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6245U -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6245U
CN214666245U CN202120720960.0U CN202120720960U CN214666245U CN 214666245 U CN214666245 U CN 214666245U CN 202120720960 U CN202120720960 U CN 202120720960U CN 214666245 U CN214666245 U CN 214666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heat exchanger
air outle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09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engj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engj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engj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engj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209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6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6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6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层翅片;该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二排风口;上下相邻的两层翅片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上下相间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设计成上下相间的结构,并配合使第二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一端,以及,第二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这样,当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一流道,以及,第二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就会与第二流道的气流方向相反,从而形成逆流换热,换热时间提高,从而使换热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的主要功能是回收排风冷/热量,实现节能的目的,换热器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换热器工作时,热风通过换热器的第一进风口,流经换热器后通过第一排风口排出,同时,冷风通过换热器的第二进风口,流经换热器后通过第二排风口排出,在这过程中,冷风和热风在换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
热交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换热器的工作性能,目前市面上主流换热器,其冷风和热风为错流换热,冷风和热风换热时间短,这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能提高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层翅片;该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二排风口,该第二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位于壳体的一端,第二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位于壳体的另一端;每层翅片沿气流的垂直方向呈波状延伸,上下相邻的两层翅片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上下相间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该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一流道,第二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二流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上下端面,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分别位于壳体左右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风道下端的进风口沿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倾斜,第二风道上端的出风口沿气流方向由右向左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均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不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为铝合金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平直状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波纹状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锯齿状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一进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一固定孔,第一排风口处设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一排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二固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第三翻边,第三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二进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三固定孔,第二排风口处设有第四翻边,第四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二排风口间隔分布的第四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设计成上下相间的结构,并配合使第二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一端,以及,第二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这样,当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一流道,以及,第二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就会与第二流道的气流方向相反,从而形成逆流换热,相较原有的错流换热,逆流换热对数温差大,所需要的换热面积小,换热时间提高,从而使换热效率提高,同时换热器也可以设置得更轻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部分三维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流道气流走向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流道气流走向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翅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呈波纹状延伸的翅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101、第一进风口;102、第一排风口;103、第二进风口;104、第二排风口;11、第一翻边;12、第一固定孔;13、第二翻边;14、第二固定孔;15、第三翻边;16、第三固定孔;17、第四翻边;18、第四固定孔;20、翅片;201、第一风道;202、第二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内的多层翅片20;该壳体10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一排风口102、第二进风口103以及第二排风口104,该第二进风口103和第一排风口102位于壳体10的一端,第二排风口104和第一进风口101位于壳体10的另一端;每层翅片20沿气流的垂直方向呈波状延伸,上下相邻的两层翅片20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上下相间的第一风道201和第二风道202,在本实施例中,该单数层为第一风道201,双数层为第二风道202,该第一风道201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一排风口102连通形成第一流道,第二风道202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103和第二排风口104连通形成第二流道;在工作时,第一流道中的气流和第二流道中的气流就会形成逆流换热的状态,逆流换热对数温差大,所需要的换热面积小,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提高。
具体而言,该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一排风口102分别位于壳体10的上下端面,第二进风口103和第二排风口104分别位于壳体10左右侧面,并且,该第二风道202下端的进风口沿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倾斜,第二风道202上端的出风口沿气流方向由右向左倾斜,该第一风道201两端的风口均与第二进风口103和第二排风口104不连通。另外,该第一进风口101处设有第一翻边11,第一翻边11上具有多个绕第一进风口101间隔分布的第一固定孔12,第一排风口102处设有第二翻边13,第二翻边13上具有多个绕第一排风口102间隔分布的第二固定孔14;该第二进风口103处设有第三翻边15,第三翻边15上具有多个绕第二进风口103间隔分布的第三固定孔16,第二排风口104处设有第四翻边17,第四翻边17上具有多个绕第二排风口104间隔分布的第四固定孔18,固定孔的设置,可以方便换热器与外部风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翅片20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导热性好,可以提高换热效率,翅片20沿气流方向呈平直状延伸,当然,翅片20也有其他类型的形态,如,翅片20沿气流方向呈波纹状延伸,或者,翅片20沿气流方向呈锯齿状延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设计成上下相间的结构,并配合使第二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一端,以及,第二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这样,当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一流道,以及,第二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就会与第二流道的气流方向相反,从而形成逆流换热,相较原有的错流换热,逆流换热对数温差大,所需要的换热面积小,换热时间提高,从而使换热效率提高,同时换热器也可以设置得更轻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层翅片;该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二排风口,该第二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位于壳体的一端,第二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位于壳体的另一端;每层翅片沿气流的垂直方向呈波状延伸,上下相邻的两层翅片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上下相间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该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一流道,第二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二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上下端面,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分别位于壳体左右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下端的进风口沿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倾斜,第二风道上端的出风口沿气流方向由右向左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均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为铝合金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平直状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波纹状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锯齿状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一进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一固定孔,第一排风口处设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一排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二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第三翻边,第三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二进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三固定孔,第二排风口处设有第四翻边,第四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二排风口间隔分布的第四固定孔。
CN202120720960.0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Active CN214666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0960.0U CN214666245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0960.0U CN214666245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6245U true CN21466624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0960.0U Active CN214666245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6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5912U (zh) 一种水空中冷器的冷却芯子
CN100532976C (zh) 一种热电空调单元及具有该热电空调单元的热电空调器
CN214666245U (zh)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CN100408926C (zh)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热电新风机
CN209263711U (zh) 一种暖气片
CN216204483U (zh) 一种相变式冷却换热器
CN209945093U (zh) 一种封闭式风冷换热器
CN113624042A (zh) 相变式冷却换热器
CN109612300B (zh) 微通板
CN208333166U (zh) 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CN217785932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219103807U (zh) 一种换热板片
CN106016840A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调换热器
CN216523336U (zh) 一种换热翅片和逆流换热器
CN215003095U (zh) 一种船舶废气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2158233U (zh) 一种管翅式换热器
JP2907864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ルームエアコン室内ユニットの熱交換器
CN217465480U (zh) 一种换热翅片和高效逆流换热器
CN218443466U (zh) 相反两路气流通过的热交换器
CN216448370U (zh) 一种用于换热管道拐角位置的逆流换热器
CN2159828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524253U (zh) 一种用于冷风扇的换热装置
CN217155124U (zh) 一种内翅式微通道多孔扁管
CN214065110U (zh) 一种除湿系统换热器组合件
CN109489449A (zh) 一种暖气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