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4830U - 风道组件及分段送风柜机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组件及分段送风柜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64830U CN214664830U CN202023334045.2U CN202023334045U CN214664830U CN 214664830 U CN214664830 U CN 214664830U CN 202023334045 U CN202023334045 U CN 202023334045U CN 214664830 U CN214664830 U CN 2146648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air
- air duct
- box
- air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分段送风柜机,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及上下排布的多个导风机构;位于最上方的导风机构由电机或驱动机构单独驱动;其余导风机构由驱动机构单独驱动;驱动机构安装于风道的侧方;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盒及均设置于驱动盒内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驱动盒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且主动齿轮与第一孔相对,从动齿轮与第二孔相对;驱动机构的电机与主动齿轮同轴传动连接,从动齿轮与导风机构的主动导风叶片同轴传动连接。该风道组件,包括多个能够独立送风的导风机构,且驱动机构的齿轮传动结构使得电机能够安装于风道的侧方,占用的出风口空间小,对出风量的影响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分段送风柜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分段送风柜机的风道组件通常包括上导风机构和下导风机构,两个电机分别直接驱动两个导风机构的主动导风叶片,即,一个电机于上导风机构的上方驱动上导风机构的主动导风叶片,另一个电机于下导风机构的下方驱动下导风机构的主动导风叶片。
但是,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两段式送风柜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而如果要实现更多分段,由于电机的体积比较大,电机又会占据出风口较大的空间,从而会影响出风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段式送风柜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而如果要实现更多分段,由于电机的体积比较大,电机又会占据出风口较大的空间,从而会影响出风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包括风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个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主动导风叶片、从动导风叶片以及与二者均连接的导风连杆;
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导风机构由电机或驱动机构单独驱动;其余所述导风机构由所述驱动机构单独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风道的侧方;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盒以及均设置于所述驱动盒内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盒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孔相对,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孔相对;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导风叶片同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包括上下排布的多个导风机构,各导风机构均能够独立送风,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对多段式送风的需求;并且,该风道组件,用于驱动导风机构的驱动机构中,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同轴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与主动导风叶片同轴连接,即由从动齿轮驱动主动导风叶片,驱动机构安装于风道的侧方,实现了具有较大体积的电机的偏移,减少了对出风口空间的占用,以及对出风量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上导风机构、中导风机构和下导风机构。
该技术方案中,风道组件能够实现上、中、下三段独立送风。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伸出所述第二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主动导风叶片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传动轴与主动导风叶片的连接位置位于驱动盒的外部,从而便于两者之间的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驱动盒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当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时,所述限位筋在所述限位槽内运动,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筋配合以限制所述从动齿轮的转动角度。
该技术方案中,主动导风叶片与从动齿轮同轴传动连接,从而主动导风叶片与从动齿轮同步转动,通过限制从动齿轮的转动角度,实现了对主动导风叶片转动角度也即扫风角度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结构相同,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反向安装于所述驱动盒内;
所述驱动盒内设置有安装孔和让位槽,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所述主动齿轮的传动轴,所述让位槽用于容纳所述主动齿轮的限位筋。
该技术方案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为结构相同的零件,简化了模具设计、减少了模具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而装配时,只需要反向安装即可,无需先区分再装配,从而还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之间连接有连接筋,弯折所述连接筋能够将所述盒盖扣合于所述盒体。
该技术方案中,连接筋使盒体和盒盖连为一体,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盒体和盒盖中任意一者的丢失;而在装配二者时,既无需去他处拿取盒盖或盒体,也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将盒盖和盒体对齐,只需弯折连接筋,即可快速地完成装配,十分方便,且装配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盒还设置有卡扣和卡头,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中的一者,所述卡头设置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中的另一者,且当所述盒盖扣合于所述盒体时,所述卡头与所述卡扣卡接。
该技术方案中,当盒盖与盒体完成扣合后,卡头与卡扣完成卡接,提高了盒盖与盒体的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盒的外壁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风道固定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盒固定于风道,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电机等的振动,以及由振动而产生的噪音,进而能够提高产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固定部开设有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后固定于所述风道。
该技术方案中,紧固件将驱动盒固定于风道,操作简单,拆装也方便;并且,固定部的设计、结构以及制造均非常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送风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段式送风柜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而如果要实现更多分段,由于电机的体积比较大,电机又会占据出风口较大的空间,从而会影响出风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段送风柜机,包括所述的风道组件。该分段送风柜机,具有上述的风道组件的全部优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盒透明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驱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的驱动机构的局部剖视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风道;
200-导风机构;210-主动导风叶片;220-从动导风叶片;230-导风连杆;
300-驱动机构;310-电机;320-盒体;321-第一孔;322-第二孔;323-限位槽;324-卡扣;330-盒盖;331-卡头;332-固定部;333-安装孔;334-让位槽;340-连接筋;350-主动齿轮;360-从动齿轮;361-传动轴;362-限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风道100以及设置于风道100的出风口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个导风机构200,导风机构200包括主动导风叶片210、从动导风叶片220以及与二者均连接的导风连杆230;位于最上方的导风机构200由电机310或驱动机构300单独驱动;其余导风机构200由驱动机构300单独驱动;驱动机构300安装于风道100的侧方;驱动机构300包括电机310、驱动盒以及均设置于驱动盒内的主动齿轮350和从动齿轮360,驱动盒设置有第一孔321和第二孔322,主动齿轮350与从动齿轮360啮合连接,且主动齿轮350与第一孔321相对,从动齿轮360与第二孔322相对;驱动机构300的电机310与主动齿轮350同轴传动连接,从动齿轮360与主动导风叶片210同轴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包括上下排布的多个导风机构200,各导风机构200均能够独立送风,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对多段式送风的需求;并且,该风道组件,用于驱动导风机构200的驱动机构300中,电机310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350同轴连接,主动齿轮350与从动齿轮360啮合,从动齿轮360与主动导风叶片210同轴连接,即由从动齿轮360驱动主动导风叶片210,驱动机构300安装于风道100的侧方,实现了具有较大体积的电机310的偏移,减少了对出风口空间的占用,以及对出风量的影响。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风机构200包括上导风机构、中导风机构和下导风机构。即,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能够实现上、中、下三段独立送风。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导风机构200还可以设置成更多段,例如:导风机构200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导风机构、第二导风机构、第三导风机构和第四导风机构,风道组件能够实现四段独立送风。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从动齿轮360同轴设置有传动轴361,传动轴361伸出第二孔322,传动轴361与主动导风叶片210连接。如此设置,传动轴361与主动导风叶片210的连接位置位于驱动盒的外部,从而便于两者之间的拆装。但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从动齿轮360也可以不设置传动轴361,装配驱动机构300与主动导风叶片210时,可以使主动导风叶片210穿过第二孔322插入从动齿轮360的中心孔,以实现两者的传动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从动齿轮360设置有限位筋362,驱动盒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323,当从动齿轮360转动时,限位筋362在限位槽323内运动,限位槽323与限位筋362配合以限制从动齿轮360的转动角度。主动导风叶片210与从动齿轮360同轴传动连接,从而主动导风叶片210与从动齿轮360同步转动,通过限制从动齿轮360的转动角度,实现了对主动导风叶片210转动角度也即扫风角度的限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主动齿轮350与从动齿轮360结构相同,主动齿轮350与从动齿轮360反向安装于驱动盒内;驱动盒内设置有安装孔333和让位槽334,安装孔333用于容纳主动齿轮350的传动轴,让位槽334用于容纳主动齿轮350的限位筋。此种设置形式下,主动齿轮350与从动齿轮360为结构相同的零件,简化了模具设计、减少了模具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而装配时,只需要反向安装即可,无需先区分再装配,从而还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3所示,驱动盒包括盒体320和盒盖330,盒体320和盒盖330之间连接有连接筋340,弯折连接筋340能够将盒盖330扣合于盒体320。连接筋340使盒体320和盒盖330连为一体,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盒体320和盒盖330中任意一者的丢失;而在装配二者时,既无需去他处拿取盒盖330或盒体320,也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将盒盖330和盒体320对齐,只需弯折连接筋340,即可快速地完成装配,十分方便,且装配效率高。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筋340的数量为两个,盒体320与盒盖330之间的连接位置增加,从而提高了两者的连接牢固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3所示,驱动盒还设置有卡扣324和卡头331,卡扣324设置于盒体320和盒盖330中的一者,卡头331设置于盒体320和盒盖330中的另一者,且当盒盖330扣合于盒体320时,卡头331与卡扣324卡接。当盒盖330与盒体320完成扣合后,卡头331与卡扣324完成卡接,提高了盒盖330与盒体320的连接牢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卡头331和卡扣324的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位置,例如:卡扣324还可以设置于盒盖330,而卡头331相应地设置于盒体320。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盒盖330和盒体320扣合后,卡头331和卡扣324二者与连接筋340分别位于驱动盒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沿两个连接筋340的分布方向,卡头331和卡扣324位于两个连接筋340的中间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盒的外壁设置有固定部332,固定部332与风道100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形式下,驱动盒固定于风道100,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电机310等的振动,以及由振动而产生的噪音,进而能够提高产品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风道组件还包括紧固件,固定部332开设有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后固定于风道100。此种设置形式下,能够使用紧固件将驱动盒固定于风道100,操作简单,拆装也方便;并且,固定部332的设计、结构以及制造均非常简单,成本低。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段送风柜机,该分段送风柜机包括上述的风道组件。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风道(100)的出风口且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个导风机构(200),所述导风机构(200)包括主动导风叶片(210)、从动导风叶片(220)以及与二者均连接的导风连杆(230);
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导风机构(200)由电机(310)或驱动机构(300)单独驱动;其余所述导风机构(200)由所述驱动机构(300)单独驱动;所述驱动机构(300)安装于所述风道(100)的侧方;
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电机(310)、驱动盒以及均设置于所述驱动盒内的主动齿轮(350)和从动齿轮(360),所述驱动盒设置有第一孔(321)和第二孔(322),所述主动齿轮(350)与所述从动齿轮(360)啮合连接,且所述主动齿轮(350)与所述第一孔(321)相对,所述从动齿轮(360)与所述第二孔(322)相对;所述驱动机构(300)的电机(310)与所述主动齿轮(350)同轴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60)与所述主动导风叶片(210)同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200)包括上导风机构、中导风机构和下导风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60)同轴设置有传动轴(361),所述传动轴(361)伸出所述第二孔(322),所述传动轴(361)与所述主动导风叶片(2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60)设置有限位筋(362),所述驱动盒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323),当所述从动齿轮(360)转动时,所述限位筋(362)在所述限位槽(323)内运动,所述限位槽(323)与所述限位筋(362)配合以限制所述从动齿轮(360)的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50)与所述从动齿轮(360)结构相同,所述主动齿轮(350)与所述从动齿轮(360)反向安装于所述驱动盒内;
所述驱动盒内设置有安装孔(333)和让位槽(334),所述安装孔(333)用于容纳所述主动齿轮(350)的传动轴,所述让位槽(334)用于容纳所述主动齿轮(350)的限位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包括盒体(320)和盒盖(330),所述盒体(320)和所述盒盖(330)之间连接有连接筋(340),弯折所述连接筋(340)能够将所述盒盖(330)扣合于所述盒体(3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还设置有卡扣(324)和卡头(331),所述卡扣(324)设置于所述盒体(320)和所述盒盖(330)中的一者,所述卡头(331)设置于所述盒体(320)和所述盒盖(330)中的另一者,且当所述盒盖(330)扣合于所述盒体(320)时,所述卡头(331)与所述卡扣(324)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的外壁设置有固定部(332),所述固定部(332)与所述风道(10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固定部(332)开设有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后固定于所述风道。
10.一种分段送风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34045.2U CN214664830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风道组件及分段送风柜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34045.2U CN214664830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风道组件及分段送风柜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64830U true CN214664830U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8506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34045.2U Active CN214664830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风道组件及分段送风柜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64830U (zh) |
-
2020
- 2020-12-30 CN CN202023334045.2U patent/CN2146648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69098U (zh) | 一种导风板驱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4664830U (zh) | 风道组件及分段送风柜机 | |
CN215909368U (zh) | 滑动门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 |
CN214468955U (zh) | 驱动机构、风道组件及柜机 | |
CN214038880U (zh) |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0772470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1174792U (zh) | 一种新型无刷风机装配结构 | |
CN107388547B (zh) |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
CN209689017U (zh) | 空调室内机的面板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09708208B (zh) |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1011842U (zh) | 一种空调器的扫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21780905U (zh) | 一种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9810021U (zh) | 一种调节杆、导风结构及空调 | |
CN218269534U (zh) | 挡板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9995431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0444087U (zh) | 一种电机一体化固定支架 | |
CN218029391U (zh) | 一种采用无紧固件快装结构的百叶篷顶 | |
CN214664829U (zh) | 风道组件及分段控制柜机 | |
CN218296193U (zh) | 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1739440U (zh) | 出风口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5412163U (zh)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5260483U (zh) | 空调室内机的箱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6346976U (zh) | 连杆构件及用于导风板的运动组件 | |
CN218523744U (zh) | 一种导风门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7715393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