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4267U - 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4267U
CN214704267U CN202022497710.3U CN202022497710U CN214704267U CN 214704267 U CN214704267 U CN 214704267U CN 202022497710 U CN202022497710 U CN 202022497710U CN 214704267 U CN214704267 U CN 214704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rface
light
opening
prism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977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生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xin Precision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xin Precisio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xin Precision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xin Precisio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977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4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4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4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组装治具包括:支撑部,支撑部的同一侧设有支撑面和反光面,支撑面用于放置待组装的屏幕中框组,且支撑面与屏幕中框组相适配,反光面围绕支撑面的边缘设置;用于拍摄屏幕中框组的边缘的拍摄组件,拍摄组件安装在支撑部上;以及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入射支撑面靠近反光面的一侧,并入射反光面靠近支撑面的一侧;反光面低于支撑面,且反光面与支撑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1毫米,并小于或等于6毫米,高度差大于拍摄组件的景深;反光面能够对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对拍摄组件的拍摄提供背光。将组装治具的反光面降低,有利于拍摄组件清楚地拍摄到屏幕中框组的边缘。

Description

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上产品的打光方式都是条光从侧边照亮产品轮廓,用于相机获取产品的轮廓,但是采用条光的方式图像不够清晰,相机获取轮廓的图像与真实产品误差较大,影响产品组装精度;采用背光可以完美解决该问题,但是产品组装在治具上完成,由于空间较小治具设计比较紧凑,无法使用背光,还有一种打光方式是将治具支撑面加工成反光的镜面,同轴光从正上方打亮支撑面,利用支撑面反光的方式当做背光(如图1 所示),但是这种方式对治具支撑面有很高的加工要求,要求支撑面完全加工成镜面且不能有刀纹,现实加工中无法做到完全无刀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所述组装治具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同一侧设有支撑面和反光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放置待组装的屏幕中框组,且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屏幕中框组相适配,所述反光面围绕所述支撑面的边缘设置;
用于拍摄所述屏幕中框组的边缘的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上;以及
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入射所述支撑面靠近所述反光面的一侧,并入射所述反光面靠近所述支撑面的一侧;
其中,所述反光面低于所述支撑面,且所述反光面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1毫米,并小于或等于6毫米,所述高度差大于所述拍摄组件的景深;
所述反光面能够对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对所述拍摄组件的拍摄提供背光。
可选地,所述反光面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反光面围绕所述支撑面的四周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面大致呈方形,所述支撑面的每个边角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反光面。
可选地,多个所述反光面关于所述支撑面的中心线轴对称。
可选地,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四组拍摄模组,所述光源包括四个,四组所述拍摄模组与四个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光源设置在对应的拍摄模组上,每组拍摄模组与所述支撑面的一个边角部两侧的反光面对应配合,以通过所述反光面为对应的拍摄模组提供背光。
可选地,所述拍摄模组包括壳体、相机、远心镜头和棱镜;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收容空间,所述壳体的一端罩设在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反光面的交界处,另一端依次安装所述远心镜头和所述相机,所述相机与所述远心镜头同轴,所述棱镜和所述光源均安装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反光面反射的光线经所述棱镜后射入所述远心镜头。
可选地,所述棱镜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包括第一镜面,所述第二棱镜包括第二镜面,所述第一镜面与所述第二镜面相平行,所述第一镜面朝向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反光面,且相对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反光面倾斜,所述第二镜面朝向所述远心镜头,且相对所述远心镜头的表面倾斜;
所述光源设于所述第一棱镜远离所述第一镜面的一端,所述光源能够透过所述第一镜面平行入射至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反光面;
所述反光面反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一镜面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二镜面,再由所述第二镜面反射至所述远心镜头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棱镜、所述第二棱镜均为等腰直角棱镜,所述第一镜面为所述第一棱镜的倾斜面,所述第二镜面为所述第二棱镜的倾斜面。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筒体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相对设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且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相错开;
所述第一开口罩设在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反光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接,所述第四开口用于安装所述远心镜头,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正对。
可选地,所述支撑面大致呈长方形,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长边的两个反光面之间的间隔大于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短边的两个反光面之间的间隔;和/ 或,
所述支撑面大致呈长方形,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长边的反光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长边相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短边的反光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短边相垂直;和/或,
相邻反光面之间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支撑面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支撑面的边缘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组装治具的反光面降低,且反光面与支撑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拍摄组件的景深,利用反光面反射的光线作为背光,有利于拍摄组件清楚地拍摄到屏幕中框组的边缘,解决了利用支撑面反光的方式当做背光存在的支撑面刀纹对拍摄组件抓边的干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一种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其利用支撑面反光的方式当做背光;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的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放置屏幕中框组后进行拍摄获得的抓边效果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放置屏幕中框组后进行拍摄获得的抓边效果图。
附图标记:
10:支撑部;11:支撑面;12:反光面;
20:拍摄组件;21:壳体;211:第一筒体;2111:第一开口;2112:第二开口;212:第二筒体;2121:第三开口;2122:第四开口;22:相机;23:远心镜头;24:棱镜;241:第一棱镜;2411:第一镜面;242:第二棱镜; 2421:第二镜面;
30:光源;
100:屏幕中框组;
200:抓边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屏幕中框组可以为手机屏幕中框组,也可以为其它电子设备的屏幕中框组。
请结合图1只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该组装治具可以包括支撑部1、拍摄组件20和光源30,其中,支撑部1的同一侧设有支撑面11和反光面12,支撑面11用于放置待组装的屏幕中框组100,且支撑面11与屏幕中框组100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面 11与屏幕中框组100相适配是指支撑面11的尺寸、形状与屏幕中框组100的尺寸和形状分别适配。反光面12围绕支撑面11的边缘设置,本实施例的反光面12低于支撑面11,且反光面12与支撑面11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1 毫米,并小于或等于6毫米,高度差大于拍摄组件20的景深。拍摄组件20 用于拍摄屏幕中框组100的边缘,本实施例的拍摄组件20安装在支撑部1上。光源30发出的光线入射支撑面11靠近反光面12的一侧,并入射反光面12 靠近支撑面1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反光面12能够对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对拍摄组件20的拍摄提供背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组装治具的反光面12降低,且反光面12与支撑面 11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拍摄组件20的景深,利用反光面12反射的光线作为背光,有利于拍摄组件20清楚地拍摄到屏幕中框组100的边缘,解决了利用支撑面11反光的方式当做背光存在的支撑面11刀纹对拍摄组件20抓边的干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支撑面11上放置屏幕中框组100后,反光面12 不会被屏幕中框组100完全遮挡,这样,反光面12露出屏幕中框组100的边缘的部分能够反射光源30发出的光线,从而对拍摄组件20的拍摄提供背光。
拍摄组件20可以对当前放置在支撑面11上的屏幕中框组100的边缘进行拍摄,获得抓边图,从而可以根据抓边图判断组装情况。
可选的,支撑面11的中部设有凹陷部,凹陷部能够对屏幕中框组100进一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光面12与支撑面11紧邻设置,即反光面12与支撑面11之间仅在高度方向上存在间隔,在水平方向上不存在间隔。需要说明的是,高度方向与将屏幕中框组100放置至支撑面11的方向相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光面12与支撑面11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2毫米,并小于或等于6毫米,这样,拍摄组件20能够更加清楚地拍摄到屏幕中框组100的边缘。反光面12与支撑面11之间的高度差可根据拍摄组件20的镜头景深进行调整,在拍摄组件20清楚拍摄到屏幕中框组100的轮廓的同时,反光面12要避开相机22景深,以免加工表面的刀纹对抓边造成影响。反光面12与支撑面11之间的高度差可以为1毫米、1.5毫米、2毫米、2.5毫米、 3毫米、3.5毫米、4毫米、4.5毫米、5毫米、5.5毫米或6毫米,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反光面12与支撑面11之间的高度差。
可根据抓边区域要求,在支撑面11相对应位置加工反光面12。
反光面1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光面12 包括一个,可选的,反光面12围绕支撑面11,即支撑面11被反光面12包围;可选的,反光面12未包围支撑面11。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反光面12包括多个,多个反光面12围绕支撑面11的四周间隔设置,减小加工难度。可选的,支撑面11 大致呈方形,支撑面11的每个边角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反光面12,如图5 所示,支撑面11大致呈长方形,长方形的每个短边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反光面12,长方形的每个长边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反光面12。
可选的,多个反光面12关于支撑面11的中心线(如图5中长方形的支撑面11的横向中心线或纵向中心线)轴对称,这样,能够拍摄组件20拍摄的抓边图(图6中的200即为抓边区域)的亮暗较为均匀。
请再次参见图5,设置在支撑面11的长边的两个反光面12之间的间隔大于设置在支撑面11的短边的两个反光面12之间的间隔,有利于拍摄组件20 的拍摄与安装。
请再次参见图5,设置在支撑面11的长边的反光面12的延伸方向与长边相垂直,设置在支撑面11的短边的反光面12的延伸方向与短边相垂直,有利于拍摄组件20进行抓边拍摄。
请参见图4,相邻反光面12之间设有凸出部(图中未标出),凸出部朝向支撑面11的一侧表面与支撑面11的边缘形状相适配,凸出部能够提高结构强度,并且凸出部能够对拍摄组件20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请参结合图2至图5,拍摄组件20可以包括四组拍摄模组,光源30也包括四个,四组拍摄模组与四个光源30对应,光源30设置在对应的拍摄模组上,每组拍摄模组与支撑面11的一个边角部两侧的反光面12对应配合,以通过反光面12为对应的拍摄模组提供背光。
其中,拍摄模组可包括壳体21、相机22、远心镜头23和棱镜24,壳体 21具有收容空间,壳体21的一端罩设在支撑面11与反光面的交界处,另一端依次安装远心镜头23和相机22,相机22与远心镜头23同轴,棱镜24和光源30均安装在收容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反光面12反射的光线经棱镜 24后射入远心镜头23。
相机22可以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工业相机,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拍摄装置。
请参见图3,棱镜24可以包括第一棱镜241和第二棱镜242,第一棱镜 241包括第一镜面2411,第二棱镜242包括第二镜面2421,第一镜面2411与第二镜面2421相平行,第一镜面2411朝向支撑面11和反光面12,且相对支撑面11和反光面12倾斜,第二镜面2421朝向远心镜头23,且相对远心镜头 23的表面倾斜。光源30设于第一棱镜241远离第一镜面2411的一端,光源 30能够透过第一镜面2411平行入射至支撑面11和反光面12。反光面12反射的光线经第一镜面2411反射后,进入第二镜面2421,再由第二镜面2421 反射至远心镜头23上。
进一步的,第一棱镜241、第二棱镜242均为等腰直角棱镜24,第一镜面2411为第一棱镜241的倾斜面,第二镜面2421为第二棱镜242的倾斜面,第一镜面2411与光源30发出的光线之间的夹角、第一镜面2411与反光面12 反射的光线的夹角、第一镜面2411反射的光线与第一镜面2411的夹角均为 45度,由第一镜面2411反射的光线与第二镜面2421的夹角、第二镜面2421 反射的光线与第二镜面2421的夹角也均为45度。当然,第一棱镜241、第二棱镜242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棱镜。
请再次参见图3,壳体21可以包括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第一筒体211设有第一开口2111和第二开口2112,第二筒体212设有第三开口2121 和第四开口2122。其中,第一开口2111和第二开口2112设于第一筒体211 的两端,第三开口2121、第四开口2122相对设于第二筒体212的侧壁,且第三开口2121与第四开口2122相错开。第一开口2111罩设在支撑面11与反光面的交界处,第二开口2112与第三开口2121连接,第四开口2122用于安装远心镜头23,光源30与第二开口2112、第三开口2121正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30可以为LED光源,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光源。
图7为现有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放置屏幕中框组后进行拍摄获得的抓边效果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放置屏幕中框组后进行拍摄获得的抓边效果图,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治具获得的抓边效果更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治具包括:
支撑部(10),所述支撑部(10)的同一侧设有支撑面(11)和反光面(12),所述支撑面(11)用于放置待组装的屏幕中框组(100),且所述支撑面(11)与所述屏幕中框组(100)相适配,所述反光面(12)围绕所述支撑面(11)的边缘设置;
用于拍摄所述屏幕中框组(100)的边缘的拍摄组件(20),所述拍摄组件(20)安装在所述支撑部(10)上;以及
光源(30),所述光源(30)发出的光线入射所述支撑面(11)靠近所述反光面(12)的一侧,并入射所述反光面(12)靠近所述支撑面(11)的一侧;
其中,所述反光面(12)低于所述支撑面(11),且所述反光面(12)与所述支撑面(11)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1毫米,并小于或等于6毫米,所述高度差大于所述拍摄组件(20)的景深;
所述反光面(12)能够对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对所述拍摄组件(20)的拍摄提供背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1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反光面(12)围绕所述支撑面(11)的四周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11)大致呈方形,所述支撑面(11)的每个边角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反光面(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光面(12)关于所述支撑面(11)的中心线轴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组件(20)包括四组拍摄模组,所述光源(30)包括四个,四组所述拍摄模组与四个所述光源(30)对应,所述光源(30)设置在对应的拍摄模组上,每组拍摄模组与所述支撑面(11)的一个边角部两侧的反光面(12)对应配合,以通过所述反光面(12)为对应的拍摄模组提供背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模组包括壳体(21)、相机(22)、远心镜头(23)和棱镜(24);
其中,所述壳体(21)具有收容空间,所述壳体(21)的一端罩设在所述支撑面(11)与所述反光面的交界处,另一端依次安装所述远心镜头(23)和所述相机(22),所述相机(22)与所述远心镜头(23)同轴,所述棱镜(24)和所述光源(30)均安装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反光面(12)反射的光线经所述棱镜(24)后射入所述远心镜头(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24)包括第一棱镜(241)和第二棱镜(242),所述第一棱镜(241)包括第一镜面(2411),所述第二棱镜(242)包括第二镜面(2412),所述第一镜面(2411)与所述第二镜面(2412)相平行,所述第一镜面(2411)朝向所述支撑面(11)和所述反光面(12),且相对所述支撑面(11)和所述反光面(12)倾斜,所述第二镜面(2412)朝向所述远心镜头(23),且相对所述远心镜头(23)的表面倾斜;
所述光源(30)设于所述第一棱镜(241)远离所述第一镜面(2411)的一端,所述光源(30)能够透过所述第一镜面(2411)平行入射至所述支撑面(11)和所述反光面(12);
所述反光面(12)反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一镜面(2411)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二镜面(2412),再由所述第二镜面(2412)反射至所述远心镜头(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241)、所述第二棱镜(242)均为等腰直角棱镜(24),所述第一镜面(2411)为所述第一棱镜(241)的倾斜面,所述第二镜面(2412)为所述第二棱镜(242)的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包括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所述第一筒体(211)设有第一开口(2111)和第二开口(2112),所述第二筒体(212)设有第三开口(2121)和第四开口(2122);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2111)和所述第二开口(2112)设于所述第一筒体(211)的两端,所述第三开口(2121)、所述第四开口(2122)相对设于所述第二筒体(212)的侧壁,且所述第三开口(2121)与所述第四开口(2122)相错开;
所述第一开口(2111)罩设在所述支撑面(11)与所述反光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二开口(2112)与所述第三开口(2121)连接,所述第四开口(2122)用于安装所述远心镜头(23),所述光源(30)与所述第二开口(2112)、所述第三开口(2121)正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屏幕中框组(100)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11)大致呈长方形,设置在所述支撑面(11)的长边的两个反光面(12)之间的间隔大于设置在所述支撑面(11)的短边的两个反光面(12)之间的间隔;和/或,
所述支撑面(11)大致呈长方形,设置在所述支撑面(11)的长边的反光面(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长边相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面(11)的短边的反光面(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短边相垂直;和/或,
相邻反光面(12)之间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支撑面(1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支撑面(11)的边缘形状相适配。
CN202022497710.3U 2020-11-03 2020-11-03 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Active CN214704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7710.3U CN214704267U (zh) 2020-11-03 2020-11-03 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7710.3U CN214704267U (zh) 2020-11-03 2020-11-03 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4267U true CN214704267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2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97710.3U Active CN214704267U (zh) 2020-11-03 2020-11-03 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4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3476A (zh) * 2022-02-15 2022-05-13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组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3476A (zh) * 2022-02-15 2022-05-13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组装装置
CN114473476B (zh) * 2022-02-15 2024-02-23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组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64493A (en) Palm top image scanner back lighting device
US10911632B2 (en) Image scanning device
CN214704267U (zh) 用于屏幕中框组的组装治具
CN111510610A (zh) 移动终端
CN110636193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US7633655B2 (en) Optical imaging device
CN113050350B (zh) 投影主机
CN219016680U (zh) 芯片外观成像检测系统
CN114143409B (zh) 照明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US6760139B2 (en) Optical image scanner with lens arrays that are non-perpendicular to the image being scanned
CN215187121U (zh) 投影主机
CN205545507U (zh) 扫描仪盒体及扫描仪
CN112040105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JP2002199253A (ja) 書画カメラの原稿照明装置
CN110764256B (zh) 一种用于空气成像的大景深平板透镜及空气成像系统
CN210899349U (zh) 外置镜头装置
CN210119656U (zh) 一种3d投影设备的出光结构
CN210183417U (zh) 一种90度转角工业相机
CN218728533U (zh) 一种支持多方位图像采集的光源装置
CN205584323U (zh) 摄像头组件及扫描仪
CN105554341A (zh) 扫描仪
CN112859496A (zh) 投影成像系统
CN214097127U (zh) 一种芯片图像获取装置
CN215833703U (zh) 一种光学元件三维视觉定位装置
CN215599479U (zh) 防黑点摄像工装以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