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5074U - 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5074U
CN214705074U CN202121108658.6U CN202121108658U CN214705074U CN 214705074 U CN214705074 U CN 214705074U CN 202121108658 U CN202121108658 U CN 202121108658U CN 214705074 U CN214705074 U CN 214705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aphragm
groove
comput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086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进霞
常军峰
鲁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Rizhao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1211086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5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5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5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具体涉及教学装置领域,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一号连接座,两个所述一号连接座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且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滑动设置有二号连接座。本实用新型利用转动把手的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横板上下移动,由于横板上的限位杆滑动连接在支撑杆表面的限位通槽内,同时二号连接座套设在固定板底部一号凹槽内部的连接杆上,因此横板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支撑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展示板进行升降,满足不同身高的教学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而编写的教材。本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信息的产生、传输、管理和处理等内容进行介绍。让学者不仅能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且还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时经常会使用教学装置辅助教学,通过将不同的教学卡片粘贴在展示板上进行展示,使得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教学装置由于展示板的大小固定,常常会因为展示板的大小不足导致无法粘贴知识点的全部教学卡片,从而需要讲授一部分后撕下讲授过的教学卡片,再粘贴新的教学卡片,操作麻烦,同时由于教学者的身高不同,而展示板的高度,从而需要教学者需要弯腰操作,长时间导致对教学者的腰部造成腰肌劳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一号连接座,两个所述一号连接座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且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滑动设置有二号连接座,且两个所述二号连接座的底端通过转轴与两个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顶板后侧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穿设有延伸至固定箱内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驱使固定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与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横板上下移动带动支撑杆转动的联动机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展示板,所述展示板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贴合在展示板后侧的延展板,且所述展示板和延展板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展示板和延展板拼接时进行固定的锁止机构。
为了能够使支撑杆围绕一号连接座转动时,二号连接座能够滑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穿设于二号连接座内部的连接杆,所述二号连接座的侧面与一号凹槽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连接杆表面的一号弹簧。
为了能够使横板上下移动带动两个支撑杆相对转动,从而,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横板前侧表面两端的限位杆,所述支撑杆的前侧表面开设有限位通槽,所述限位杆远离横板的一端穿设于限位通槽内部并与限位通槽滑动连接。
为了能够使固定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横板上下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内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且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固定箱内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前侧表面与固定杆的后端固定连接。
为了能够使活动块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晃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杆,且两个所述滑杆穿设于活动块的内部。
为了能够对展示板和延展板拼接后进行固定,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展示板两侧的限位环,所述延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穿设有与限位环相匹配的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所述把手与套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插杆表面的二号弹簧。
为了能够对教学卡片进行存放,所述顶板的前后表面开设有二号凹槽,所述二号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拉盒,所述二号凹槽的两侧内壁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抽拉盒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T型滑槽内部的T型滑板。
为了能够使整个装置进行移动,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移动车轮,所述顶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转动把手,能够利用转动把手的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活动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因此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横板上下移动,由于横板上的限位杆滑动连接在支撑杆表面的限位通槽内,同时二号连接座套设在固定板底部一号凹槽内部的连接杆上,因此横板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支撑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展示板进行升降,从而对展示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身高的教学者使用。
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展示板和延展板,能够将延展板翻转至展示板顶部重合,再通过延展板上的插杆与展示板上限位环插接,从而对展示板和延展板拼接后进行固定,当不使用时,通过把手将插杆向上拔出,再将延展板翻转至与展示板背面贴合,从而在展示板大小不足时利用延展板扩展展示板的大小,同时在不使用时,方便对延展板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和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顶板;3、一号连接座;4、支撑杆;5、二号连接座;6、固定箱;7、滑槽;8、固定杆;9、横板;10、展示板;11、延展板;12、限位杆;13、限位通槽;14、螺纹杆;15、转动把手;16、活动块;17、滑杆;18、限位环;19、套环;20、插杆;21、把手;22、二号弹簧;23、二号凹槽;24、抽拉盒;25、T型滑槽;26、T型滑板;27、移动车轮;28、扶手;29、固定板;30、一号凹槽;31、连接杆;32、一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包括底座1和顶板2,底座1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一号连接座3,两个一号连接座3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且对称分布的支撑杆4,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固定板29,两个固定板29的底部滑动设置有二号连接座5,且两个二号连接座5的底端通过转轴与两个支撑杆4的顶端转动连接,底座1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顶板2后侧的固定箱6,固定箱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内部穿设有延伸至固定箱6内部的固定杆8,固定箱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驱使固定杆8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固定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横板9,横板9与两个支撑杆4之间设置有用于横板9上下移动带动支撑杆4转动的联动机构,顶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展示板10,展示板10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贴合在展示板10后侧的延展板11,且展示板10和延展板1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展示板10和延展板11拼接时进行固定的锁止机构。
其中,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固定板29的底部开设有一号凹槽30,一号凹槽3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穿设于二号连接座5内部的连接杆31,二号连接座5的侧面与一号凹槽30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连接杆31表面的一号弹簧32,以便于通过二号连接座5套设在固定板29底部一号凹槽30内部的连接杆31上,能够使支撑杆4进行转动。
其中,如附图1所示,联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横板9前侧表面两端的限位杆12,支撑杆4的前侧表面开设有限位通槽13,限位杆12远离横板9的一端穿设于限位通槽13内部并与限位通槽13滑动连接,以便于能够利用横板9上的限位杆12滑动连接在支撑杆4表面的限位通槽13内,使得横板9上下移动时,由于横板9长度不变推动两个倾斜的支撑杆4相对转动。
其中,如附图1、附图3和附图4所示,驱动机构包括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6内部的螺纹杆14,螺纹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5,且螺纹杆1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固定箱6内部的活动块16,活动块16的前侧表面与固定杆8的后端固定连接,以便于能够利用转动把手15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4转动,由于活动块16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因此螺纹杆14的转动带动活动块16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横板9上下移动。
其中,如附图4所示,固定箱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杆17,且两个滑杆17穿设于活动块16的内部,以便于能够利用活动块16套设在滑杆17表面,使得活动块16受到滑杆17的限位,只能够上下滑动,从而避免活动块16上下移动时发生晃动。
能够利用转动把手15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4转动,由于活动块16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因此螺纹杆14的转动带动活动块16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横板9上下移动,由于横板9上的限位杆12滑动连接在支撑杆4表面的限位通槽13内,同时二号连接座5套设在固定板29底部一号凹槽30内部的连接杆31上,因此横板9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支撑杆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展示板10进行升降,从而对展示板10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身高的教学者使用。
其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锁止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展示板10两侧的限位环18,延展板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19,套环19的内部穿设有与限位环18相匹配的插杆20,插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且把手21与套环19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插杆20表面的二号弹簧22。
能够将延展板11翻转至展示板10顶部重合,再通过延展板11上的插杆20与展示板10上限位环19插接,从而对展示板10和延展板11拼接后进行固定,当不使用时,通过把手21将插杆20向上拔出,再将延展板11翻转至与展示板10背面贴合,从而在展示板10大小不足时利用延展板11扩展展示板10的大小,同时在不使用时,方便对延展板11进行收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附图1和附图5所示,顶板2的前后表面开设有二号凹槽23,二号凹槽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拉盒24,二号凹槽23的两侧内壁开设有T型滑槽25,抽拉盒2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T型滑槽25内部的T型滑板26,以便于能够利用抽拉盒24与顶板2之间的滑动,从而能够对教学卡片进行存放。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附图1所示,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移动车轮27,顶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扶手28,以便于能够通过移动车轮27和扶手28之间的配合,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根据需要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教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利用转动把手15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4转动,由于活动块16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因此螺纹杆14的转动带动活动块16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横板9上下移动,由于横板9上的限位杆12滑动连接在支撑杆4表面的限位通槽13内,同时二号连接座5套设在固定板29底部一号凹槽30内部的连接杆31上,因此横板9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支撑杆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展示板10进行升降,从而对展示板10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身高的教学者使用,并且能够将延展板11翻转至展示板10顶部重合,再通过延展板11上的插杆20与展示板10上限位环19插接,从而对展示板10和延展板11拼接后进行固定,当不使用时,通过把手21将插杆20向上拔出,再将延展板11翻转至与展示板10背面贴合,从而在展示板10大小不足时利用延展板11扩展展示板10的大小,同时在不使用时,方便对延展板11进行收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包括底座(1)和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一号连接座(3),两个所述一号连接座(3)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且对称分布的支撑杆(4),所述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固定板(29),两个所述固定板(29)的底部滑动设置有二号连接座(5),且两个所述二号连接座(5)的底端通过转轴与两个支撑杆(4)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顶板(2)后侧的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穿设有延伸至固定箱(6)内部的固定杆(8),所述固定箱(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驱使固定杆(8)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与两个支撑杆(4)之间设置有用于横板(9)上下移动带动支撑杆(4)转动的联动机构,所述顶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展示板(10),所述展示板(10)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贴合在展示板(10)后侧的延展板(11),且所述展示板(10)和延展板(1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展示板(10)和延展板(11)拼接时进行固定的锁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9)的底部开设有一号凹槽(30),所述一号凹槽(3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穿设于二号连接座(5)内部的连接杆(31),所述二号连接座(5)的侧面与一号凹槽(30)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连接杆(31)表面的一号弹簧(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横板(9)前侧表面两端的限位杆(12),所述支撑杆(4)的前侧表面开设有限位通槽(13),所述限位杆(12)远离横板(9)的一端穿设于限位通槽(13)内部并与限位通槽(1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6)内部的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5),且所述螺纹杆(1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固定箱(6)内部的活动块(16),所述活动块(16)的前侧表面与固定杆(8)的后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杆(17),且两个所述滑杆(17)穿设于活动块(1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展示板(10)两侧的限位环(18),所述延展板(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19),所述套环(19)的内部穿设有与限位环(18)相匹配的插杆(20),所述插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且所述把手(21)与套环(19)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插杆(20)表面的二号弹簧(2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前后表面开设有二号凹槽(23),所述二号凹槽(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拉盒(24),所述二号凹槽(23)的两侧内壁开设有T型滑槽(25),所述抽拉盒(2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T型滑槽(25)内部的T型滑板(26)。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移动车轮(27),所述顶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扶手(28)。
CN202121108658.6U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Active CN214705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08658.6U CN214705074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08658.6U CN214705074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5074U true CN214705074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08658.6U Active CN214705074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50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0381A (zh) * 2021-03-31 2021-07-06 江西铭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换向器敏片的冲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0381A (zh) * 2021-03-31 2021-07-06 江西铭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换向器敏片的冲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na et al. Theoretical bases for reform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CN214705074U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用教学装置
CN111968458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装置
CN208367943U (zh) 一种经济管理可移动教学展示架
Khusanov et al. Innovative methods of teaching descriptive geometry in higher education
Tang et al. Electrical specialt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method with flipped classroom
CN206684956U (zh) 一种政治教学图片展示装置
CN114996481A (zh) 一种高职产教对接知识图谱体系构建的方法
CN210443066U (zh) 一种高中物理摩擦实验教学装置
Seery et al. Maximising the impact of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activities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defined education structures
Ganai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 India: A critical assessment
CN102370333A (zh) 网络远程教学电脑桌
CN218720005U (zh) 一种数学建模演示装置
Peter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Tertiary Institutions
CN214752446U (zh) 一种新型中职语文教学互动展示装置
CN213877198U (zh) 一种经管类专业课程互动教学展示装置
CN214377012U (zh) 一种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无尘书写板
CN215679851U (zh) 一种便于教学的建筑设计用教学沙盘展示装置
CN208411174U (zh) 一种高中生用试卷分类夹
Skyba Key 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translators’ training in Ukraine and in the USA
CN214226152U (zh) 一种大学英语教学的智能型英语教学设备
CN216373984U (zh) 一种课堂教学用文学教育展示教具
McPeak et al. The secondary literacy 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 guide
Chen et al. IdeaMagnets: Bridging Knowledge Building in schools with public discourse
Razzak An Evaluation of an Integrated e-Portfolio Model: The Case of Bahrain Teachers' Colle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Weifang Shuixiang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RIZHAO POLYTECHNIC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0004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eaching device for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104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