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8601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8601U
CN214678601U CN202022539530.7U CN202022539530U CN214678601U CN 214678601 U CN214678601 U CN 214678601U CN 202022539530 U CN202022539530 U CN 202022539530U CN 214678601 U CN214678601 U CN 214678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over plate
cover
cooking appliance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95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侨
黄家建
钟辰根
张成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395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8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8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8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和蒸汽发生装置。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之上,并在盖合时构成烹饪空间;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水容器和蒸汽盖板;水容器包括与烹饪空间连通的蒸汽发生腔;蒸汽盖板的枢转端和盖体中的一个设置有安装孔,另一个设置有安装轴,蒸汽盖板通过安装孔和安装轴的配合枢转连接至盖体;盖体的靠近蒸汽盖板的枢转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筋,蒸汽盖板构造为在相对于盖体枢转预设角度A后抵接至限位筋,以限制所述蒸汽盖板的进一步枢转,有效避免蒸汽盖板在开启时因枢转过度而与烹饪器具的其它部件或者烹饪器具附近的其它物体产生碰撞,对蒸汽盖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提升烹饪器具的实用性以及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为了达到蒸汽回收或者蒸汽保湿的目的,通常会在煲体中设置蒸汽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蒸汽。为了有效减小烹饪器具的体积,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将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盖体中的烹饪器具。蒸汽发生装置通常包括可开合的盖板,在盖板频繁开合的过程中,应避免盖板与烹饪器具的其它部件或者烹饪器具附近的其它物体产生碰撞,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以及
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
水容器,所述水容器设置于所述盖体中,所述水容器包括蒸汽发生腔,所述蒸汽发生腔用于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所述蒸汽发生腔能够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以将所述蒸汽导入所述烹饪空间以辅助烹饪;以及
蒸汽盖板,所述蒸汽盖板包括枢转端,所述枢转端和所述盖体中的一个设置有安装孔,且另一个设置有安装轴,所述蒸汽盖板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轴的配合枢转连接至所述盖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蒸汽发生腔开合;
其中,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限位筋(33),所述限位筋靠近所述蒸汽盖板的枢转端设置,所述蒸汽盖板构造为在相对于所述盖体枢转预设角度A后抵接至所述限位筋,以限制所述蒸汽盖板的进一步枢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蒸汽盖板在相对于盖体枢转预设角度A后抵接至盖体上设置的限位筋,能够有效避免蒸汽盖板在开启的过程中枢转过度,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蒸汽盖板与烹饪器具的其它部件或者烹饪器具附近的其它物体产生碰撞,对蒸汽盖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不会影响烹饪器具的放置,进而能够有效提升烹饪器具的实用性以及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限位筋相对于所述安装轴更靠近所述盖体的前端。
根据本方案,有利于限位筋的设置,且能够使得蒸汽盖板相对于盖体枢转预设角度A后打开至合适的位置,不会影响用户观察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位以及清洁程度。
可选地,所述限位筋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蒸汽盖板设置有一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下方,当所述蒸汽盖板旋转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抵接面抵接至所述限位筋。
根据本方案,能够有效增加蒸汽盖板与限位筋的抵接接触面积,提升限位筋对蒸汽盖板的限位的稳定性,进而有效避免蒸汽盖板枢转过度。
可选地,所述盖体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筋,在所述蒸汽盖板连接至所述盖体的状态下,所述两个限位筋位于所述蒸汽盖板的两侧。
根据本方案,在增加蒸汽盖板与限位筋的抵接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加限位筋对蒸汽盖板限位作用的均衡性,提升限位筋对蒸汽盖板的限位的稳定性,进而有效避免蒸汽盖板枢转过度。
可选地,所述预设角度A的范围满足:90°≤A≤110°。
根据本方案,能够使得蒸汽盖板相对于盖体枢转打开至合适的位置,以便于用户观察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位以及清洁程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开口部和限位部,所述安装轴经所述开口部安装至所述限位部并能够限位在所述限位部内。
根据本方案,能够便于将安装轴安装至安装孔,简化蒸汽盖板与盖体之间的安装工序,并能够实现蒸汽盖板与盖体之间的可拆卸以及枢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口部的开口朝向所述蒸汽盖板的后端。
根据本方案,能够有效增大将安装轴安装至安装孔时的安装操作空间,降低蒸汽盖板与盖体之间安装的难度,并且该方案可以便于蒸汽盖板在枢转至大致与盖体垂直时从盖体拆卸。
可选地,所述水容器的横截面构造为圆角矩形或者椭圆形。
根据本方案,在有效增大水容器的容积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小烹饪器具的盖体的体积,使得盖体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减小使用该盖体的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提高烹饪器具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锁闭构件,所述锁闭构件用于将所述蒸汽盖板相对于所述盖体锁定在盖合所述蒸汽发生腔的位置,其中,所述锁闭构件构造为响应于所述蒸汽盖板朝向所述盖体的运动而锁闭,并响应于下一次所述蒸汽盖板朝向所述盖体的运动而解锁。
根据本方案,一方面可以便于蒸汽盖板的开合,另一方面可以在蒸汽盖板闭合后防止其因移动或蒸汽压力等原因自行打开,能够有效提升烹饪器具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蒸汽盖板包括开合端,所述锁闭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合端的卡接部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配合部,所述蒸汽盖板通过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的卡接实现锁定在盖合所述蒸汽发生腔的位置。
根据本方案,能够方便地将蒸汽盖板锁定在盖合蒸汽发生腔的位置,方便用户操作。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开合端的第一卡扣,所述配合部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根据本方案,能够简化卡接部和配合部的结构,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卡接,能够快速高效地将蒸汽盖板锁定在盖合蒸汽发生腔的位置,方便用户操作。
可选地,所述盖体中设置有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的第一蒸汽通道,所述蒸汽盖板内设置有第二蒸汽通道,在所述蒸汽盖板盖合的状态下,所述蒸汽发生腔通过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和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根据本方案,可以使蒸汽发生腔中产生的蒸汽经由第二蒸汽通道和第一蒸汽通道导入烹饪空间以辅助烹饪,进而有效提升烹饪效果。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汽阀,所述蒸汽阀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相邻地设置在所述盖体中,所述蒸汽阀内设置有第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蒸汽通道相连通的出汽口,所述烹饪空间通过所述第三蒸汽通道和所述出汽口与外界连通。
根据本方案,蒸汽阀可以使烹饪空间相对于外界保持微压,以利用压力改善食物的口感,从而提高烹饪效果,同时起到防溢的作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立体视图,其中蒸汽盖板处于打开状态;
图3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局部剖视图,其中蒸汽盖板处于打开状态;以及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烹饪器具 10: 煲体
111: 第一蒸汽通道 20: 内锅
30: 盖体 311: 容纳部
314: 第二密封平面 32: 安装轴
33: 限位筋 34: 第二卡扣
40: 蒸汽发生装置 41: 蒸汽发生腔
42: 蒸汽盖板 42a: 抵接面
423: 第一密封平面 431: 第一密封件
431a: 第一凹槽 431b: 第一唇边
432: 第二密封件 432a: 第二凹槽
432b: 第二唇边 433: 第三密封件
433a: 第三凹槽 433b: 第三唇边
44: 蒸汽加热组件 441: 加热部
442: 安装座 45/45a: 水容器
46: 枢转端 47: 开合端
471: 第一卡扣 48: 安装孔
481: 开口部 482: 限位部
53: 固定架 542: 出汽口筋位
542a: 出汽口 543: 第二蒸汽通道
544: 蒸汽通道密封垫 545: 出汽口筋位密封件
548: 密封垫安装槽 552: 第一卡筋
553: 第二卡筋 554: 第三卡筋
60: 蒸汽阀 61: 第三蒸汽通道
62: 第三密封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1,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可以包括煲体10和盖体30。煲体10可以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体的形状,其内部设置有内锅20。内锅20可以构造为以可取出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0中。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煲体10设置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2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中取出。可取出的设置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内锅20取出清洗。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内锅20也可以以不可取出的方式固定地设置在煲体10中。煲体10中通常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20的加热装置。
盖体3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0上。因此,盖体30通常具有与煲体10形状相适应的形状,从而能够方便地盖合煲体10。当盖体30相对于煲体10打开时,煲体10中的内锅20的开口露出,用户可以向内锅20中添加食材或从内锅20中取出烹饪好的食物。当盖体30盖合在煲体10上时,其覆盖在内锅20之上,并且和内锅20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30和内锅20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使烹饪空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还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40。参考图2和图3,蒸汽发生装置40设置在盖体30中,其用于产生辅助烹饪的蒸汽。相应地,参考图1,在盖体30上设置有第一蒸汽通道111。在盖体30盖合煲体10的状态下,蒸汽发生装置40至少能够通过第一蒸汽通道111与烹饪空间连通,以便于将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辅助烹饪。以电饭煲为例,辅助烹饪的具体操作可以是,在煮饭过程中,将蒸汽发生装置40产生的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从米饭的上方进行加热,使米饭能够均匀受热,并且提高加热效率;或者还可以是在煮饭完成之后,将蒸汽发生装置40产生的蒸汽导入烹饪空间内,对米饭进行保温保鲜,使其保持良好的口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40包括水容器45和蒸汽盖板42。
具体地,水容器45可移除地设置于盖体30中,以便于用户将水容器45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水容器45的容纳空间构成蒸汽发生腔41,用于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优选地,盖体30的对应水容器45的位置可以形成凹陷的容纳部311,水容器45设置在容纳部311内。当然,蒸汽发生腔41还可以构造为其他的形式,例如构造为与盖体30一体成型的凹陷部等。
在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水容器45的横截面构造为圆角矩形,以在有效增大水容器45的容积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小烹饪器具1的盖体30的体积,使得盖体3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减小使用该盖体30的烹饪器具1的占用空间,提高烹饪器具1的适用范围。
参考图5,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水容器45a的横截面也可以构造为椭圆形,同样能够实现在有效增大水容器45a的容积的同时,有效减小烹饪器具1的盖体30的体积,提升盖体30的紧凑性。
可以理解,水容器45的横截面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其它形状,如圆形或者矩形等。
此外,蒸汽发生装置40还包括蒸汽加热组件44,用于加热蒸汽发生腔41内的水以生成蒸汽。因此,蒸汽加热组件44优选地可以设置于蒸汽发生腔41的下方或侧部。具体的参考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汽加热组件44构造为包括安装座442和加热部441。其中,安装座442包括底壁和从底壁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由此,底壁和侧壁可以构成上述容纳水容器45的容纳部311,并从下方和侧部围绕水容器45。加热部441设置在安装座442内,加热部441示例性地可以构造为加热管。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加热部441设置在安装座442的侧壁内。然而,加热部441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座442的底壁内,或在侧壁和底壁内均设置加热部441。当然,蒸汽加热组件44也可以构造为其他的形式,例如电磁加热装置等。
蒸汽盖板42连接至盖体30并且能够相对于蒸汽发生腔41开合。优选地,蒸汽盖板42可以与盖体30可拆卸地连接。由此,用户可以方便地将蒸汽盖板42拆下,以清洗蒸汽盖板42上积攒的油污、米垢或灰尘等,或者在蒸汽盖板42或其上设置的密封件损坏时,也可以将其拆下更换。图1示出了蒸汽盖板42处于盖合状态,在此状态下,蒸汽盖板42盖合蒸汽发生腔41。图2中示出了蒸汽盖板42处于打开状态。用户可以通过打开蒸汽盖板42观察蒸汽发生腔41内的水位以及清洁程度(是否有水垢等),进而决定是否执行加水或清洗蒸汽发生腔41等操作。
具体的参考图3,蒸汽盖板42包括枢转端46,枢转端46设置有安装孔48,盖体30的后端设置有安装轴32,蒸汽盖板42能够通过安装孔48与安装轴32的配合枢转连接至盖体30。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轴32也可以设置在蒸汽盖板42上,而安装孔48设置在盖体30上。
为了实现蒸汽盖板42与盖体30的可拆卸连接,便于蒸汽盖板42与盖体30之间的拆装,安装孔48优选地包括相互连通的开口部481和限位部482,安装轴32经开口部481安装至限位部482,并能够限位在限位部482内,以在限位部482内枢转。
为了便于将安装轴32经开口部481安装至限位部482,开口部481的开口优选地朝向蒸汽盖板42的后端,也就是说,在蒸汽盖板42的后端面上设置开口部481的开口,以有效增大安装操作空间,降低蒸汽盖板42与盖体30之间安装的难度,且便于蒸汽盖板42在枢转至大致与盖体30垂直时从盖体30拆卸。
为了有效避免蒸汽盖板42在开启的过程中枢转过度,从而进一步避免蒸汽盖板42与烹饪器具1的其它部件或者烹饪器具1附近的其它物体产生碰撞而产生损坏,优选地,在盖体30的靠近蒸汽盖板42的枢转端46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筋33,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4,蒸汽盖板42构造为在相对于盖体30枢转预设角度A后抵接至限位筋33。限位筋33的设置能够使得蒸汽盖板42相对于盖体30枢转预设角度A后打开至合适的位置,既能够对蒸汽盖板4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影响烹饪器具1的放置,有效提升烹饪器具1的实用性以及用户体验,又能够便于用户观察蒸汽发生腔41内的水位以及清洁程度。
预设角度A的范围优选地满足:90°≤A≤110°,以有效保证蒸汽盖板42相对于盖体30枢转打开至合适的位置,便于用户观察蒸汽发生腔41内的水位以及清洁程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示例性地,预设角度A可以设置为95°、100°、105°等。
优选地,限位筋33相对于安装轴32更靠近盖体30的前端,以有利于限位筋33的设置,并使得蒸汽盖板42能够相对于盖体30枢转打开至合适的位置。
为了能够有效增加蒸汽盖板42与限位筋33的抵接接触面积,提升限位筋33对蒸汽盖板42的限位的稳定性,进而有效避免蒸汽盖板42枢转过度,限位筋33沿竖直方向延伸,蒸汽盖板42的底部设置有一大致水平的抵接面42a,抵接面42a位于安装孔48的下方,具体的参考图3和图4,当蒸汽盖板42旋转预设角度时,抵接面42a呈大致竖直状态,且抵接至竖直延伸的限位筋33。
优选地,盖体30设置有两个限位筋33,在蒸汽盖板42连接至盖体30的状态下,两个限位筋33位于蒸汽盖板42的两侧,以在增加蒸汽盖板42与限位筋33的抵接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加限位筋33对蒸汽盖板42限位作用的均衡性,提升限位筋33对蒸汽盖板42的限位的稳定性,进而有效避免蒸汽盖板42枢转过度。
继续参考图2和图3,蒸汽盖板42还包括与枢转端46相对的开合端47,开合端47能够围绕枢转端46旋转,以实现蒸汽盖板42打开和盖合蒸汽发生腔41。
烹饪器具1还包括锁闭构件,锁闭构件用于将蒸汽盖板42相对于盖体30锁定在盖合蒸汽发生腔41的位置,避免蒸汽盖板42被不期望地打开而使蒸汽发生腔41内的水或蒸汽溢出造成危险。根据本实用新型,锁闭构件构造为响应于蒸汽盖板42朝向盖体30的运动而锁闭,并且响应于下一次蒸汽盖板42朝向盖体30的运动而解锁。也即,锁闭构件为按压式的自锁结构。由此,用户可以通过相同的操作实现锁闭和解锁,简单便捷,有利于提升使用体验。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锁闭构件包括设置在开合端47的卡接部和设置在盖体30上的配合部,蒸汽盖板42通过卡接部和配合部的卡接实现锁定在盖合蒸汽发生腔41的位置。
具体的,参考图4,卡接部构造为设置在开合端47的第一卡扣471,配合部构造为设置在在盖体30上的第二卡扣34,第二卡扣34在盖体30上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卡扣471相对应,当打开状态的蒸汽盖板42朝向盖体30移动时,通过第一卡扣471和第二卡扣34的卡接,能够将蒸汽盖板42锁定在盖合蒸汽发生腔41的位置。
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锁闭构件也可以包括子扣、母扣以及锁止件。其中子扣设置于蒸汽盖板42上,母扣设置于盖体30。母扣具有空腔,锁止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母扣的空腔中。当打开状态的蒸汽盖板42朝向盖体30移动时,子扣插入到空腔内,并挤压锁止件。锁止件随着子扣的挤压在母扣内移动。锁止件在母扣的空腔内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并被母扣内的机械结构固定,并且其改变自身的形状将子扣锁定。由此,子扣不能从母扣内脱出。蒸汽盖板42被锁定在盖合位置。
当需要解锁时,再次使蒸汽盖板42朝向盖体30移动。子扣再次挤压锁止件使其在母扣内移动,母扣内的机械结构响应于锁止件的此次移动松开锁止件。锁止件能够恢复至锁止之前的解锁位置并恢复原状,释放子扣。由此,锁闭构件完成解锁,蒸汽盖板42可以相对于盖体30移动至使蒸汽发生腔41敞开的位置。
继续参考图1,蒸汽盖板42内设置有第二蒸汽通道543,在蒸汽盖板42的盖合状态下,第二蒸汽通道543将蒸汽发生腔41与第一蒸汽通道111连通,使得蒸汽发生腔41中产生的蒸汽能够依次从第二蒸汽通道543与第一蒸汽通道111输送至烹饪空间中,以辅助烹饪。在第二蒸汽通道543的上方设置有蒸汽通道密封垫544,以实现对第二蒸汽通道543的密封,以保证蒸汽输送的高效与安全,并且可以避免蒸汽泄漏到盖体30内部。
蒸汽盖板42优选地包括固定架53和固定在固定架53上方的面板421。面板421可以采用PET、PC或玻璃等材料制作,以提升蒸汽盖板42的美观性。面板421具体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粘贴至固定架53上,以便于面板421与固定架53的组装。
继续参考图1,蒸汽盖板42还包括上盖板54,上盖板54设置在固定架53的下方,优选地与固定架53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蒸汽通道543可以设置在上盖板54上,在上盖板54的对应第二蒸汽通道543的外围设置有密封垫安装槽548,蒸汽通道密封垫544设置在密封垫安装槽548内,蒸汽盖板42组装完成后,蒸汽通道密封垫544的上表面抵接至固定架53,以在固定架53和第二蒸汽通道543之间形成密封,避免蒸汽发生装置40产生的蒸汽进入蒸汽盖板42。
在实际烹饪的过程中,用户可能频繁地打开或盖合蒸汽盖板42,以进行观察水位及拆卸清洗等操作。因此,如图2示,蒸汽盖板42上连接有密封组件43,也就是说,密封组件43可以与蒸汽盖板42一体地相对于蒸汽发生腔41打开或盖合,以便于活动连接及密封。
优选地,密封组件43包括第一密封件431和第二密封件432。参考图1和图2,第一密封件431在蒸汽盖板42上的位置与蒸汽发生腔41对应,并且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形环状。第二密封件432在蒸汽盖板42上的位置与第一蒸汽通道111对应,并且大致构造为圆形环状。因此,在蒸汽盖板42的盖合状态下,第一密封件431密封蒸汽发生腔41,第二密封件432密封第一蒸汽通道111。即,蒸汽盖板42的盖合可以同时实现对蒸汽发生腔41和第一蒸汽通道111两者的密封,从而使密封组件43起到对产生的蒸汽从蒸汽发生装置40至烹饪空间的输送过程的密封作用。
继续参考图1,蒸汽盖板42还包括下盖板55,下盖板55设置在上盖板54的下方,优选地与上盖板54可拆卸地连接。下盖板55的与蒸汽发生腔4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朝向上盖板54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卡筋552,第一卡筋552的形状与第一密封件431的形状相对应。沿第一密封件431的周向设置有沿第一密封件431的径向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431a,第一凹槽431a能够与第一卡筋552相配合,以在径向方向实现对第一密封件431的定位,将第一密封件431可拆卸地安装至下盖板55。第一密封件431和第一卡筋552在其径向方向上可以实现过盈配合,以可靠地将第一密封件431安装至下盖板55上。
第一密封件431优选地包括沿第一密封件431的径向弯折的第一唇边431b,蒸汽发生装置40的对应蒸汽发生腔4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平面423,具体地参考图1,在蒸汽盖板42盖合的状态下,第一唇边431b抵接至第一密封平面423,以有效增加第一密封件431与蒸汽发生装置40的密封接触面积,增强第一密封件431对蒸汽发生腔41的密封作用。
同样地,在下盖板55的与第一蒸汽通道1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朝向上盖板54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卡筋553,第二卡筋553的形状与第二密封件432的形状相对应。沿第二密封件432的周向设置有沿第二密封件432的径向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432a,第二凹槽432a能够与第二卡筋553相配合,以在径向方向实现对第二密封件432的定位,将第二密封件432可拆卸地安装至下盖板55。第二密封件432和第二卡筋553在其径向方向上可以实现过盈配合,以可靠地将第二密封件432安装至下盖板55上。
第二密封件432优选地包括沿第二密封件432的径向弯折的第二唇边432b,盖体30的对应第一蒸汽通道1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平面314,具体地参考图1,在蒸汽盖板42盖合的状态下,第二唇边432b抵接至第二密封平面314,以有效增加第二密封件432与盖体30的密封接触面积,增强第二密封件432对第一蒸汽通道111的密封作用。
在上盖板54装配至下盖板55上后,第一密封件431和第二密封件432的上表面分别抵接至上盖板54,以在蒸汽盖板42组装完成后,在轴向方向实现对第一密封件431和第二密封件432的定位。
优选地,参考图1至图3,盖体30上还设置有蒸汽阀60,蒸汽阀60内设置有贯通的第三蒸汽通道61。蒸汽盖板42上设置有与第三蒸汽通道61相连通的出汽口542a,当盖体30盖合煲体10时,烹饪空间可以通过第三蒸汽通道61和出汽口542a与外界连通,例如与外界大气连通。优选地,第三蒸汽通道61可以构造为迷宫状,以能够使烹饪空间相对于外界保持微压,从而利用压力改善食物的口感,以提高烹饪效果,同时还能起到防溢的作用。
优选地,蒸汽阀60可以靠近蒸汽发生装置40设置。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蒸汽阀60邻近蒸汽发生腔41设置,以使得盖体30的结构紧凑。当蒸汽盖板42处于盖合状态时,其至少部分地覆盖蒸汽阀60。由此,蒸汽盖板42在覆盖蒸汽发生腔41的同时,还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盖体30的用于设置蒸汽阀60的凹腔,从而可以使盖体30具有平滑的上表面,易于清理。
进一步优选地,蒸汽盖板42的上盖板54上设置有与第二蒸汽通道543连通的向上延伸的出汽口筋位542,具体地参考图1,出汽口筋位542围成上述出汽口542a。固定架53和面板421的与出汽口筋位54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筋位孔和第二筋位孔。在蒸汽盖板42组装完成的状态下,出汽口筋位542能够延伸穿过第一筋位孔和第二筋位孔。
为了避免从出汽口542a流出烹饪器具1的蒸汽回流至蒸汽盖板42的内部,蒸汽盖板42优选地还包括出汽口筋位密封件545,具体的参考图1。出汽口筋位密封件545套设在出汽口筋位542上,在蒸汽盖板42组装完成的状态下,出汽口筋位密封件545的上表面抵接至面板421,以在面板421和出汽口筋位542之间形成密封。
优选地,密封组件43还包括第三密封件433。再次参考图1和图2,第三密封件433在蒸汽盖板42上的位置与第三蒸汽通道61对应,并且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形环状,以在盖合状态下密封第三蒸汽通道61。具体地参考图2,第三密封件433密封至第三蒸汽通道61出口处的凹腔,从而增大第三密封件433的密封接触面面积,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与前述第一密封件431和第二密封件432的设置形式相似,在下盖板55的与第三蒸汽通道6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朝向上盖板54的方向凸出的第三卡筋554,第三卡筋554的形状与第三密封件433的形状相对应。沿第三密封件433的周向设置有沿第三密封件433的径向向内凹陷的第三凹槽433a,第三凹槽433a能够与第三卡筋554相配合,以在径向方向实现对第三密封件433的定位,将第三密封件433可拆卸地安装至下盖板55。第三密封件433和第三卡筋554在其径向方向上可以实现过盈配合,以可靠地将第三密封件433安装至下盖板55上。在上盖板54装配至下盖板55上后,第三密封件433的上表面抵接至上盖板54,以在蒸汽盖板42组装完成后,在轴向方向实现对第三密封件433的定位。
第三密封件433优选地包括沿第三密封件433的径向弯折的第三唇边433b,蒸汽阀60的对应第三蒸汽通道61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密封平面62,具体地参考图1至图3,在蒸汽盖板42盖合的状态下,第三唇边433b抵接至第三密封平面62,以有效增加第三密封件433与位于盖体30的下部的蒸汽阀60的密封接触面积,增强第三密封件433对第三蒸汽通道61的密封作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3)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包括:
煲体(10),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20);
盖体(30),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以及
蒸汽发生装置(40),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
水容器(45),所述水容器设置于所述盖体中,所述水容器包括蒸汽发生腔(41),所述蒸汽发生腔用于容纳待被加热以生成蒸汽的水,所述蒸汽发生腔能够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以将所述蒸汽导入所述烹饪空间以辅助烹饪;以及
蒸汽盖板(42),所述蒸汽盖板包括枢转端(46),所述枢转端和所述盖体中的一个设置有安装孔(48),且另一个设置有安装轴(32),所述蒸汽盖板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轴的配合枢转连接至所述盖体,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蒸汽发生腔开合;
其中,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限位筋(33),所述限位筋靠近所述蒸汽盖板的枢转端设置,所述蒸汽盖板构造为在相对于所述盖体枢转预设角度A后抵接至所述限位筋,以限制所述蒸汽盖板的进一步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蒸汽盖板上,且所述安装轴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其中所述限位筋相对于所述安装轴更靠近所述盖体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蒸汽盖板设置有一抵接面(42a),所述抵接面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下方,当所述蒸汽盖板旋转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抵接面抵接至所述限位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筋,在所述蒸汽盖板连接至所述盖体的状态下,所述两个限位筋位于所述蒸汽盖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A的范围满足:90°≤A≤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开口部(481)和限位部(482),所述安装轴经所述开口部安装至所述限位部并能够限位在所述限位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朝向所述蒸汽盖板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的横截面构造为圆角矩形或者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锁闭构件,所述锁闭构件用于将所述蒸汽盖板相对于所述盖体锁定在盖合所述蒸汽发生腔的位置,其中,所述锁闭构件构造为响应于所述蒸汽盖板朝向所述盖体的运动而锁闭,并响应于下一次所述蒸汽盖板朝向所述盖体的运动而解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盖板包括开合端(47),所述锁闭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合端的卡接部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配合部,所述蒸汽盖板通过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的卡接实现锁定在盖合所述蒸汽发生腔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开合端的第一卡扣(471),所述配合部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第二卡扣(34),所述第一卡扣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中设置有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的第一蒸汽通道(111),所述蒸汽盖板内设置有第二蒸汽通道(543),在所述蒸汽盖板盖合的状态下,所述蒸汽发生腔通过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和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汽阀(60),所述蒸汽阀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相邻地设置在所述盖体中,所述蒸汽阀内设置有第三蒸汽通道(61),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蒸汽通道相连通的出汽口(542a),所述烹饪空间通过所述第三蒸汽通道和所述出汽口与外界连通。
CN202022539530.7U 2020-11-05 2020-11-05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4678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9530.7U CN214678601U (zh) 2020-11-05 2020-11-05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9530.7U CN214678601U (zh) 2020-11-05 2020-11-05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8601U true CN21467860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9530.7U Active CN214678601U (zh) 2020-11-05 2020-11-05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8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08560U (zh) 烹饪器具
CN111839190B (zh) 水箱组件和烹饪电器
CN214678601U (zh) 烹饪器具
CN214258963U (zh) 盖板结构、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EP3957217B1 (en) Steam-type air fryer
CN214678603U (zh) 烹饪器具
CN214678602U (zh) 烹饪器具
CN215077644U (zh) 烹饪器具
CN210227834U (zh) 烹饪器具
CN214678600U (zh) 烹饪器具
CN210930845U (zh) 烹饪器具
CZ2000572A3 (cs) Víko elektrického přístroje na tepelnou přípravu pokrmů
CN215687002U (zh) 烹饪器具
CN217959658U (zh) 烹饪器具
CN22101284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820629U (zh) 蒸汽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1513581A (zh) 烹饪器具
CN208286850U (zh) 烹饪器具
CN216822791U (zh) 烹饪器具
CN217459987U (zh) 门体组件及家用电器
KR200483145Y1 (ko) 그릴판 탈부착용 단속구가 구비된 밀폐형 양면전기그릴
CN216932800U (zh)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820562U (zh) 烹饪器具
CN219661494U (zh) 一种带天窗的空气炸锅的密封腔体结构
CN210930819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