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7920U - 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7920U
CN214697920U CN202120239924.2U CN202120239924U CN214697920U CN 214697920 U CN214697920 U CN 214697920U CN 202120239924 U CN202120239924 U CN 202120239924U CN 214697920 U CN214697920 U CN 214697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ocal fan
air supply
local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99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寿元
李刚
吴将有
华绍广
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steel Maanshan General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Maanshan General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Maanshan General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Maanshan General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99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7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7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7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设有人工制冷降温系统、局部通风系统、PLC控制系统(6)、风温传感器(11)、粉尘传感器(12),人工制冷降温系统由制冷机组(1)、送风局扇(2)、送风风筒(3)顺序组合构成,局部通风系统由排风局扇(4)、排风风筒(5)连接构成;风温传感器(11)安装在距离送风风筒(3)的出口200~500mm处,粉尘传感器(12)安装在距离排风局扇(4)入口300~500mm处;PLC控制系统(6)自动控制制冷机组(1)、送风局扇(2)、排风局扇(4)的开、停及变频运行。本实用新型集通风与制冷降温联合排热降温于一体,具有降温快、降温幅度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通风与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排热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掘进巷道作业过程中,因无法形成贯通风流,掘进工作面进、回风风流线路处于同一通道,新风与污风相互影响,严重影响矿山通风环境。当遇到高温掘进巷道作业时,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进一步恶化。
针对高温掘进工作面的排热降温问题,传统方法是采用局扇强化局部通风,通过布置局扇加强风流流动,依靠风流快速流动减少炮烟、粉尘滞留时间,促进新鲜风流与巷道内空气的冷热交换,创造相对安全的通风作业环境。但是,一般地,掘进巷道作业地点处于全矿通风系统全压作用区域的末端,风压动力较小导致供风量不足,风流流动缓慢,冷热交换后空气降温幅度也不大,难以创造满足作业人员职业呼吸健康的作业环境。
部分矿山企业针对高温掘进巷道采用了人工制冷降温系统,仅简单地采用人工制冷降温机组,不能充分考虑通风气流组织,忽视局部通风气流组织对人工制冷降温效果的有益促进作用,导致人工制冷降温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且运行成本相对局部通风要高出很多,让很多企业失去使用人工制冷降温系统的信心,最后不得不选择单一的局部通风,作业环境仍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单一局部通风、制冷技术在高温掘进巷道的排热降温方面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系统结构简单、气流组织通畅,降温快、降温幅度大的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设有人工制冷降温系统、局部通风系统、PLC控制系统、风温传感器、粉尘传感器:
所述的人工制冷降温系统位于掘进巷道内之进风巷口一侧布置,由制冷机组、送风局扇、送风风筒顺序组合构成,送风局扇布置在制冷机组的出口,送风风筒的进口与送风局扇相连接,送风风筒的出口距离掘进工作面3~7m;
所述的局部通风系统位于掘进巷道内之回风巷口一侧布置,由排风局扇、排风风筒连接构成,排风局扇采用变频控制;排风局扇靠近掘进工作面布置,排风局扇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排风风筒的出口位于回风巷内;
所述的风温传感器安装在距离送风风筒的出口200~500mm处,自动监测掘进工作面区域的作业温度;所述的粉尘传感器安装在距离排风局扇入口300~500mm处,自动监测掘进工作面区域粉尘浓度;
所述的PLC控制系统位于掘进巷道内,PLC控制系统与风温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制冷机组、送风局扇、排风局扇连接,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制冷机组、送风局扇、排风局扇的开、停及变频运行。
为便于制冷机组的移动,所述的制冷机组的底座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1)集局部通风和人工制冷降温联合降温的优点于一体,并易于被矿山企业运用实施,能较好地解决高温掘进巷道的高温热害;(2)系统采用了压抽混合式局部通风进行掘进巷道的通风排尘,兼有辅助通风方式降温,同时采用了人工制冷降温系统,制冷机组可根据需要便捷移动,并设置风温及粉尘监测系统,克服了单一局部通风降温缓慢、降温幅度受限的不足,系统简单、实用性强,具有气流组织通畅,降温快、降温幅度大的优点,可实现掘进巷道全过程作业的动态实时性按需通风及降温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制冷机组;2-送风局扇;3-送风风筒;4-排风局扇;5-排风风筒;6-PLC控制系统;7-进风巷;8-掘进巷道;9-回风巷;10-掘进工作面;11-风温传感器,12-粉尘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在掘进巷道8的一侧设有进风巷7,在掘进巷道8的另一侧设有回风巷9,还设有人工制冷降温系统、局部通风系统、PLC控制系统6、风温传感器11、粉尘传感器12:
所述的人工制冷降温系统位于掘进巷道8内之进风巷7口一侧布置,由制冷机组1、送风局扇2、送风风筒3顺序组合构成,当掘进巷道8断面规格较小时,也可在掘进巷道8适当位置扩帮布置制冷机组1,制冷机组1的底座设有便于移动的滚轮,制冷机组1采用直接蒸发式制冷技术制取冷风;送风局扇2布置在制冷机组1的出口,将冷量以风量形式送出,送风风筒3的进口与送风局扇2相连接,送风风筒3的出口距掘进工作面10的垂直距离为3~7m,以3.5~5.5m范围为佳;所述的送风风筒3的长度,随掘进工作面10的推进而顺延。进风巷7提供掘进巷道8的新风,冷风由送风风筒3送出。送风风筒3的尺寸结合掘进巷道8的断面规格及送风距离确定,满足冷风输送和不影响掘进巷道8内的正常运输作业。
所述的局部通风系统位于掘进巷道8内之回风巷9口一侧布置,由排风局扇4、排风风筒5连接构成,排风局扇4采用变频控制;排风局扇4靠近掘进工作面10布置,排除掘进工作面10区域的爆破炮烟、凿岩粉尘,排风局扇4距掘进工作面10的垂直距离为5~10m,以避免爆破时飞石、爆破震动对排风局扇的损坏;排风风筒5的出口位于回风巷9内,排出掘进巷道8的污风;所述的排风风筒5的长度,随掘进工作面10的推进而顺延。
所述的风温传感器11安装在距离送风风筒3的出口200~500mm处,自动监测掘进工作面10区域的作业温度;所述的粉尘传感器12安装在距离排风局扇4入口300~500mm处,自动监测掘进工作面10区域粉尘浓度;所述的PLC控制系统6位于掘进巷道8内,PLC控制系统6与风温传感器11、粉尘传感器12、制冷机组1、送风局扇2、排风局扇4连接,PLC控制系统6自动控制制冷机组1、送风局扇2、排风局扇4的开、停及变频运行。
设进风巷7风量为Q0,掘进工作面10送风量为Q1,回风巷9风量为Q2,则控制Q0≥Q1≥Q2,维持掘进工作面区域微正压,掘进工作面区域处于新鲜冷风流环境,改善作业人员的呼吸环境。
在爆破时间段,因爆破时段作业区域无人员滞留,PLC控制系统6控制制冷机组1停止运行,送风局扇2继续运行,减小爆破时间段高浓度粉尘、炮烟沿掘进巷道8外溢并吸附集聚于制冷机组1内换热盘管,影响制冷机组1的制冷降温效果。为了快速排出炮烟等粉尘,在爆破作业时间段内,排风局扇4工频运行。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已经在某热害矿山应用。相对无局部通风、无人工制冷措施,风温降温幅度4~5℃,降温效果明显。

Claims (2)

1.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人工制冷降温系统、局部通风系统、PLC控制系统(6)、风温传感器(11)、粉尘传感器(12):
所述的人工制冷降温系统位于掘进巷道(8)内的进风巷(7)口一侧布置,由制冷机组(1)、送风局扇(2)、送风风筒(3)顺序组合构成,送风局扇(2)布置在制冷机组(1)的出口,送风风筒(3)的进口与送风局扇(2)相连接,送风风筒(3)的出口距离掘进工作面(10)3~7m;
所述的局部通风系统位于掘进巷道(8)内的回风巷(9)口一侧布置,由排风局扇(4)、排风风筒(5)连接构成;排风局扇(4)靠近掘进工作面(10)布置,排风局扇(4)距离掘进工作面(10)5~10m,排风风筒(5)的出口位于回风巷(9)内;
所述的风温传感器(11)安装在距离送风风筒(3)的出口200~500mm处;所述的粉尘传感器(12)安装在距离排风局扇(4)入口300~500mm处;
所述的PLC控制系统(6)位于掘进巷道(8)内,PLC控制系统(6)与风温传感器(11)、粉尘传感器(12)、制冷机组(1)、送风局扇(2)、排风局扇(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机组(1)的底座设有便于移动的滚轮。
CN202120239924.2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Active CN214697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9924.2U CN21469792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9924.2U CN21469792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7920U true CN214697920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9924.2U Active CN214697920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7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8054B (zh) 一种用于井下大断面、长距离掘进面的通风除尘系统
CN108506036A (zh) 一种利用矿井回风热能的矿井降温和供热系统
CN103216255B (zh) 一种矿井用压缩空气输冷降温系统及其降温方法
CN106948856A (zh) 一种矿井局部降温装置及方法
CN105134278A (zh) 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升温系统及通风升温施工方法
CN214697920U (zh) 一种高温掘进巷道的联合排热降温系统
CN201560207U (zh) 利用热风炉烟气余热的高炉鼓风脱湿设备
CN205063989U (zh) 一种露天矿山超声波雾化除尘装置
CN208702445U (zh) 一种隧道通风系统
CN112796818A (zh) 一种局部通风与制冷联合的高温掘进巷道排热降温系统
CN110578951A (zh) 一种深井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N206722755U (zh) 一种热冷冲击三级破煤装置
CN206158783U (zh) 一种煤矿巷道作业用降尘装置
CN108756989A (zh) 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
CN207004564U (zh) 一种自动喷雾装置
CN204981980U (zh) 一种双层真空锁气室
CN210422671U (zh) 一种高温地区双洞隧道的巷道式通风降温系统
CN104791002A (zh) 一种利用空气倍增原理处理瓦斯局部积聚的技术及装备
CN105588175A (zh) 竖井井筒冬季防冻供暖系统
CN207501705U (zh) 一种超宽体辊道窑缓冷高温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系统
CN211781751U (zh) 地铁车辆段大库智能温补型驱动推送系统
CN211781737U (zh) 地铁车辆段大库下进风驱动风推送系统
CN2707799Y (zh) 固定式铁路道岔风力除雪装置
CN214697908U (zh) 一种掘进巷道通风除尘降温系统
CN207297070U (zh) 一种隧道台车定时自动水雾帘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