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9761U -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9761U
CN214689761U CN202023283581.4U CN202023283581U CN214689761U CN 214689761 U CN214689761 U CN 214689761U CN 202023283581 U CN202023283581 U CN 202023283581U CN 214689761 U CN214689761 U CN 214689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vehicle body
beams
longitudinal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35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多加
刘业鹏
李�灿
钱梅林
袁超
王后平
陈海琴
李磊
朱柯彬
成南
祁映强
随学永
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835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9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9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9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包括:底盘,包括两个底盘纵梁、三个底盘横梁、前防撞梁和两个门槛纵梁;上车体,包括两个顶盖纵梁、四个顶盖横梁、前挡梁、车头部和车尾部;所述两个顶盖纵梁并排设置,所述前挡梁和四个顶盖横梁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顶盖纵梁之间,且沿所述顶盖纵梁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顶盖纵梁前端连接有车头部,且其尾端连接有车尾部;其中,所述底盘与上车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门槛纵梁和顶盖纵梁之间均连接有中柱。本实用新型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多元材料和多环结构路径提高整车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不增加车身重量,实现轻量化车身架构。

Description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能量吸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轻量化及汽车碰撞安全性能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汽车对前舱纵梁设计吸能、溃缩结构、整车使用热成型等产品以此提高汽车安全性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碰撞对人体的伤害,有限地提升生存空间,但仍无法高效分解受力传递路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碰撞安全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多元材料和多环结构路径提高整车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不增加车身重量,实现轻量化车身架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包括:
底盘,包括两个底盘纵梁、三个底盘横梁、前防撞梁和两个门槛纵梁;
所述两个底盘纵梁并排设置,各个所述底盘纵梁均具有由所述底盘纵梁前端至尾端方向依次设置的前段、前过渡段、中段、后过渡段和后段;
所述前防撞梁和三个底盘横梁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底盘纵梁之间,且沿所述底盘纵梁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两个门槛纵梁分别设置在底盘左右两侧,
上车体,包括两个顶盖纵梁、四个顶盖横梁、前挡梁、车头部和车尾部;
所述两个顶盖纵梁并排设置,所述前挡梁和四个顶盖横梁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顶盖纵梁之间,且沿所述顶盖纵梁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顶盖纵梁前端连接有车头部,且其尾端连接有车尾部;
其中,所述底盘与上车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门槛纵梁和顶盖纵梁之间均连接有中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多元材料和多环结构路径提高整车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不增加车身重量,实现轻量化车身架构。
优选的,所述前挡梁和门槛纵梁之间设有前柱。
优选的,所述两个门槛纵梁之间设有门槛撑板。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先进高强度钢或超高强度钢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上车体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先进高强度钢或超高强度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多元材料和多环结构路径提高整车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不增加车身重量,实现轻量化车身架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包括:
底盘1,包括两个底盘纵梁11、三个底盘横梁12、前防撞梁13和两个门槛纵梁14;
所述两个底盘纵梁11并排设置,各个所述底盘纵梁11均具有由所述底盘纵梁11前端至尾端方向依次设置的前段111、前过渡段112、中段113、后过渡段114和后段115;
所述前防撞梁13和三个底盘横梁12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底盘纵梁11之间,且沿所述底盘纵梁11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两个门槛纵梁14分别设置在底盘1左右两侧;门槛纵梁14、中柱15和顶盖纵梁21形成“工”字形结构,提高了侧面的抗撞击强度,在侧碰过程中,对乘员保护性能提升40%。同时碰撞能量可以通过顶盖纵梁21分散到各个顶盖纵梁21中。
由于以上结构,前防撞梁13受到的撞击力,可以通过两个底盘纵梁11传递到各个底盘横梁12中,以此来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汽车的防撞性能。
上车体2,包括两个顶盖纵梁21、四个顶盖横梁22、前挡梁23、车头部24和车尾部25;
所述两个顶盖纵梁21并排设置,所述前挡梁23和四个顶盖横梁22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顶盖纵梁21之间,且沿所述顶盖纵梁21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顶盖纵梁21前端连接有车头部24,且其尾端连接有车尾部25;
其中,所述底盘1与上车体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门槛纵梁14和顶盖纵梁21之间均连接有中柱15,中柱15就是B柱。
实施例2: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包括:
底盘1,包括两个底盘纵梁11、三个底盘横梁12、前防撞梁13和两个门槛纵梁14;
所述两个底盘纵梁11并排设置,各个所述底盘纵梁11均具有由所述底盘纵梁11前端至尾端方向依次设置的前段111、前过渡段112、中段113、后过渡段114和后段115;
所述前防撞梁13和三个底盘横梁12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底盘纵梁11之间,且沿所述底盘纵梁11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两个门槛纵梁14分别设置在底盘1左右两侧;门槛纵梁14、中柱15和顶盖纵梁21形成“工”字形结构,提高了侧面的抗撞击强度,在侧碰过程中,对乘员保护性能提升40%。同时碰撞能量可以通过顶盖纵梁21分散到各个顶盖纵梁21中。
由于以上结构,前防撞梁13受到的撞击力,可以通过两个底盘纵梁11传递到各个底盘横梁12中,以此来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汽车的防撞性能。
上车体2,包括两个顶盖纵梁21、四个顶盖横梁22、前挡梁23、车头部24和车尾部25;
所述两个顶盖纵梁21并排设置,所述前挡梁23和四个顶盖横梁22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顶盖纵梁21之间,且沿所述顶盖纵梁21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顶盖纵梁21前端连接有车头部24,且其尾端连接有车尾部25;
其中,所述底盘1与上车体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门槛纵梁14和顶盖纵梁21之间均连接有中柱15,中柱15就是B柱。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挡梁23和门槛纵梁14之间设有前柱16。
前柱16、顶盖纵梁21和车头部24形成“Y”形结构,通过侧面“Y”型加强板设计理念,将前碰的能量传递分散至前柱16及门槛纵梁14,保护乘员舱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门槛纵梁14之间设有门槛撑板141。
门槛撑板141、中柱15和顶盖横梁22之间形成环状结构,提高整车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1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先进高强度钢或超高强度钢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车体2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先进高强度钢或超高强度钢中的一种。
其中,高强度钢HSS比例达70%以上,先进高强度钢AHSS比例在30%以上,超高强度钢UHSS比例更是高达20%以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并且能够产生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1),包括两个底盘纵梁(11)、三个底盘横梁(12)、前防撞梁(13)和两个门槛纵梁(14);
所述两个底盘纵梁(11)并排设置,各个所述底盘纵梁(11)均具有由所述底盘纵梁(11)前端至尾端方向依次设置的前段(111)、前过渡段(112)、中段(113)、后过渡段(114)和后段(115);
所述前防撞梁(13)和三个底盘横梁(12)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底盘纵梁(11)之间,且沿所述底盘纵梁(11)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两个门槛纵梁(14)分别设置在底盘(1)左右两侧;
上车体(2),包括两个顶盖纵梁(21)、四个顶盖横梁(22)、前挡梁(23)、车头部(24)和车尾部(25);
所述两个顶盖纵梁(21)并排设置,所述前挡梁(23)和四个顶盖横梁(22)均连接于两侧的所述顶盖纵梁(21)之间,且沿所述顶盖纵梁(21)前端至尾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开;所述顶盖纵梁(21)前端连接有车头部(24),且其尾端连接有车尾部(25);
其中,所述底盘(1)与上车体(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门槛纵梁(14)和顶盖纵梁(21)之间均连接有中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梁(23)和门槛纵梁(14)之间设有前柱(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门槛纵梁(14)之间设有门槛撑板(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先进高强度钢或超高强度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2)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先进高强度钢或超高强度钢中的一种。
CN202023283581.4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Active CN214689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3581.4U CN214689761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3581.4U CN214689761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9761U true CN21468976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0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3581.4U Active CN214689761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9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9070U (zh) 用于车辆的、及用于具有通道的车辆的能量分配侧面结构
CN101559786B (zh) 一种正面兼顾偏置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汽车
CN201165250Y (zh)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CN104340282A (zh) 一种汽车电池保护结构
CN108016506B (zh) 车辆机舱总成
CN203593053U (zh) 用于车辆的碰撞保护系统
CN107416042B (zh) 一种汽车地板前部的九宫格式骨架梁
CN111376986B (zh) 汽车车身骨架前部结构
CN202847620U (zh) 客车正碰吸能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客车
CN112249073A (zh) 一种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
CN211281220U (zh) 地板梁总成及汽车
CN113665683B (zh) 一种提升非承载式车身侧面柱形碰撞性能的车身结构
CN208978951U (zh) 电动汽车下部车架及电动汽车
CN208036446U (zh) 一种车辆前地板结构
CN102619448B (zh) 一种优化偏置碰效果的车门加强结构
CN103786791A (zh) 一种整体式汽车前纵梁
CN201784680U (zh) 一种阶梯式前纵梁
CN102390433A (zh) 汽车的碰撞吸能结构
CN214689761U (zh)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CN104554481A (zh) 车身前地板骨架及车辆
CN210971297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的骨架结构
CN204623580U (zh) 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
CN110758562A (zh) 一种平台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平台车辆
CN207191172U (zh) 一种汽车纵梁
CN112744297A (zh) 一种碰撞能量管理车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ezhong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after: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Unit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ezhong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