯片固定座13的设置芯片12的一端与驱动部113的不同位置接触时,芯片12与墨盒本体11之间的间距相应的增大或减小,即芯片12与触针210之间的间距相应的增大或减小,此时,芯片固定座13以滑动部132为轴进行转动。
示例性的,当芯片固定座13与驱动部113的顶端接触时,芯片12与墨盒本体11之间的间距最大,芯片12与触针210电连接。此时,芯片固定座13的一个侧面抵压在驱动部113上,芯片固定座13上的芯片12抵压在触针210上,芯片12与触针210之间的连接较为牢靠。
止挡部111设置在驱动部113的外壁面上,此时,止挡部111可以为形成在驱动部113外壁面上的凹槽。此时,凹槽的凹陷深度小于驱动部113的凸出高度,以使芯片固定座13与凹槽抵接时,处于第一位置的芯片12相比于处于第二位置的芯片12更靠近墨盒本体11的顶表面。
本实施例以止挡部111凸出驱动部113的外壁面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止挡部111凸出墨盒本体11顶表面的凸出高度大于驱动部113凸出墨盒本体11顶表面的凸出高度。这样,卡接部131的端部与止挡部111的端部抵接时,芯片固定座13的设置芯片12的一端与墨盒本体11之间的间距最大,此时,触针210受到芯片12的抵压。当芯片固定座1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卡接部131的端部移动至止挡部111与墨盒本体11之间形成的容置槽内,卡接部131的侧壁面与止挡部111的朝向第二位置一侧的侧壁面抵接,芯片固定座13的设置芯片12的一端与墨盒本体11之间的间距减小,触针210与芯片12之间的抵压程度相应的变小。
根据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芯片固定座13相对于墨盒本体11的相对移动方向,驱动部113可以设置在不同位置,例如,当芯片固定座13的移动方向与安装方向X同向时,驱动部113可以设置在芯片固定座13的一侧,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过程中,朝向靠近或远离驱动部113的一侧移动
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芯片固定座13的移动方向与墨盒10的安装方向X相反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座13上设有容置驱动部113以及止挡部111的容置凹槽133,芯片固定座13的与止挡部111抵接的位置位于容置凹槽133外。
即当墨盒10未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驱动部113以及止挡部111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容置凹槽133内。
将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的过程中,打印机20带动芯片固定座13移动,滑动部132朝向远离驱动部113的一侧移动。芯片固定座13的朝向墨盒本体11的侧面与驱动部113的壁面接触时,芯片固定座13的设置芯片12的一端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增大,即芯片固定座13移动的同时绕滑动部132转动。其中,当卡接部131的端部与止挡部111的端部抵接时,该间距达到最大值。芯片固定座13继续朝向第二位置一侧移动,直至卡接部131落入止挡部111与墨盒本体11形成的容置槽内,该间距相应的减小,此时芯片12与触针210电连接。
容置凹槽133可以具有不同的轮廓。例如,容置凹槽133的轮廓可以与驱动部113的轮廓相适配,芯片固定座13沿导向部112移动的同时绕滑动部132转动。此时,止挡部111可以凸出驱动部113的外壁面,容置凹槽133相应的设有容置驱动部113的区域。或者,止挡部111为形成在驱动部113上的凹槽,此时,容置凹槽133的内壁面可以封闭该凹槽的开口。
当然,容置凹槽133沿芯片固定座13移动方向Y的延伸长度大于驱动部113沿芯片固定座13移动方向Y的延伸长度,也就是容置凹槽133的容置空间大于驱动部113的体积。芯片12固定件可首先沿导向部112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然后芯片固定座13朝向墨盒本体11的侧面与驱动部113的壁面接触,此时芯片固定座13沿导向部112移动的同时绕滑动部132转动,根据芯片固定座13沿导向部112的移动行程确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部112的延伸长度与芯片固定座13的移动行程相同,以使芯片12与触针210电连接时,滑动部132与导向部112的端部相抵接且芯片固定座13与止挡部111抵接。
也就是说,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滑动部132移动至导向部112的端部并与导向部112的端部抵接。
此时,芯片固定座13的朝向墨盒本体11的侧面与驱动部113以及止挡部111抵接,芯片固定座13的相对的侧面设置芯片12,芯片12与触针210抵接,且芯片固定座13的滑动部132与导向部112的端部抵接。这样,通过墨盒本体11和打印机20之间的装配配合关系,将芯片固定座13稳固的夹紧在墨盒本体11和打印机20之间,也就使得芯片12与触针210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座13和墨盒本体11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14,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力与芯片固定座13的移动方向Y平行且相反;墨盒10从打印机20上拆卸时,芯片固定座13可在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力作用下沿导向部112的延伸方向朝向第一位置移动,以减小芯片12与墨盒本体11之间的间距。
这样,当将墨盒10从打印机20上拆卸下来时,例如对墨盒10进行检修时,弹性件复位件的弹性力可以作为驱动力,以带动卡接部131沿止挡部111的表面朝向第一位置一侧移动,直至芯片固定座13与驱动部113相分离,芯片固定座13的设置芯片12的一端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减小,驱动部113容置在容置凹槽133内。这样,芯片12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较小,可以对芯片12构成防护,减小外物撞击芯片12的概率。
弹性复位件14可以为弹簧、弹性橡胶块等。
当然,芯片固定座13持续受到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力。而由于墨盒本体11的顶表面上设置有止挡部111,芯片固定座13可以在弹性力作用下抵顶在止挡部111上,避免芯片固定座13因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力造成芯片12与触针210分离。
根据芯片固定座13的结构以及打印机20的结构,打印机20可以与芯片固定座13的任一位置抵接,即芯片固定座13上设有第一抵接部134和第二抵接部135,第一抵接部134用于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与打印机20抵接,第二抵接部135用于在墨盒10从打印机20上拆卸时与打印机20抵接。
考虑到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的移动方向与墨盒10的安装方向X相反设置,可选的,第一抵接部134位于芯片固定座13沿自身移动方向的端部;和/或,第一抵接部134位于芯片固定座13沿自身移动方向的两侧。
其中,第一抵接部134可以为接触面,以使芯片固定座13与打印机2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芯片固定座13与打印机20之间的接触较为稳定。接触面可以为芯片固定座13的沿安装方向X的端面。当然,该接触面也可以设置在芯片固定座13的沿安装方向X的任意一侧、两侧或者沿芯片固定座13自身移动方向的两侧整体伸出,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第二抵接部135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背离墨盒本体11的一侧,第一抵接部134也可以为接触面当。然,第二抵接部135也可以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其他位置,例如,第二抵接部135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沿安装方向X的任意一侧、两侧、沿芯片固定座13自身移动方向的两侧整体伸出或者朝向触针210的一侧伸出并构成凸出的尖端结构(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不对第一抵接部134和第二抵接部135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制。
这样,当墨盒10与打印机20相互分离时,芯片固定座13在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力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
当将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墨盒10沿安装方向X朝向打印机20的一侧移动,打印机20与第一抵接部134抵接,并带动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且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的移动方向与墨盒10的安装方向相反,弹性复位件14相应的受压压缩。这样,在打印机20的带动下,芯片固定座13可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且芯片固定座13移动过程中,卡接部131沿驱动部113以及止挡部111的外壁面移动,使得芯片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增大,同时芯片与触针210之间的间距减小。直至卡接部131与止挡部111相抵接,芯片与触针210电连接,此时,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
将墨盒10从打印机20上拆卸时,墨盒10沿与安装方向X相反的方向朝向原理打印机20的一侧移动,打印机20与第二抵接部135抵接,并带动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且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的移动方向与墨盒10的安装方向X相同,弹性复位件14可以相应的展开,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力可作为驱动力,即弹性复位件14与打印机20共同带动芯片固定座13移动。这样,芯片固定座13可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且芯片固定座13移动过程中,卡接部131沿止挡部111以及驱动部113的外壁面移动,使得卡接部131与止挡部111相互脱离,芯片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减小,同时芯片与触针210之间的间距增大。直至芯片固定座13移动至第一位置,驱动部113容置在容置凹槽133内,此时,墨盒10从打印机20拆除。墨盒10与打印机20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11上还设有遮光部15,遮光部15用于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遮挡打印机20的探测光线,用于提示墨盒10安装到位。
也就是说,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墨盒本体11上的遮光部15可以阻断或者反射打印机20的探测光线,打印机20的控制系统接收到探测光线被阻断或反射的信号后,判断墨盒10安装到位,即墨盒10与打印机20稳固连接。
墨盒10可以具有不同种类,例如墨盒10中可以设置不同颜色或不同种类的墨水,为便于打印机20识别并区分墨盒10的种类,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遮光部15可以设置在墨盒本体11的沿探测光线出光方向的不同位置,以通过改变探测光线的出光距离来区分墨盒10的种类。
这样,当遮光部15设置在沿探测光线出光方向的不同位置时,打印机20上发出探测光线的部件与遮光部15的间距发生变化,即探测光线的出光距离发生变化,打印机20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探测光线的出光距离识别出当前墨盒10的种类。
其中,遮光部15可以与墨盒本体11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11具有出墨口115;在墨盒10的安装方向上,芯片12及芯片固定座13相对于遮光部15更远离出墨口115;并且,在第一位置时,芯片12的最高点在重力方向上低于遮光部15;在第二位置时,芯片12的最高点在重力方向上高于遮光部15。
其中,出墨口115、遮光部15以及芯片固定座13在墨盒本体11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当遮光部15固定在墨盒本体11上时,遮光部15凸出墨盒本体11的外壁面。那么,芯片固定座13位于第一位置时,芯片12的最高点在重力方向上高于遮光部15,可以使得遮光部15对芯片12形成防护。例如,外物碰撞墨盒本体11时,外物撞击遮光部15即可停止,避免了芯片12受到外物撞击。
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芯片12朝向触针210的一侧伸出,芯片12沿重力方向的伸出距离可以根据墨盒10与打印机20的装配结构进行设置,例如,当芯片12与触针210电连接时,芯片12的最高点在重力方向上高于遮光部15。
应当说明的是,遮光部15还可以与墨盒本体11活动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11内设有防护收容槽114,遮光部15可收容在防护收容槽114内。
这样,在外力碰撞情况下,遮光部15可以自行移动至防护收容槽114内,此时,遮光部15未凸出墨盒本体11的外壁面,对遮光部15形成了防护,避免因外力撞击导致遮光部15发生变形或断裂。
当墨盒本体11上设置防护收容槽114时,为便于识别墨盒10种类,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护收容槽114具有多个出入口1141,出入口1141用于供遮光部15伸出防护收容槽114;多个出入口1141沿探测光线的出光方向间隔设置,遮光部15可经由不同的出入口1141伸出,以通过改变探测光线的出光距离来区分墨盒10的种类。
此时,墨盒本体11上可以设置多个遮光部15,遮光部15与出入口1141相对应,以根据墨盒10的种类选择其中一个遮光部15经由出入口1141伸出防护收容槽114。
当然,墨盒本体11上也可以设置一个遮光部15,以根据墨盒10的种类将遮光部15设置在对应的出入口1141位置处。
这样,当遮光部15从不同的出入口1141伸出防护收容槽114时,打印机20上发出探测光线的部件与遮光部15的间距发生变化,即探测光线的出光距离发生变化,打印机20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探测光线的出光距离识别出当前墨盒10的种类。
当遮光部15与墨盒本体11活动连接时,遮光部15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以实现收入或伸出防护收容槽114。示例性的,遮光部15可以与墨盒本体11滑动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10包括遮光件16,遮光件16与墨盒本体11转动连接,遮光件16包括配重部161和遮光部15,配重部161和遮光部15分别设置在遮光件16转轴的两侧,且遮光件16的转轴以及配重部161均位于防护收容槽114内;配重部161的重力大于遮光部15的重力,以使遮光部15伸出防护收容槽114;且遮光部15还可绕遮光件16的转轴转动以收容在防护收容槽114内。
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配重部161位于遮光部15沿高度方向的下侧,遮光部15伸出防护收容槽114。
当遮光部15受到外部物件的碰撞或撞击时,遮光件16可以绕自身转轴转动,遮光部15转动至防护收容槽114内,此时配重部161绕遮光件16的转轴向上转动,且仍然处于防护收容槽114内,即此时,遮光件16整体均位于防护收容槽114内。
当外部物件与遮光部15或者墨盒本体11分离时,配重部16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遮光件16的转轴转动,相对应的,遮光部15伸出防护收容槽114,结构简单。
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遮光部15与芯片固定座13固定相连,当芯片固定座13伸出,芯片12与触针210电连接时,遮光部15由防护收容槽114伸出。
此时,当芯片固定座13未与驱动部113抵接时,遮光部15可以收容在防护收容槽114内。
当打印机20带动芯片固定座13移动,且芯片固定座13与驱动部113抵接时,芯片固定座13的设置芯片12的一端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变大,此时,遮光部15随芯片固定座13转动并伸出防护收容槽114。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自然状态下,遮光部15收容在防护收容槽114内。当墨盒10与打印机20固定连接时,遮光部15伸出防护收容槽114,遮挡打印机20的探测光线。
此时,芯片固定座13的与打印机20抵接的接触面为芯片固定座13的沿安装方向X的端面。
当芯片固定座13的与打印机20抵接的接触面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沿安装方向X两侧时,芯片固定座13与遮光部15相互独立,接触面可以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沿安装方向X的任意一侧或同时设置在两侧。相对应的,打印机20的与芯片固定座13抵接的位置也位于芯片固定座13的沿安装方向X两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1为形成在打印机20上的安装槽,这样,墨盒10通过插接于安装槽内实现与打印机20的固定连接。墨盒10与打印机20拆装过程中,安装槽内壁面的部分结构,可以带动芯片固定座13移动以及转动。
当墨盒10与打印机20相互分离时,芯片固定座13在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力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
其中,安装槽内可以具有一凸出的抵顶部22。
当将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时,墨盒10沿安装方向X朝向打印机20的一侧移动,抵顶部22与第一抵接部134抵接,并带动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且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的移动方向与墨盒10的安装方向相反,弹性复位件14相应的受压压缩。这样,在打印机20的带动下,芯片固定座13可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且芯片固定座13移动过程中,卡接部131沿驱动部113以及止挡部111的外壁面移动,使得芯片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增大,同时芯片与触针210之间的间距减小。直至卡接部131与止挡部111相抵接,芯片与触针210电连接,此时,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20上。
当然,安装槽内还可以设置凸出的拆卸部。
这样,将墨盒10从打印机20上拆卸时,墨盒10沿与安装方向X相反的方向朝向原理打印机20的一侧移动,拆卸部与第二抵接部135抵接,并带动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移动,且芯片固定座13相对墨盒本体11的移动方向与墨盒10的安装方向X相同,弹性复位件14可以相应的展开,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力可作为驱动力,即弹性复位件14与拆卸部共同带动芯片固定座13移动。这样,芯片固定座13可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且芯片固定座13移动过程中,卡接部131沿止挡部111以及驱动部113的外壁面移动,使得卡接部131与止挡部111相互脱离,芯片与墨盒本体11的间距减小,同时芯片与触针210之间的间距增大。直至芯片固定座13移动至第一位置,驱动部113容置在容置凹槽133内,此时,墨盒10从打印机20拆除。
抵顶部22和拆卸部均可以为安装槽内壁面的凸出结构,凸出结构可以为凸块或其他任意结构,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墨盒,墨盒可拆卸的安装在打印机上,所述打印机设有触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墨盒本体、芯片以及芯片固定座,所述芯片固定在所述芯片固定座上;
所述芯片固定座相对于所述墨盒本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上或者从所述打印机上拆卸时,所述打印机可带动所述芯片固定座沿所述墨盒本体顶表面线性移动,以使所述芯片固定座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墨盒本体上设有止挡部,所述芯片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芯片与所述触针抵接,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上,且所述芯片固定座与所述止挡部抵接,以避免所述芯片固定座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凸出所述墨盒本体的外表面,所述芯片固定座的外壁面可与所述止挡部的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固定座的朝向所述墨盒本体的一侧设有凸出的卡接部,所述芯片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止挡部抵接;
且所述芯片固定座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所述卡接部可沿所述止挡部的壁面在所述止挡部的两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芯片相比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芯片更靠近所述墨盒本体的顶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固定座和所述墨盒本体中的一者上设有滑动部,所述芯片固定座和所述墨盒本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沿所述芯片固定座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部插接且可相对所述导向部移动,且所述芯片固定座还可绕所述滑动部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墨盒本体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本体上设有凸出所述墨盒本体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触针凸出,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芯片固定座的背离所述触针的一侧,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所述驱动部的外壁面上;
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芯片固定座的移动轨迹上,所述芯片固定座可与所述驱动部以及所述止挡部接触,以使所述芯片固定座沿所述驱动部以及所述止挡部的壁面相对所述驱动部移动的同时绕所述滑动部转动,并改变所述芯片与所述墨盒本体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固定座上设有容置所述驱动部以及所述止挡部的容置凹槽,所述芯片固定座的与所述止挡部抵接的位置位于所述容置凹槽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的延伸长度与所述芯片固定座的移动行程相同,以使所述芯片与所述触针电连接时,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部的端部相抵接且所述芯片固定座与所述止挡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所述芯片固定座上,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上的导向滑槽,所述滑动部为设置在所述芯片固定座上的圆柱状结构;
所述滑动部插接在所述导向滑槽内,且可相对所述导向滑槽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固定座和所述墨盒本体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与所述芯片固定座的移动方向平行;
所述墨盒从所述打印机上拆卸时,所述芯片固定座可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沿所述导向部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以减小所述芯片与所述墨盒本体之间的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
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在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上时与所述打印机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芯片固定座沿自身移动方向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芯片固定座沿自身移动方向的两侧;
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在所述墨盒从所述打印机上拆卸时与所述打印机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芯片固定座的背离所述墨盒本体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本体上还设有遮光部,所述遮光部用于在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上时,遮挡所述打印机的探测光线,用于提示所述墨盒安装到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本体具有出墨口;在所述墨盒的安装方向上,所述芯片及所述芯片固定座相对于所述遮光部更远离所述出墨口;并且,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芯片的最高点在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遮光部;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芯片的最高点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遮光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本体内设有防护收容槽,所述遮光部可收容在所述防护收容槽内;
所述遮光部与所述芯片固定座固定相连,当所述芯片固定座伸出,所述芯片与所述触针电连接时,所述遮光部由所述防护收容槽伸出,以遮挡所述探测光线。
CN202120527499.7U 2021-01-27 2021-03-11 墨盒 Active CN214727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7499.7U CN214727480U (zh) 2021-03-11 2021-03-11 墨盒
EP22745317.2A EP4286167A1 (en) 2021-01-27 2022-01-27 Ink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JP2023543226A JP7469572B2 (ja) 2021-01-27 2022-01-27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機器
PCT/CN2022/074399 WO2022161444A1 (zh) 2021-01-27 2022-01-27 墨盒和打印设备
US18/354,145 US20230356532A1 (en) 2021-01-27 2023-07-18 Ink cartridg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7499.7U CN214727480U (zh) 2021-03-11 2021-03-11 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7480U true CN214727480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93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7499.7U Active CN214727480U (zh) 2021-01-27 2021-03-11 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74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8345A (zh) * 2021-10-26 2022-03-25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WO2022161444A1 (zh) * 2021-01-27 2022-08-0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和打印设备
WO2023072019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组件以及具有该芯片组件的容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1444A1 (zh) * 2021-01-27 2022-08-0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和打印设备
CN114228345A (zh) * 2021-10-26 2022-03-25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WO2023072019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组件以及具有该芯片组件的容器
CN114228345B (zh) * 2021-10-26 2023-09-15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27480U (zh) 墨盒
CN112848689A (zh) 墨盒和打印设备
US10220628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KR101911128B1 (ko) 케이스, 액체 수용 용기, 접속 구조체, 인쇄재 공급 시스템, 및 인쇄 장치
KR100564845B1 (ko) 잉크 용기 및 기록 장치
AU2003203214A1 (en) 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Therefor
CN214646882U (zh) 墨盒和打印设备
US6336698B1 (en) Printer having a replaceable head unit and caping mechanism therefor
EP4286167A1 (en) Ink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CN214646880U (zh) 墨盒和打印设备
JP412529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212242650U (zh) 墨盒
CN210109557U (zh) 成像盒
CN212353278U (zh) 喷墨打印机
CN219171991U (zh) 一种墨盒
CN220720637U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JP2007022093A (ja) 印字装置
CN218343096U (zh) 墨盒
CN220031522U (zh) 一种组装式喷墨喷码机墨盒
CN218054528U (zh) 墨盒
US12122161B2 (en) Inkjet printer
JP3912608B2 (ja) 印字装置
CN116968441A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CA2932696C (en) Liquid supply unit
CN111267495A (zh) 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