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3081U -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3081U
CN214673081U CN202120623891.1U CN202120623891U CN214673081U CN 214673081 U CN214673081 U CN 214673081U CN 202120623891 U CN202120623891 U CN 202120623891U CN 214673081 U CN214673081 U CN 214673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terminal head
groove
connector
contac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238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舒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sh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sh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sh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sh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238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3081U/zh
Priority to US17/412,252 priority patent/US1172860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3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3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头以及第二端子头,所述第一端子头与所述第二端子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头和所述第二端子头中任一个或两个包括多个插针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设置有配合槽,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多个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配合槽配合并部分外露于所述连接件之外,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只需一个连接件便可将插针进行固定,无需设置P C B板、金属板等,减少了制作的成本,同时此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组装、拆卸以及维修。同时无需将插针进行焊接,减小了制作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数码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它是给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以及数据传输的重要工具,随着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连接器的优化也就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连接器,其插头部分通常设置有金属件以及PCB板,将金属件与PCB板垂直连接,再在金属件上设置有插针,插针与PCB板电性连接,此结构复杂,不易组装,且设置插针的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连接器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头以及第二端子头,所述第一端子头与所述第二端子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头和所述第二端子头中任一个或两个包括多个插针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设置有配合槽,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多个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配合槽配合并部分外露于所述连接件之外,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槽。
优选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头的所述插针的数量为16个,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头的所述插针的数量为24个,所述第一端子头与所述第二端子头配合时,所述第一端子头的16个所述插针对应与所述第二端子头的16个所述插针接触,所述第二端子头剩余的8个所述插针不与所述第一端子头的所述插针接触。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以及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互相配合,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配合后在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位置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上连接件以及所述下连接件在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配合槽以及连接槽,多个所述插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件以及所述下连接件的所述配合槽配合,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上连接件以及所述下连接件的所述连接槽。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端子头包括多个所述插针以及所述连接件时,所述第一端子头进一步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外壳体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一面的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另一面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连接部收纳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在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下连接件在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上凹槽上开设有上接地孔,所述下凹槽上开设有下接地孔,一所述插针经过所述上接地孔,所述插针对应所述上接地孔的位置外露于所述上连接件,并与所述连接部接触,一所述插针经过所述下接地孔,所述插针对应所述下接地孔的位置外露于所述下连接件,并与所述连接部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头包括注塑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注塑件内,所述插针与所述配合槽配合的一端且外露于所述连接件的部分同时外露于所述注塑件外,所述注塑件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注塑件的外壁与所述金属壳体内壁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头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金属壳体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一端配合,多个所述插针穿过所述连接槽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头包括第一磁性件以及固定壳体,所述第一磁性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磁性件上。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端子头包括多个所述插针以及所述连接件时,所述第二端子头进一步包括PCB板以及插板,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插板内,所述插针与所述配合槽配合的一端且外露于所述连接件的部分同时外露于所述插板外,所述插针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子头进一步包括第二磁性件以及保护壳,所述第二磁性件套设在所述插板上,所述保护壳套设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其包括如上任意一种所述的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包括线材、USB接口,所述线材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头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头与所述第二端子头磁吸吸附,并插接配合以形成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端子头,包括注塑成型的连接件以及多个插针,多所述连接件一端设置有配合槽,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多个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配合槽配合并部分外露于所述连接件之外,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槽。只需一个连接件便可将插针进行固定,无需设置PCB 板、金属板等,减少了制作的成本,同时此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组装、拆卸以及维修。同时无需将插针进行焊接,减小了制作的难度。
2、上凹槽上设置有上定位柱以及上定位孔,下凹槽上设置有下定位柱以及下定位孔,所述上定位柱与所述下定位孔配合,所述下定位柱与所述上定位孔配合,使得上连接件以及下连接件可快速进行定位以及安装,优化安装过程。
3、上凹槽以及下凹槽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金属壳体的连接部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进而使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使得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连接件不易产生相对移动,将所述连接件更为稳固的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内。
4、上接地孔与下接地孔的设置于使得所述插针得以实现接地,在保证第一端子头正常工作的同时,使得所述插针无需与所述金属壳体再进行焊接,进一步减少了制作的成本,减小了制作的难度。
5、连接件设置在注塑件内,注塑件为连接件以及插针提供保护,从而避免连接件以及插针轻易损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其包括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其第一端子头无需设置PCB板、金属板等,减少了制作的成本,同时此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组装、拆卸以及维修。同时无需将插针进行焊接,减小了制作的难度。其第二端子头可与不同规格的第一端子头进行配合,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之第一端子头以及第二端子头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之第一端子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之第一端子头的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之第一端子头的连接件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之第一端子头的连接件以及插针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之第一端子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之第一端子头的固定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具有连接器的线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具有连接器的线材之第二端子头以及线材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具有连接器的线材之插板插针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具有连接器的线材之插板插针与第二连接件的分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连接器;1、第一端子头;11、连接件;110、容置空间;111、配合槽; 112、连接槽;113、上连接件;1131、上凹槽; 1132、上定位柱;1133、上定位孔;1134、上接地孔;114、下连接件;1141、下凹槽;1142、下定位柱;1143、下定位孔;1144、下接地孔;12、插针;13、金属壳体;131、外壳体;132、连接部;1321、第一开口端;1322、第二开口端;133、收纳槽;14、注塑件;15、固定件;151、安放槽; 152、连接口;16、第一磁性件;17、固定壳体; 2、第二端子头;21、插板;211、插板插针;22、第二磁性件;23、第二连接件;24、保护壳;25、 PCB板;31、线材;200、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100,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端子头1以及第二端子头2,所述第一端子头1与所述第二端子头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头1以lightning插头为例,做详细说明。所述第一端子头1包括连接件11以及多个插针12,多个所述插针12呈并列的两排设置,所述连接件11根据多个插针12 的排列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所述连接件11 在一端形成配合槽111,另一端形成连接槽112,多个所述插针12的一端与所述配合槽111配合并部分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之外,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槽112并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外,且所述插针12穿过所述连接槽112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头2电性连接。所述连接件11可固定以及收纳所述插针12,使得所述插针12按照所需的排列方式固定在所述连接件11内。
可以理解,所述连接件11以及插针12可适用于所述第一端子头1以及所述第二端子头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1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头1内。所述配合槽111以及所述连接槽112的数量为多个,一所述插针12 对应一所述配合槽111以及一所述连接槽112,即一所述插针12的一端与一所述配合槽111配合并部分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之外,另一端穿过一所述连接槽112并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外。所述插针12的数量与所述配合槽111以及所述连接槽112的数量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槽111以及所述连接槽1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多个所述插针12并列设置,且多个所述插针12 一端与所述配合槽111配合,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槽112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外。
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连接件11包括上连接件113以及下连接件114,所述上连接件113 与所述下连接件114互相配合,所述上连接件 113以及所述下连接件1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配合槽111以及所述连接槽112,且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件113的所述配合槽111与所述下连接件114的所述配合槽111在位置上一一相互对应,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件113的所述连接槽112 与所述下连接件114的所述连接槽112在位置上一一相互对应,所述上连接件113上的所述配合槽111以及所述连接槽112与所述下连接件114 上的所述配合槽111以及所述连接槽112在数量上相等。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件113的所述插针12与设置在所述下连接件114上的所述插针12在位置上一一相互对应,所述插针12的数量为16个,其中, 8个所述插针12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件113,8个所述插针12设置在所述下连接件114。故所述上连接件113上的所述配合槽111以及所述连接槽112的数量也为8个,所述下连接件114的所述配合槽111以及所述连接槽112的数量也为8个。具体地,8个所述插针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件113的8个所述配合槽111配合,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上连接件113的8个所述连接槽112。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件113的所述插针12与设置在所述下连接件114上的所述插针12在位置上可以为相互交错设置,所述插针12的数量可以为10个、 12个、18个、24个、36个等。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5,所述上连接件 113在靠近所述连接槽112的一端设置有上凹槽 1131,所述下连接件114在靠近所述连接槽112 的一端设置有下凹槽1141,所述上凹槽1131与所述下凹槽1141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110。所述上凹槽1131上设置有上定位柱1132以及上定位孔1133,所述下凹槽1141上设置有下定位柱 1142以及下定位孔1143,所述上定位柱1132与所述下定位孔1143配合,所述下定位柱1142与所述上定位孔1133配合,以实现所述上连接件 113与所述下连接件114的定位以及配合。
请参阅图2及图4,所述第一端子头1进一步包括金属壳体13,所述金属壳体13包括外壳体131以及连接部132,所述连接部132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31一面的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31另一面的内壁上。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31呈U字型,故所述连接部1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体131的两端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件11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31的内部,其中,所述连接部132收纳于所述连接件11的所述容置空间110内。
可以理解,所述连接部132呈H字型,故所述连接部132设置有第一开口端1321以及第二开口端1322,所述上定位柱1132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端1321或所述第二开口端1322内,所述下定位柱1142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端1322或所述第一开口端1321内,从而保证所述金属壳体 13与所述连接件11之间不产生相对移动,进而稳固所述金属壳体13与所述连接件11之间的配合。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为保证金属壳体13与所述插针12之间的连接,在所述上凹槽1131边缘处开设有上接地孔1134,所述下凹槽1141远离所述上接地孔1134的一边开设有下接地孔1144,其中一所述插针12穿过所述上接地孔1134,穿过所述上接地孔1134的部分外露于所述上连接件113,并与所述连接部132接触。一所述插针12经过所述下接地孔1144,所述插针12对应所述下接地孔1144的位置外露于所述下连接件114,并与所述连接部132接触。
可以理解,所述连接部132为金属材质,通过所述上接地孔1134以及所述下接地孔1144与所述连接部132接触的两个所述插针12为接地极,从而实现所述插针12的接地。通过连接件 11将所述插针12固定,并与所述金属壳体13 连接,以及通过所述上接地孔1134以及所述下接地孔1144的设置,从而实现插针12与金属壳体13的电连接。无需设置PCB板,以及无需对插针12进行焊接,从而使所述第一端子头1的结构更为简单,易于组装,且可降低所述第一端子头1的制作难度,降低制作成本,同时,由于第一端子头的体积有限,无需焊接的固定方式可将更多的所述插针12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子头1 内。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具体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所述上接地孔1134以及所述下接地孔1144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设置。
请参阅图2、图3及图6,所述第一端子头1 包括注塑件14,所述注塑件14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13内,所述注塑件14的外壁与所述金属壳体13内壁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1设置于所述注塑件14内,且所述插针12与所述配合槽111配合的一端且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的部分同时外露于所述注塑件14外。
可以理解,在所述连接件11、插针12、金属壳体13配合后,对所述金属壳体13内进行注塑,进而形成所述注塑件14,使得所述注塑件 14在所述金属壳体13内,所述连接件11在所述注塑件14内。所述插针12与所述配合槽111配合的一端且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的部分,需要与电子设备进行接触,故所述注塑件14不可覆盖所述插针12与所述配合槽111配合的一端且外露于所述连接件11的部分,故所述插针12的此部分同时外露于所述注塑件14外。所述注塑件14不仅起到保护所述连接件11的作用,同时还可更为稳固的固定所述插针1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端子头1 包括固定件15,所述金属壳体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收纳槽133,所述固定件15一端与所述金属壳体13一端上的所述收纳槽133配合,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壳体13另一端上的所述收纳槽133 配合,进而使所述固定件15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13上。同时,多个所述插针12穿过所述连接槽112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5内。
可以理解,所述固定件15用于集成多个所述插针12,所述固定件15内设置有多个安放槽 151,多个所述插针12逐一对应放置于多个所述安放槽151内。
请参阅图2及图6,所述第一端子头1包括第一磁性件16以及固定壳体17,所述第一磁性件16套设在所述固定件15上,并对所述固定件 15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所述固定壳体17套设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6上,并对所述第一磁性件16 以及所述固定件15起固定以及保护的作用。所述固定件15远离所述连接槽112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口152。
所述第一端子头1的内部结构,如所述连接件11、插针12、注塑件14等,同样适用于所述第二端子头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头2内设置有24个插针,故其无法使用用于固定16个所述插针12的所述连接件 11。故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头2的内部结构与所述第一端子头1不同。请参阅图7-图11,所述第二端子头2具体包括插板 21、第二磁性件22、第二连接件23、插板插针211、保护壳24以及PCB板25。
具体地,所述插板插针211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3内,所述插板插针211一端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3外,另一端完全外露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3外。所述插板插针211完全外露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3外的一端与所述PCB板 25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23设置于所述插板21内,所述插板插针211外露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部分,同样外露于所述插板21 外。所述插板21插入所述连接口152,此时所述插板插针211与所述固定件15内的所述插针12 接触,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端子头1以及所述第二端子头2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性件22套设在所述插板21上,所述第一磁性件 16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2磁吸配合,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端子头1以及所述第二端子头2之间的磁吸配合。所述保护壳24套设与所述插板21外,进而对所述插板21、插板插针211、第二磁性件 22、第二连接件23、PCB板25进行保护。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端子头2上设置有24 根插板插针211,当设置有16根所述插针12的所述第一端子头1与所述第二端子头2连接时,则只有16根所述插针12与16根所述插板插针 211电连接,以保证所述第一端子头1与所述第二端子头2之间的正常工作。同时,所述第二端子头2同样适用于设置有少于或等于24根插针 12的所述第一端子头1。例如所述第二端子头2 可与24pin type-c插头进行连接,也可与16pin lightning插头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连接器的线材200,其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100,还包括线材31、 USB接口(图未示),所述线材31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头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头1与所述第二端子头2磁吸吸附,并插接配合以形成电连接。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端子头1以lightning插头为例,与第二端子头2进行磁吸配合。当需要使用其它类型的第一端子头,如type-c插头,安卓插头时,也可使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进行适应性修改,从而可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第一端子头,进而对不同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端子头,包括注塑成型的连接件以及多个插针,多所述连接件一端设置有配合槽,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多个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配合槽配合并部分外露于所述连接件之外,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槽。只需一个连接件便可将插针进行固定,无需设置PCB板、金属板等,减少了制作的成本,同时此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组装、拆卸以及维修。同时无需将插针进行焊接,减小了制作的难度。
2、上凹槽上设置有上定位柱以及上定位孔,下凹槽上设置有下定位柱以及下定位孔,所述上定位柱与所述下定位孔配合,所述下定位柱与所述上定位孔配合,使得上连接件以及下连接件可快速进行定位以及安装,优化安装过程。
3、上凹槽以及下凹槽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金属壳体的连接部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进而使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使得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连接件不易产生相对移动,将所述连接件更为稳固的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内。
4、上接地孔与下接地孔的设置于使得所述插针得以实现接地,在保证第一端子头正常工作的同时,使得所述插针无需与所述金属壳体再进行焊接,进一步减少了制作的成本,减小了制作的难度。
5、连接件设置在注塑件内,注塑件为连接件以及插针提供保护,从而避免连接件以及插针轻易损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其包括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其第一端子头无需设置PCB板、金属板等,减少了制作的成本,同时此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组装、拆卸以及维修。同时无需将插针进行焊接,减小了制作的难度。其第二端子头可与不同规格的第一端子头进行配合,提高了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头以及第二端子头,所述第一端子头与所述第二端子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头和所述第二端子头中任一个或两个包括多个插针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设置有配合槽,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多个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配合槽配合并部分外露于所述连接件之外,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头的所述插针的数量为16个,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头的所述插针的数量为24个,所述第一端子头与所述第二端子头配合时,所述第一端子头的16个所述插针对应与所述第二端子头的16个所述插针接触,所述第二端子头剩余的8个所述插针不与所述第一端子头的所述插针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以及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互相配合,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配合后在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位置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上连接件以及所述下连接件在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配合槽以及连接槽,多个所述插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件以及所述下连接件的所述配合槽配合,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上连接件以及所述下连接件的所述连接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端子头包括多个所述插针以及所述连接件时,所述第一端子头进一步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外壳体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一面的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另一面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连接部收纳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在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下连接件在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上凹槽上开设有上接地孔,所述下凹槽上开设有下接地孔,一所述插针经过所述上接地孔,所述插针对应所述上接地孔的位置外露于所述上连接件,并与所述连接部接触,一所述插针经过所述下接地孔,所述插针对应所述下接地孔的位置外露于所述下连接件,并与所述连接部接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头包括注塑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注塑件内,所述插针与所述配合槽配合的一端且外露于所述连接件的部分同时外露于所述注塑件外,所述注塑件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注塑件的外壁与所述金属壳体内壁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头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金属壳体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一端配合,多个所述插针穿过所述连接槽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头包括第一磁性件以及固定壳体,所述第一磁性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磁性件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端子头包括多个所述插针以及所述连接件时,所述第二端子头进一步包括PCB板以及插板,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插板内,所述插针与所述配合槽配合的一端且外露于所述连接件的部分同时外露于所述插板外,所述插针靠近所述连接槽的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头进一步包括第二磁性件以及保护壳,所述第二磁性件套设在所述插板上,所述保护壳套设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上。
11.一种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种所述的连接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连接器的线材包括线材、USB接口,所述线材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头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头与所述第二端子头磁吸吸附,并插接配合以形成电连接。
CN202120623891.1U 2020-08-26 2021-03-26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Active CN214673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3891.1U CN214673081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US17/412,252 US11728602B2 (en) 2020-08-26 2021-08-25 Connector and cable with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3891.1U CN214673081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3081U true CN21467308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6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23891.1U Active CN214673081U (zh) 2020-08-26 2021-03-26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3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33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089246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olarization means
EP0795929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US6109952A (en) Termin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00041266A1 (en) Power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signal connector
US11728602B2 (en) Connector and cable with connector
JP2001093606A (ja) 回路基板実装用電気コネクタ
US10297966B1 (en) Mating adapt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923687B2 (en) Audio jack having improved contacts
US5538435A (en) Electrical input/output connector with switchable contacts
EP3411928B1 (en) Plug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galvanic separation and shielding element
US2014033572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pring tab for contacting with an external cabinet
EP0729206A2 (en) PCMCIA input/output card connector
US6688909B1 (en) Stacked connector with leds
EP0106432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863546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ositioning structure
US6682365B1 (en) Stacked connector with plastic part assembled thereto
CN214673081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线材
EP157173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14912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dummy card
CN213816658U (zh) 壳体结构、连接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0501129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apable of bearing high voltage
CN109586121B (zh) 插头装置以及配电系统
US2007016707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rotective shutter
CN106785611B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