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4466U - 扩展坞 - Google Patents

扩展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4466U
CN214704466U CN202120366758.2U CN202120366758U CN214704466U CN 214704466 U CN214704466 U CN 214704466U CN 202120366758 U CN202120366758 U CN 202120366758U CN 214704466 U CN214704466 U CN 214704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king station
body structure
main body
notebook comput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67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兴全
肖杰
林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lin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lin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67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4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4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扩展坞,包括:主体结构(100),设有至少两个扩展接口(110);两个夹持结构(200),均连接于主体结构(100),并在左右方向上对设置,至少一个夹持结构(200)能够相对于主体结构(100)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至少其中一个夹持结构(200)至少设有一个导电结构(210),导电结构(210)包括第一电连接件(211)和第二电连接件(212);位置调节垫(120),可拆卸地连接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并用于供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搭放。该扩展坞与笔记本电脑成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持续使用,减少了笔记本电脑与扩展坞插拔次数,延长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扩展坞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扩展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扩展坞。
背景技术
扩展坞(Docking station),又称端口复制器(Port Replicator),是专为计算机设计的一种外置设备,可通过复制甚至扩展计算机的端口,可使计算机与多个配件或外置设备(如电源适配器、网线、鼠标、外置键盘、打印机及外置显示器)方便地一站式连接。
现有的扩展坞通常包括本体以及用于连接本体和笔记本电脑的数据线,而在扩展坞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拔插数据线,这样笔记本电脑接口的插接次数较多,易于损坏,从而大大降低了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展坞,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扩展坞再使用过程中因插拔次数多而导致笔记本电脑接口易于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扩展坞,包括:
主体结构,其下侧面能平置于一放置面上,所述主体结构设有至少两个扩展接口;
两个夹持结构,均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并在左右方向上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夹持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在左右方向上滑动,两所述夹持结共同用于夹持所述笔记本电脑,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结构至少设有一个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点连接件凸出于所连接的所述导电结构朝向另一所述导电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在两所述夹持结构夹紧所述笔记本电脑时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接口相插接,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用于与所述主体结构电性插接;
位置调节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并用于供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搭放。
可选地,所述位置调节垫至少设有两个,且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位置调节垫设有两个。
可选地,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开设有用于安置所述位置调节垫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形状与所述位置调节垫的形状相同,且槽深小于所述位置调节垫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朝前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6-15°。
可选地,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开设用于容置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的防滑脚垫的容置槽。
可选地,所述主体结构呈长条状,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夹持结构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防滑凹槽或防滑凸起。
可选地,各所述扩展接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后侧面。
可选地,所述扩展接口为下列其中之一:
USB接口、RJ-45接口、HDMI接口、SD插接口、VGA接口和DisplayPort接口。
可选地,所述主体结构的下侧面设有底部防滑垫。
可选地,所述主体结构内设置有PCB板,各所述扩展接口电连接于所述PCB板,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PCB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结构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PCB板散热的散热风扇,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PCB板插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主体结构内设置有存储模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存储模块电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使两夹持结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笔记本电脑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其次,将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搭放在主体结构上后,然后使两夹持结构相向移动,直至两个两夹持结构将笔记本电脑夹持,与此同时,至少第一电连接件插入笔记本电脑侧面接口内,通过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将笔记本电脑与主体结构电性导通,从而实现扩展坞的功能,且还由于两个夹持结构将笔记本电脑夹紧,这样该扩展坞与笔记本电脑成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持续使用,减少了笔记本电脑与扩展坞插拔次数,延长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
其中,如在将扩展坞适用于不同尺寸型号的笔记本电脑时,由于笔记本电脑侧面接口位置的不同,导致所有第一电连接件无法在两所述夹持结构夹紧所述笔记本电脑时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接口相插接,而在本申请中,由于位置调节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因此,在将扩展坞适用于不同尺寸型号的笔记本电脑时,可通过更换不同的位置调节垫来调整笔记本电脑的高度位置,以使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件在两所述夹持结构夹紧所述笔记本电脑时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接口相插接。
此外,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搭放在主体结构,还有利于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散热,从而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坞的一种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坞的另一种视角的下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坞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坞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其中,两个夹持结构尚未夹持笔记本电脑;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坞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其中,两个夹持结构夹持笔记本电脑。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主体结构 101 安置槽
102 容置槽 103 滑接孔
110 扩展接口 120 位置调节垫
130 底部防滑垫 140 PCB板
150 散热风扇 160 存储模块
170 挡板
180 结构壳体
181 壳体主体 182 遮挡盖
183 安装结构
200 夹持结构
201 滑接部 202 外露部
210 导电结构
211 第一电连接件 212 第二电连接件
220 滑接结构
221 轨道
22101 第一连接点
2211 轨道本体
2212 导向条 22121 滑接槽
222 滑块 22201 第二连接点
223 弹性件
2231 第一转接结构 2232 第二转接结构
2233 弹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展坞,主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
请参阅图1至图3,该扩展坞包括主体结构100、位置调节垫120和两个夹持结构200。
主体结构100的下侧面能平置于一放置面上,主体结构100设有至少两个扩展接口110。
两个夹持结构200均连接于主体结构100,并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至少一个夹持结构200能够相对于主体结构100在左右方向上滑动,两夹持结构200共同用于夹持笔记本电脑,至少一个夹持结构200至少设有一个导电结构210,导电结构210包括第一电连接件211和第二电连接件212,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件211在两夹持结构200夹持笔记本电脑时与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接口相插接,各第二电连接件212用于与主体结构100电性插接。
位置调节垫120可拆卸地连接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并用于供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搭放。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坞,在使用时,首先,使两夹持结构200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笔记本电脑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如图6所示,其次,将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搭放在主体结构100上后,然后使两夹持结构200相向移动,直至两个两夹持结构200将笔记本电脑夹持,如图7所示,与此同时,至少第一电连接件211插入笔记本电脑侧面接口内,通过第一电连接件211和第二电连接件212,将笔记本电脑与主体结构100电性导通,从而实现扩展坞的功能,且还由于两个夹持结构200将笔记本电脑夹紧,这样该扩展坞与笔记本电脑成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持续使用,减少了笔记本电脑与扩展坞插拔次数,延长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
其中,如在将扩展坞适用于不同尺寸型号的笔记本电脑时,由于笔记本电脑侧面接口位置的不同,导致所有第一电连接件211无法在两所述夹持结构200夹紧所述笔记本电脑时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接口相插接,而在本申请中,由于位置调节垫1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因此,在将扩展坞适用于不同尺寸型号的笔记本电脑时,可通过更换不同的位置调节垫120来调整笔记本电脑的高度位置,以使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件211在两所述夹持结构200夹紧所述笔记本电脑时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接口相插接。
此外,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搭放在主体结构100,还有利于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散热,从而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两夹持结构200夹持笔记本电脑时,夹持结构200不会相对笔记本电脑在垂直于左右方向上移动,其中,当仅有一个夹持结构200设置有导电结构210时,两夹持结构200于朝向另一夹持结构200的侧面需均抵持到笔记本电脑的侧边,以限制笔记本电脑相对于夹持结构200在垂直于左右方向上移动,而当夹持结构200均设置有导电结构210,如本实施例,由于第一电连接件211插接记本电脑的侧面接口,通过第一电连接件211,已能限制笔记本电脑相对于夹持结构200在垂直于左右方向上移动,此情况下,两夹持结构200于朝向另一夹持结构200的侧面均可以不用抵持到笔记本电脑的侧边。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置调节垫120至少设有两个,且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如此,可减少位置调节垫120的尺寸,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位置调节垫120设有两个,其中,为避免笔记本电脑在左右方向上侧倾,两位置调节垫120分别对应到笔记本电脑下侧面的后侧区域的左右两侧区域。
在其他实施中,位置调节垫120还可以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位置调节垫120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到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具体地,位置调节垫120开设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螺孔,各螺栓分别通过一个通孔并螺接到一个螺孔,以共同将位置调节垫120紧固到主体结构1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位置调节垫120还可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到主体结构100。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开设有用于安置位置调节垫120的安置槽101,滑接槽22121的形状与顶部防滑垫的形状相同,且槽深小于位置调节垫120的厚度,如此,在将位置调节垫120安置到安置槽101时,滑接槽22121可以起到一定的定位,提高位置调节垫120的安装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朝前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6-15°,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前侧区域会设有防滑脚垫,基于该倾斜角度,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适当摆放笔记本电脑,可让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前侧区域的防滑脚垫与放置面抵触,如此,在两个夹持结构200夹持笔记本电脑之前,可提高笔记本电脑搭放于主体结构100上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朝前倾斜的角度为8°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的上侧面开设用于容置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的防滑脚垫的容置槽102。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适当摆放笔记本电脑,可让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前侧区域的防滑脚垫放置于容置槽102,如此,在两个夹持结构200夹持笔记本电脑之前,容置槽102可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引导使用者如何将笔记本搭放到主题结构上,从而提高笔记本电脑搭放于主体结构100上的效率,此外,在两个夹持结构200夹持笔记本电脑之前,容置槽102还可以限制笔记本电脑相对主体结构100移动,可提高笔记本电脑搭放于主体结构100上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呈长条状,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结构200的后侧设有防滑凹槽。在驱动夹持结构200相对主体结构100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时,需要抓持夹持结构200,而基于此结构设计,可增加使用者抓持夹持结构200时,手指与夹持结构200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加使用者的抓持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结构200的前侧设置有防滑凹槽,或者,夹持结构200的前侧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夹持结构200的后侧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夹持结构200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夹持结构200的前侧设置有防滑凹槽,而后侧均设置有防滑凸起,或者,夹持结构200的前侧设置有防滑凸起,而后侧均设置有防滑凹槽。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扩展接口110设置于主体结构100的后侧面,如此,便于使用者使用各扩展接口1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扩展接口110为下列其中之一:
USB接口、RJ-45接口、HDMI接口、SD插接口、VGA接口和DisplayPort接口。
其中,扩展接口110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者五个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扩展接口110为USB接口,其中一个扩展接口110为RJ-45接口,其中一个扩展接口110为HDMI接口,其中一个扩展接口110为SD插接口。
其中,USB接口便于连接利用USB进行连接的外部设,RJ-45接口用于进行有线网络连接,HDMI接口用于进行视频输出,SD插接口用于插接SD卡,VGA接口和DisplayPort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
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的下侧面设有底部防滑垫130,如此,在扩展坞置于放置面时,能够有效避免扩展坞相对放置面滑动。
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内设置有PCB板140,各扩展接口110电连接于PCB板140,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件212与PCB电连接。如此,在装配过程中,各扩展接口110可随PCB板140一并装配。
进一步地,主体结构100内设置有用于对PCB板140散热的散热风扇150,如此,有利于避免PCB板140上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过程发生过热的情况。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件212与PCB插接配合,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件212为USB接口。
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内设置有存储模块160,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件212与存储模块160电连接,基于此,该扩展坞还可以给笔记本电脑扩展存储容量,便于使用者将视听资料及软件等存储到存储模块160,而不用占用笔记本电脑的存储容量。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包括结构壳体180,结构壳体180包括壳体主体181以及遮挡盖182,壳体主体181开设有容置腔以及将容置腔连通至外部并供存储模块160进出容置腔的进出口,存储模块160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主体181,存储模块160与一个第二电连接件212插接配合并且电连接,遮挡盖182可拆卸连接于壳体主体181,并遮挡进出口,如此,在笔记本电脑不需要扩展存储容量时,可以从扩展坞上取下存储模块160,从而降低扩展坞的成本。
此外,该扩展坞支持所有支持SATA协议和M.2协议的储存模块160,如此,该扩展坞可根据电脑规格和用户需求配置不同规格容量。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主体181呈筒状,结构壳体180还包括安装结构183,安装结构183可滑入壳体主体181,安装结构183供PCB板140、散热风扇150及各扩展结构安装,安装结构183下侧面开设有滑接槽22121,滑接槽22121的槽口与进出口对位设置,存储模块160可拆卸地安装于滑接槽22121,如此,在装配过程中,可先将PCB板140及各扩展结构安装于安装结构183,然后结构壳体180从壳体主体181一筒口滑入到壳体主体181内,以提高装配效率。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在连接能够相对于其滑动的夹持结构200的侧面开设有滑接孔103;能够相对于主体结构100的夹持结构200包括滑接于滑接孔103的滑接部201以及外露部202;第一电连接件211设置于外露部202,可提高主体结构100与能够相对于主体结构100的夹持结构200之间的滑接可靠性。
结合前述结构,滑接孔103为安装结构183靠近能够相对于主体结构100的夹持结构200的筒段。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结构100与能够相对于主体结构100的夹持结构200通过滑接结构220连接,具体地,滑接结构220包括轨道221、滑块222以及弹性件223,轨道221与主体结构100连接,滑块222与能够相对于主体结构100的夹持结构200连接,滑块222在滑轨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轨道221设有第一连接点22101,滑块222设有第二连接点22201,弹性件223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22101,而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二连接点22201,弹性件223具有驱动第一连接点22101和第二连接点22201在左右方向相互远离的弹性恢复力,第二连接点22201在滑块222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能够随滑块22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在左右方向上,第二连接点22201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第一连接点22101的左侧,而处于第二位置时位于第一连接点22101的右侧。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滑块222从第一位置推动至第二位置时,将滑块222移动至第二连接点22201刚好从第一连接点22101的左侧移动至第一连接点22101的右侧时,此时,滑块222尚未移动至第二位置,基于弹性件223具有驱动第一连接点22101和第二连接点22201在左右方向相互远离的弹性恢复力,滑块222将在弹性件22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使用者不需要继续推动滑块222,也即是使用者无需将滑块222完全将滑块222从第一位置推动至第二位置;而当需要将滑块222从第二位置推动至第一位置时,将滑块222移动至第二连接点22201刚好从第一连接点22101的右侧移动至第一连接点22101的左侧时,此时,滑块222尚未移动至第一位置,基于弹性件223具有驱动第一连接点22101和第二连接点22201在左右方向相互远离的弹性恢复力,滑块222将在弹性件22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位置,使用者不需要继续推动滑块222,也即是使用者无需将滑块222完全将滑块222从第二位置推动至第一位置。
由上可知,使用者无需将滑块222完全将滑块222从第一位置推动至第二位置,也无需将滑块222完全将滑块222从第二位置推动至第一位置,可提高滑接结构220的使用效率。
此外,基于此结构设计,由于弹性件223具有驱动第一连接点22101和第二连接点22201在左右方向相互远离的弹性恢复力,能够让滑块222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具备一定的自锁效果,需要一定的外力才能推动滑块222,防止因误触产生的外力而导致滑块222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偏离。
结合前述结构,在夹持结构200夹持笔记本电脑时,其对应的滑块222处于第一位置,如此,在滑接结构220中弹性件223的作用下,无论是夹持笔记本电脑,如图6所示,还未夹持笔记本电脑,如图7所示,夹持结构200具有一定的自锁作用。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点22101与弹性件223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垂直于左右方向;
第二连接点22201与弹性件223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垂直于左右方向;
其中,第一连接点22101与弹性件223之间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连接点22201与弹性件223之间的转动轴线平行。
如此,可避免弹性件223与第一连接点22101连接处发生材料疲劳而断裂的情况,且还可避免弹性件223与第二连接点22201连接处发生材料疲劳而断裂的情况。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点22101设置于滑块222在朝向滑轨的侧面且呈柱状,弹性件223的一端设有为开口环状且套接于第一连接点22101的第一转接结构2231,如此在制造过程中,可对弹性件223的一端进行弯曲形变形成第一转接结构2231,便于生产制造;
第二连接点22201设置于滑轨在朝向滑块222的侧面且呈柱状,弹性件223的另一端设有为环状或开口环状且套接于第二连接点22201的第二转接结构2232,如此在制造过程中,可对弹性件223的另一端进行弯曲形变形成第二转接结构2232,便于生产制造。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结构2231和第二转接结构2232还可以为环状。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23位于轨道221和滑块222之间,弹性件223包括至少两条弧度不同的弹性条2233,各弹性条2233处于同一平面。基于此,首先,弹性条2233直接可以相互维持弧度,能够降低弹性条2233发生塑形形变的情况,保证弹性件223的弹性恢复力,其次,由于弹性条2233的结构特性,弹性件223所需占用的扁型空间的厚度较小,如此,能够减小滑接结构220的整体结构尺寸。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轨道221包括轨道本体2211,以及两条在垂直于作业方向上的方向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导向条2212,两导向条2212均开设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其中,滑块222的两端分别滑接于两导向槽内,如此,防止滑块222相对于轨道221在垂直于左右方向上移动,使滑块222只能相对轨道22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轨道221连接于滑接孔103的孔壁,并从滑接孔103延伸出,滑块222与能够相对于主体结构100的夹持结构200的滑接部201连接,主体结构100还包括挡板170,挡板170连接于滑接孔103的孔壁,并从滑接孔103延伸出,挡板170位于滑接部201和滑接结构220之间,以遮挡滑接结构220,避免滑接结构220外露。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保证滑接结构220的可靠型,滑接结构220通常是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挡板170、壳体主体181、滑接部201和外露部202则是采用塑料,而基于此结构设计,挡板170遮挡滑接结构220,可保证扩展坞外观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扩展坞,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结构,其下侧面能平置于一放置面上,所述主体结构设有至少两个扩展接口;
两个夹持结构,均连接于所述主体结构,并在左右方向上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夹持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在左右方向上滑动,两所述夹持结共同用于夹持笔记本电脑,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结构至少设有一个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凸出于所连接的所述导电结构朝向另一所述导电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在两所述夹持结构夹紧所述笔记本电脑时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侧面接口相插接,各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用于与所述主体结构电性插接;
位置调节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并用于供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搭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垫至少设有两个,且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垫设有两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开设有用于安置所述位置调节垫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形状与所述位置调节垫的形状相同,且槽深小于所述位置调节垫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朝前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6-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侧面开设用于容置笔记本电脑的下侧面的后侧区域的防滑脚垫的容置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呈长条状,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防滑凹槽或防滑凸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扩展接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后侧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接口为下列其中之一:
USB接口、RJ-45接口、HDMI接口、SD插接口、VGA接口和DisplayPort接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下侧面设有底部防滑垫。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内设置有PCB板,各所述扩展接口电连接于所述PCB板,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PCB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PCB板散热的散热风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PCB板插接配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内设置有存储模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存储模块电连接。
CN202120366758.2U 2021-02-09 2021-02-09 扩展坞 Active CN21470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758.2U CN214704466U (zh) 2021-02-09 2021-02-09 扩展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758.2U CN214704466U (zh) 2021-02-09 2021-02-09 扩展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4466U true CN214704466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6758.2U Active CN214704466U (zh) 2021-02-09 2021-02-09 扩展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44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0511A (zh) * 2021-02-09 2021-06-08 深圳市显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0511A (zh) * 2021-02-09 2021-06-08 深圳市显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0510B (zh) 扩展坞
US7736184B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US8100705B2 (en) Safety door for a rotatable power supply socket
US20150229075A1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5268675A (en) Computer command and pointing device with multi-axis engagement assembly
US8182283B2 (en) Built-in USB3.0 receptacle connector
KR19990081579A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US91601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plug having a metallic shield surronding a front edge of the plug
CN214704466U (zh) 扩展坞
JP6081236B2 (ja) ガイド部付きコネクタ
CN112930511A (zh) 扩展坞
CN214704467U (zh) 扩展坞
CN112930509B (zh) 扩展坞
CN215376189U (zh) 扩展坞
CN218782557U (zh) 滑接结构以及扩展坞
US6599143B1 (en) Variably position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80022028A1 (en) Interface card and a computer motherboard which are used in a horizontal adaptation
TWI802244B (zh) 具分流結構的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TWM454000U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N220797163U (zh) 风扇连接器的转接结构
CN211017463U (zh) 板端卡的固定装置
US20060264089A1 (en) Hot attach & detach application cartridge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connectable to computer host
US20070255881A1 (en) Hot attach and detach application cartridge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connectable to computer host
CN211090208U (zh) 一种智能稳压线板卡装置
CN114759391B (zh) 一种散热组件及其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