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7278U - 灭蚊灯 - Google Patents

灭蚊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7278U
CN214677278U CN202022975475.6U CN202022975475U CN214677278U CN 214677278 U CN214677278 U CN 214677278U CN 202022975475 U CN202022975475 U CN 202022975475U CN 214677278 U CN214677278 U CN 214677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shock
fan
shock net
casing
mosquito k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754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权
杨广
宋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754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727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4159 priority patent/WO202207850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7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7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蚊灯,包括壳体、风扇、电击网组件,所述风扇及所述电击网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分别位于所述风扇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电击网组件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侧且与所述风扇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灭蚊灯中,电击网组件为可拆卸结构,从而可拆卸后对电击网上的蚊虫尸体进行清理,避免了电击网组件因蚊虫尸体积累而影响灭蚊效果,且电击网组件拆下后风扇的扇叶也可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灭蚊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蚊灯。
背景技术
蚊子是一种吸血传播疾病的昆虫,每年人类被蚊子叮咬罹患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百万人,每年为消灭蚊子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
市面上常使用的灭蚊方法有化学、生物和物理三种,其中物理灭蚊方法由于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性较小,是较为理想的灭蚊方法。物理灭蚊方法的代表产品为灭蚊灯,灭蚊灯依据蚊虫的趋光、趋味生物特性将其引诱后在风扇的风力下将蚊虫吸入灭蚊灯内进行灭杀电击灭杀。
然而,现有的灭蚊灯中虽然储蚊室可拆开清理,但风扇组件和电击组件通常固定于壳体内不可拆卸。当灭蚊灯使用一段时间后,风扇和电击组件上难免会积累有灰尘或粘连上蚊虫尸体,长时间不清洗会影像灭蚊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灭蚊灯,为电击组件提供可拆卸安装结构,便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蚊灯,包括壳体、风扇、电击网组件,所述风扇及所述电击网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分别位于所述风扇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电击网组件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侧且与所述风扇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击网组件与所述安装架之间通过磁力吸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电击网组件相对端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电击网组件与所述安装架相对端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对应;
或者,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电击网组件相对端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电击网组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的部分具有磁吸性;
或者,所述电击网组件与所述安装架相对端设有第二磁体,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的部分具有磁吸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工作电路,所述风扇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工作电路与所述风扇和所述电击网组件电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提供电源的第一导接部,所述电击网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电击网组件上的电击丝的两极连接的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其中之一为弹簧针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电击网组件其中之一设有防呆凹槽,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电击网组件其中另一设有防呆凸肋,所述防呆凸肋与所述防呆凹槽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侧,所述连接座内设有可与诱蚊剂盒配合的扣合臂以及暴露所述诱蚊剂盒内的诱蚊剂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相对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出风侧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外框、辐条及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外框的轴线处朝向所述风扇方向延伸而出,所述风扇的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外框与所述安装柱之间通过多根沿径向设置的所述辐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别为上下分布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出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内壳座,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工作电路,所述工作电路与所述风扇和所述电击网组件电连接,所述内壳座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以用于安装所述风扇、所述电击网组件和所述工作电路,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其中之一设有至少两个卡合凸块,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其中之另一设有至少两个卡合缺口,所述卡合凸块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卡合缺口相对应,所述卡合缺口呈具有开口的L形凹槽,所述卡合凸块可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凹槽内并沿所述凹槽转动以卡合在所述卡合缺口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灭蚊灯包括诱捕灯,所述诱捕灯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灭蚊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击网组件为可拆卸结构,从而可拆卸后对电击网上的蚊虫尸体进行清理,避免了电击网组件因蚊虫尸体积累而影响灭蚊效果;电击网组件拆下后风扇的扇叶可通过安装架上的空隙进行清理,清除扇叶上的灰尘或蚊虫尸体,提高灭蚊灯的灭蚊效果;电击网组件通过磁力吸附的方式可相对安装架进行拆卸,拆卸和安装简便;电击网组件与工作电路之间通过第一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孔的配合来实现电连接,使得电击网组件可被完全拆下,更加方便清理,也可简便地进行维修或更换;电击网组件与安装架之间设有防呆结构,既能避免电击网组件安装错误对第一导接部的损伤,又能引导拆卸和安装,更加快捷地将第一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孔、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对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灭蚊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灭蚊灯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的灭蚊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中的灭蚊灯的局部剖切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I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壳体10(其中,上壳体11、下壳体12;上外壳111、内壳座112;容纳腔1121、电路安装台1122;储蚊室121、卡合缺口122);诱捕灯20;风扇30(其中,扇叶31、电机32);安装架40(其中,外框41、辐条42、安装柱43、卡合凸块44、连接座 45、第一导接部46、第一磁体47;分隔板451、防呆凹槽452、扣合臂453、进风口454、出风口455);诱蚊剂盒50(其中,阶梯面51);电击网组件60(其中,固定架61、电击丝62、让位孔63、第二导接部孔64、第二磁体65;防呆凸肋631);工作电路70;进风通道80;出风通道90;电源开关100;指示灯1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蚊灯,用于诱捕和杀灭蚊虫。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灭蚊灯,包括壳体10、诱捕灯 20、风扇30、安装架40、诱蚊剂盒50、电击网组件60及工作电路 70,风扇30、安装架40、诱蚊剂盒50、电击网组件60及工作电路 70均设置在壳体10的腔体内,壳体10上形成有进风通道80和出风通道90,诱捕灯20设置在壳体10上的进风通道80处。
壳体10为可拆卸结构,以便清理壳体10内积累的蚊虫尸体。在图示实施例中,壳体10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可拆卸地组合而成,壳体10内形成腔体,进风通道80和出风通道90分别设置在上壳体 11和下壳体12上。上壳体11包括上外壳111及固定在上外壳111内的内壳座112,风扇30、安装架40、诱蚊剂盒50、电击网组件60及工作电路70均安装至上壳体11,下壳体12内形成储蚊室121,其中,风扇30、安装架40及工作电路70安装到内壳座112上,内壳座112 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上外壳111的内部。内壳座112具有容纳腔 1121,风扇30收容在容纳腔1121内。容纳腔121的一端开口与进风通道80连通,容纳腔1121的另一端开口固定安装架40。为了便于操作和观察,上外壳111上还设有电源开关100和指示灯110。
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0也可由可拆卸的前壳体与后壳体组成。因此,壳体10的结构不限于上下或者前后结构,只要壳体10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即可,故其它部件与上壳体11 和下壳体12的结构关系仅作为示例,其可应用于其它结构的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根据蚊子的生物特性,诱捕灯20 采用紫外光灯且用于发出诱捕蚊子的光线,其发出的紫外光波段长为 320nm~375nm,最佳波段长为365nm。由于诱捕灯20用于吸引蚊虫进入壳体10内,故而设置在进风通道80旁,使得蚊虫被引诱至诱捕灯20处后可从旁边的进风通道80被吸入至壳体10的腔体内。
风扇30包扇叶31与扇叶31转轴连接的电机,扇叶31可通过电机32驱动转动。风扇3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与进风通道80和出风通道90相对,引导和加速从进风通道80到出风通道90的空气流动,从而起到将蚊虫吸入壳体10内的作用。图示实施例中,进风通道80为分布在诱捕灯20长度方向两侧的条形进风口,出风通道90 为均匀密集分布在下壳体12的侧壁上的圆形出风孔。
安装架40与内壳座112固定连接,安装架40包括外框41、辐条 42、安装柱43、卡合凸块44及连接座45,安装柱43设置在外框41 的轴线处向风扇30方向(向上)延伸而出,外框41与安装柱43之间通过多根沿径向设置的辐条42连接。风扇30的电机固定在安装柱 43上,从而将风扇安装至安装架40上。外框41的圆周壁的外侧形成有卡合凸块44,卡合凸块44用于与下壳体12配合,从而将下壳体 12可拆卸地与上壳体12连接。图示实施例中,四个卡合凸块44沿外框41的外侧壁环形间隔布置。外框41上卡合凸块44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否则,下壳体12与上壳体11卡合不够牢固。外框41的轴线处向电网组件60方向(向下)延伸而出连接座45,连接座45用于安装诱蚊剂盒50并对电击网组件60的安装进行导向和防呆。具体地,连接座45的顶部用分隔板451与安装柱43隔开,连接座45的圆柱内壁上间隔设有防呆凹槽452,防呆凹槽452用于防止电击网组件60安装时方向偏差。连接座45的筒壁上形成有向内扣合的扣合臂453,扣合臂453向内扣住存放诱蚊剂的诱蚊剂盒50侧边所形成的阶梯面51,从而即将诱蚊剂盒50固定到安装架40上。图示实施例中,连接座45 上设有两个扣齿相对的扣合臂453,分别从两相对侧扣住诱蚊剂盒50。为使诱蚊剂盒50中诱蚊剂的气味能够散发出去,连接座45上还设有进风口454和出风口455,进风口454开设在连接座45筒壁的上端,连接座45下端的开口为出风口455。进风口454和出风口455的位置与风扇30产生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符,从而风扇30所产生的气流可加速诱蚊剂的散发,增强诱捕效果。
安装架40的外框41的下端面上凸伸出第一导接部46,第一导接部46用于与电击网组件60上的第二导接部电连接,第一导接部46 通过导线与工作电路70电连接,从而实现电击网组件60与工作电路 70的电连接。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导接部46为弹簧针结构,方便插接到电击网组件60上安装第二导接部的第二导接部孔64中。
安装架40的外框41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磁体47,第一磁体47 均匀间隔分布在外框41的下端面上。第一磁体47提供磁力吸附电击网组件60。
电击网组件60包括固定架61及分布在固定架61上的电击丝62。电击线62通电后能产生击灭蚊虫的电压。图示实施例中,电击丝62 呈分布在固定架61上的多圈直径不同的圆形,具体地,电击丝62包括分别呈螺旋状的正极电极丝和负极电极丝,正极电极丝位于负极电极丝的上方且两者交替排布,且相邻的正极电极丝和负极电极丝的间隙与蚊子的尺寸基本相等。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击丝62可采用交错布置的电击丝结构或平行布置的多根电击丝结构。需要指出的是,电击丝62的间隙不能过小,否则即使在风扇30的吹动作用下蚊虫也无法通过而造成堆积;电击丝62的间隙也不宜过大,否则对经过的蚊虫不能产生电击效果。电击丝62之间的间隙一般与蚊虫的尺寸基本相等。固定架61的轴线位置对应于连接座45开设有让位孔63,让位孔63避让开供连接座45及安装于连接座45上的诱蚊剂盒50及其内的诱蚊剂,为与安装架40的安装连接提供足够空间。让位孔62的内壁上对应于防呆凹槽452设有防呆凸肋631,只有当防呆凸肋631与防呆凹槽452对齐时电击网组件60才能与安装架40连接。
固定架61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导接部孔64,第二导接部孔64内有与电击丝62连接的第二导接部(图未示),第一导接部46可插设到第二导接部孔64内,由于第一导接部46通过导线与工作电路70 电连接,从而可实现电击丝62与工作电路70的电连接,工作电路70为电击丝62提供产生击灭蚊虫的电源。在图示实施例中,固定架61 上设有两个第二导接部孔64,其中一个第二导接部孔64中的第二导接部通过导线与电击丝62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第二导接部孔64中第二导接部通过另一导线与电击丝62的负极电连接;对应地,安装架40的外框41上设有两个第一导接部46,分别连接至工作电路70 提供的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电击网组件60的固定架61的上端面上安装有第二磁体65,第二磁体65均匀间隔分布在固定架61的上端面上,第二磁体65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磁体47对应,第一磁体47、第二磁体65的相对面的极性相反,从而第二磁体65与对应的第一磁体47磁力吸附,将电击网组件60安装到安装架40上。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磁体47、第二磁体65的个数为四个。需指出的是,电击网组件60设于出风通道90 的上方较佳,出风通道90设置在电击网40的下方使得被击灭的蚊虫随着风扇30的气流加速落下至储蚊室121内收集。
下壳体12侧壁上形成密集分布的出风孔作为出气通道90,内部的腔体形成储蚊室121。诱蚊剂盒50内盛放散发吸引蚊虫气味的药剂,诱蚊剂盒50的气味可通过出气通道90向外散发,帮助诱捕灯20吸引蚊虫。风扇30的气流也能气动加速散发诱蚊剂的作用。
下壳体12侧壁内部上端形成有卡合缺口122,卡合缺口122与安装架40上的卡合凸块44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具体地,卡合缺口122 为具有上端开口的L形凹槽,卡合凸块44从上端开口向下进入凹槽内后,在凹槽内沿周向转动完成卡合。对应于卡合凸块44,图示实施例中下壳体12内缘上设有四个卡合缺口122,分别可与对应的卡合凸块44配合。
上述灭蚊灯中,电击网组件60与安装架40形成通过磁力吸附的可拆卸部件,从而用户可将电击网组件60拆下,对电击网组件60上附着的蚊虫尸体进行清洗,而且在电击网组60件拆下后还可以进一步对风扇30的扇叶31进行清理。
上述灭蚊灯的整体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开启壳体10上电源开关100,指示灯100点亮,诱捕灯20启动发出紫外光,风扇30的扇叶31在电机32的驱动下转动,电击网组件60上的电击丝62通电。蚊虫受到诱捕灯20发出的紫外光以及诱蚊剂盒50内的诱蚊剂发出的味道的吸引,飞到诱捕灯20附近,风扇30转动引起的气流将蚊虫从诱捕灯20旁的进风通道80吸入,进入壳体10的腔体内。进入壳体 10内的蚊虫在气流通道上依次经过风扇30、电击网组件60灭杀后,落入下壳体12的储蚊室121内收集。一段时间后,可拆下下壳体12,将储蚊室121内的蚊虫清理干净继续使用。
当灭蚊灯的灭蚊效果减弱时,可以考虑对电击网组件60和/或风扇30进行清理。拆下下壳体12,将上壳体11分离后即可用力将上壳体11下方的电击网组件60拉下。拆下的电击网组件60可通过小刷子对电击丝62上的蚊虫尸体进行清理。拆下电击网组件60后,风扇30 的扇叶31也可通过安装架40的辐条42之间空隙触及,从而可对扇叶31进行清理。电击网组件60清理完毕后,将防呆凸肋631与防呆凹槽452对齐后,第二导接部孔64也与第一导接部46对齐,此时顺着防呆凹槽452的方向,即可将电击网组件60安装到安装架40上。当电击网组件60被推到离安装架40一定距离范围内时,在第一磁体 47、第二磁体65之间的磁力作用下,电击网组件60可被自动吸附至与安装架贴合。最后将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通过卡合凸块44和卡合缺口122卡合后,灭蚊灯即可继续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蚊灯,至少具备如下特点:电击网组件为可拆卸结构,从而可拆卸后对电击网上的蚊虫尸体进行清理,避免了电击网组件因蚊虫尸体积累而影响灭蚊效果;电击网组件拆下后风扇的扇叶可通过安装架上的空隙进行清理,清除扇叶上的灰尘或蚊虫尸体,提高灭蚊灯的灭蚊效果;电击网组件通过磁力吸附的方式可相对安装架进行拆卸,拆卸和安装简便;电击网组件与工作电路之间通过第一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孔的配合来实现电连接,使得电击网组件可被完全拆下,更加方便清理,也可简便地进行维修或更换;电击网组件与安装架之间设有防呆结构,既能避免电击网组件安装错误对第一导接部的损伤,又能引导拆卸和安装,更加快捷地将第一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孔、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对齐;灭蚊灯采用诱捕灯和诱蚊剂盒协同诱捕蚊虫,诱蚊剂盒设置在靠近出风通道处,更加利于诱蚊剂散发,诱捕效果极佳;灭蚊灯内采用风扇抽吸和电网电击来灭杀蚊虫,灭杀效率和效果俱佳。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灭蚊灯,包括壳体、风扇、电击网组件,所述风扇及所述电击网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分别位于所述风扇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电击网组件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侧且与所述风扇可拆卸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击网组件与所述安装架之间通过磁力吸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电击网组件相对端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电击网组件与所述安装架相对端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对应;
或者,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电击网组件相对端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电击网组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的部分具有磁吸性;
或者,所述电击网组件与所述安装架相对端设有第二磁体,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的部分具有磁吸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工作电路,所述风扇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工作电路与所述风扇和所述电击网组件电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所述工作电路电连接提供电源的第一导接部,所述电击网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电击网组件上的电击丝的两极连接的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其中之一为弹簧针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电击网组件其中之一设有防呆凹槽,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电击网组件其中另一设有防呆凸肋,所述防呆凸肋与所述防呆凹槽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接部对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侧,所述连接座内设有可与诱蚊剂盒配合的扣合臂以及暴露所述诱蚊剂盒内的诱蚊剂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相对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出风侧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外框、辐条及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外框的轴线处朝向所述风扇方向延伸而出,所述风扇的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外框与所述安装柱之间通过多根沿径向设置的所述辐条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别为上下分布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出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内壳座,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工作电路,所述工作电路与所述风扇和所述电击网组件电连接,所述内壳座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以用于安装所述风扇、所述电击网组件和所述工作电路,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其中之一设有至少两个卡合凸块,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其中之另一设有至少两个卡合缺口,所述卡合凸块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卡合缺口相对应,所述卡合缺口呈具有开口的L形凹槽,所述卡合凸块可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凹槽内并沿所述凹槽转动以卡合在所述卡合缺口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蚊灯包括诱捕灯,所述诱捕灯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旁。
CN202022975475.6U 2020-10-16 2020-12-08 灭蚊灯 Active CN214677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5475.6U CN214677278U (zh) 2020-12-08 2020-12-08 灭蚊灯
PCT/CN2021/124159 WO2022078507A1 (zh) 2020-10-16 2021-10-15 灭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5475.6U CN214677278U (zh) 2020-12-08 2020-12-08 灭蚊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7278U true CN214677278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7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75475.6U Active CN214677278U (zh) 2020-10-16 2020-12-08 灭蚊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7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2501B2 (en) Air sanitizer
CN107613766B (zh) 送风装置及捕虫方法
JP2009504385A (ja) 空気清浄機
JP2004254523A (ja) 害虫誘引捕獲器
US20040128904A1 (en) Mosquito trap
WO2022078507A1 (zh) 灭蚊装置
CN214677278U (zh) 灭蚊灯
WO2006031036A1 (en) Negative ion emission lamp
CN213178029U (zh) 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路灯
CN214385701U (zh) 灭蚊灯
CN213663231U (zh) 灭蚊装置
CN217389745U (zh) 一种便于拆卸清理的灭蚊照明一体灯
CN213663232U (zh) 灭蚊装置
CN215012894U (zh) 灭蚊灯
CN205671318U (zh) 家用插座粘捕式灭蚊器
CN216874647U (zh) 一种直插式电击灭蚊灯
CN218302998U (zh) 一种灭蚊装置
CN213819491U (zh) 诱蚊灯拍两用灭蚊器
CN214431275U (zh) 一种高效灭蚊灯
CN219803236U (zh) 一种农业昆虫的引诱捕获器
CN209824942U (zh) 一种灭蚊灯
CN213153576U (zh) 一种悬挂式苍蝇诱捕器
CN219894366U (zh) 一种垃圾分类屋灭蝇虫装置
CN212414450U (zh) 灭蝇灯
CN215123554U (zh) 灭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