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2358U -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2358U
CN214712358U CN202023164961.6U CN202023164961U CN214712358U CN 214712358 U CN214712358 U CN 214712358U CN 202023164961 U CN202023164961 U CN 202023164961U CN 214712358 U CN214712358 U CN 214712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positioning
housing
shell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49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旭阳
黄现安
林海利
黄忠平
王超
余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31649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2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2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2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壳体和第二风道壳体,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被构造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配接;第一风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及位于第一风道壳体前端的过滤部;第二风道壳体包括第二壳体部及位于第二壳体部前端的定位部;其中,过滤部能够沿第一方向与定位部配接,以使第二风道壳体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定位于第一风道壳体,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本申请提供的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将过滤部完整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壳体上,且配接过程中可通过第二风道壳体上的定位部与过滤部配接,以使第二风道壳体相对第一风道壳体的定位,两者的装配过程操作简单,且易于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结合,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集尘盒中,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
真空方式主要依靠安装在机壳内的风机结构对前风道结构产生较大吸力,以将来自吸尘口的灰尘通过吸尘通道吸入至位于前风道结构前端的集尘盒。
现有前风道结构的制作工艺中,上风道壳体与下风道壳体通常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成型,但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导致上风道壳体与下风道壳体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前风道结构的上风道壳体与下风道壳体因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成型,造成上风道壳体与下风道壳体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装装配效率高的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包括:
风道壳体,包括第一风道壳体和第二风道壳体,所述第一风道壳体与所述第二风道壳体被构造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配接,以界定出位于所述风道壳体内的气流腔,气流能够从所述风道壳体的前端流入并经由所述气流腔从风道壳体的后端流出;
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前端的过滤部;所述第二风道壳体包括第二壳体部及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前端的定位部;
所述过滤部和所述定位部被构造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配接,以约束使所述第二风道壳体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定位于第一风道壳体;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二风道壳体突伸出所述第一壳体部;
所述定位部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凹陷部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突出部相抵接;
所述凹陷部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突出部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相连以形成一定位台阶;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定位面,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面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相连,每一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形成一定位台阶;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定位面,第二定位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面相连以围设形成一定位凹槽;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定位面,每一第二定位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面相连,每一所述第二定位面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面围设形成一定位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部具有环形框体及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环形框体内;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与所述环形框体相配合,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定位所述过滤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过滤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交叠区域,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第一交叠间隙,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过滤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二交叠区域,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第二交叠间隙;
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风道壳体的前端设有容纳密封结构的容纳槽,所述第一交叠间隙和所述第二交叠间隙均与所述容纳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设于所述风道壳体的前端的外端面;
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还形成有第一导通间隙,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还形成有第二导通间隙,所述第一交叠间隙通过所述第一导通间隙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交叠间隙通过所述第二导通间隙与容纳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的前端设有集尘盒,所述风道壳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集尘盒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风道壳体相连;
所述连接部围绕所述过滤部和所述定位部的外侧设置;或者
所述连接部围绕所述过滤部的外侧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部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配合部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抵,以使所述第二风道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壳体部的一侧具有第五定位部,所述第二壳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的一侧具有第六定位部,所述第五定位部与所述第六定位部相适配,以使所述第一壳体部沿所述第三方向定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定位部和所述第六定位部其中之一包括凹止口,所述第五定位部和所述第六定位部其中之一包括与所述凹止口相适配的凸止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具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四限位部相抵,以使所述第一壳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锁止件和配合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和所述第二风道壳体其中之一,所述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和所述第二风道壳体其中之另一;
所述锁止件包括与所述配合件相配合的锁止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风道壳体与所述第二风道壳体锁紧,所述锁止件还包括脱离所述配合件的解锁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风道壳体与所述第二风道壳体能够分离。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
上述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通过将过滤部完整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壳体上,再与第二风道壳体沿第一方向配接,并且配接过程中可通过第二风道壳体上的定位部与过滤部配接,以完成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第二风道壳体相对第一风道壳体的定位,使得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的装配过程操作简单,且易于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风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风道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一风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一风道壳体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二风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二风道壳体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风道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风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风道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一风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一风道壳体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所示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二风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风道结构中的第二风道壳体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8所示的风道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风道结构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风道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参阅附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道结构100,包括风道壳体10,风道壳体10包括第一风道壳体11和第二风道壳体12,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被构造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配接,以界定出位于风道壳体10内的气流腔,气流能够从风道壳体10的前端流入并经由气流腔从风道壳体10的后端流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风道结构100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用于其他能够适用于风道结构的设备,在此不作限制。
还需要指出的是,风道结构100的前端与集尘盒相连,风道结构100的后端与风机结构连通,风机结构能够提供使气流从风道结构100的前端向风道结构100的后端流动的负压环境。
第一风道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部111及位于第一壳体部111的前端的过滤部112,第二风道壳体12包括第二壳体部121及位于第二壳体部121前端的定位部122。
其中,过滤部112和定位部122被构造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配接,以约束使第二风道壳体12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定位于第一风道壳体11,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具体地,第一方向为图7所示的上下方向,第二方向为图7所示的左右方向,第三方向为图7所示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如此,通过将过滤部112完整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壳体11上,再与第二风道壳体12沿第一方向配接,并且配接过程中可通过第二风道壳体12上的定位部122与过滤部112配接,以完成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第二风道壳体12相对第一风道壳体11的定位,使得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的装配过程操作简单,且易于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壳体10包括位于前端的进风口13及位于后端出风口14,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均与气流腔连通。进一步地,过滤部112位于进风口13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壳体10的内径尺寸沿风道气流方向逐渐减小,即风道壳体10的内径尺寸由进风口13向出风口14逐渐减小。如此,风道气流经过风道壳体10的下游端时流速会进一步提高,降低了风机结构吸力损耗,提高进风口13处的吸力。具体地,风道壳体10呈喇叭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111和第二壳体部121沿风道壳体10的中心面分隔。如此,使得第一壳体部111和第二壳体部121的配接更加容易,第一壳体部111和第二壳体部121若采用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也可方便第一壳体部111和第二壳体部121的出模。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部112具有环形框体1121及过滤件1122,过滤件1122设置于环形框体1121内。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过滤件1122包括过滤格栅。具体地,过滤格栅包括多个,多个过滤格栅在环形框体1121内间隔设置。通过环形框体1121可将过滤件1122框在环形框体1121内部,以方便通过环形框体1121完成过滤件1122与其他部件相配合,也可避免过滤部112与其他部件相配合时受损。
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过滤部112完整地设置于第一风道壳体11上,故过滤部112在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具有较大面积,且风道壳体10的第一壳体部111和第二壳体部121为壳部件,壁厚相较于过滤部122的厚度薄,壳部件的结构强度相较于过滤部122的结构强度弱,如此,将第二风道壳体12的定位部122与第一风道壳体11的过滤部112配合,以实现第二风道壳体12相对第一风道壳体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能够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并降低定位难度。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风道壳体10还包括连接部15,集尘盒通过连接部15与风道壳体10相连,连接部15围绕过滤部112和配合部122的外侧设置。如图8和图9所示,连接部15仅围绕过滤部112的外侧设置。通过设置连接部15围绕过滤部112和配合部122的外侧设置,一方面使风道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可提高风道壳体10与集尘盒的装配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部112具有突出部1123,突出部1123沿沿第一方向并朝向第二风道壳体12突伸出第一壳体部111,如图5和图6所示,定位部122具有沿第一方向向内凹陷的凹陷部1221,突出部1123与凹陷部1221相配合。如此,在使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沿第一方向配接过程中,过滤部112可先与定位部122完成适配,以使第二风道壳体12相对第一风道壳体11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形成预定位,进而使后续的第一壳体部111与第二壳体部121的配接更加容易且准确。
进一步地,凹陷部1221具有第一定位部1222,第一定位部1222沿第二方向与突出部1123相抵接,凹陷部1221具有第二定位部1223,第二定位部1223沿第三方向与突出部1123相抵接。如此,使得第二风道壳体12相对第一风道壳体11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定位方式简单,降低了装配难度。
更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1222包括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部1223包括与第一定位面相连的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形成一定位台阶。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223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定位面,两个第二定位面分别与第一定位面沿第三方向的两侧相连,每一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形成一定位台阶。以定位台阶的方式使第二风道壳体12相对第一风道壳体11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定位,定位结构更加紧凑,定位更加可靠。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22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部1223包括第二定位面,第二定位面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定位面相连以围设形成一定位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22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部1223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定位面,每一第二定位面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定位面相连,每一第二定位面与两个第一定位面围设形成一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定位更加可靠。
具体地,第一定位部1222和第二定位部1223均与环形框体1121相配合,以沿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定位过滤部112。如此,可使得定位部122与过滤部112配接时,不干扰环形框体1121内部的过滤件1122的对气流的过滤作用,同时也避免出现与过滤件1122配合而带来的操作不便及装配难度增大的问题。请再次参阅图10和图11,具体地,突出部1123具有第三定位部1124,第三定位部1124与第一定位部1222沿第二方向相抵接,突出部1123具有第四定位部1125与第二定位部1223沿第三方向相抵接。更具体地,第三定位部1124和第四定位部1125设置于环形框体1121。如此,使得第三定位部1124和第四定位部112分别与第一定位部1222和第二定位部1223的定位更加快速,保证后续配接过程稳定,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22与过滤部112在第二方向具有第一交叠区域,以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第一交叠间隙16,第二定位部1223与过滤部112在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二交叠区域,以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第二交叠间隙,风道结构100还包括密封结构20,风道壳体10的前端设有容纳密封结构20的容纳槽17(图6示出),第一交叠间隙16和第二交叠间隙与容纳槽17连通。具体地,该第一交叠区域可实现第二风道壳体12相对第一风道壳体11沿第二方向的定位,该第二交叠区域可实现第二风道壳体12相对第一风道壳体11沿第三方向的定位。当气流通过过滤部112流向气流腔内,若第一交叠间隙16和第二交叠间隙处不密封,容易导致风道壳体10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交叠间隙和第二交叠间隙15进入气流腔内,从而使得风机结构在风道结构100产生的吸力下降,因此,使和第二交叠间隙与容纳密封结构20的容纳槽17连通,通过密封结构20密封容纳槽17,从而可密封和第二交叠间隙处,避免外部空气通过和第二交叠间隙进入风道壳体10的内部,减小负压损失。
进一步地,容纳槽17设于风道壳体10的前端的外端面,凹陷部1221与突出部1123之间在第一方向上还形成有第一导通间隙18,凹陷部1221与突出部1123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第二导通间隙,第一交叠间隙16通过第一与导通间隙17与容纳槽17连通,第二交叠间隙通过第二导通间隙与容纳槽17连通。如此,可将容纳槽17设置在前端的端面,再通过第一导通间隙18和第二导通间隙和与第一交叠间隙16和第二交叠间隙连通,由于容纳槽17位于前端的端面,可方便放置密封结构,另外,风道结构100通常需要通过前端的端面与其他部件相连,例如与集尘盒相连,如此,可在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处通过前端的端面的密封结构实现密封,实现了双密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容纳槽17一部分位于过滤部112,另一部分位于定位部122,在过滤部112与定位部122完成配接后,可形成完整的容纳槽17。如图14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槽17设于风道壳体10的前端的外端面,第一交叠间隙16和第二交叠间隙设于过滤部112与定位部122配接后背离风道壳体10的前端的外端面的一侧。
请再次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部112具有第一限位部1126,请再次参阅图6,定位部122具有第二限位部1224,第一限位部1126与第二限位部1224沿第一方向相抵,以使第二风道壳体12沿第一方向限位于第一风道壳体11。如此,可在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沿第一方向配接过程中,通过第一限位部1126与第二限位部1224相抵实现第一方向的配接到位。具体地,第一限位部1126设于突出部1123,第二限位部1224设于凹陷部1221,如此,使得第一定位部1222、第二定位部1223及第二限位部1224结构集中,且第三定位部1124、第四定位部1125及第一限位部1126结构集中,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的装配更加容易。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1224具有第一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相连形成一第一限位台阶,第一限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形成一第二限位台阶。当第一定位面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时,第一限位面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定位面相连以围设形成一第一限位凹槽。更进一步地,当第二定位面也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时,第一限位面沿第三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面相连,两个第一定位面、两个第二定位面及第一限位面共同围设形成一第二限位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4,第一壳体部111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二壳体部121的一侧具有第五定位部1111,请再次参阅图6,第二壳体部121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一壳体部111的一侧具有第六定位部1211,第五定位部1111与第六定位部1211相适配,以使第一壳体部111沿第三方向定位于第二壳体部112。如此,通过第五定位部1111与第六定位部1211相适配,可实现第一壳体部111与第二壳体部112沿第三方向的定位,避免第一壳体部111与第二壳体部112配接过程中错位,以可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第五定位部1111和第六定位部1211其中之一包括凹止口,第五定位部1111和第六定位部1211其中之另一包括与凹止口相适配的凸止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定位部1111沿第二方向延伸至第一壳体部111的两端,第六定位部1211沿第二方向延伸至第二壳体部121的两端。如此,可在第二方向上实现第一壳体部111与第二壳体部112的完整定位,提高定位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4,第一壳体部111具有第三限位部1112,请再次参阅图6和图13,第二壳体部121具有第四限位部1212,第三限位部1112沿第一方向与第四限位部1212相抵,以使第一壳体部111沿第一方向限位于第二壳体部121。如此,可在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沿第一方向配接过程中,通过第三限位部1112与第四限位部1212相抵,实现第一壳体部111与第二壳体部112在第一方向上配接到位。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结构100还包括锁止件30和配合件40,锁止件30设置于第一风道壳体11和第二风道壳体12其中之一,配合件40设置于第一风道壳体11和第二风道壳体12其中之另一,锁止件30包括与配合件40相配合的锁止位置,以使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锁紧,锁止件30还包括脱离配合件40的解锁位置,以使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能够分离。如此,在实现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的配接后,可通过锁止件30与配合件40实现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的锁紧,使得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为一个整体。需要指出的是,锁止件30与配合件40配合锁紧可作为预锁紧结构,风道结构100还可以包括其他锁紧结构,以完成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的完全锁紧。
具体地,锁止件30包括锁扣,配合部40包括与锁扣相适配的锁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100。
具体地,扫地机器人还可以包括风机结构、集尘盒及吸尘结构,吸尘结构具有吸尘口,吸尘结构、集尘盒、风道结构及风机结构依次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100及扫地机器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过滤部112完整地设置在第一风道壳体11上,再与第二风道壳体12沿第一方向配接,并且配接过程中可通过第二风道壳体12上的定位部122与过滤部112配接,以完成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第二风道壳体12相对第一风道壳体11的定位,使得第一风道壳体11与第二风道壳体12的装配过程操作简单,且易于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壳体(10),包括第一风道壳体(11)和第二风道壳体(12),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与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被构造为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配接,以界定出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内的气流腔,气流能够从所述风道壳体(10)的前端流入并经由所述气流腔从风道壳体(10)的后端流出;
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部(111)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11)前端的过滤部(112);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包括第二壳体部(121)及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121)前端的定位部(122);
所述过滤部(112)和所述定位部(122)被构造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配接,以约束使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定位于第一风道壳体(11);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112)具有突出部(1123),所述突出部(1123)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突伸出所述第一壳体部(111);
所述定位部(122)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内凹陷的凹陷部(1221),所述突出部(1123)与所述凹陷部(122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221)具有第一定位部(1222),所述第一定位部(1222)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突出部(1123)相抵接;
所述凹陷部(1221)具有第二定位部(1223),所述第二定位部(1223)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突出部(1123)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22)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1223)包括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相连以形成一定位台阶;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1222)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1223)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定位面,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面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相连,每一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形成一定位台阶;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1222)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1223)包括第二定位面,第二定位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面相连以围设形成一定位凹槽;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1222)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1223)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定位面,每一第二定位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面相连,每一所述第二定位面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面围设形成一定位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112)具有环形框体(1121)及过滤件(1122),所述过滤件(1122)设置于所述环形框体(1121)内;
所述第一定位部(122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1223)均与所述环形框体(1121)相配合,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定位所述过滤部(1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222)与所述过滤部(11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交叠区域,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第一交叠间隙(16),所述第二定位部(1223)与所述过滤部(112)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二交叠区域,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第二交叠间隙;
所述风道结构(100)还包括密封结构(20),所述风道壳体(10)的前端设有容纳密封结构(20)的容纳槽(17),所述第一交叠间隙(16)和所述第二交叠间隙均与所述容纳槽(1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7)设于所述风道壳体(10)的前端的外端面;
所述凹陷部(1221)与所述突出部(1123)之间在第一方向上还形成有第一导通间隙(18),所述凹陷部(1221)与所述突出部(1123)之间在第一方向上还形成有第二导通间隙,所述第一交叠间隙(16)通过所述第一导通间隙(18)与所述容纳槽(17)连通,所述第二交叠间隙通过所述第二导通间隙与容纳槽(1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10)的前端设有集尘盒,所述风道壳体(10)还包括连接部(15),所述集尘盒通过所述连接部(15)与所述风道壳体(10)相连;
所述连接部(15)围绕所述过滤部(112)和所述定位部(122)的外侧设置;或者
所述连接部(15)围绕所述过滤部(112)的外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112)具有第一限位部(1126),所述定位部(122)具有第二限位部(1224),所述第一限位部(1126)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24)沿所述第一方向相抵,以使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沿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11)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壳体部(121)的一侧具有第五定位部(1111),所述第二壳体部(121)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111)的一侧具有第六定位部(1211),所述第五定位部(1111)与所述第六定位部(1211)相适配,以使所述第一壳体部(111)沿所述第三方向定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1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定位部(1111)和所述第六定位部(1211)其中之一包括凹止口,所述第五定位部(1111)和所述第六定位部(1211)其中之一包括与所述凹止口相适配的凸止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11)具有第三限位部(1112),所述第二壳体部(121)具有第四限位部(1212),所述第三限位部(1112)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四限位部(1212)相抵,以使所述第一壳体部(111)沿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121)。
13.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100)还包括锁止件(30)和配合件(40),所述锁止件(3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和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其中之一,所述配合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和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其中之另一;
所述锁止件(30)包括与所述配合件(40)相配合的锁止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与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锁紧,所述锁止件(30)还包括脱离所述配合件(40)的解锁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与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能够分离。
14.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CN202023164961.6U 2020-12-24 2020-12-24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4712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4961.6U CN214712358U (zh) 2020-12-24 2020-12-24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4961.6U CN214712358U (zh) 2020-12-24 2020-12-24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2358U true CN214712358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3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4961.6U Active CN214712358U (zh) 2020-12-24 2020-12-24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2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89112B2 (ja) フレーム部材、フレーム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バッテリセルアセンブリ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4618195A (en) Vacuum cleaner hose coupling
US20110017742A1 (en) In-Groove Snap Fastener
US9155438B2 (en) Extension pipe assembly for a vacuum cleaner
US8997308B2 (en) Wet/dry vacuum cleaner
WO2022052384A1 (zh) 垃圾回收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4712358U (zh)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WO2023124327A1 (zh) 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17678A (zh)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CN111658859A (zh) 一种吸奶器
US8122564B2 (en) Tube coupler
CN216262243U (zh) 一种回收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0106830U (zh) 快速管接头及接头组件
CN211549999U (zh) 电子水泵
CN221153978U (zh) 风道组件和清洁设备
US20080295274A1 (en) Accordion vacuum tube relief
CN221205273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1874837U (zh) 一种过滤结构及无叶风扇
CN216876259U (zh) 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2262015U (zh) 一种吸奶器
CN217090590U (zh) 连接组件、连接头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8684203U (zh) 风道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5874512U (zh) 集尘装置
CN218037011U (zh) 外壳和电能表
CN216256882U (zh) 一种提高除尘效率的吸尘器地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