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0621U -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0621U
CN214660621U CN202120835788.3U CN202120835788U CN214660621U CN 214660621 U CN214660621 U CN 214660621U CN 202120835788 U CN202120835788 U CN 202120835788U CN 214660621 U CN214660621 U CN 214660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shaft
heat
wind turbine
unit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57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扬
蔡安民
林伟荣
焦冲
李媛
金强
郑磊
蔺雪峰
杨博宇
张林伟
李力森
张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08357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0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0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0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风轮系统、低速轴、齿轮传动系统、第一高速轴、第二高速轴、发电机单元和热泵单元。风轮系统通过低速轴与齿轮传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齿轮传动系统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高速轴和第二高速轴连接;第一高速轴与发电机单元连接,发电机单元连接至电力调节单元,电力调节单元分别与电网和储能系统连接;第二高速轴与热泵单元连接,热泵单元连接至热用户。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同时满足了电、热等多种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风力涡轮机的效益,实现供电、供暖、储能等多功能一体化,避免因电网限电等因素导致风电机组能源大量浪费,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涡轮机是一种低碳近零排放的发电方式,其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电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与此同时,其也可用作制热,即以风能作为驱动力,不经过发电环节而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热能。风热机组由于减少了风能与电能的能量转换损失,使系统造价降低的同时系统效率大幅度提升,经济指标远优于当前主流的清洁能源供热/供冷技术。
目前,风力涡轮机大部分均只单独用作发电的风电机组或制热的风热机组,未能发挥其最大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能够提高风力涡轮机整体的能量利用率,提升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包括风轮系统、低速轴、齿轮传动系统、第一高速轴、第二高速轴、发电机单元和热泵单元;
风轮系统通过低速轴与齿轮传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齿轮传动系统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高速轴和第二高速轴连接;第一高速轴与发电机单元连接,发电机单元连接至电力调节单元,电力调节单元分别与电网和储能系统连接;第二高速轴与热泵单元连接,热泵单元连接至热用户。
优选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太阳轮分别与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啮合,太阳轮与低速轴连接,第一行星轮与第一高速轴连接,第二行星轮与第二高速轴连接。
优选地,热泵单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压缩机与第二高速轴连接,冷凝器与热用户换热。
进一步优选地,储能系统包括冷却单元,蒸发器与冷却单元换热。
优选地,电力调节单元包括整流器、逆变器、变压器和电控柜;整流器一端与发电机单元连接,另一端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分别与电网和储能系统连接,电控柜分别与整流器、逆变器和变压器连接。
优选地,电网接入点设有电负荷监测单元,热用户接入点设有热负荷监测单元。
进一步优选地,电负荷监测单元和热负荷监测单元的监测刷新频率为1~10Hz。
优选地,储能系统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或三元锂电池储能系统。
优选地,热泵单元的循环介质为二氧化碳或氟利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风轮系统捕获风能通过低速轴输入齿轮传动系统,并能够通过第一高速轴和第二高速轴输出,分别带动发电机单元发电和热泵单元制热,并且多余电量能够通过储能系统进行存储。风力涡轮机是一种低碳近零排放的发电方式,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电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与此同时,也可用作制热,即以风能作为驱动力,不经过发电环节而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热能。风热机组由于减少了风能与电能的能量转换损失,使系统造价降低的同时系统效率大幅度提升,经济指标远优于当前主流的清洁能源供热/供冷技术。
由于电网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动中,白天是电网的用电高峰期,而夜晚电网的消纳能力则会下降。对于热网来说,尤其在北方地区秋冬时节,晚间是用热的高峰,其余电网负荷在时间上呈现互补的情况。对风力涡轮机来说,其出力受白天和夜晚的影响较不明显,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电网和热网时间上的互补性,切换风力涡轮机的运行模式,实现风能最大效益的利用。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同时满足了电、热等多种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风力涡轮机的效益,实现供电、供暖、储能等多功能一体化,避免因电网限电等因素导致风电机组能源大量浪费,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热泵单元的冷凝器给热用户放出热量,同时蒸发器能够吸收储能系统中冷却单元的热量,充分利用了系统中的能量。
进一步地,电网接入点设有电负荷监测单元,热用户接入点设有热负荷监测单元,能够实时对网侧的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对系统的运营策略进行优化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风轮系统,2为低速轴,3为太阳轮,4为第一行星轮,5为第二行星轮,6为第一高速轴,7为第二高速轴,8为发电机单元,9为热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包括风轮系统1、低速轴2、齿轮传动系统、第一高速轴6、第二高速轴7、发电机单元8和热泵单元9。
风轮系统1通过低速轴2与齿轮传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齿轮传动系统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高速轴6和第二高速轴7连接;第一高速轴6与发电机单元8连接,发电机单元8连接至电力调节单元,电力调节单元分别与电网和储能系统连接;第二高速轴7与热泵单元9连接,热泵单元9连接至热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齿轮传动系统包括太阳轮3、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5,太阳轮3分别与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5啮合,太阳轮3与低速轴2连接,第一行星轮4与第一高速轴6连接,第二行星轮5与第二高速轴7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热泵单元9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压缩机与第二高速轴7连接,冷凝器与热用户换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储能系统包括冷却单元,蒸发器与冷却单元换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力调节单元包括整流器、逆变器、变压器和电控柜;整流器一端与发电机单元8连接,另一端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分别与电网和储能系统连接,电控柜分别与整流器、逆变器和变压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网接入点设有电负荷监测单元,热用户接入点设有热负荷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得到的电负荷数值和热负荷数值反馈给系统的控制中心,以便于对系统的运营策略进行优化调整。一般的,电负荷监测单元和热负荷监测单元的监测刷新频率设置为1~10Hz。
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储能系统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或三元锂电池储能系统。
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热泵单元9的循环介质为二氧化碳或氟利昂。
上述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风轮系统1捕获风能通过低速轴2输入齿轮传动系统;
当电网允许接入负荷大于系统出力时,第一高速轴6接入齿轮传动系统,第二高速轴7不接入齿轮传动系统,发电机单元8的发电量全部进行并网;
当电网允许接入负荷小于系统出力,且热网允许接入负荷大于系统最大制热量时,第一高速轴6接入齿轮传动系统,第二高速轴7接入齿轮传动系统,风轮系统1捕获的风能优先满足电网所需的电量缺口后,其余能量用于热泵单元9制热并供给热用户;
当电网允许接入负荷小于系统出力,且热网允许接入负荷小于系统最大制热量时,风轮系统1捕获的风能满足电网所需的电量缺口和热用户所需热量后,剩余能量通过储能系统进行储存。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原理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对于风力发电机组,其通过风轮系统1捕获风能,经过齿轮传动系统,带动发电机,发出电量送至电网,输送至用户端。该运行模式下称“风-电”模式。
对于风热机组,其通过风轮系统1捕获风能,经过齿轮传动系统,驱动压缩机,压缩机压缩储热介质,储热介质经压缩后释放热能,热用户端通过传热介质换热带走这部分热量。在热用户端进行换热冷却后的储热介质经过膨胀阀膨胀,并从低温热源处吸热,后再次被送入压缩机。通过储热介质,实现了热量由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通过压缩机做功,将风能转化为热能,为热网提供热量。该运行模式下称“风-热”模式。
当电网和热网均已满负荷运行时,风力涡轮机产生的能量通过场站配备的储能系统进行存储。风轮系统1带动齿轮传动系统,驱动发电机发出电量,并经转换装置,与储能电池相连接。该运行模式下称“风-储”模式。
对风力涡轮机进行集成设计,传动系统后分为两条支路,两条支路之间可切换,可并行。传动系统一路接发电机,一路接压缩机。发电机出线一路与电网送出线路相连,另一路与场站配备的储能装置相连。压缩机与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构成热泵回路,提供制热效果。
由于电网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动中,白天是电网的用电高峰期,而夜晚电网的消纳能力则会下降。对于热网来说,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秋冬时节,晚间是用热的高峰,其余电网负荷在时间上呈现互补的情况。对风力涡轮机来说,其出力受白天和夜晚的影响较不明显,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电网和热网时间上的互补性,切换风力涡轮机的运行模式,实现风能最大效益的利用。具体而言,在白天电网负荷高峰时,风力涡轮机运行在“风-电”模式,风力涡轮机传动系统驱动发电机,发电上网。而当电网负荷下降,热网负荷上升时,切换风力涡轮机的模式至“风-热”模式,风力涡轮机驱动压缩机工作,配合以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形成热泵,实现制热功能。
更一般的,通过合理控制策略的制定,实时监测源端和网端负荷的匹配情况,实时调整风力涡轮机的工作模式。在电网接入点和热网接入点分别加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网端负荷情况并进行反馈。当电网允许接入负荷大于机组出力时,机组运行在“风-电”模式,所发电量全部并网。当电网允许接入电量小于机组出力且热网允许接入负荷大于机组最大制热量,根据电网所需电量的缺口,通过控制策略的调整,机组运行在“风-电”模式和“风-热”模式并存的联合模式,风力涡轮机捕获的风能优先满足电网所需电量的缺口,剩余的能量用于热泵供热。在满足了电网和热网的需求后,机组剩余的能量通过储能系统进行存储,“风储”模式相应启动。
通过上述集成设计,实现了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同时满足了电、热等多种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风力涡轮机的效益,实现供电、供暖、储能等多功能一体化的风力涡轮机组,避免因电网限电等因素导致风电机组能源大量浪费,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效益。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轮系统(1)、低速轴(2)、齿轮传动系统、第一高速轴(6)、第二高速轴(7)、发电机单元(8)和热泵单元(9);
风轮系统(1)通过低速轴(2)与齿轮传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齿轮传动系统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高速轴(6)和第二高速轴(7)连接;第一高速轴(6)与发电机单元(8)连接,发电机单元(8)连接至电力调节单元,电力调节单元分别与电网和储能系统连接;第二高速轴(7)与热泵单元(9)连接,热泵单元(9)连接至热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齿轮传动系统包括太阳轮(3)、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5),太阳轮(3)分别与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5)啮合,太阳轮(3)与低速轴(2)连接,第一行星轮(4)与第一高速轴(6)连接,第二行星轮(5)与第二高速轴(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单元(9)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压缩机与第二高速轴(7)连接,冷凝器与热用户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储能系统包括冷却单元,蒸发器与冷却单元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力调节单元包括整流器、逆变器、变压器和电控柜;整流器一端与发电机单元(8)连接,另一端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分别与电网和储能系统连接,电控柜分别与整流器、逆变器和变压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网接入点设有电负荷监测单元,热用户接入点设有热负荷监测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负荷监测单元和热负荷监测单元的监测刷新频率为1~10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储能系统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或三元锂电池储能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单元(9)的循环介质为二氧化碳或氟利昂。
CN202120835788.3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Active CN214660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5788.3U CN21466062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5788.3U CN21466062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0621U true CN21466062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5788.3U Active CN21466062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0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7002B (zh) 一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4716644B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冷热电微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9205561A1 (zh) 一种含压缩空气储能的cchp微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201705575U (zh) 储能式风能发电系统
CN111706899A (zh) 一种风光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热系统
CN110645098B (zh) 一种含二氧化碳储能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方法
CN101592079A (zh) 太阳能分布式闭式燃气轮机发电系统
CN112952868A (zh) 综合能源系统
CN206388228U (zh) 一种多能互联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
CN110285700A (zh) 一种含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
CN111416391A (zh) 基于风光分布式电源的楼宇建筑节能综合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736518B (zh) 一种城市综合体及大型公共建筑群的综合供能系统及方法
CN204407890U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冷热电微网系统
CN113048018A (zh)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4109524A (zh) 基于二氧化碳卡诺电池的冷-热-电-水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4660621U (zh)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
CN210921858U (zh) 一种数据中心多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14278404B (zh) 一种基于储能的高风电渗透率区域风电消纳与清洁供暖系统
CN114076416B (zh) 一种光热发电及熔融盐结合制氢的热电综合储能系统
CN114071963A (zh) 燃料电池供电制冷的一体化机柜及数据中心
CN201766381U (zh) 三联供辅助充电汽车充电系统
CN214540448U (zh) 一种光气电储地热耦合的园区综合能源供能系统
CN115420035A (zh)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578353A (zh) 一种风光互补直驱的供热系统及方法
CN112524823B (zh) 一种光热光伏混合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热力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