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8230U - 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8230U
CN214718230U CN202023272872.3U CN202023272872U CN214718230U CN 214718230 U CN214718230 U CN 214718230U CN 202023272872 U CN202023272872 U CN 202023272872U CN 214718230 U CN214718230 U CN 214718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shell
channel
construction wast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28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姣
徐斌
李梓沛
张晨
刘小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si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si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si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28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8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8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8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限定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下方设有缓冲组件;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限定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下方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相连,底板为具有容纳腔的盒形件;橡胶层,橡胶层设于容纳腔的底部;网格层,网格层设于容纳腔内,且位于橡胶层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建筑垃圾传送通道的下方设置缓冲组件,利用橡胶层和网格层对建筑垃圾的下落点进行缓冲,避免对溜槽造成损坏,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也越来越普遍,建筑垃圾经过粉碎、分拣、筛分,大多数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而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中混凝土类所占比例都比较高,设备的抗耐磨要求相对也高,在整个建筑垃圾预处理线中,除了破碎机、震动筛等这些主设备,还包括输送皮带机以及主设备与皮带机相连的溜槽等。
溜槽是块状物料的转运和卸料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溜槽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物料输送是否顺畅,且物料经过溜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也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噪音的大小,与输送机的衔接部分不合理,也会造成输送系统跑偏、损坏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该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具有移动精确不会出现偏移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限定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下方设有缓冲组件;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限定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下方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所述底板为具有容纳腔的盒形件;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网格层,所述网格层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橡胶层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建筑垃圾传送通道的下方设置缓冲组件,利用橡胶层和网格层对建筑垃圾的下落点进行缓冲,避免对溜槽造成损坏,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沙包,所述沙包内填充有砂子,所述沙包设于所述网格层内的网格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还包括:两个抽尘口,所述两个抽尘口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两个抽尘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还包括:多个挡料板,所述多个挡料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左右侧面,所述多个挡料板垂直于所述缓冲组件所在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还包括:多个挡料板,所述多个挡料板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左右侧面,所述多个挡料板垂直于所述缓冲组件所在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应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的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溜槽1、双层震动筛2、第一输送机3、第二输送机4、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缓冲组件13、挡料板14、抽尘口15、底板131、橡胶层132、网格层1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内限定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下方设有缓冲组件13;第二壳体12内限定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下方设有缓冲组件13;缓冲组件13包括:底板131,橡胶层132和网格层133,底板131与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相连,底板131为具有容纳腔的盒形件;橡胶层132设于容纳腔的底部;网格层133设于容纳腔内,且位于橡胶层132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建筑垃圾传送通道的下方设置缓冲组件13,利用橡胶层132和网格层133对建筑垃圾的下落点进行缓冲,避免对溜槽造成损坏,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缓冲组件13还包括:沙包,沙包内填充有砂子,沙包设于网格层133内的网格中,沙包进一步提升了对建筑垃圾的缓冲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还包括:两个抽尘口15,两个抽尘口15分别设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两个抽尘口15分别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抽尘口15可有效的抽走溜槽内的灰尘,避免空气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还包括:多个挡料板14,多个挡料板14设在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左右侧面,多个挡料板14 垂直于缓冲组件13所在平面。进一步地,多个挡料板14设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二通道的左右侧面,多个挡料板14垂直于缓冲组件13所在平面。挡料板14 为三菱柱结构,能有效的避免建筑垃圾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侧壁造成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底板131与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可拆卸相连,便于对缓冲组件13进行统一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二壳体12设于第一壳体11的下方,第二壳体12 的上端与第一壳体11的下端相连。
工作时,双层震动筛2将建筑垃圾分离成上下两层,上层建筑垃圾进入第一壳体11后输送至第二输送机4中传输,下层建筑垃圾进入第二壳体12后输送至第一输送机3 中传输,建筑垃圾在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内传输时,由挡料板14进行导向,并由缓冲组件13进行缓冲。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内限定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下方设有缓冲组件(13);
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内限定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下方设有缓冲组件(13);
所述缓冲组件(13)包括:
底板(131),所述底板(131)与所述第一壳体(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相连,所述底板(131)为具有容纳腔的盒形件;
橡胶层(132),所述橡胶层(132)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
网格层(133),所述网格层(133)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橡胶层(13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13)还包括:
沙包,所述沙包内填充有砂子,所述沙包设于所述网格层(133)内的网格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抽尘口(15),所述两个抽尘口(15)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上,所述两个抽尘口(15)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挡料板(14),所述多个挡料板(14)设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左右侧面,所述多个挡料板(14)垂直于所述缓冲组件(13)所在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挡料板(14),所述多个挡料板(14)设在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左右侧面,所述多个挡料板(14)垂直于所述缓冲组件(13)所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1)与所述第一壳体(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可拆卸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 的下端相连。
CN202023272872.3U 2020-12-30 2020-12-30 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Active CN214718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2872.3U CN2147182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2872.3U CN2147182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8230U true CN214718230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5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2872.3U Active CN2147182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8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5334B (zh) 一种存量生活垃圾深度分选的工艺方法
CN206763587U (zh) 一种建筑垃圾的破碎粉碎装置
CN203108781U (zh) 振动筛选机
CN214718230U (zh) 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溜槽
CN209829516U (zh) 一种煤矿分选用多级振动筛
CN206981408U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拣装置
CN206996798U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分拣机
CN106362951A (zh) 煤炭粉末筛选装置
CN214987801U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楼层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210823869U (zh) 一种可以分类运输的垃圾运输车
CN216825279U (zh) 一种精煤破碎机除尘余煤回收装置
CN21044929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分类结构
CN210045577U (zh) 一种固体垃圾分拣机装置
CN212681107U (zh) 一种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CN109985711B (zh) 一种移动式模块化建筑固废原位资源化处理
CN108067321A (zh) 一种两级粉碎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CN207105696U (zh) 一种双向压缩的饮料瓶回收装置
CN219258437U (zh) 一种建筑垃圾收集箱和转运装置
CN210646748U (zh) 多级型橡胶破碎机
CN209953033U (zh) 一种大件垃圾分选装置
CN110654753A (zh) 一种自动分类自动倾倒的智能垃圾箱及其工作方式
CN112246587A (zh) 一种能够便捷输料并且多级刷选材料的沙石分离装置
CN219233477U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CN216835458U (zh) 一种加强型的抗冲击的溜槽
CN219850679U (zh) 一种填埋污泥垃圾筛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1

Address after: 213100 c402, 901 Liaohe Road, Xinqiao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00 c402, 901 Liaohe Road, Xinqiao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u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Xinsi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