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9692U - 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 Google Patents

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9692U
CN214699692U CN202023106428.4U CN202023106428U CN214699692U CN 214699692 U CN214699692 U CN 214699692U CN 202023106428 U CN202023106428 U CN 202023106428U CN 214699692 U CN214699692 U CN 214699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housing
sealing
sleev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64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昌中
谭德强
黄英文
李启钟
范召卿
崔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31064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9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9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9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涉及快速接头技术领域,解决了母接头在处于导通状态时阀芯与外侧零件导通间隙过小,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壳体、转动部以及与外围推动密封组件接触密封而形成介质通道截断状态的阀芯,阀芯位于壳体内,转动部位于壳体上并与阀芯连接,且转动转动部能使阀芯相对于壳体轴向滑移至与公接头对接,并在阀芯与推动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导通介质通道的间隙;该母接头组件位于壳体上的转动部转动能带动阀芯相对于壳体滑移,使介质通道由截断状态至导通时的间隙是由阀芯和外围推动密封组件形成的,外力作用于阀芯上能够增大该间隙,使介质流量增大,减少工序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快速接头是一种快速连接或者断开流路(如气体流路、液态流路),实现快速拆装的连接装置,广泛应用于空调行业,如空调室外机抽真空、冷媒灌注、商检测试等工序,也可以应用于密闭容器(如空气能热水器内胆)及其零部件或者附属系统水检、气检、氦检等工序。
为了实现快速自动化操作,目前普遍采用在公母接头内设置弹性部件来实现接头对接前的密封和导通作业后阀芯的归位。导通作业时,通过调节接头内部弹簧压缩实现流体介质的流通,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调节弹簧压缩程度通常是靠调节母接头外部的壳体移动实现的。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方面,上述通过带动外部壳体移动来实现公母接头内部流体导通的结构和方式,由于弹性构件本处于压缩状态,且接头对密封性的要求较高,所以操作人员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才能完成流体介质的连接和断开,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而且现有的快速接头导通时,通过带动母接头外围壳体移动,公母接头内部的阀芯与外侧零件导通的间隙过小,流通面积小,流经阀芯与阀芯外侧零件间隙处的气流量过小,在进行大容器密闭容器或者系统充气、抽真空、灌注等工序时等待时间较长,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再者,现有的快速接头,对管路中的流体介质进行截断后,快速接头内侧的密封性一般,对于高精度的气体检漏,如采用冷媒或者氦气检漏的氟系统(通常要求氟系统整体漏率不大于1×10-5mbar.L/s),采用常规的快速接头进行连接和密封,往往会出现为微泄漏,容易引起检漏的误判,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产量效率,也会导致检漏气体及生产物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母接头结构在处于导通状态时阀芯与外侧零件导通间隙过小,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母接头组件,包括壳体、转动部以及与外围推动密封组件接触密封而形成介质通道截断状态的阀芯,其中:
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阀芯连接,且转动所述转动部能使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滑移至与公接头对接,并在所述阀芯与所述推动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导通所述介质通道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阀芯连接的偏心凸台,所述偏心凸台的中轴线相对于所述转动部的旋转轴线偏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上背离所述偏心凸台的一侧设置有延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配合凸台,所述配合凸台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摇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阀套,所述阀套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容纳孔和用于供流体通过的通孔,所述阀芯锁固于所述容纳孔中随所述阀套同步运动。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套设于所述阀芯外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弹性压缩设置于所述阀套和所述推动密封组件之间,使所述推动密封组件的背离所述阀套的端面与所述公接头的壳体抵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密封组件包括推套和位于其内的密封座碗,其中,所述推套容纳所述阀芯穿过所述密封座碗的一端,所述密封座碗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锥面,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定位斜面;在所述截断状态时,所述定位锥面与所述定位斜面接触密封;所述阀芯滑移至所述介质通道导通时,所述定位锥面与所述定位斜面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
优选的,所述母接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一端的自封头,所述自封头的一端存在有容纳所述推套的避让部,另一端存在有容纳所述公接头的对接部,且所述对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在所述自封头的径向上可移动的设置而形成所述公接头无法插入的锁固状态和允许所述公接头插入的对接状态。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为位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球体,所述自封头的固定所述球体的一端外套设有卡套,所述卡套位于所述球体外时能沿所述自封头的径向向内挤压所述球体形成上述锁固状态;所述卡套和所述自封头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在被压缩时允许所述自封头轴向移动以脱离所述球体,而使所述球体形成上述对接状态。
优选的,所述自封头的端部固定有凸出于其外壁的挡圈,所述卡套的背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挡圈抵靠。
优选的,所述自封头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固定有用于与所述公接头外壳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和用于与推套外壁密封的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自封头的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挤压于所述自封头的外壁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密封座碗外壁上限定出固定有第四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第四密封圈挤压于所述环形凹槽和所述推套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阀套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五密封圈,所述第五密封圈挤压于所述阀套外壁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快速接头,包括公接头和上述母接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母接头组件,位于壳体上的转动部转动能带动壳体内阀芯相对于壳体滑移,增大了阀芯移动的推力,操作方便;且同时由于使介质通道由截断状态至导通时的间隙是由阀芯和外围推动密封组件形成的,外力作用于阀芯上能够增大该间隙,阀芯与公接头对接时,能使流通于母接头组件与公接头之间的介质流量增大,减少充气、抽真空、灌注等工序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接头,由于具备上述母接头组件,故同样具有内部介质流量增大、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母接头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母接头组件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母接头组件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动部(偏心轮)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转动部(偏心轮)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阀套的侧视图;
图10是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自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前第一状态和拔出后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15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前第一状态和拔出后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前第二状态和拔出中第三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17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前第二状态和拔出中第三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中第一状态和拔出中第二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19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中第一状态和拔出中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中第二状态和拔出中第一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21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中第二状态和拔出中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完成和拔出前的整体示意图;
图23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完成和拔出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挡圈;2、卡套;201、限位斜面;202、第二弹簧容纳部;3、球体;4、第二弹簧;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第三密封圈;8、自封头;81、避让部;82、限位槽;83、密封凹槽;84、对接部;85、第二环形凹槽;9、阀芯;91、定位斜面;92、凸台;93、外螺纹;10、推套;11、密封座碗;111、定位锥面;12、第四密封圈;13、孔用挡圈;14、第一弹簧;15、第五密封圈;16、第二衬套;17、偏心轮;171、配合凸台;172、偏心凸台;18、盘头螺钉;19、垫圈;20、摇皮;21、轴套;22、第一衬套;23、防松螺母;24、阀套;241、偏心槽;242、环形凹槽;243、第一弹簧容纳部;244、通孔;245、容纳孔;25、壳体;251、套孔;252、限位台阶;253、内螺纹;300、公接头;301、公阀芯总成;3011、第一锥面段;3012、第一管段;3013、第二锥面段;3014、第一阻挡部;3015、第二管段;3016、第三管段;302、公头弹簧;303、管状壳体;3031、第一环形锥面;304、密封垫;305、安装支架;3051、支脚;3052、容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母接头组件,包括壳体25、转动部以及与外围推动密封组件接触密封而形成介质通道截断状态的阀芯9,其中:阀芯9位于壳体25内,转动部位于壳体上并与阀芯9连接,具体的转动部与阀芯9传动连接,且转动转动部能使阀芯9相对于壳体25轴向滑移至与公接头300对接,并在阀芯9与推动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导通介质通道的间隙。其中,上述推动密封组件为位于壳体内并存在于阀芯9外围的零部件,其能与阀芯9配合将介质通道截断和导通。本实施例中的阀芯9在转动部转动时相对于壳体25运动,即壳体25静止,阀芯9在内部滑移。
其中,结合图4和图7,上述壳体25内具有供介质流通的通道并与管路连接。壳体25上存在有用于供转动部伸出的套孔251,壳体25的远离与公接头300对接的一端存在有用于与管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253。
转动部通过在壳体25上转动的形式带动阀芯9移动,能够节省占用空间,其转动的方式方便操作。考虑到尽可能减少接头空间且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给出了转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转动部包括偏心轮17,偏心轮17上存在有用于与阀芯9连接的偏心凸台172,偏心凸台172的中轴线相对于偏心轮17的旋转轴线偏心设置。
参见图5和图6,偏心轮17的中轴线位置处作为其旋转轴线,可在图中中心孔内安装转轴。由于与阀芯9连接的偏心凸台172中轴线与偏心轮17的中轴线非共线设置,即偏心设置。当转动偏心轮17时,偏心凸台172的位置能发生相对变化,即可在壳体25轴向上移动,同时带动阀芯9在轴向上移动。偏心凸台172的中心位置距偏心轮17的圆心位置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偏心轮17上背离偏心凸台172的一侧设置有延伸出壳体25外的配合凸台171,配合凸台171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摇皮20。参见图5和图6所示,配合凸台171和偏心凸台172位于偏心轮17的两个端面上,通过配合凸台171带动整个偏心轮17在壳体25上转动。具体的,偏心轮17的配合凸台171与摇皮20的牵引孔配合并通过盘头螺钉18固定,摇皮20与盘头螺钉18接触部分存在有垫圈19。偏心轮17的最大圆周上套设有第二衬套16,整体与壳体25上的套孔251配合。
摇皮20便于操作者施力,通过转动摇皮20,摇皮20带动壳体25上的偏心轮17转动,而带动阀芯9相较于壳体25内轴向滑移动直至与公接头300对接,且使阀芯9与推动密封组件之间的间隙打开。且外力作用于阀芯9上能够增大该间隙,阀芯9与公接头300对接时,能使流通于母接头组件与公接头300之间的介质流量增大,减少充气、抽真空、灌注等工序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该传动结构增加了力臂的长度,减少空间的占用,省力的同时便于操作。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图8和图9所示,壳体25内嵌套有与转动部连接的阀套24,当转动部转动时,阀套24能在壳体25内壁上滑移;阀套24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容纳孔245和用于供流体通过的通孔244,阀芯9锁固于容纳孔245中随阀套24同步运动。其中,容纳孔245与阀套24的中轴线共线设置,供流体通过的通孔244均匀分布于容纳孔245的外围,如图9,便于流体介质顺利通过阀芯9。
参见图10,阀芯9背离其用于与公接头300抵接的一端上存在有外螺纹93,其该端穿过容纳孔245并依次穿过第一衬套22、防松螺母23并与防松螺母23螺纹连接,阀芯9、防松螺母23以及阀套24和第一衬套22形成第一整体,如图4。参见图8,阀套24的外壁上存在有偏心槽241,偏心槽241与偏心凸台172配合固定。
具体的,上述阀套24固定在阀芯9外围,并通过壳体25内壁的限位台阶252(如图7)限位,当转动摇皮20时,阀芯9、阀套24、防松螺母23和第一衬套22形成的第一整体在壳体25内同步滑移。
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壳体25内还设置有套设于阀芯9外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被弹性压缩设置于阀套24和推动密封组件之间,使推动密封组件的背离阀套24的端面与公接头300的管状壳体303抵接。具体的,作为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弹簧14的一端定位于阀套24的第一弹簧容纳部243(如图8)内,另一端抵接推动密封组件。
上述结构采用摇皮20与偏心轮17结合,将转动路径转化为阀芯9和阀套24左右移动行程,压紧摇皮20即可移动阀套24带动第一弹簧14压缩,进而推动阀芯9、公阀芯总成301,形成稳定的流体通道。上述结构实现介质通道导通和截断的过程简单、便捷。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推动密封组件包括推套10和位于其内的密封座碗11,其中,推套10容纳阀芯9穿过密封座碗11的一端,密封座碗1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锥面111,阀芯9上设置有定位斜面91;在截断状态时,定位锥面111与定位斜面91接触密封;阀芯9滑移至介质通道导通时,定位锥面111与定位斜面91之间形成有间隙。定位锥面111和定位斜面91配合的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且当偏心轮17带动阀芯9轴向移动时,利用形成较大的间隙,增大介质流量。
其中,推套10的靠近第一弹簧14的一端存在有挡圈凹槽,挡圈凹槽内固定有孔用挡圈13,孔用挡圈1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另一端抵靠在密封座碗11的一端面,保证内部的密封性能良好。第一弹簧14一端位于阀套24的第一弹簧容纳部243内,另一端给孔用挡圈13以反作用力。参见图10,阀芯9的另一端存在有用于和推套10过盈配合的凸台92。
本实施例中推套10、密封座碗11、孔用挡圈13通过凹槽与台阶的定位固定成第二整体。当转动摇皮20时,偏心轮17上的偏心凸台172同步转动,推动阀套24和阀芯9轴向移动,带动第一整体的移动;第一整体在轴向方向上位移,会改变第一弹簧14的压缩量,第一弹簧14的回复力推动上述第二整体的移动。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偏心轮17与阀套24和阀芯9连接实现阀套24和阀芯9的轴向移动(阀芯9与公接头对接),并通过第一弹簧14实现推动密封组件的轴向移动(推动密封组件与公接头管状壳体抵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和图11,母接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壳体25一端的自封头8,如图7,壳体25的用于与自封头8固定的一端存在有与自封头8螺纹连接的内螺纹253;自封头8的一端存在有容纳推套10的避让部81,推套10能够在第一弹簧14的推动下在避让部81的空间内移动,防止自封头8干涉推套10运动;另一端存在有容纳公接头的对接部84,且对接部84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82,限位槽82内设置有锁紧件,锁紧件在自封头8的径向上可移动的设置而形成公接头300无法插入的锁固状态和允许公接头插入的对接状态。该结构方便操作,当处于对接状态时,公接头300能够顺利插入,且处于锁固状态时保证与公接头300良好固定。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所述,锁紧件为位于限位槽82(如图8)内的球体3,如钢球,自封头8的固定球体3的一端外套设有卡套2,卡套2位于球体3外时能沿自封头8的径向向内挤压球体3形成上述锁固状态;结合图4和图12,卡套2和自封头8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在被压缩时允许自封头8轴向移动以脱离球体,而使球体形成上述对接状态。
其中,上述钢球的数量可以为6个,也可以为N个(N≥4)。其中,作为第二弹性件的第二弹簧4一端位于第二弹簧容纳部202中,另一端抵接在自封头8外壁的限位台阶上。参见图4,卡套2上沿圆周均布的球体3沿径向下压一定的距离,此时公接头300无法插入。卡套2不仅可以为圆柱形套筒,也可以为多边形套筒,如外边为正六边形,接头处为圆形。当公接头300需要对接母接头组件时,只需手工推动卡套2背离公接头300的一侧移动,球体3失去压紧力,不干涉公接头300的插入。撤销外力后,卡套2内部第二弹簧4在自身弹力的作用恢复到原锁紧位置,将沿圆周均布的球体3沿径向下压一定的距离,将公接头300锁紧。当公接头300需要退出母接头组件时,需要手工将卡套2反向拔动一定距离,卡套2对球体3的压紧力减少,所有球体3沿背离卡套2轴线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方便公接头300退出,实现公接头300和母接头组件的分离。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自封头8的端部固定有凸出于其外壁的挡圈1,卡套2的背离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挡圈1抵靠。具体的,参见图12,卡套2的端部存在有用于与挡圈1抵靠的限位斜面201以防止卡套2脱出。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中母接头组件内部的密封性能良好,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1和图4,自封头8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凹槽83,密封凹槽83固定有用于与公接头管状壳体303密封的第一密封圈5和用于与推套10外壁密封的第二密封圈6。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自封头8的外壁上存在有第二环形凹槽85,第二环形凹槽85内用于与壳体25连接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三密封圈7,第三密封圈7挤压于自封头8的外壁和壳体25内壁之间。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密封座碗11外壁上限定出固定有第四密封圈12的环形凹槽,第四密封圈12挤压于环形凹槽和推套10内壁之间。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阀套24的外壁上存在有第一环形凹槽242,第一环形凹槽242内固定有第五密封圈15,第五密封圈15挤压于阀套24外壁和壳体25内壁之间。
在母接头组件流体内部、外侧设置上述多道密封结构,各种密封结构的配合使用,保证接头对接前后、导通或截断流体前后的密封性,满足高精度的氟系统检漏要求。同时防止抽真空时外部空气进入接头内部,影响流体介质纯度。
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的母接头组件可与如图13中所示的公接头300配合使用。公接头300包括管状壳体303,安装固定在管状壳体303内部的公阀芯总成301,公阀芯总成30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锥面段3011、第一管段3012、第二锥面段3013、第一阻挡部3014、第二管段3015和第三管段3016。公阀芯总成301前端第二锥面段3013上设置有密封垫304,公阀芯总成301前端第二锥面段301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阻挡部3014,用来限制密封垫304与公阀芯总成301发生相对移动。第一阻挡部3014右侧设置有公头弹簧302,公头弹簧302后侧设置有安装支架305,安装支架305上与支脚3051背离的方向具有容纳部3052,容纳部3052围成的限位空间能阻挡公头弹簧302向公阀芯总成301的径向移动,提高了公头弹簧302与安装支架305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公头弹簧302可靠抵紧于公阀芯总成301和安装支架305之间,确保了公接头300未导通或者截断后的密封性。管状壳体303前端内壁侧设置有第一环形锥面3031,在公头弹簧302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套设在第二锥面段3013上作为第一密封件的密封垫304与第一环形锥面3031发生过盈配合而形成密封面,防止快速接头未导通或者截断后公接头一侧发生泄漏,提高了公接头自身的密封性。公阀芯总成301与母接头组件内部的阀芯9和推套10接触挤压时,公接头的公阀芯总成301受到来自母接头组件一侧的挤压力,公阀芯总成301整体向背离接头对接一侧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公接头300内部密封垫304与公阀芯总成301内侧的第一环形锥面3031分离而形成间隙,进入导通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母接头组件在与公接头对接和拔出时,可参见图14-图23所示,下面按照对接前、对接中、对接完成、拔出前、拔出中及拔出完成的顺序依次说明。其中,下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等是按照顺序对状态进行的标号说明。
对接前参见图14-图17:参见图14和图15,首先,左侧的公接头300在外力的作用下(如气缸或者机械手施加给它的外力,未画出)自动向右侧移动,此时卡套2压紧球体3。参见图16和图17,然后,施加外力,使卡套2向右移动到极限位置,第二弹簧4压缩量到最大值,此时球体3受卡套2压紧力减少,公接头300插入时球体3可径向移动,避免干涉。
对接中参见图18-图21:参见图18和图19,首先,撤去外力,卡套2在第二弹簧4作用下向左移动,卡套2位置复原,挡圈1限制卡套2位置,避免其飞出脱落;球体3沿轴向方向移动到最低点,轴向均布的各个球体3将公接头300完全卡紧,公接头300与母接头组件对接完毕。然后,将摇皮20转动角度α,第一弹簧14受阀套24压紧力逐渐增大,第一弹簧14轴向压缩,偏心轮17带动阀芯9、阀套24、推套10左移,推套10先贴紧公接头管状壳体303,偏心轮17继续沿相同方向转动至母接头组件中阀芯9贴紧公阀芯总成301,本实施中摇皮20带动偏心轮17转动至14.15°(并不仅限于该角度)时,形成上述推套10贴紧公接头管状壳体303且同时阀芯9贴紧公阀芯总成301的状态。此时,第一弹簧14稍微压缩;参见图22和图23,继续将摇皮20转动β,图中为90°,偏心轮17带动阀芯9、阀套24左移到极限位置,此时推套10与公接头管状壳体303固定不动,阀芯9带动公阀芯总成301左移,流路连通。具体的,第一弹簧14继续压缩到极限位置,密封座碗11与阀芯9之间形成间隙,方便流体通过,阀芯9对公阀芯总成301的压力增大,带动其向左移动,公接头300内的公头弹簧302压缩,密封垫304与公阀芯总成301内侧的第一环形锥面3031分离而形成间隙,方便流体通过。
拔出中,首先,参见图20和图21,将摇皮20反向转动75.85°,偏心轮17带动阀芯9、阀套24、推套10右移。此时推套10贴紧公阀芯总成301端面,阀芯9对公阀芯总成301压力减小,第一弹簧14逐渐伸长。然后,参见图18和图19,继续转动摇皮20),阀芯9对公阀芯总成301开始分离,气路被阻断,直至摇皮20转动至垂直位置(90°)时,阀芯9回复至初始位置,即阀芯9与公阀芯总成301的分离距离达到最大值。施加外力拉动卡套2,第二弹簧4压缩。参见图16和图17,施加外力拔出公接头300,球体3径向有空隙,不干涉公接头拔出,完成公接头300和母接头组件分离。
实施例2
参见图4和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接头,包括公接头300和上述母接头组件。
该快速接头,由于具备上述母接头组件,故同样具有内部介质流量增大、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本实施例中的快速接头不仅仅适用于空调冷媒管路,对气体、液体、气固混合、气液混合、液固混合等管路同样适用。该快速接头不仅仅适用于低压系统,对中压、高压、超高压和负压系统同样适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动部以及与外围推动密封组件接触密封而形成介质通道截断状态的阀芯,其中:
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阀芯连接,且转动所述转动部能使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滑移至与公接头对接,并在所述阀芯与所述推动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导通所述介质通道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阀芯连接的偏心凸台,所述偏心凸台的中轴线相对于所述转动部的旋转轴线偏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上背离所述偏心凸台的一侧设置有延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配合凸台,所述配合凸台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摇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嵌套有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阀套,所述阀套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容纳孔和用于供流体通过的通孔,所述阀芯锁固于所述容纳孔中随所述阀套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套设于所述阀芯外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弹性压缩设置于所述阀套和所述推动密封组件之间,使所述推动密封组件的背离所述阀套的端面与所述公接头的壳体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密封组件包括推套和位于其内的密封座碗,其中,所述推套容纳所述阀芯穿过所述密封座碗的一端,所述密封座碗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锥面,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定位斜面;在所述截断状态时,所述定位锥面与所述定位斜面接触密封;所述阀芯滑移至所述介质通道导通时,所述定位锥面与所述定位斜面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一端的自封头,所述自封头的一端存在有容纳所述推套的避让部,另一端存在有容纳所述公接头的对接部,且所述对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在所述自封头的径向上可移动的设置而形成所述公接头无法插入的锁固状态和允许所述公接头插入的对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位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球体,所述自封头的固定所述球体的一端外套设有卡套,所述卡套位于所述球体外时能沿所述自封头的径向向内挤压所述球体形成上述锁固状态;所述卡套和所述自封头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在被压缩时允许所述自封头轴向移动以脱离所述球体,而使所述球体形成上述对接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头的端部固定有凸出于其外壁的挡圈,所述卡套的背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挡圈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头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固定有用于与所述公接头外壳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和用于与推套外壁密封的第二密封圈。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头的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挤压于所述自封头的外壁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碗外壁上限定出固定有第四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第四密封圈挤压于所述环形凹槽和所述推套内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五密封圈,所述第五密封圈挤压于所述阀套外壁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14.一种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接头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母接头组件。
CN202023106428.4U 2020-12-21 2020-12-21 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Active CN214699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6428.4U CN214699692U (zh) 2020-12-21 2020-12-21 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6428.4U CN214699692U (zh) 2020-12-21 2020-12-21 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9692U true CN214699692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8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06428.4U Active CN214699692U (zh) 2020-12-21 2020-12-21 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96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3958A (zh) * 2021-12-03 2022-03-25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封性自封式快速接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3958A (zh) * 2021-12-03 2022-03-25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封性自封式快速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6298B2 (en) Conduit coupling assembly
CN214699692U (zh) 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快速接头
US20130147189A1 (en) Face seal conduit fitting including subassembly
CN216555839U (zh) 一种r744空调热泵管路接头密封结构
CN111946922A (zh) 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
CN201302021Y (zh) 一种快速连接可拆卸气路连接器
CN215807015U (zh) 快速接头
CN113108139A (zh) 液管与液管接头的锁固式防漏组装结构
KR100605095B1 (ko) 퀵 커플러 장치
CN109882675A (zh) 一种柱塞式快速接头
CN216307040U (zh)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CN213576206U (zh) 一种外涨式密封装置
CN213692182U (zh) 液冷管连接结构、液冷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2572090B (zh) 管路接头组件
CN212616855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N111336298B (zh) 一种阀装置、管路连接结构
CN212718594U (zh) 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
CN219866831U (zh) 一种防脱气动接头
CN216913458U (zh) 一种氧弹自动旋转固定装置
CN111120753A (zh) 一种高压下方便单手操作的插拔机构
CN219282643U (zh) 螺帽和接头快装式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球阀
CN217382106U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接头
CN215891463U (zh) 一种冷冻水空调多重密封快速接头
CN220568183U (zh) 加氢口测试工装
CN219912160U (zh) 一种自锁定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