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0035A -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0035A
CN115420035A CN202210920056.3A CN202210920056A CN115420035A CN 115420035 A CN115420035 A CN 115420035A CN 202210920056 A CN202210920056 A CN 202210920056A CN 115420035 A CN115420035 A CN 115420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heat
photovoltaic
energy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00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勾昱君
杨兴豪
钟晓晖
纪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9200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0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0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0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solar energy
    • F25B27/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solar energy in compression typ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1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cluding a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electric power, e.g. hybrid diesel-PV energy systems
    • H02S10/12Hybrid wind-PV energ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2Cooling means
    • H02S40/425Cooling means using a gaseous or a liquid coolant, e.g. air flow ventilation, water circ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4Means to utilise heat energy, e.g. hybrid systems producing warm water and electricity at the same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两种可再生能源,将风热系统和光伏光热系统两者结合形成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风热系统,用于风能直驱压缩机,将风能转化为热能进行系统供热。光伏光热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热能。风热系统和光伏光热系统的结合点在于利用了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利用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产生的热水作为风热系统的工作热源,并能降低光伏板的背板温度,提高电池效率,同时产生电能实现建筑物的用电需求。本发明集发电、供暖、制冷于一体,全面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太阳能和风能的综合利用率。

Description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并且风能储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主要分为太阳能光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两种类型,太阳能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发电方式灵活、装置维护简单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目前,太阳能和风能往往是单独应用,太阳能利用率和风能利用率均不高。对于风能和太阳能的结合,一般情况下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现,利用两种资源季节性互补特点,将太阳能电池和风热机组组合成一个系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但是太阳能和风能均需转换成电能再进行利用,在能量转换过程中造成部分能量损失,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并且仅结合了光电,而忽视了对光热的利用。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以实现对风能和太阳能更大限度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包括:风热机组、压缩机、换热装置、光伏光热一体化板和储水箱,风热机组内设置有齿轮箱;压缩机与齿轮箱连接,压缩机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换热装置连接,换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空气源换热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换向阀、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第一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的一端口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换向阀连接,第一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一端口与第一循环水泵的一端连通,第一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一端口连通,储水箱的另一端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口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另一端口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阀门和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口与第二循环水泵的一端连通,第二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光伏光热一体化板的进水口连通,光伏光热一体化板的出水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口连通;第二支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二阀门和空气源换热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端部分别与换向阀连接。
进一步地,光伏光热一体化板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一端电连接,逆变器的另一端与交流汇流箱的一端电连接,交流汇流箱的另一端与用户端和/或电网电连接。部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部分供用户使用,并且能够将余电上网连接到市政电网,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能提高光伏发电的发电效益。
进一步地,光伏光热一体化板包括玻璃盖板、光伏电池、金属集热背板、集流通道和保温层,玻璃盖板的一面与光伏电池的一面连接,光伏电池的另一面与金属集热背板的一面连接,金属集热背板的另一面与集热流道的一面连接,集热流道的另一面与保温层连接,保温层上分别开设有贯通至集热流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光伏光热一体板,将太阳能分别转化成电能和热能,对太阳能进行充分的利用。
进一步地,储水箱还包括用水口,用水口与用户端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冷水或热水。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制热控制方法和制冷控制方法,其中,制热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S11、选择制热模式,并开启风热机组。
S12、通过风热机组驱动压缩机转动,压缩机将第一制冷剂压缩成第一制冷剂气体。
S13、第一制冷剂气体传输至第一换热器中,第一制冷剂气体与第一换热器外的第一循环水换热,得到第一液体制冷剂和热水。
S14、通过第一循环水泵将热水传输至储水箱,第一液体制冷剂通过换向阀传输至第二换热器中。
S15、第一液体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中与光伏光热一体化板中的水换热,第一液体制冷剂蒸发,回到压缩机中。
制冷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S21、选择制冷模式,并开启风热机组。
S22、通过风热机组驱动压缩机转动,压缩机将第二制冷剂压缩成第二制冷剂气体。
S23、第二制冷剂气体传输至空气源换热器中,在空气源换热器中冷凝成第二液体制冷剂,第二液体制冷剂通过换向阀传输至第一换热器中。
S24、第二液体制冷剂与第一换热器外的第二循环水换热,第二循环水形成冷水,通过第一循环水泵输送至储水箱中,第二液体制冷剂换热后蒸发,回到压缩机中。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循环水泵将光伏光热一体化板中的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作为第二换热器的热源与第一液体制冷剂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本方法还包括启停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当风热机组的高速轴的转矩达到压缩机的最低转矩,高速轴转速小于压缩机额定转速的70%且压缩机滑阀对压缩机负载的可调范围在30%至110%额定功率时,通过电磁离合器使压缩机出力轴与风力机高速轴相连。
进一步地,启停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压缩机的滑阀处于最大进气量,压缩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且风力继续增大时,控制压缩机脱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太阳能和风能相结合,形成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新型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提高了太阳能、风能的综合利用率,使得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利用。
2、使用光伏光热一体化板,同时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热和发电,对太阳能的利用更加充分,并且光伏光热一体化板中的水不仅用于与换热器中的制冷剂换热,同时还能降低光伏板的背板温度,从而提高电池效率。
3、本发明集制热、制冷和发电于一体,全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的风热机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的光伏光热一体化板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图。
图中标记为:1、风热机组;2、光伏光热一体化板;3、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5、空气源换热器;6、第一循环水泵;7、第二循环水泵;8、换向阀;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第三阀门;12、储水箱;13、用户端;14、叶片;15、轮毂;16、机舱;17、齿轮箱;18、变桨系统;19、压缩机;20、偏航系统;21、塔筒;22、玻璃盖板;23、光伏电池;24、金属集热背板;25、导热粘合剂;26、集热流道;27、保温层;28、出水口;29、进水口;30、逆变器;31、交流汇流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由风热机组1、压缩机19、换热装置、光伏光热一体化板2和储水箱12等组成。
如图2所示,风热机组1由叶片14、轮毂15、塔筒21和机舱16组成,塔筒21固定连接在地面,塔筒21的顶部与机舱16连接,机舱16的端部连接有轮毂15,轮毂15上连接有叶片14。机舱16内设置有齿轮箱17、变桨系统18和偏航系统20,变桨系统18与偏航系统20分别与齿轮箱17连接。使用结构改进后的风力发电机作为风热机组1,因此,风热机组1还包括低速轴、高速轴及其机械匣、液压系统、冷却元件、风速计及风向标、尾舵等。风热机组1与风力发电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方式中,风力发电机中通过设置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需要制热的话,再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然而在风热机组1中,不采用发电机,而是直接将压缩机19与齿轮箱17连接,省略电能的转换,直接利用机械能进行热能的转化,这样的结构更加高效,减少了电子元器件对能源的损耗。
压缩机19采用开启式压缩机19,用于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压缩机19包括两个端口,压缩机19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换热装置连接。换热装置由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空气源换热器5、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换向阀8、第一循环水泵6和第二循环水泵7等组成。
第一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19的一端口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换向阀8的一个接口连接,换向阀8包括三个接口。第一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换热器3,第一换热器3包括两个端口,第一换热器3的一端口与第一循环水泵6的一端连通,第一循环水泵6的另一端与储水箱12的一端口连通,储水箱12的另一端口与第一换热器3的另一端口连通。储水箱12还包括用水口,用水口与用户端13连接。储水箱12为保温箱体,各个管路均为保温管路,减少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以及水的热量的流失,实现对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
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19的另一端口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阀门9和第二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4包括两个端口,第二换热器4的一端口与第二循环水泵7的一端连通。第二支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二阀门10和空气源换热器5。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端部分别与换向阀8的另两个接口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光伏光热一体化板2由玻璃盖板22、光伏电池23、金属集热背板24、集流通道和保温层27组成,玻璃盖板22的一面与光伏电池23的一面连接,光伏电池23的另一面与金属集热背板24的一面连接,金属集热背板24的另一面通过导热粘合剂25与集热流道26的一面连接,集热流道26的另一面与保温层27连接,保温层27上分别开设有贯通至集热流道26的进水口29和出水口28。第二循环水泵7的另一端与光伏光热一体化板2的进水口29连通,光伏光热一体化板2的出水口28与第二换热器4的另一端口连通。光伏光热一体化板2的输出端与逆变器30的一端电连接,逆变器30的另一端与交流汇流箱31的一端电连接,交流汇流箱31的另一端与用户端13和/或电网电连接。管路上还连接有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的一端连接在空气源换热器5和换向阀8之间的管路上,第三阀门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换热器4和换向阀8之间的管路上,第三阀门11处于常闭状态。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控制方法,由制热控制方法、制冷控制方法和启停控制方法组成,其中,制热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S11、选择制热模式,即打开第一阀门9,关闭第二阀门10,并开启风热机组1。
S12、通过风热机组1驱动压缩机19转动,压缩机19将第一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第一制冷剂气体。
S13、第一制冷剂气体传输至第一换热器3中,第一制冷剂气体与第一换热器3外的第一循环水换热,第一制冷剂气体降温,得到第一液体制冷剂,第一循环水升温,得到热水。
S14、通过第一循环水泵6将热水传输至储水箱12,第一液体制冷剂通过换向阀8传输至第二换热器4中。
S15、通过第二循环水泵7将光伏光热一体化板2中的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4外,用于与第一液体制冷剂进行换热。在第二换热器4中,第一液体制冷剂与光伏光热一体化板2中的水换热后蒸发,回到压缩机19中。
制冷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S21、选择制冷模式,即关闭第一阀门9,打开第二阀门10,并开启风热机组1。
S22、通过风热机组1驱动压缩机19转动,压缩机19将第二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第二制冷剂气体。
S23、第二制冷剂气体传输至空气源换热器5中,在空气源换热器5中向周围环境散热,冷凝成第二液体制冷剂,第二液体制冷剂通过换向阀8传输至第一换热器3中。
S24、第二液体制冷剂与第一换热器3外的第二循环水换热,第二循环水降温形成冷水,通过第一循环水泵6输送至储水箱12中,第二液体制冷剂换热后蒸发,回到压缩机19中。
启停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启动阶段:高速轴处于松开状态,开启自动偏航,此时不携带压缩机19负载,变桨系统18处于运行模式,如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风速大于启动风速设定值,且液压系统自检良好,开始启机。
加速提升阶段:机组以设定的加速度进行转速的提升,即寻求最大功率系数Cp,此时仍未带压缩机19负载。当风热机组1的高速轴的转矩达到压缩机19的最低转矩,高速轴转速小于压缩机19额定转速的70%且压缩机19滑阀对压缩机19负载的可调范围在30%至110%额定功率时,通过电磁离合器使压缩机19出力轴与风力机高速轴相连。之后随着风速的增大,更多的功输入到压缩机19,压缩机19首先要进行滑阀调节,提升压缩机19的输入扭矩,确保压缩机19在下一刻无风的状态不会导致脱网。
满发和脱网:如果风力继续增大会导致压缩机19的滑阀处于最大进气量,即扭矩最大。转速也超过额定转速,即将逼近限值。如果风力继续增大,令压缩机19脱网,断开力矩负载,高速轴刹车,偏航系统20偏离此时盛行风行90度,通过最快的降载方案,实现了对叶片14和整体风力机的保护。
因此,本综合能源系统最大的特征是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两种可再生能源,将风热系统和光伏光热系统两者结合形成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风热系统,用于风能直驱压缩机19,将风能转化为热能进行系统供热。光伏光热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热能。风热系统和光伏光热系统的结合点在于利用了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该综合能源系统利用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产生的热水作为风热系统的工作热源,并能降低光伏板的背板温度,提高电池效率,同时产生电能实现建筑物的用电需要。本发明集发电、供暖、制冷于一体,能够全面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太阳能、风能的综合利用率,是一个综合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完美结合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包括:风热机组、压缩机、换热装置、光伏光热一体化板和储水箱,风热机组内设置有齿轮箱;其特征在于,
压缩机与齿轮箱连接,压缩机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换热装置连接,换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空气源换热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换向阀、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
第一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的一端口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换向阀连接,第一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一端口与第一循环水泵的一端连通,第一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一端口连通,储水箱的另一端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口连通;
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另一端口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阀门和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口与第二循环水泵的一端连通,第二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光伏光热一体化板的进水口连通,光伏光热一体化板的出水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口连通;第二支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二阀门和空气源换热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端部分别与换向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伏光热一体化板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一端电连接,逆变器的另一端与交流汇流箱的一端电连接,交流汇流箱的另一端与用户端和/或电网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伏光热一体化板包括玻璃盖板、光伏电池、金属集热背板、集流通道和保温层,玻璃盖板的一面与光伏电池的一面连接,光伏电池的另一面与金属集热背板的一面连接,金属集热背板的另一面与集热流道的一面连接,集热流道的另一面与保温层连接,保温层上分别开设有贯通至集热流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水箱还包括用水口,用水口与用户端连接。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控制方法和制冷控制方法,其中,制热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S11、选择制热模式,并开启风热机组;
S12、通过风热机组驱动压缩机转动,压缩机将第一制冷剂压缩成第一制冷剂气体;
S13、第一制冷剂气体传输至第一换热器中,第一制冷剂气体与第一换热器外的第一循环水换热,得到第一液体制冷剂和热水;
S14、通过第一循环水泵将热水传输至储水箱,第一液体制冷剂通过换向阀传输至第二换热器中;
S15、第一液体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中与光伏光热一体化板中的水换热,第一液体制冷剂蒸发,回到压缩机中;
制冷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S21、选择制冷模式,并开启风热机组;
S22、通过风热机组驱动压缩机转动,压缩机将第二制冷剂压缩成第二制冷剂气体;
S23、第二制冷剂气体传输至空气源换热器中,在空气源换热器中冷凝成第二液体制冷剂,第二液体制冷剂通过换向阀传输至第一换热器中;
S24、第二液体制冷剂与第一换热器外的第二循环水换热,第二循环水形成冷水,通过第一循环水泵输送至储水箱中,第二液体制冷剂换热后蒸发,回到压缩机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循环水泵将光伏光热一体化板中的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作为第二换热器的热源与第一液体制冷剂进行换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停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当风热机组的高速轴的转矩达到压缩机的最低转矩,高速轴转速小于压缩机额定转速的70%且压缩机滑阀对压缩机负载的可调范围在30%至110%额定功率时,通过电磁离合器使压缩机出力轴与风力机高速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停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压缩机的滑阀处于最大进气量,压缩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且风力继续增大时,控制压缩机脱网。
CN202210920056.3A 2022-08-02 2022-08-02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420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0056.3A CN115420035A (zh) 2022-08-02 2022-08-02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0056.3A CN115420035A (zh) 2022-08-02 2022-08-02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0035A true CN115420035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19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0056.3A Pending CN115420035A (zh) 2022-08-02 2022-08-02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00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0363A (zh) * 2023-07-11 2023-11-10 河北珠峰仪器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集成撬装式风、光、热电联产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3934A1 (en) * 2010-03-24 2011-09-29 Lightsail Energy Inc. Storage of compressed air in wind turbine support structure
CN202501664U (zh) * 2012-03-02 2012-10-24 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光热太阳能热泵系统
DE102014007931A1 (de) * 2014-05-27 2015-12-03 Hubert Bellm Klein-Windkraftanlage
CN204851533U (zh) * 2015-05-06 2015-12-09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高效风力发电机
KR20170009580A (ko) * 2015-07-17 2017-01-25 문여진 태양광 발전 제로하우스 시스템
CN108534209A (zh) * 2018-06-11 2018-09-14 长春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能源耦合热泵新能源供暖、发电、制冷系统
CN109113930A (zh) * 2018-08-31 2019-01-0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风光能源热泵系统
CN209982443U (zh) * 2019-07-31 2020-01-21 云南金帝来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
CN111219769A (zh) * 2020-03-10 2020-06-0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双模式供能系统
CN113852318A (zh) * 2021-09-08 2021-12-28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发电直驱系统
CN216716614U (zh) * 2021-10-27 2022-06-1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风光电热互补式冷热水双供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3934A1 (en) * 2010-03-24 2011-09-29 Lightsail Energy Inc. Storage of compressed air in wind turbine support structure
CN202501664U (zh) * 2012-03-02 2012-10-24 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光热太阳能热泵系统
DE102014007931A1 (de) * 2014-05-27 2015-12-03 Hubert Bellm Klein-Windkraftanlage
CN204851533U (zh) * 2015-05-06 2015-12-09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高效风力发电机
KR20170009580A (ko) * 2015-07-17 2017-01-25 문여진 태양광 발전 제로하우스 시스템
CN108534209A (zh) * 2018-06-11 2018-09-14 长春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能源耦合热泵新能源供暖、发电、制冷系统
CN109113930A (zh) * 2018-08-31 2019-01-0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风光能源热泵系统
CN209982443U (zh) * 2019-07-31 2020-01-21 云南金帝来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
CN111219769A (zh) * 2020-03-10 2020-06-0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双模式供能系统
CN113852318A (zh) * 2021-09-08 2021-12-28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发电直驱系统
CN216716614U (zh) * 2021-10-27 2022-06-1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风光电热互补式冷热水双供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0363A (zh) * 2023-07-11 2023-11-10 河北珠峰仪器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集成撬装式风、光、热电联产装置
CN117040363B (zh) * 2023-07-11 2024-05-03 河北珠峰仪器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集成撬装式风、光、热电联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5561A1 (zh) 一种含压缩空气储能的cchp微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104633980A (zh) 太阳能-地能互补风能热泵系统
CN111486068B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海洋温差发电系统
CN210892246U (zh) 一种基于可逆膨胀机的综合能源系统
CN111219769A (zh) 一种双模式供能系统
CN216716614U (zh) 一种风光电热互补式冷热水双供系统
CN205717966U (zh) 风光互补太阳能供热系统
CN115420035A (zh) 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60316A (zh) 一种离网型多能互补的冷热电湿联供系统及其方法
CN203312319U (zh) 一种多能源综合利用装置
CN113074093B (zh) 一种具有热泵自除冰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CN203809224U (zh) 太阳能光热发电综合利用系统
CN113375341A (zh) 基于非共沸工质光伏直驱双源变频pvt热泵热水系统
CN209910216U (zh) 一种风光互补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
CN201246193Y (zh) 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CN202937416U (zh) 超导槽式太阳能郎肯循环多级发电系统
CN113279821B (zh) 一种塔式综合能源利用系统
CN215057621U (zh) 一种基于双馈系统的湿冷机组给水和凝结水优化协同系统
CN114382560B (zh) 一种光伏发电与压缩空气储能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
CN114076416B (zh) 一种光热发电及熔融盐结合制氢的热电综合储能系统
CN113446656B (zh) 功率-负荷匹配的光伏光热pv/t热电冷联供系统调控方法
CN211451447U (zh) 一种高效被动冷热电综合利用装置
CN115200067A (zh) 一种可实现建筑储电和供热功能的分布式热泵储电系统
CN113048018A (zh) 一种电热储一体式的风力涡轮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410162A (zh) 一种利用斯特林发动机抽水蓄能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