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4059U -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4059U
CN214674059U CN202120500291.6U CN202120500291U CN214674059U CN 214674059 U CN214674059 U CN 214674059U CN 202120500291 U CN202120500291 U CN 202120500291U CN 214674059 U CN214674059 U CN 214674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ase
support arm
label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02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明
万宝华
金广宏
徐国宾
吴仁利
崔长超
高建
胡桂新
张振国
胡斌
吴军
王涛
李瑞敏
李生海
郭宝山
张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Tianji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CRS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S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ianji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Tianji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CRS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S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ianji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Tianji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CRS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S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ianji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Tianji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002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4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4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4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涉及缆线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侧面支臂,构成“︺”型结构;每个侧面支臂套设有多个侧面单槽,侧面单槽具有光缆固定槽,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标签卡槽能够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本实用新型缓解了铁路两侧的缆线槽道不具备专门的缆线固定装置,不易对缆线进行功能分类且容易造成缆线缠绕,不易于检修维护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缆线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通信光缆用于传输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和铁路网内大量综合信息,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信号电缆是信号系统中有关设备和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可实现1MHz(模拟信号)、2Mbit/s(数字信号)、额定电压交流750V或直流1100V及以下系统控制信息与电能的传输。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通信光缆和信号电缆。
铁路路线的两侧设置有通信信号缆线槽道,缆线一般直接铺设于缆线槽道中,或者在缆线较多的位置局部通过扎带捆绑,不具备专门的缆线用固定装置,不易对缆线进行功能分类且容易造成缆线缠绕等情况的发生,给后续的检修维护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以缓解缆线一般直接铺设于铁路路线的两侧的缆线槽道中,或者在缆线较多的位置局部通过扎带捆绑,不具备专门的缆线用固定装置,不易对缆线进行功能分类且容易造成缆线缠绕等情况的发生,给后续的检修维护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侧面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外侧面及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多个斜面限位;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分别设置于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且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及五槽底座构成“︺”型结构,且第一支臂的外侧面及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位于“︺”型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侧面单槽的一侧具有斜面限位卡槽,侧面单槽的另一侧具有光缆固定槽;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分别套设有多个侧面单槽,每个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且每个侧面单槽的斜面限位卡槽能够通过一个斜面限位固定;第一支臂上套设的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一支臂的内侧面,第二支臂上套设的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二支臂的内侧面;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标签卡槽能够在五槽底座的顶端不设置三槽加装座时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在三槽加装座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时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
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二: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及标签上卡槽与标签下卡槽构成的标签卡槽之间能够形成四种组合形式;由五槽底座、侧面支臂及侧面单槽构成基础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顶端设置三槽加装座构成二级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构成三级组合;在二级组合的三槽加装座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构成四级组合。
在技术方案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三: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均采用具有一定张力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且四种组合形式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配件,采用可拆卸的卡扣式安装方式进行固定。
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技术方案四: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及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均采用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来对缆线进行固定。
在技术方案四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五: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采用底部半径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减小的类U型槽的结构;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及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a到Rb逐渐减小的第一变径范围,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c到Rd逐渐减小的第二变径范围;半径尺寸位于第一变径范围的电缆在放入电缆固定槽内时,电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电缆的直径与电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半径尺寸位于第二变径范围的光缆在放入光缆固定槽内时,光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光缆的直径与光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
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技术方案六:标签下卡槽具有A、B面;标签下卡槽在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时,通过标签下卡槽的A面与五槽底座连接,标签上卡槽设置于标签下卡槽的B面;标签下卡槽在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时,通过标签下卡槽的B面与三槽加装座连接,标签上卡槽设置于标签下卡槽的A面。
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七: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及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背面均设置有加强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侧面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外侧面及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多个斜面限位;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分别设置于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且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及五槽底座构成“︺”型结构,且第一支臂的外侧面及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位于“︺”型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侧面单槽的一侧具有斜面限位卡槽,侧面单槽的另一侧具有光缆固定槽;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分别套设有多个侧面单槽,每个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且每个侧面单槽的斜面限位卡槽能够通过一个斜面限位固定;第一支臂上套设的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一支臂的内侧面,第二支臂上套设的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二支臂的内侧面;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标签卡槽能够在五槽底座的顶端不设置三槽加装座时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在三槽加装座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时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将电缆设置于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或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来将电缆固定,能够通过将光缆设置于套设在侧面支臂的侧面单槽来将光缆固定,使铁路线路两侧的通信信号缆线槽道里的缆线布放地整齐美观,并能够通过标签卡槽安装电子标签,配合槽道缆线管理系统对缆线进行管理;并且“︺”型结构与铁路路线的两侧的缆线槽道的结构相匹配。
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及标签上卡槽与标签下卡槽构成的标签卡槽之间能够形成四种组合形式;由五槽底座、侧面支臂及侧面单槽构成基础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顶端设置三槽加装座构成二级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构成三级组合;在二级组合的三槽加装座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构成四级组合。在本技术方案中,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以及缆线的种类与数量,选择不同的组合形式,适应性更强。
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均采用具有一定张力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且四种组合形式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配件,采用可拆卸的卡扣式安装方式进行固定。在本技术方案中,选取的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张力,能充分兼容电缆槽制作时的尺寸偏差;另外采用可拆卸的卡扣式的安装方式,能够避免因使用螺丝、螺母等配件造成配件的生锈和丢失的问题,并且安装便捷;其次,可拆卸的安装方式相比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加方便运输与制造,可拆卸的零部件的模具相比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的模具的复杂程度降低,且体积较小。
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及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均采用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来对缆线进行固定。在本技术方案中,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无需增加其他变径装置就能够对一定直径范围内的缆线进行固定。
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采用底部半径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减小的类U型槽的结构;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及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a到Rb逐渐减小的第一变径范围,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c到Rd逐渐减小的第二变径范围;半径尺寸位于第一变径范围的电缆在放入电缆固定槽内时,电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电缆的直径与电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半径尺寸位于第二变径范围的光缆在放入光缆固定槽内时,光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光缆的直径与光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在本技术方案中,提出了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Ra优选15mm,Rb优选22.5mm,Rc优选7mm,Rd优选 9.5mm,且以上提出的Ra、Rb、Rc、Rd的优选值能够满足大部分的铁路缆线的使用。半径尺寸位于第一变径范围的电缆能够依靠自身重力的作用固定于电缆固定槽内,半径尺寸位于第二变径范围的光缆能够依靠自身重力的作用固定于光缆固定槽内,操作便捷且适用性强。
标签下卡槽具有A、B面;标签下卡槽在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时,通过标签下卡槽的A面与五槽底座连接,标签上卡槽设置于标签下卡槽的B面;标签下卡槽在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时,通过标签下卡槽的B面与三槽加装座连接,标签上卡槽设置于标签下卡槽的A面。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生产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的模具结构的可行性的限制,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各自与标签上卡槽的各自的安装部位无法完全相同,因此为了使标签下卡槽既能够安装于五槽底座,又能够安装于三槽加装座,将标签下卡槽设置A、 B面,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组合需求,使得标签下卡槽的利用率提高,节约资源。
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及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背面均设置有加强筋。在本技术方案中,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及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强度,使得缆线的固定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基础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二级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三级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四级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的无极变径的电缆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单槽的无极变径的光缆固定槽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三级组合的组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四级组合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五槽底座;2-三槽加装座;3-侧面支臂;31-第一支臂;32-第二支臂; 4-侧面单槽;5-标签卡槽;51-标签上卡槽;52-标签下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参照图1-图9,包括五槽底座1、三槽加装座2、侧面支臂3、侧面单槽4、标签上卡槽51及标签下卡槽52;三槽加装座2能够固定于五槽底座1的顶端,且五槽底座1 及三槽加装座2均具有电缆固定槽;侧面支臂4包括第一支臂41及第二支臂42;第一支臂41外侧面及第二支臂42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多个斜面限位;第一支臂41及第二支臂42分别设置于五槽底座1的左、右两端,且第一支臂41、第二支臂42及五槽底座1构成“︺”型结构,且第一支臂41的外侧面及第二支臂42的外侧面分别位于“︺”型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侧面单槽4的一侧具有斜面限位卡槽,侧面单槽4的另一侧具有光缆固定槽;第一支臂41及第二支臂42分别套设有多个侧面单槽4,每个侧面单槽4的槽口朝上,且每个侧面单槽4的斜面限位卡槽能够通过一个斜面限位固定;第一支臂41上套设的侧面单槽4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一支臂41的内侧面,第二支臂42上套设的侧面单槽4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二支臂42的内侧面;标签上卡槽51能够固定于标签下卡槽52,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5;标签卡槽5能够在五槽底座1的顶端不设置三槽加装座2时安装于五槽底座 1的顶端,且能够在三槽加装座2固定于五槽底座1的顶端时安装于三槽加装座2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将电缆设置于五槽底座1 的电缆固定槽或三槽加装座2的电缆固定槽来将电缆固定,能够通过将光缆设置于套设在侧面支臂3的侧面单槽4来将光缆固定,使铁路线路两侧的通信信号缆线槽道里的缆线布放地整齐美观,并能够通过标签卡槽5安装电子标签,配合槽道缆线管理系统对缆线进行管理;并且“︺”型结构与铁路路线的两侧的缆线槽道的结构相匹配。
更优选地,参照图2-图5,五槽底座1、三槽加装座2、侧面支臂3、侧面单槽4及标签上卡槽51与标签下卡槽52构成的标签卡槽5之间能够形成四种组合形式;由五槽底座1、侧面支臂3及侧面单槽4构成基础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1顶端设置三槽加装座2构成二级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1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5构成三级组合;在二级组合的三槽加装座 2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5构成四级组合。
更优选地,五槽底座1、三槽加装座2、侧面支臂3、侧面单槽4、标签上卡槽51及标签下卡槽52均采用具有一定张力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且四种组合形式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配件,采用可拆卸的卡扣式安装方式进行固定。
更优选地,参照图6-图7,五槽底座1的电缆固定槽、三槽加装座2的电缆固定槽及侧面单槽4的光缆固定槽均采用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来对缆线进行固定。
更优选地,参照图6-图7,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采用底部半径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减小的类U型槽的结构;五槽底座1的电缆固定槽及三槽加装座2的电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a到Rb逐渐减小的第一变径范围,侧面单槽4的光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c到Rd逐渐减小的第二变径范围;半径尺寸位于第一变径范围的电缆在放入电缆固定槽内时,电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电缆的直径与电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半径尺寸位于第二变径范围的光缆在放入光缆固定槽内时,光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光缆的直径与光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
更优选地,标签下卡槽52具有A、B面;标签下卡槽52在安装于五槽底座1的顶端时,通过标签下卡槽52的A面与五槽底座1连接,标签上卡槽51设置于标签下卡槽52的B面;标签下卡槽52在安装于三槽加装座2 的顶端时,通过标签下卡槽52的B面与三槽加装座2连接,标签上卡槽51 设置于标签下卡槽52的A面。
更优选地,五槽底座1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三槽加装座2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及侧面单槽4的光缆固定槽的背面均设置有加强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
所述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且所述五槽底座及所述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
所述侧面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
所述第一支臂外侧面及所述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多个斜面限位;
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分别设置于所述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且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及所述五槽底座构成“︺”型结构,且所述第一支臂的外侧面及所述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位于所述“︺”型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
所述侧面单槽的一侧具有斜面限位卡槽,所述侧面单槽的另一侧具有光缆固定槽;
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分别套设有多个所述侧面单槽,每个所述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且每个所述侧面单槽的斜面限位卡槽能够通过一个所述斜面限位固定;
所述第一支臂上套设的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一支臂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支臂上套设的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二支臂的内侧面;
所述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所述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
所述标签卡槽能够在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不设置所述三槽加装座时安装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在所述三槽加装座固定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时安装于所述三槽加装座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槽底座、所述三槽加装座、所述侧面支臂、所述侧面单槽及所述标签上卡槽与所述标签下卡槽构成的所述标签卡槽之间能够形成四种组合形式;
由所述五槽底座、所述侧面支臂及所述侧面单槽构成基础组合;
在所述基础组合的所述五槽底座顶端设置所述三槽加装座构成二级组合;
在所述基础组合的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设置所述标签卡槽构成三级组合;
在所述二级组合的所述三槽加装座的顶端设置所述标签卡槽构成四级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槽底座、所述三槽加装座、所述侧面支臂、所述侧面单槽、所述标签上卡槽及所述标签下卡槽均采用具有一定张力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且所述四种组合形式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配件,采用可拆卸的卡扣式安装方式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所述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及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均采用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来对缆线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采用底部半径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减小的类U型槽的结构;
所述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及所述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a到Rb逐渐减小的第一变径范围,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c到Rd逐渐减小的第二变径范围;
半径尺寸位于所述第一变径范围的所述电缆在放入所述电缆固定槽内时,所述电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所述电缆的直径与所述电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
半径尺寸位于所述第二变径范围的所述光缆在放入所述光缆固定槽内时,所述光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所述光缆的直径与所述光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下卡槽具有A、B面;
所述标签下卡槽在安装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时,通过所述标签下卡槽的A面与所述五槽底座连接,所述标签上卡槽设置于所述标签下卡槽的B面;
所述标签下卡槽在安装于所述三槽加装座的顶端时,通过所述标签下卡槽的B面与所述三槽加装座连接,所述标签上卡槽设置于所述标签下卡槽的A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所述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及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背面均设置有加强筋。
CN202120500291.6U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Active CN214674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0291.6U CN214674059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0291.6U CN214674059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4059U true CN214674059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0291.6U Active CN214674059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4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74059U (zh)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CN112952681A (zh)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CN210286318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分类束缚式的线束整理结构
CN212751016U (zh)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CN216388878U (zh) 一种电子线束生产用的缠胶布机
CN210607441U (zh) 模块化电池组
CN210273373U (zh) 一种线束支架和动力电池包
CN216489290U (zh) 一种具有模块化结构设置的配电柜
CN209658253U (zh) 一种低速车用的动力电池箱体
CN211045990U (zh) 一种用于配电箱的安全排线装置
CN220821988U (zh) 自带滤波电感的输出端子
CN218040235U (zh) 一种高稳定的配电柜安装架
CN215990023U (zh) 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的可调节式束线环
CN219802874U (zh) 一种多功能高强bms支架
CN212047571U (zh) 一种汽车底盘支架总成
CN216451077U (zh) 一种电池箱内部理线扣
CN220420791U (zh) 一种动力电池bms支架及电池包
CN214204736U (zh) 一种网络理线设备
CN210175057U (zh) 一种安装在车架上用于固定线束的线夹
CN218538848U (zh) 一种具有线束整理收卷功能的进线柜
CN220830284U (zh) 一种车载直流配电盒
CN217404589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光纤配线柜的尾纤储存装置
CN209981312U (zh) 一种agv小车用电池系统
CN117549789B (zh) 基于直流充电桩的分布式充电堆以及分布式充电堆网络
CN213185325U (zh) 一种电缆固定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