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2551U - 喷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2551U
CN214682551U CN202120521650.6U CN202120521650U CN214682551U CN 214682551 U CN214682551 U CN 214682551U CN 202120521650 U CN202120521650 U CN 202120521650U CN 214682551 U CN214682551 U CN 214682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unit
tank
air
liquid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16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久康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ace Steriliz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ace Steri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ace Steriliz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ace Sterilizat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2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2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7/00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B05B17/04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 B05B17/06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 B05B17/0607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 B05B17/0615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spray being produced at the free surface of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n a container and subjected to the vibration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以大量生成具有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小的粒径的微粒子的喷雾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装置具备雾化单元(10)和吹出单元(30),雾化单元(10)具备能够贮存液剂的雾化罐(11)、在雾化罐内将液剂雾化生成微粒子的雾化器件(12)、以及具备能够保持预定的转速的送风部件且将用于搬送液剂的微粒子的搬送空气从设于雾化罐的送风口(11b)向雾化罐内吐出的鼓风机(13),吹出单元(30)将在雾化单元生成的微粒子与搬送空气一起吹出,其中,吹出单元(30)由具有预定的宽度、进深以及高度的大致筒状的吹出部件(31)形成,且在上端具有向斜上方倾斜的狭缝状的喷雾口(32)。

Description

喷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在将液体向空间喷雾的喷雾装置中生成微粒子的技术。
背景技术
正在研发将水或起到规定的效果的水溶液雾化而喷向空间的各种喷雾装置。
在这样的喷雾装置中,为了使微粒子均匀地向空间内大范围扩散,要求稳定生成具有期望的粒径、特别是小到能够使微粒子在空气中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粒径的微粒子。
作为这样的喷雾装置的一例,例如,在老年设施的厅堂、牛棚、猪棚、鸡棚等牲畜房等宽广的空间中,有时需要将具有杀菌作用的液剂大量喷雾。在这样的情况下,若粒子的粒径大,则在到达空间的拐角前落下到地板面或地面,并且导致地板面、壁面、皮肤湿润,成为光滑、发霉、感冒的原因,并不建议。因此,为了在空气中长时间浮游而发挥杀菌效果,需要产生具有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粒径的微粒子。
通常,为了将液体雾化而喷射,采用如下技术:在贮存有水、水溶液的雾化单元中,使使用超声波振子等振子产生的液柱碰撞分离器而分离成大的液滴和小的雾滴,仅对雾滴使用从鼓风机等供给的搬送介质进行搬送而在空气中扩散。(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092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0-5072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能够得到可以选择性地喷射从液滴分离出的雾滴的喷雾装置。但是,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由于向液柱在分离器碰撞的区域直接供给空气,因此液流因空气而紊乱,粒径较大的粒子也被卷入空气而被搬送。因此,被空气搬送而喷射的微粒子的粒径为10μm级,难以生成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粒径0.1~2μm左右)。
另外,为了使微粒子均匀地遍布宽广的空间,需要大量供给用于搬送微粒子的搬送空气,但是,该情况下,不仅粒径小的微粒子,粒径大的粒子也被搬送,难以仅搬送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
为了仅生成、搬送小的微粒子,需要同时高精度地控制对振子的施加电压、鼓风机的转速,如果没有专业知识,难以进行。
特别是,为了选择性地产生粒径小的微粒子,需要降低鼓风机的转速。通过降低鼓风机的转数,能够降低空气的气流,不会搬送大且重的粒子,因此能够选择性地搬送粒径小的微粒子。但是,若降低鼓风机的转速,则风量也同时下降,因此无法遍及大的范围进行喷雾,难以对大厅、家畜棚等喷雾。
本实用新型鉴于这样的课题而作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装置,即使作业不熟练的人,即便不使用昂贵的控制装置进行复杂的控制,也可以稳定地大量生成具有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小的粒径的微粒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雾装置,具备:在能够贮存液剂的雾化罐内将液剂雾化而生成微粒子的雾化单元;向上述雾化罐供给上述液剂的罐单元;以及配设于上述罐单元的上方,且由在角部带有圆角的平面大致矩形状的筒状部件构成的顶部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顶部部件具备从顶面朝向下方形成的顶面凹部和覆盖该顶面凹部的能够开闭的门部,在上述顶面凹部形成有与上述罐单元连通的液剂补给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装置,即使作业不熟练的人,即便不使用昂贵的控制装置进行复杂的控制,也可以稳定地大量生成具有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小的粒径的微粒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雾装置,其具备雾化单元和吹出单元,该雾化单元具备能够贮存液剂的雾化罐、在雾化罐内将液剂雾化生成微粒子的雾化器件、以及具备能够保持预定的转速的送风部件且将用于搬送液剂的微粒子的搬送空气从设于雾化罐的送风口向雾化罐内吐出的鼓风机,上述吹出单元将在雾化单元生成的微粒子与搬送空气一起吹出,其特征在于,吹出单元由具有预定的宽度、进深以及高度的大致筒状的吹出部件形成,且在上端具有向斜上方倾斜的狭缝状的喷雾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吹出单元由具有预定的宽度、进深以及高度的大致筒状的吹出部件形成,因此能够防止产生的微粒子附着于壁面。另外,在吹出单元的上端具备向斜上方倾斜的狭缝状的喷雾口,因此能够抑制喷雾时的压力损失,即使用于喷雾的压力降低,也能够在大范围喷雾。这样,即使在鼓风机的转速低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可以遍及大范围呈雾状喷射充分量的微粒子的喷雾装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喷雾装置,即使作业不熟练的人,即便不使用昂贵的控制装置进行复杂的控制,也可以稳定地大量生成具有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小的粒径的微粒子。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立体图。
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卸下了罩部件80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C是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卸下了罩部件80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1D是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卸下了罩部件80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0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B是本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0的使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吹出单元30的立体图。
图3B是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吹出单元30的俯视图。
图3C是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吹出单元30的主视图。
图3D是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吹出单元30的仰视图。
图4A是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单元60的主视图。
图4B是图4A的A-A剖视图。
图4C是本实施方式的底座部件61的仰视图。
图5A是本实施方式的顶部部件63的卸下了顶部部件罩63g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B是图5A的A-A剖视图。
图5C是本实施方式的顶部部件63的仰视图。
图5D是本实施方式的顶部部件罩63g的俯视图。
图5E是液剂补给时的顶部部件63和吹出单元30的立体图。
图6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雾化装置1的液剂的雾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7A表示变形例2的雾化单元10的使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B表示变形例3的雾化单元10的使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C表示变形例3的雾化单元10的使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D表示变形例3的雾化单元10的使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喷雾装置;10-雾化单元;11-雾化罐;11a-供给口;11b-送风口;11c-送出口;11d-顶面;12-雾化器件;12a、12b、12c…-超声波振子;13-鼓风机;14a、14b-挡板;15-液位传感器;16-停止传感器;20-罐单元;30-吹出单元;31-吹出部件;32-喷雾口;40-供给单元;50-控制单元;60-安装单元;61-底座部件;62-柱状部件;63-顶部部件;64-腿部;70-电源单元;80-罩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说明。此外,这只是一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不限于此。
[喷雾装置的整体结构]
使用图1A~图1D,对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的全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A表示立体图,图1B表示卸下了罩部件80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C表示卸下了罩部件80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1D表示卸下了罩部件80的状态的后视图。此外,在图1B中,液位传感器15、控制单元50以及电源单元70省略图示,在图1C中,电源单元70省略图示。
如图1A~图1D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包括:将液剂雾化且生成并搬送微粒子的雾化单元10;贮存用于向雾化单元供给的液剂的罐单元20;吹出在雾化单元10所生成的微粒子的吹出单元30;进行在雾化单元10所生成的微粒子的送出及向雾化单元10的液剂的供给的供给单元40;进行各设备的控制的控制单元50;将各个单元彼此固定的安装单元60;向各设备供给电力的电源单元70;以及覆盖各个单元的罩部件8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液剂,假定使用具有杀菌效果的亚氯酸水溶液,喷雾装置1用作杀灭浮游在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的杀菌装置。
[雾化单元10的结构]
使用图1A~图1D及图2A~图2B,对本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0进行说明。图2A表示雾化单元10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B是表示雾化单元10的使用时的样子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雾化单元10具备:具有规定的宽度且可贮存液剂的雾化罐11;在雾化罐11内沿宽度方向及进深方向配设有多个将液剂雾化而生成微粒子的超声波振子12a、12b、12c…的雾化器件12;具备可保持规定的转速的未图示的送风部件,且将用于搬送液剂的微粒子的搬送空气从设于雾化罐11的送风口11b向雾化罐11内排出的鼓风机13;以承接通过超声波振子12a、12b、12c…产生的液剂的液柱的方式配设的两个挡板14a、14b;以及探测雾化罐11内的液位的液位传感器15。
雾化罐11用于贮存从罐单元20供给的液剂,并将其雾化,呈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在雾化罐11的顶面11d形成有供给口11a,经由后述的供给单元40的液剂供给泵41从罐单元20供给来的液剂经由供给口11a流入雾化罐11内。另外,在雾化罐11的顶面11d形成有送风口11b,来自鼓风机13的搬送空气穿过送风口11b流入雾化罐11内。而且,在雾化罐11的顶面11d形成有送出口11c,在雾化罐11内雾化成的微粒子和搬送空气一起从送出口11c被送出。雾化罐11通过例如螺纹固定等公知的方法固定于后述的安装单元60的下部底座61。此时,雾化罐11配设于由安装单元60的六个柱状部件62划分出的区域的内侧。此外,雾化罐1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雾化罐11的顶面11d由装配于雾化罐11的主体部分的顶面部件形成。
雾化器件12是具备配设于雾化罐11内的底部的多个超声波振子12a、12b、12c…的器件,且通过从电源单元70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产生超音波。本实施方式的雾化器件12以平面状配设有雾化罐11的进深方向两列、宽度方向三列的超声波振子12a、12b、12c、12d、12e、12f,在雾化罐11内的大范围将液剂雾化,产生微粒子。当使雾化器件12工作时,从液面按照配列的各超声波振子12a、12b、12c…朝向各个超声波振子12a、12b、12c…的上方产生液柱。
鼓风机13具备可根据来自控制单元50的信号控制转速的未图示的送风部件,将用于搬送雾化的液剂的搬送空气穿过送风口11b供给至雾化罐11内,而且排出搬送空气的未图示的排出口连接于雾化罐11的送风口11b,并配设为可以朝向下方送风。本实施方式中,鼓风机13通过从电源单元70供给的电力驱动,根据来自控制单元50的信号使施加电压变化,从而控制转速。
接下来,对两个挡板14a、14b进行说明。挡板14a、14b是由不锈钢形成的平板状的部件,其基本的功能是将通过雾化器件12的超声波振动所产生的液滴分成大的液滴和小的微粒子。也就是,当在各个超声波振子12a、12b、12c…的上方产生液柱时,液柱含有的粒径大的液滴与挡板14a、14b碰撞而流向下方,回流到贮存于雾化罐11的液层。另一方面,液柱含有的粒径小的雾滴为浮游于挡板14a、14b附近的状态,随着由鼓风机13供给的搬送空气被搬送至送出口11c。这样,通过挡板14a、14b的工作,能够将通过超声波振动所产生的粒径大的液滴和粒径小的雾滴分离。
除了这样的基本的功能,本实施方式的挡板14a、14b还以能够发挥后述的功能的方式如下记地配设。
本实施方式的挡板14a(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挡板)配设于送风口11b的下方且超声波振子中的配置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超声波振子12a、12d的上方。
另外,挡板14a以一端具有连接于雾化罐11的顶面11d的连接部14ac(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接部),并且另一端具有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隔配设的边缘部14ae(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边缘部)的方式朝向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向斜下方倾斜配设。
挡板14b(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挡板)配设于供给口11a及送出口11c的下方且超声波振子中的配设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超声波振子12c、12f的上方。
另外,挡板14b以一端具有连接于雾化罐11的顶面的连接部14bc(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连接部),并且另一端具有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也就是与配设挡板14a的一侧相反的侧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隔配设的边缘部14be(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边缘部)的方式朝向与挡板14a相反的方向、也就是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向斜下方倾斜配设。
也就是,挡板14a的端部以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设,挡板14b的端部以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设。
而且,送风口11b设于比挡板14a的连接部14ac靠宽度方向一端侧,送出口11c设于比挡板14b的连接部14bc靠宽度方向另一端侧。
液位传感器15用于探测贮存于雾化罐11内的液剂的液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配设于雾化罐11的外部的浮子式。该情况下,在雾化罐11的适当的高度设有未图示的流通孔,液剂穿过流通孔流入液位传感器15。通过流通孔连接的雾化罐11和液位传感器15处于相同的压力下,因此液位传感器15内的液位和雾化罐11内的液位为相同的值。这样,通过外部的液位传感器15探测雾化罐11的液位,但只要是能够计测液位,就不限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液位传感器15用于探测预定的第一液位h1、以及比第一液位h1高的第二液位h2。
停止传感器16与液位传感器15同样地用于探测贮存于雾化罐11内的液剂的液位,但如后述地,探测用于判断使喷雾装置1的运转强制地停止的液位。
如上述地,雾化罐11配设于由安装单元60的六个柱状部件62划分出的区域的内侧,但同样地,构成雾化单元10的各设备也配设于由六个柱状部件62划分出的区域的内侧。换言之,在俯视时,多个柱状部件62位于最外侧,配设为各设备位于被多个柱状部件62包围的区域的内侧。
[罐单元20的结构]
罐单元20用于临时贮存向雾化罐11供给的液剂,且配置于雾化单元10的上方。罐单元20呈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在上表面开设有连接于后述的顶部部件63的液剂补给口63e的流入口。另外,在底面开设有连接于供给单元40的液剂供给管42的连接口。罐单元20以配设于由后述的安装单元60的六个柱状部件62划分出的区域的内侧的方式通过例如螺纹固定等公知的方法固定于柱状部件62。此时,也可以在罐单元20的外表面设置凸缘部,在凸缘部进行与柱状部件62的连接。在罐单元20的大致中央部,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凹部20a,且构成为,能够使从雾化罐11向吹出单元30供给微粒子和搬送空气的供给管43穿过该凹部20a。罐单元20的容量比雾化罐11的容量大且通过向罐单元20的一次的液剂的补给能够进行多次向雾化罐11的液剂的供给,因此,可以长时间持续运转。此外,罐单元20与雾化罐11同样地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
[吹出单元30的结构]
使用图3A~图3D对吹出单元30进行说明。图3A表示吹出单元30的立体图,图3B表示吹出单元30的俯视图,图3C表示吹出单元30的主视图,图3D表示吹出单元30的仰视图。
吹出单元30用于将在雾化单元10生成的微粒子和搬送空气一起吹出,且设置为从配设于安装单元60的最上部的顶部部件63向上方突出。吹出单元30由具有规定的宽度、进深以及高度的无底的大致筒状的吹出部件31形成,在上端具有向斜上方倾斜且沿宽度方向形成为狭缝状的喷雾口32。在吹出部件31的下端形成有可插入后述的顶部部件63的卡定凹部63b的多个未图示的卡定爪部。
在吹出部件31的内部,从顶面的内侧突出设置有划分壁33,在被划分壁33包围的区域连接供给单元40的供给管43,从而使来自雾化单元10的微粒子和搬送空气流入吹出单元30内。关于这一点,若参照图5A所示的顶部部件63的将顶部部件罩63g卸下了的状态下的俯视图进行说明,则在顶部部件63的顶面开设有与供给单元40的供给管43连接的连接口63a。同样,在顶部部件63的顶面形成有供吹出单元30的形成于下端部的未图示的卡定爪部卡定的卡定凹部63b。而且,当吹出单元30的卡定爪部卡定于顶部部件63的卡定凹部63b时,划分壁33的下端与顶部部件63的连接口63a的周围密封地紧贴,划分壁33的内侧区域和供给单元40的供给管43经由连接口63a连接。
而且,在划分壁33的内侧区域的上端形成有向斜上方倾斜的狭缝状的喷雾口32,从连接口63a流入到划分壁33的内侧区域的微粒子及搬送空气从喷雾口32喷出。
[供给单元40的结构]
返回到图1A~图1D,对供给单元4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B~图1D所示,供给单元40包括:用于将贮存于罐单元20的液剂向雾化单元10供给的液剂供给泵41;连接于液剂供给泵41且使液剂在罐单元20和雾化单元10之间流通的液剂供给管42;以及将在雾化单元10所生成的微粒子和搬送空气向喷雾单元供给的供给管43。
液剂供给管42连接形成于罐单元20的底面的未图示的连接口和液剂供给泵41的入口,并且连接液剂供给泵41的出口和形成于雾化罐11的顶面的供给口11a。
也就是,通过使用液剂供给泵41和液剂供给管42,能够将贮存于罐单元20的液剂根据需要从供给口11a向雾化罐11内供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管泵作为液剂供给泵41,但不限于此。
供给管43连接形成于雾化罐11的顶面的送出口11c和顶部部件63的连接口63a。
也就是,在雾化罐11所生成的微粒子与搬送空气一起从送出口11c被送出,且流通于供给管43,从顶部部件63的连接口63a流入形成于吹出单元30的划分壁32的内侧区域,然后从喷雾口31喷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管43由蛇纹状的挠性管构成,但不限于此。另外,供给管43穿过形成于罐单元20的大致中央部的上下方向的凹部将送出口11c和连接口63a连接。
[控制单元50的结构]
控制单元50控制鼓风机13的驱动、液剂供给泵41的驱动,由公知的电路、开关等构成。
[安装单元60的结构]
使用图4A~图4C对安装单元60进行说明。图4A表示安装单元60的主视图,图4B表示图4A的A-A截面图,图4C表示底座部件61的仰视图。
安装单元60用于固定上述各单元、部件,由下部底座61、多个柱状部件62、顶部部件63以及多个腿部64构成。
下部底座61是位于安装单元60的下端的平面矩形状的板状的部件,固定于雾化罐11,并且固定多个柱状部件62下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部底座61的四边具备向上方突出的立起部61a,在各立起部61a,通过未图示的螺纹固定而固定有多个柱状部件62的下端部。另外,在下部底座61的四个拐角部设有连接用于将喷雾装置1设置于地板面的腿部64的连接口61b。在连接口61b形成有内螺纹,形成于腿部64的外螺纹部可转动地连接。
柱状部件62是沿大致铅垂方向配设的多个柱状的部件,且为将由多个柱状部件划分出的领域的内侧的区域划分成配设各单元的区域,并且固定各单元的部件。如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六个柱状部件62划分出供各单元配设的内侧区域。各柱状部件62的下端部固定于下部底座61的立起部61a,并且上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螺纹固定而固定于顶部部件63。也就是,六个柱状部件62连接下部底座61和顶部部件63。此外,在图4A及图4B中,为了帮助理解,将立起部61a及柱状部件62的厚度描绘得较大。
而且,在柱状部件62的中间部分配置有用于固定罐单元20、控制单元50等的未图示的固定部。
特别是在柱状部件62的上方,在统一高度配置有多个可供作为用于固定罐单元20的固定部之一发挥功能的螺栓插通的未图示的插通孔,通过该螺栓螺纹固定于在罐单元20的规定高度所配设的内螺纹部,能够将罐单元20固定于柱状部件62。
这样,通过在由沿铅垂方向配设的多个柱状部件62包围的区域配设各设备,各设备以沿纵向重叠的方式配设。而且,俯视时,柱状部件62是配置于最外侧的部件,因此能够将后述的罩部件80以卷绕于柱状部件62的方式配设。此时,罩部件80呈无凹凸的形状,因此装配有罩部件80的喷雾装置1能够得到赋予适于各种环境的良好的印象的外观。
接下来,使用图5A~图5E对顶部部件63进行说明。图5A表示顶部部件63的卸下了顶部部件罩63g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B表示图5A的A-A剖视图,图5C表示顶部部件63的仰视图,图5D表示顶部部件罩63g的俯视图,图5E表示液剂补给时的顶部部件63和吹出单元30的立体图。
顶部部件63是位于安装单元60的最上部的部件,是固定于各柱状部件62的上端部,并且在喷雾装置1整体的最上部固定吹出单元30的部件。如图5B及图5E所示,顶部部件63有具有侧壁且角部带有圆角的无底的平面大致矩形状的筒状部件构成。
如图5A及图5C所示,在顶部部件63的顶面开设有与供给单元40的供给管43连接的连接口63a。同时,在顶部部件63的顶面形成有供形成于吹出部件31的下端部的未图示的卡定爪部卡定的卡定凹部63b。
而且,在顶部部件63的顶面具备朝向下方局部高低降低而成的顶面凹部63c和覆盖顶面凹部63c的可开闭的门部63d,并且在顶面凹部63c具备与形成于罐单元20的上表面的未图示的流入口连接的液剂补给口63e。在液剂补给口63e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且构成为螺纹紧固具有外螺纹部的未图示的帽部件。
顶部部件63与多个柱状部件62的连接如下进行:从设于顶面的多个螺纹孔63f插通未图示的螺栓,将该螺栓螺纹固定于在各柱状部件62的上端所设置的未图示的内螺纹部。或者,也可以取代在柱状部件62设置内螺纹部,而是使用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在连接顶部部件63和柱状部件62后,如图5E所示地,顶部部件63的顶面被图5D所示的顶部部件罩63g覆盖。
[电源单元70的结构]
电源单元70是连接于家庭用或商用的电源对各设备供给电力的单元。具体而言,连接于电源插座的电缆、喷雾装置1本身的电源开关71等包含于电源单元70。
[罩部件80的结构]
罩部件80是配设于多个柱状部件62的周围且覆盖各设备的部件。
具体而言,如图1A所示,以覆盖从顶部部件63的下方到下部底座61的高度的方式卷绕配设于多个柱状部件62的周围。罩部件80通过利用折弯加工将具有弹性的不锈钢的板状部件弯曲而形成。
在此,在构成喷雾装置1时,在由沿铅垂方向配设的多个柱状部件62包围的区域配设有雾化单元10、罐单元20等各设备,因此,俯视时,柱状部件62配置于最外侧。因此,能够将罩部件80以卷绕于柱状部件62的方式配设。此时,罩部件80呈无凹凸的形状,因此装配有罩部件80的喷雾装置1能够得到赋予适于各种环境的良好的印象的外观。
[使用了喷雾装置1的喷雾方法]
接下来,使用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雾化装置1的液剂的雾化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00:液剂的补给〕
首先,在启动雾化装置1前,向罐单元20补给液剂(步骤S100)。
在向罐单元20补给液剂时,使用者打开设于顶部部件63的顶面的可开闭的门部63d,卸下装配于液剂补给口63e的未图示的帽,使液剂流入形成于顶面凹部63c的液剂补给口63e。补给液剂结束后,拧紧帽,关闭门部63d。
这样,液剂补给口63e被可开闭的门部63d覆盖,因此在不使用时,能够用门部63覆盖液剂补给口63e,能够保持整洁的外观。特别地,液剂补给口63e形成于顶面凹部63c,因此,当关闭门部63d时,顶部部件63的顶面除了吹出单元30具有同一平面,因此能够发挥特别优异的外观性。
〔步骤S110:液剂的供给开始〕
当在步骤S100中向罐单元20补给液剂时,使用者将构成电源单元70的未图示的电源线连接于一般家庭用或商业用的电源,然后接通同样地构成电源单元70的电源开关71。当接通电源开关71时,控制单元50使液剂供给泵41工作,开始投入到罐单元20的液剂的向雾化罐11的供给(步骤S110)。
贮存于罐单元20的液剂的向雾化罐11的供给如下进行。也就是,根据来自控制单元50的信号,液剂供给泵41驱动,随之液剂从形成于罐单元20底面的未图示的连接口流出,且穿过液剂供给管42和液剂供给泵41从形成于雾化罐11的上表面的供给口11a流入雾化罐11内。
〔步骤S120~S130:第二液位的判断~液剂的供给停止〕
与在步骤S110中开始液剂的供给同时地,控制单元50开始基于液位传感器15进行液位的判断,判断雾化罐11内的液位是否达到规定的第二液位h2(步骤S120)。
由液位传感器15探测到的液位未达到第二液位h2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20中为N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使液剂供给泵41的供给持续,在达到第二液位h2的情况下,即,当在步骤S120中为Y时,控制单元50使液剂供给泵41的供给停止(步骤S130)。
〔步骤S140:液剂的雾化〕
当在步骤S130中液剂的供给停止时,控制单元50开始雾化单元10的液剂的雾化(步骤S140)。此外,步骤S140中的雾化运转的开始也可以控制为将由液位传感器15探测到的液位达到第一液位h1作为触发而进行。该情况下,雾化运转和液剂的供给同时进行,但是,优选能够提前开始雾化运转。
在雾化单元10进行液剂的雾化时,控制单元50开始鼓风机13的搬送空气的送风,并且开始雾化器件12的液剂的雾化。
随着雾化器件12的工作,如图2B所示地,在各超声波振子12a、12b、12c…的上方立起液柱。液柱含有大小不同的粒径的粒子,相对于以使液柱接触的方式在超声波振子的上方向斜下方倾斜配设的挡板14a、14b,液柱含有的粒径大的液滴接触而流向下方,回流至贮存的液层,并且仅粒径小的雾滴浮游于空中。
另外,随着鼓风机13的工作,搬送空气从送风送风口11b朝向下方供给,搬送浮游于空中的粒径小的雾滴,并从送出口11c送出。
此时,设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挡板14a配设于送风口11b的下方且宽度方向一端侧的超声波振子12a、12d的上方,因此可防止从鼓风机13供给的搬送空气直接到达液面、液柱,并且可防止从液面立起的液柱、液滴从送风口11b流入而直接到达鼓风机13。因此,具有液剂的雾化、搬送空气的供给不会彼此互相妨碍的功能,由此,可保证粒子的粒径的分选的性能。
另外,从鼓风机13供给来的搬送空气与挡板14a的一侧的面碰撞,并沿挡板14a的一侧的面流动,因此,此时产生压力损失,用于搬送粒子的压力降低。由于搬送空气的压力降低,因此从通过与挡板14a、14b碰撞而分离成液滴和小的粒子的液剂中,仅比通常能够搬送的程度的大小的粒子更小的微粒子被搬送空搬送。
另外,沿挡板14a的一侧的面流动的搬送空气从边缘部14ae与雾化罐11的一端侧的面之间流出时,在挡板14a的另一侧的面、也就是液柱接触的区域形成负压的区域,在该负压区域中,搬送空气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因此除了粒径非常小的微粒子以外无法搬送而向下方的液面落下。因此,仅粒径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被搬送空气搬送至下流侧。
根据这样的机制,能够仅通过在挡板承接液柱便由搬送空气搬送微小的粒子,能够提供可以选择性地仅喷出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的喷雾装置。
另外,挡板14a以一端具有连接于雾化罐11的顶面11d的连接部14ac(第一连接部),并且另一端具有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隔的边缘部14ae(第一边缘部)的方式向斜下方倾斜配设。而且,为了使从鼓风机13供给的搬送空气在雾化罐11内的外周侧穿过,从内方朝向外方突出地配设。
通过挡板14a的这样的构造,从送风口11b向下供给来的搬送空气随着挡板14a的配设方向使流向向斜下方变化,穿过形成于雾化罐11的一端侧的侧面与挡板14a的边缘部14ae之间的间隙而到达雾化罐11的液层附近的底部。到达底部的搬送空气朝向另一端侧的侧面转换方向,在液面附近朝向雾化罐11的另一端侧的侧面流通。然后,在雾化罐11的另一端侧的侧面附近,将朝向转换到上方,朝向形成于顶面11d的送出口11c流动。另外,一部分搬送空气穿过形成于雾化罐11的一端侧的侧面与挡板14a的另一端部之间的间隙后,环绕挡板14a的承接液柱的一侧的面,在雾化罐11内形成回旋流,并从送出口11c流出。
这样,从送风口11b向下供给的搬送空气随着挡板14a的配设方向在雾化罐11的内部形成缓和的回旋流,一部分环绕承接液柱的一侧的面,然后一部分穿过雾化罐11内的外周侧,从而从送出口11b送出。
然后,从送风口11b供给来的搬送空气在雾化罐11内的外周侧穿过,形成缓和的回旋流,因此,通过随着回旋流的产生而产生的离心力的效果,分离成微小的粒子和更微小的微粒子,仅微粒子被搬送空气搬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口11b和送出口11c设于雾化罐11的顶面11d且隔着挡板14a互相相反侧的部位。
因此,能够形成夹着挡板14a的回旋流,能够提高回旋流的离心分离的效果。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10通过鼓风机13和挡板14a协动,能够选择性地仅生成并送出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挡板14b以一端具有连接于雾化罐11的顶面的连接部14bc(第二连接部),并且另一端具备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也就是与配设挡板14a的侧相反的侧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隔的边缘部14be(第二边缘部)的方式朝向与挡板14a相反的方向的斜下方配设。
而且,挡板14b配设于送出口11c的下方且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超声波振子12c、12f的上方。因此,由超声波振子12c、12f产生的液柱含有的粒径大的液滴接触挡板14b的下表面而流向下方,回流到贮存的液层,并且,仅粒径小的雾滴浮游于空中。
此时,搬送空气的压力由于与挡板14a的接触而降低,因此,仅比通常能够搬送的程度的大小的粒子更小的微粒子被搬送空气搬送。这样,即使关于在挡板14b附近产生的粒子,也能够仅分选并搬送粒径小的微粒子。
另外,送风口11b在雾化罐11的顶面11d设于比挡板14a的连接部14ac靠宽度方向一端侧,并且送出口11c设于比挡板14b的连接部14bc靠宽度方向另一端侧,从而形成于雾化罐11内的回旋流为夹着挡板14a及挡板14b遍及雾化罐11内全体而形成的大的回旋流。因此,基于搬送空气的离心力进行的微粒子的选择被进一步强化,能够可靠地仅分选并喷射微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
〔步骤S150~S160:第一液位的判断~开始液剂的补充〕
返回到图6的流程图。当在步骤S140开始液剂的雾化时,控制单元50开始基于液位传感器15的液位的判断,判断雾化罐11内的液位是否低于第一液位h1(步骤S150)。
在由液位传感器15探测到的液位能够确保第一液位h1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50中为N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原样地持续雾化,在低于第一液位h1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50中为Y时,控制单元50开始基于液剂供给泵41进行的液剂的补充(步骤S160)。
步骤S160中的液剂的补充与步骤S110同样地通过使液剂供给泵41工作而进行。该情况下,能够一边继续雾化运转,一边同时进行基于液剂供给泵41的液剂的向雾化罐11的补充。
特别是供给口11a形成于挡板11b的上方,因此从供给口11a供给的液剂沿挡板11b以液体的状态落下到贮存于雾化罐11内的液层。也就是,从供给口11a供给的液剂不受超声波振动的影响地补充到液层。因此,能够不对本实施方式的微粒子的分选性能产生影响地补充液剂。
〔步骤S170~S180:第二液位的判断~停止液剂的供给〕
与在步骤S160开始液剂的补充同时地,控制单元50开始基于液位传感器15进行液位的判断,判断雾化罐11内的液位是否达到了比规定的第一液位h1高的第二液位h2(步骤S170)。
在由液位传感器15探测到的液位未达到第二液位h2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70中为N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使液剂供给泵41的供给继续,在达到了第二液位h2的情况下,即,在步骤S170为Y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使液剂供给泵41的供给停止(步骤S180)。
之后,也可以直至使用者断开电源开关71,再次返回步骤S150,以反复进行从第一液位的判断到液剂的供给的方式进行控制。
由此,能够将雾化罐11内的液剂的液位保持在第一液位h1与第二液位h2之间,使用者不用关注液位的增减,能够自动长时间持续运转。
另外,控制单元50也可以构成为,始终使用停止传感器16判断是否低于比第一液位h1更低的第三液位h3。在停止传感器16探测大低于第三液位h3的情况细,控制单元50使鼓风机13及雾化器件12的动作立即停止。
由此,能够抑制液剂极端少的状况下的雾化器件12的工作,防止所谓的空烧。
另外,此时,也可以构成为,控制单元50与使运转停止同时地,使报警音鸣响,或者使警告灯点亮,从而通知使用者成处于空烧状态。由此,使用者能够认识到处于空烧状态。
[使用了喷雾装置1的粒径的调整]
接下来,对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喷雾装置1喷出的微粒子的粒径调整为期望的值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地,控制单元50通过控制对鼓风机13施加的电压,能够控制鼓风机13的送风部件的转速。然后,通过提高送风部件的转速,能够使从喷雾口32喷出的微粒子的粒径缩小。相反地,通过降低送风部件的转速,能够增大从喷雾口喷出的微粒子的粒径。以下,对随着该送风部件的转速变化能够使喷出的粒子的粒径变化的机理进行说明。
一般地,当控制送风部件的转速时,风量随着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提高送风部件的转速时,风量增加,当降低转速时,风量减少。但是,由于风压本身不变,因此基于搬送空气得到的搬送的能力不变,通过使转速变化,不能使可搬送的粒子的粒径变化。
另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中,从鼓风机13供给的搬送空气的送风口11b配设于挡板14a的上方,因此从送风口11b供给的搬送空气与挡板14a的一侧的面碰撞,产生压力损失。
当在引起搬送空气的压力损失的状态下控制送风部件的转速时,相对于搬送空气的风量变化,能够增大风压的变化。例如,当提高送风部件的转速时,搬送空气的风量增加,从而随着与挡板14a的接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加,因此,搬送空气的压力降低,搬送粒子的能力降低。因此,与使转速变化前相比,搬送粒径小的粒子。
相反地,当降低送风部件的转速时,搬送空气的风量减少,随着与挡板14a的接触产生的压力损失减少,因此搬送空气的压力上升,搬送粒子的能力提高。因此,与使转速变化前相比,搬送粒径大的粒子。
这样,能够利用压力损失的增减,使能够搬送的粒子的粒径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搬送空气穿过形成于挡板14a的边缘部14ae与雾化罐11之间的间隔后,环绕挡板14a的承接液柱的侧的面,然后到达送出口11c,因此在挡板14a的周围形成朝向送出口的搬送空气的缓和的回旋流。
而且,通过控制送风部件的转速,风量变化,因此,对雾化的粒子施加的离心力变化,也就是,能够使可搬送的粒子的粒径变化。例如,当提高送风部件的转速时,通过搬送空气的风量的增加,对伴随着回旋流的粒子施加的离心力增加,粒径较小的粒子被分离,因此仅搬送粒径非常小的粒子。
相反地,当降低送风部件的转速时,搬送空气的风量减少,对伴随着回旋流的粒子施加的离心力降低,因此,分离粒子的能力减弱,粒径大的粒子也能够搬送。
这样,通过利用控制单元50控制鼓风机13的送风部件的转速,可以从喷雾口32喷出期望的粒径的微粒子。
<变形例1>
在图6表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10中,使用液剂供给泵41从罐单元20向雾化罐11供给液剂,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取代液剂供给泵41而使用电磁阀供给液剂。
也就是,在液剂供给管42的途中配设可根据来自控制单元50的信号开闭的电磁阀,当从控制单元50发送打开信号时,电磁阀开放,供给液剂。此时,罐单元20配设于雾化罐11的上方,因此,能够使用重力供给液剂,相比使用液剂供给泵41,能够迅速且无需耗电地供给液剂。特别是在起动时,将液剂向雾化罐11供给时使用重力进行供给,因此能够缩短从接通电源开关71到开始雾化的时间,能够提供便于使用的喷雾装置1。
<变形例2>
使用图7A~图7D,对雾化单元10的结构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将挡板14a、14b取代向斜下方倾斜配设,而能够在从顶面朝向铅垂下方配设后,朝向雾化罐11的侧面向水平方向弯曲而配设。
特别是如图7A所示地,将挡板14a从顶面11d向铅垂下方下垂后,朝向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面向水平方向弯曲,且将边缘部14ae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由此,与上述同样地,能够使来自鼓风机13的搬送空气与挡板14a的一侧的面接触而引起压力损失。其结果,能够从与挡板14a的另一侧的面进行了接触的液柱仅搬送微粒子,能够提供可以选择性地仅喷出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的喷雾装置1。
另外,将挡板14a这样构成,搬送空气也穿过边缘部14ae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面之间,并在挡板14a的下方穿过,因此,能够在雾化罐11内形成回旋流。其结果,能够利用离心力的分离的效果从与挡板14a的另一侧的面进行了接触的液柱仅搬送微粒子,能够提供可以选择性地仅喷出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的喷雾装置1。
<变形例3>
能够将送风口11b、送出口11c不配设于雾化罐11的顶面11d而配设于侧面。
即使如图7B所示地将送风口11b配设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面的情况下,只要配置于比边缘部14ae的位置靠上方,从送风口11b流入的搬送空气就与挡板14a接触,因此就能够引起搬送空气的压力损失,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另外,即使如图7C所示地将送出口11c配设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侧面的情况下,只要配设于比边缘部14bc的位置靠上方,就能够在雾化罐11内形成回旋流,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如图7D所示地将配设送风口11b的位置配设于吹入的搬送空气与挡板14a不接触的位置。即使这样的情况下,搬送空气也穿过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面与边缘部14ae之间,并在挡板14a的下方穿过,因此,能够在雾化罐11内形成回旋流,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这样,即使变更挡板14a、14b的配置、形状,或者变更送风口11b、送出口11c的配置,只要是能够引起本实用新型中所说明的现象的方案,就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中。
以下,总结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由于具备挡板14a和挡板14b,挡板14a配设成承接由超声波振子中的配设于宽度方向一端侧的超声波振子12a、12d产生的液剂的液柱,挡板14b配设成承接由配设于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超声波振子12c、12f产生的液剂的液柱,因此,液柱与配设于各超声波振子12a、12b、12c…的上方的挡板14a、14b接触,由此液柱含有的粒径大的液滴与挡板14a、14b接触而流向下方,回流到贮存的液层,并且仅粒径小的雾滴大量浮游于空中而被搬送空气搬送。
此时,挡板14a具备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内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边缘部14ae和连接于雾化罐11的内侧的连接部14ac,送风口11b配设于比连接部14ac靠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一端侧,挡板14b具备与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内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边缘部14be和连接于雾化罐11的内侧的连接部14bc,送出口11c配设于比连接部14bc靠雾化罐1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由此在雾化罐11内夹着挡板14a及挡板14b遍及雾化罐11内全体形成大的回旋流。因此,通过随着回旋流的发生而产生的离心力的效果,分离呈微小的粒子和更微小的微粒子,能够提供可以可靠地仅分选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小的微粒子并大量喷出的喷雾装置1。
另外,以从送风口11b供给出的搬送空气与挡板14a的一侧的面接触的方式配设挡板14a,因此,此时产生压力损失,用于搬送粒子的压力降低。由于搬送空气的压力降低,因此能够通过搬送空气从通过与挡板14a碰撞而分离成液滴和小的粒子的液剂仅搬送比通常能够搬送的程度的大小的粒子更小的微粒子。
另外,送出口11c相对于挡板14a的连接部14ac配设于送风口11b的相反侧,因此,与挡板14a接触了的搬送空气穿过形成于挡板14a的边缘部14ae与雾化罐11的内面之间的间隔到达送出口11c。此时,在挡板14a的搬送空气接触的面的背面侧、也就是液柱接触的区域形成负压的区域,在该负压区域中,搬送空气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因此粒径非常小的微粒子以外无法搬送而向下方的液面落下。因此,能够通过搬送空气仅将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粒径小的微粒子向送出口11c侧搬送。
另外,从送风口11b供给来的搬送空气穿过形成于挡板14a的边缘部14ae与雾化罐11之间的间隔后,环绕承接液柱的一侧的面后到达送出口11c,因此,在挡板14a的周围形成朝向送出口11c的搬送空气的缓和的回旋流。通过液柱与挡板14a碰撞而从液滴分离出的微小的粒子被搬送空气搬送时,通过随着回旋流的发生而产生的离心力的效果,分离成微小的粒子和更微小的微粒子,仅微粒子被搬送空气搬送。由此,能够提供通过挡板14a的效果和回旋流的效果可以仅将微粒子与搬送空气一起从送出口11c送出的喷雾装置。
另外,送风口11b和送出口11c分别设于隔着挡板14a彼此相反的侧的顶面11d,因此能够形成夹着挡板14a的回旋流,能够提高回旋流的离心分离的效果,因此能够提供可以仅喷出粒径更小的微粒子的喷雾装置1。
另外,挡板14a在超声波振子12a、12d的上方且送风口11b的下方配置成遮挡由超声波振子12a、12d产生的液柱及从送风口11b供给的搬送空气的朝向,因此,能够防止通过超声波振子12a、12d的工作产生的液柱直接吹入鼓风机13,并且能够防止来自鼓风机13的搬送空气直接吹到液柱。因此,能够提供不损害挡板14a对粒子的分选效果且可以通过搬送空气仅搬送微小的粒子的喷雾装置1。
另外,以在雾化罐11内的液位低于规定的第一液位h1的情况下,开始贮存于罐单元20的液剂的供给的方式进行控制,当达到规定的第二液位h2时,停止供给,因此,即使随着雾化运转而雾化罐11内的液剂消耗,也能够将雾化罐11内的液位保持在第一液位h1与第二液位h2之间。因此,即使在遍及大范围将大量的液剂喷雾的情况下,也可以长时间稳定且自动地持续喷雾。而且,能够抑制雾化罐11的大型化,因此能够缩小鼓风机13的容量,能够提供可以选择性地仅搬送更小的粒径的微粒子、也就是小道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的喷雾装置1。
另外,具备探测比第一液位h1低的第三液位h3的停止传感器16,当停止传感器16探测到低于第三液位h3时,鼓风机13及雾化器件12的动作停止,因此,在万一低于第一液位h1到达第三液位h3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空烧。另外,停止传感器16与液位传感器15分体设置,因此即使假设液位传感器15发生了故障,通过使用停止传感器16,也能够防止成为危险的空烧状态于未然。
另外,液位传感器15连接于雾化罐11的外部,因此,能够降低因随着超声波振子的振动产生的雾化罐11内的液面的局部的变动而带来的影响,计测准确的液位。
另外,从配设于雾化罐11的上方的罐单元20经由电磁阀供给液剂,从而能够利用重力供给液剂,并且能够仅通过电磁阀的开闭控制开进行液剂的供给控制,因此,能够提供可以比使用液剂供给泵41更迅速地向雾化罐11供给液剂的喷雾装置1。
另外,吹出单元30由具有规定的宽度、进深以及高度的大致筒状的吹出部件形成,因此能够防止产生的微粒子附着于吹出部件的壁面。另外,在吹出单元30的上端具备向斜上方倾斜的狭缝状的喷雾口31,因此能够抑制喷雾时的压力损失,即使用于喷雾的压力降低,也能够大范围地喷雾。由此,能够提供即使在鼓风机13的转速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充分的量的微粒子遍及大范围喷雾的喷雾装置1。
另外,雾化罐11固定于下部底座61,由此在喷雾装置1的最下部产生微粒子。另外,在比配设于雾化罐11的上方的罐单元20靠上方的最上部配置有吹出单元30,从而产生的微粒子从装置的最下部上升,并从最上部吹出。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喷雾装置1,即使在使送风部件的转速降低,使鼓风机13的压力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烟筒效果遍及大范围地将微粒子喷雾。
另外,将用于向罐单元20补给液剂的液剂补给口63e配备于在顶部部件63的顶面所设置的顶面凹部63c,因此,可以在装置的高的位置从上方补给液剂,容易补给液剂。另外,喷雾运转时,液剂补给口63e被可开闭的门部63d覆盖,因此,只要关闭门部63d,就不用担心异物混入罐单元20内,而且,能够提供看上去整洁的印象的喷雾装置1。
另外,利用由不锈钢板形成的罩部件80覆盖柱状部件62的周围,因此,能够将雾化单元10、罐单元20等覆盖隐藏,保护其不受外在环境破坏,并且能够提供赋予整洁的印象的喷雾装置1。另外,罩部件80由具有弹性的板状部件形成,因此,能够利用弹性力卷绕配置于柱状部件的周围,即使是作业不熟练的人员,也能够容易地装卸。而且,由酸而导致的腐蚀也强烈,因此,能够提供使可以用各种液剂且在各种环境下均可使用的的喷雾装置1。
另外,通过使用超声波振子将亚氯酸水溶液雾化,能够生成小到能够引起布朗运动的程度的微粒子。另外,使用亚氯酸水溶液生成的微粒子即使经过长时间也不易失活,因此能够长期间持续杀菌的效果。此时,将雾化罐11及罐单元20由对亚氯酸具有强的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因此,能够提供长期间无需进行维护且可以持续运转的喷雾装置1。同样地,将安装单元60由不锈钢形成,因此难以发生腐蚀,能够避免随着锈的产生而导致的部件的更换等,因此,能够更长期间稳定地运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这些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记载的效果只是列举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最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不限定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记载的效果。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详细说明的例子,并非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的结构。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装置能够应用于将各种类型的液体喷雾的各种喷雾装置。

Claims (1)

1.一种喷雾装置,具备:在能够贮存液剂的雾化罐内将液剂雾化而生成微粒子的雾化单元;向上述雾化罐供给上述液剂的罐单元;以及配设于上述罐单元的上方,且由在角部带有圆角的平面大致矩形状的筒状部件构成的顶部部件,
其特征在于,
上述顶部部件具备从顶面朝向下方形成的顶面凹部和覆盖该顶面凹部的能够开闭的门部,在上述顶面凹部形成有与上述罐单元连通的液剂补给口。
CN202120521650.6U 2020-03-13 2021-03-12 喷雾装置 Active CN2146825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3635 2020-03-13
JP2020043635A JP6709436B1 (ja) 2020-03-13 2020-03-13 噴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2551U true CN21468255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1079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1650.6U Active CN214682551U (zh) 2020-03-13 2021-03-12 喷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09436B1 (zh)
CN (1) CN21468255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1713B1 (ja) 2023-12-20 2024-04-22 プルガティオ株式会社 噴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1156U (zh) * 1975-09-18 1977-03-24
JPS5360662U (zh) * 1976-10-27 1978-05-23
JPS5380953U (zh) * 1976-12-08 1978-07-05
JPS56137770U (zh) * 1980-03-17 1981-10-19
JP2001129457A (ja) * 1999-11-05 2001-05-15 Noritake Co Ltd コー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6887679B2 (ja) * 2018-04-26 2021-06-16 株式会社ハーテック 噴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09436B1 (ja) 2020-06-17
JP2021142498A (ja)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5354B (zh) 喷雾装置
WO2021182272A1 (ja) 噴霧装置
CN214682551U (zh) 喷雾装置
JP6713675B1 (ja) 噴霧装置
CN113385352B (zh) 喷雾装置
CN113385353B (zh) 喷雾装置
CN214717842U (zh) 喷雾装置
CN214717841U (zh) 喷雾装置
CN113385350A (zh) 喷雾装置
JP6713676B1 (ja) 噴霧装置
JP6713677B1 (ja) 除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