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5387U -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5387U
CN214665387U CN202120541142.4U CN202120541142U CN214665387U CN 214665387 U CN214665387 U CN 214665387U CN 202120541142 U CN202120541142 U CN 202120541142U CN 214665387 U CN214665387 U CN 214665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tube
return pipe
air return
capillary
outle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11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荆嵩
李清松
李艳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11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5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5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5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5Compression system with heat exchange between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system
    • F25B2400/052Compression system with heat exchange between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system between the capillary tube and another part of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涉及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毛细管和回气管;毛细管包括毛细管入口段以及毛细管出口段;回气管包括回气管入口段以及回气管出口段;回气管出口段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蒸发器出口段与回气管入口段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制冷剂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和回气管,最终流入压缩机入口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回气管外表面覆有塑胶膜,降低了回气管与毛细管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通过将毛细管设置为往复折叠结构,提高了回热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背景技术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是一个封闭的回路,压缩机驱动制冷剂依次在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回气管等部件内循环流动,实现热量的搬运,回气管与毛细管并行换热部件称为制冷系统的回热器,回热器中的制冷剂发生逆流换热,通过逆流换热,一方面使毛细管内制冷剂的过冷度下降,另一方面在毛细管的加热作用下,回气管的温度上升,有利于制冷系统效率的提升。
冰箱、空调都属于蒸汽压缩式的制冷系统,冰箱回热器主要采用回气管与毛细管并行接触,外面用粘胶铝箔包裹的方式进行强化换热。回气管多采用铝管,由于表面温度低,所以容易吸收周围的水分,毛细管为铜管,在潮湿的环境下铜、铝管道之间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铝管腐蚀后容易导致制冷系统制冷剂泄漏。
毛细管比回气管长,传统的设计是让非并行段毛细管在回气管的入口或出口位置盘圈,但这样的设计不利于制冷系统噪声的控制,增加回气管长度,同时增加回气管与毛细管之间的并行距离,可以避免毛细管盘圈,但回气管表面温度比环境温度低很多,回气管设计过长与外界环境热交换会产生一定的无效过热,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制冷系统效率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通过回气管外表面覆有塑胶膜,降低了回气管与毛细管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风险,通过将毛细管设置为往复折叠结构,提高了回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包括毛细管和回气管;所述毛细管包括毛细管入口段以及毛细管出口段;所述回气管包括回气管入口段以及回气管出口段;所述回气管出口段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出口段与回气管入口段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
所述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和回气管,最终流入压缩机入口端;所述毛细管为往复折叠结构;所述毛细管均匀分布在回气管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管外表面覆有塑胶膜,且所述塑胶膜将回气管与毛细管完全分隔;所述毛细管通过粘胶铝箔与回气管紧密贴附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外表面覆有塑胶膜,且所述塑胶膜将回气管与毛细管完全分隔;所述毛细管通过粘胶铝箔与回气管紧密贴附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出口段为往复折叠结构,并均匀分布在回气管入口段;所述毛细管入口段为单根管状结构,并与回气管出口段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管采用铝管材质;所述毛细管采用铜管材质;所述塑胶膜材质为聚丙烯、环氧树脂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膜通过挤塑工艺或缠绕附着于回气管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膜通过挤塑工艺或缠绕附着于毛细管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毛细管为往复折叠结构,毛细管均匀分布在回气管外围,提高了毛细管与回气管之间的换热温差,强化了回气管与毛细管之间的换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回气管外表面覆有塑胶膜,且所述塑胶膜将回气管与毛细管完全分隔,避免铝管材质的回气管与铜管材质的毛细管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防止制冷剂泄漏。
3、本实用新型通过毛细管出口段为往复折叠结构,并均匀分布在回气管入口段,减少低温回气管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强化回气管与毛细管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回热器的换热效率,而且在保证回气管与毛细管换热充分的前提下,缩短了回气管的长度,简化了回气管的结构,降低制冷系统的无效过热。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循环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压缩机,2-冷凝器,3-毛细管,301-毛细管入口段,302-毛细管出口段,4-蒸发器,5-回气管,501-回气管入口段,502-回气管出口段,6-制冷剂,7-粘胶铝箔,8-塑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毛细管3和回气管5;毛细管3包括毛细管入口段301以及毛细管出口段302;回气管5包括回气管入口段501以及回气管出口段502;回气管出口段502依次连接有压缩机1、冷凝器2、毛细管3和蒸发器4;蒸发器4出口段与回气管入口段501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
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6;制冷剂6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2、毛细管3、蒸发器4和回气管5,最终流入压缩机1入口端;毛细管3为往复折叠结构;毛细管3均匀分布在回气管5外围,提高了毛细管3与回气管5之间的换热温差,强化了回气管5与毛细管3之间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回气管5外表面覆有塑胶膜8,且塑胶膜8将回气管5与毛细管3完全分隔,避免铝管材质的回气管5与铜管材质的毛细管3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毛细管3通过粘胶铝箔7与回气管5紧密贴附包裹。
进一步地,毛细管出口段302为往复折叠结构,并均匀分布在回气管入口段501;毛细管入口段301为单根管状结构,并与回气管出口段502平行。
进一步地,回气管5采用铝管材质;毛细管3采用铜管材质;塑胶膜8材质为聚丙烯、环氧树脂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塑胶膜8通过挤塑工艺或缠绕附着于回气管5表面。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毛细管3和回气管5;毛细管3包括毛细管入口段301以及毛细管出口段302;回气管5包括回气管入口段501以及回气管出口段502;回气管出口段502依次连接有压缩机1、冷凝器2、毛细管3和蒸发器4;蒸发器4出口段与回气管入口段501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
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6;制冷剂6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2、毛细管3、蒸发器4和回气管5,最终流入压缩机1入口端;毛细管3为往复折叠结构;毛细管3均匀分布在回气管5外围,提高了毛细管3与回气管5之间的换热温差,强化了回气管5与毛细管3之间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毛细管3外表面覆有塑胶膜8,且塑胶膜8将回气管5与毛细管3完全分隔,避免铝管材质的回气管5与铜管材质的毛细管3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毛细管3通过粘胶铝箔7与回气管5紧密贴附包裹。
进一步地,毛细管出口段302为往复折叠结构,并均匀分布在回气管入口段501;毛细管入口段301为单根管状结构,并与回气管出口段502平行。
进一步地,回气管5采用铝管材质;毛细管3采用铜管材质;塑胶膜8材质为聚丙烯、环氧树脂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塑胶膜8通过挤塑工艺或缠绕附着于毛细管3表面。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包括毛细管3和回气管5;毛细管3包括毛细管入口段301以及毛细管出口段302;回气管5包括回气管入口段501以及回气管出口段502;
回气管出口段502依次连接有压缩机1、冷凝器2、毛细管3和蒸发器4;蒸发器4出口段与回气管入口段501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6;制冷剂6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2、毛细管3、蒸发器4和回气管5,最终流入压缩机1入口端;
毛细管3为往复折叠结构;毛细管3均匀分布在回气管5外围,提高了毛细管3与回气管5之间的换热温差,强化了回气管5与毛细管3之间的换热效果;回气管5外表面覆有塑胶膜8,且塑胶膜8将回气管5与毛细管3完全分隔,避免铝管材质的回气管5与铜管材质的毛细管3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防止制冷剂6泄漏;毛细管3通过粘胶铝箔7与回气管5紧密贴附包裹。
优选的,如图1-2所示,回气管5采用铝管材质;毛细管3采用铜管材质;塑胶膜8材质为聚丙烯、环氧树脂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避免铝管材质的回气管5与铜管材质的毛细管3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防止制冷剂6泄漏。
优选的,如图2-4所示,塑胶膜8通过挤塑工艺附着于回气管5表面。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包括毛细管3和回气管5;毛细管3包括毛细管入口段301以及毛细管出口段302;回气管5包括回气管入口段501以及回气管出口段502;
回气管出口段502依次连接有压缩机1、冷凝器2、毛细管3和蒸发器4;蒸发器4出口段与回气管入口段501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6;制冷剂6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2、毛细管3、蒸发器4和回气管5,最终流入压缩机1入口端;
毛细管3为往复折叠结构;毛细管3均匀分布在回气管5外围,提高了毛细管3与回气管5之间的换热温差,强化了回气管5与毛细管3之间的换热效果;回气管5外表面覆有塑胶膜8,且塑胶膜8将回气管5与毛细管3完全分隔,避免铝管材质的回气管5与铜管材质的毛细管3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防止制冷剂6泄漏;毛细管3通过粘胶铝箔7与回气管5紧密贴附包裹。
优选的,如图4所示,毛细管出口段302为往复折叠结构,并均匀分布在回气管入口段501,减少低温回气管5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强化回气管5与毛细管3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回热器的换热效率,而且在保证回气管5与毛细管3换热充分的前提下,缩短了回气管5的长度,简化了回气管5的结构,降低制冷系统的无效过热;毛细管入口段301为单根管状结构,并与回气管出口段502平行。
优选的,如图1-2所示,回气管5采用铝管材质;毛细管3采用铜管材质;塑胶膜8材质为聚丙烯、环氧树脂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避免铝管材质的回气管5与铜管材质的毛细管3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防止制冷剂6泄漏。
优选的,如图2-4所示,塑胶膜8通过缠绕附着于回气管5表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包括毛细管(3)和回气管(5);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管(3)包括毛细管入口段(301)以及毛细管出口段(302);所述回气管(5)包括回气管入口段(501)以及回气管出口段(502);
所述回气管出口段(502)依次连接有压缩机(1)、冷凝器(2)、毛细管(3)和蒸发器(4);所述蒸发器(4)出口段与回气管入口段(501)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
所述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6);所述制冷剂(6)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2)、毛细管(3)、蒸发器(4)和回气管(5),最终流入压缩机(1)入口端;
所述毛细管(3)为往复折叠结构;所述毛细管(3)均匀分布在回气管(5)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5)外表面覆有塑胶膜(8),且所述塑胶膜(8)将回气管(5)与毛细管(3)完全分隔;所述毛细管(3)通过粘胶铝箔(7)与回气管(5)紧密贴附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3)外表面覆有塑胶膜(8),且所述塑胶膜(8)将回气管(5)与毛细管(3)完全分隔;所述毛细管(3)通过粘胶铝箔(7)与回气管(5)紧密贴附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出口段(302)为往复折叠结构,并均匀分布在回气管入口段(501);所述毛细管入口段(301)为单根管状结构,并与回气管出口段(502)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5)采用铝管材质;所述毛细管(3)采用铜管材质;
所述塑胶膜(8)材质为聚丙烯、环氧树脂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膜(8)通过挤塑工艺或缠绕附着于回气管(5)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膜(8)通过挤塑工艺或缠绕附着于毛细管(3)表面。
CN202120541142.4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Active CN214665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1142.4U CN21466538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1142.4U CN21466538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5387U true CN214665387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3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1142.4U Active CN21466538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5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6969U (zh) 提高低温制热性能的空调器结构
CN214665387U (zh)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CN103480248B (zh) 一种冷干机
CN112815581A (zh) 一种内层覆膜高效回热器
CN107906992A (zh) 一种蓄热器和空调器
CN210569363U (zh) 一种高效制热兼除霜功能的空气源热泵
CN107166602A (zh) 一种双介质循环冷暖节能空调
CN216897941U (zh) 空气源热泵蓄热除霜系统
CN111412565B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的水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35969U (zh) 整体翅片圆管冷风机
CN104566680B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816072U (zh) 一种蓄热器和空调器
CN208012172U (zh) 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机构
CN208735753U (zh) 翅片扁管一体结构的冷风机
CN208205422U (zh) 一种污泥烘干热泵系统
CN207831525U (zh) 一种高防水的空气源热泵冷暖机外机
CN206817768U (zh) 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CN2893623Y (zh) 水源节能空调
CN211739562U (zh) 一种叠层套管式蒸发器
CN201672832U (zh) 一种多层丝网结构的环路热管散热器
CN220417671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蓄热的热泵热水机
CN104748376B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21134584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CN21083229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空调
CN217110100U (zh) 一种毛细管与铝制回气管的换热结构及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