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5646U -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5646U
CN214655646U CN202120609577.8U CN202120609577U CN214655646U CN 214655646 U CN214655646 U CN 214655646U CN 202120609577 U CN202120609577 U CN 202120609577U CN 214655646 U CN214655646 U CN 214655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lose
fixed
press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95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艳梅
何定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huangzh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huangzh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huangzh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huangzh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95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5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5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5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压板与水平面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有走位空间,同时压板的一侧边靠近折边板的侧面并与折边板的侧面之间形成沿折边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穿布缝隙;走位空间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且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连线平行穿布缝隙的延伸线;安装板分别与压板和折边板间隔分布;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一级转轴转动,一级转轴带动折边轮转动,且折边轮的外周面转动至靠近折边板时的转动方向为自远离压板的方向至靠近压板的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当将棉花等散纤维填充在上下两层布之间后,则可以实现自动包边的作用,从而提高包棉花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可以节省劳动力。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纤维包缝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背景技术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褥子以及被子等,均需要进行包边处理,以便可以将棉花等散纤维物质填充在上下两层布之间,然后再进行缝制等操作,防止棉花等其他散纤维从上下两层布之间出来。
但是,目前将棉花等其他散纤维放置在上下两层布之间后,完全通过人工进行包边操作,则不仅导致劳动强度大,而且包棉质量不稳定。由于人工包棉的统一性与稳定性差,导致在连续生产的过程中时常出现卡棉等现象,进而造成连续染色质量不稳定,产品出现色光差异、色花段差等现象。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生产稳定且降低劳动力的自动包边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当将棉花等散纤维填充在上下两层布之间后,则可以实现自动包边的作用,从而提高包棉花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可以节省劳动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包括自动包边机构,且所述自动包边机构包括:
折边板,所述折边板为条状,固定在水平面上;
压板,所述压板的压布面水平,且所述压板与所述水平面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有走位空间,同时所述压板的一侧边靠近所述折边板的侧面并与所述折边板的侧面之间形成沿所述折边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穿布缝隙;所述走位空间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且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穿布缝隙的延伸线;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同时靠近所述输出端;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折边板间隔分布,同时所述安装板通过立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折边板和所述压板;所述安装板上分别靠近所述穿布缝隙和所述输入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
折边轮,所述折边轮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对称固定有一级转轴,同时所述安装板上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两边均固定有一级轴承座,且两个所述一级轴承座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穿布缝隙的延伸线;所述一级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一级轴承座之间,同时所述折边轮的外周面贯穿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折边板;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一级转轴转动,所述一级转轴带动所述折边轮转动,且所述折边轮的外周面转动至靠近所述折边板时的转动方向为自远离所述压板的方向至靠近所述压板的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从走位空间的输入端向走位空间内输送上层布、下层布与棉花等散纤维形成的未包边组件(本实用新型走位空间的输入端之前通过其他装备已经将棉花等散纤维放置在下层布与上层布之间,同时先将未包边组件的一端穿过走位空间设置在传送装置上,同时使得下层布靠近折边板的一侧边穿过穿布缝隙),则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未包边组件在走位空间中自其输入端向其输出端方向持续移动,压板持续对未包边组件提供压力以防止未包边组件脱离走位空间,同时提高未包边组件的平整度,与此同时,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一级转轴转动,则一级转轴带动折边轮转动,且由于一级转轴固定在折边轮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两个一级轴承座之间的连线平行穿布缝隙的延伸线,同时折边轮的外周面贯穿第一通孔靠近折边板,折边轮的外周面转动至靠近折边板时的转动方向为自远离压板的方向至靠近压板的方向转动,从而折边轮可以将穿过穿布缝隙的下层部的侧边向下层布的中部方向折边,以便使未包边组件在输送至输出端时变成了包边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折边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自动包边机构还包括:
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安装板上分别靠近所述穿布缝隙和所述输出端的位置;
压边轮,所述压边轮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对称固定有二级转轴,同时所述安装板上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两边均固定有二级轴承座,且两个所述二级轴承座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穿布缝隙的延伸线;所述二级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二级轴承座之间,同时所述压边轮的外周面贯穿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压板;所述压边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折边轮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边轮对已经经过折边轮包边作用的包边组件进行第二次碾压,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效果,防止被折的边反弹翘起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一级转轴靠近所述折边板,所述二级转轴靠近所述一级转轴,同时所述一级转轴与所述二级转轴分别位于所述穿布缝隙延伸线相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级转轴靠近折边板,同时使一级转轴和二级转轴相互靠近,则可以使折边轮和压边轮均可以作用在折边处,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使一级转轴和二级转轴靠近但不共线,并且分局在穿布缝隙延伸线相对的两侧,从而可以使折边轮和压边轮作用在折边的不同点,即可以覆盖折边的最大面,因此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效果。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固定在所述一级转轴上;
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固定在所述二级转轴上;
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三带轮上,以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三带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带可以带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同步转动,以便可以保证通过一个第一电机作为共同驱动源,使得折边轮与压边轮同步转动,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由于可以使折边轮与压边轮同步转动,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折边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传动机构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以安置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三带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板上对应传动机构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从而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的转动提供空间,从而不仅可以保证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正常工作,而且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自动包边机构还包括:
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开设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靠近所述第四通孔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同时所述齿轮箱固定在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壁上;
支撑辊轴,所述支撑辊轴连接在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同时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支撑辊轴靠近所述压板;
压紧辊轴,所述压紧辊轴连接在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同时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压紧辊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支撑辊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压紧辊轴分别靠近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撑辊轴,同时所述压紧辊轴与所述支撑辊轴之间形成压紧间隙。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开设第四通孔,从而可以使支撑辊轴和压紧辊轴均位于折边轮和压边轮之间,因此可以使经过折边轮折边后的包边组件先通过压紧间隙后再通过压边轮对折边进行碾压,以便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使得压紧辊轴的转动方向与支撑辊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经过折边轮折边后的包边组件经过压紧间隙的过程中被压紧辊轴和支撑辊轴拉紧,则经过拉紧后的包边组件再被压边轮碾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折边效果,以便可以防止起皱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所述齿轮箱、所述支撑辊轴和所述压紧辊轴均倾斜设置,且均自远离所述穿布缝隙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穿布缝隙的一端从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压板的一端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电机、齿轮箱、支撑辊轴和压紧辊轴均倾斜设置,且均自远离穿布缝隙的一端至靠近穿布缝隙的一端从远离压板的一端向靠近压板的一端倾斜,则不仅可以保证支撑辊轴和压紧辊轴均能够得着折边,以便保证折边可以顺利经过压紧间隙,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折边的拉紧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折边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撑辊轴和所述压紧辊轴均为多个,且每两个所述支撑辊轴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压紧辊轴,同时多个所述支撑辊轴位于同一平面,多个所述压紧辊轴位于同一平面,多个所述支撑辊轴的所在平面靠近所述压板,多个所述压紧辊轴的所在平面分别靠近所述安装板和多个所述支撑辊轴的所在平面,并且多个所述压紧辊轴的所在平面与多个所述支撑辊轴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所述压紧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辊轴和压紧辊轴均为多个,则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每次对折边的作用面积,且每两个支撑辊轴之间设置有一个压紧辊轴,则使多个压紧辊轴和多个支撑辊轴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折边的拉紧效果。
优选的,所述自动包边机构具有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且对称设置有两个自动包边机构,则可以对未包边组件的两侧边同时进行包边操作,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一个所述自动包边机构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块,另一个所述自动包边机构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块,且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对称设置,同时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沿两个所述自动包边机构的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连线方向开通有滑孔,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所述滑孔中穿设有调幅滑杆,同时所述调幅滑杆的两端通过支架固定在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均可在所述调幅滑杆上滑动。
通过分别对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施加作用力,则可以使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在调幅滑杆上滑动,从而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可以一一对应带动对应的两个自动包边机构产生相对移动,以便可以改变两个自动包边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两个自动包边机构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幅宽的未包边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和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共线且间隔分布,同时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和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一对应对称设置,所述调幅滑杆依次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和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所述滑孔中,且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可同步在所述调幅滑杆上滑动,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可同步在所述调幅滑杆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块和多个第二固定块共线,则在使多个第一固定块和多个第二固定块在调幅滑杆上滑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固定块和多个第二固定块带动两个自动包边机构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一个所述自动包边机构的所述安装板上对称且间隔固定有多排共线的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另一个所述自动包边机构的所述安装板上对称且间隔固定有多排共线的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同时多排共线的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与多排共线的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一对应,且每排共线的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和对应的每排共线的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所述滑孔中均对应穿设一个所述调幅滑杆,且每排共线的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可同步在对应的所述调幅滑杆上同步滑动,以及每排共线的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可同步在对应的所述调幅滑杆上同步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排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并使每排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在对应的调幅滑杆上滑动,则可以进一步提高两个自动包边机构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折边轮和所述压边轮均为毛刷轮,所述折边轮和所述压边轮的外周面上均固定有多个毛刷。
本实用新型的折边轮和压边轮均为毛刷轮,则可以通过其外周面上的毛刷对穿过穿布缝隙的折边产生向未包边组件中部推动的力,以便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效果和折边效率。
优选的,所述支撑辊轴和所述压紧辊轴的形状相同,均为螺纹辊,同时所述支撑辊轴和所述压紧辊轴远离所述齿轮箱的一端均为尖端。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辊轴和压紧辊轴均为螺纹辊,则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对折边的拉紧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支撑辊轴和压紧辊轴远离齿轮箱的一端均为尖端,则有利于包边和展边。
优选的,位于所述输入端方向的所述折边板的一端切削有斜面,且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为自所述输入端至所述输出端逐渐向所述安装板的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通过折边板上的斜面可以使得未包边组件在被传送至输入端的过程中,未包边组件的下层布可以顺利通过输入端向走位空间的方向拉伸,防止在此过程中发生卷边的问题,同时可以将下层布的侧边架高,以便提高毛刷轮的侧边进行压折的效果。
优选的,位于所述输入端方向的所述压板的一边固定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同时所述挡板自与所述压板的连接端至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逐渐向远离所述压板的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可以防止未包边组件越过压板而脱离走位空间的问题。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从走位空间的输入端向走位空间内输送上层布、下层布与棉花等散纤维形成的未包边组件(本实用新型走位空间的输入端之前通过其他装备已经将棉花等散纤维放置在下层布与上层布之间,同时先将未包边组件的一端穿过走位空间设置在传送装置上,同时使得下层布靠近折边板的一侧边穿过穿布缝隙),则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未包边组件在走位空间中自其输入端向其输出端方向持续移动,压板持续对未包边组件提供压力以防止未包边组件脱离走位空间,同时提高未包边组件的平整度,与此同时,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一级转轴转动,则一级转轴带动折边轮转动,且由于一级转轴固定在折边轮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两个一级轴承座之间的连线平行穿布缝隙的延伸线,同时折边轮的外周面贯穿第一通孔靠近折边板,折边轮的外周面转动至靠近折边板时的转动方向为自远离压板的方向至靠近压板的方向转动,从而折边轮可以将穿过穿布缝隙的下层部的侧边向下层布的中部方向折边,以便使未包边组件在输送至输出端时变成了包边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折边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输入端方向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输入端方向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通过折边轮对下层布折边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通过压紧辊轴和压紧间隙对下层布所折边进行拉紧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1-折边板;2-压板;20-走位空间;200-穿布缝隙;3-安装板;30- 立杆;31-第一通孔;4-折边轮;41-一级转轴;42-一级轴承座;5-第一电机; 32-第二通孔;6-压边轮;61-二级转轴;62-二级轴承座;71-第一带轮;72-第二带轮;73-第三带轮;74-传动带;33-第三通孔;34-第四通孔;8-第二电机; 81-齿轮箱;82-支撑辊轴;83-压紧辊轴;812-压紧间隙;91-第一固定块;92- 第二固定块;93-调幅滑杆;94-支架;101-斜面;201-挡板;102-棉花;103- 上层布;104-下层布;105-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包括自动包边机构,且自动包边机构包括:
折边板1,折边板1为条状,固定在水平面上;
压板2,压板2的压布面水平,且压板2与水平面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有走位空间20,同时压板2的一侧边靠近折边板1的侧面并与折边板1的侧面之间形成沿折边板1长度方向延伸的穿布缝隙200;走位空间20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且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连线平行穿布缝隙200的延伸线;
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同时靠近输出端;
安装板3,安装板3分别与压板2和折边板1间隔分布,同时安装板3通过立杆30分别固定连接折边板1和压板2;安装板3上分别靠近穿布缝隙200 和输入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31;
折边轮4,折边轮4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对称固定有一级转轴41,同时安装板3上靠近第一通孔31相对的两边均固定有一级轴承座42,且两个一级轴承座42之间的连线平行穿布缝隙200的延伸线;一级转轴4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一级轴承座42之间,同时折边轮4的外周面贯穿第一通孔31 靠近折边板1;
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一级转轴41转动,一级转轴 41带动折边轮4转动,且折边轮4的外周面转动至靠近折边板1时的转动方向为自远离压板2的方向至靠近压板2的方向转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包边机构还包括:
第二通孔32,第二通孔32开设在安装板3上分别靠近穿布缝隙200和输出端的位置;
压边轮6,压边轮6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对称固定有二级转轴61,同时安装板3上靠近第二通孔32相对的两边均固定有二级轴承座62,且两个二级轴承座62之间的连线平行穿布缝隙200的延伸线;二级转轴6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二级轴承座62之间,同时压边轮6的外周面贯穿第二通孔32 靠近压板2;压边轮6通过传动机构与折边轮4同步转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一级转轴41靠近折边板1,二级转轴61 靠近一级转轴41,同时一级转轴41与二级转轴61分别位于穿布缝隙200延伸线相对的两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带轮71,第一带轮71固定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
第二带轮72,第二带轮72固定在一级转轴41上;
第三带轮73,第三带轮73固定在二级转轴61上;
传动带74,传动带74分别套设在第一带轮71、第二带轮72和第三带轮 73上,以传动连接第一带轮71、第二带轮72和第三带轮73。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3上对应传动机构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33,以安置第一带轮71、第二带轮72和第三带轮73。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包边机构还包括:
第四通孔34,第四通孔34开设在安装板3上,并位于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之间;
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靠近第四通孔34固定在安装板3上;
齿轮箱81,齿轮箱81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同时齿轮箱 81固定在第四通孔34的内壁上;
支撑辊轴82,支撑辊轴82连接在齿轮箱81的输出端,同时位于压板2 与安装板3之间,且支撑辊轴82靠近压板2;
压紧辊轴83,压紧辊轴83连接在齿轮箱81的输出端,同时位于压板2 与安装板3之间,且压紧辊轴83的转动方向与支撑辊轴82的转动方向相反,压紧辊轴83分别靠近安装板3和支撑辊轴82,同时压紧辊轴83与支撑辊轴 82之间形成压紧间隙81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8、齿轮箱81、支撑辊轴82和压紧辊轴83均倾斜设置,且均自远离穿布缝隙200的一端至靠近穿布缝隙200 的一端从远离压板2的一端向靠近压板2的一端倾斜。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辊轴82和压紧辊轴83均为多个,且每两个支撑辊轴82之间设置有一个压紧辊轴83,同时多个支撑辊轴82位于同一平面,多个压紧辊轴83位于同一平面,多个支撑辊轴82的所在平面靠近压板2,多个压紧辊轴83的所在平面分别靠近安装板3和多个支撑辊轴 82的所在平面,并且多个压紧辊轴83的所在平面与多个支撑辊轴82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压紧间隙81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包边机构具有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一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块91,另一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块92,且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对称设置,同时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 92上均沿两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之间的连线方向开通有滑孔,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的滑孔中穿设有调幅滑杆93,同时调幅滑杆93的两端通过支架94固定在水平面上,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均可在调幅滑杆93上滑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块91和第二固定块92均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块91和多个第二固定块92共线且间隔分布,同时多个第一固定块91和多个第二固定块92一一对应对称设置,调幅滑杆93依次穿设在多个第一固定块91和多个第二固定块92上的滑孔中,且多个第一固定块91可同步在调幅滑杆93上滑动,以及多个第二固定块92可同步在调幅滑杆93上滑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一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上对称且间隔固定有多排共线的多个第一固定块91,另一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 上对称且间隔固定有多排共线的多个第二固定块92,同时多排共线的多个第一固定块91与多排共线的多个第二固定块92一一对应,且每排共线的多个第一固定块91和对应的每排共线的多个第二固定块92上的滑孔中均对应穿设一个调幅滑杆93,且每排共线的多个第一固定块91可同步在对应的调幅滑杆93上同步滑动,以及每排共线的多个第二固定块92可同步在对应的调幅滑杆93上同步滑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折边轮4和压边轮6均为毛刷轮,折边轮4和压边轮6的外周面上均固定有多个毛刷。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辊轴82和压紧辊轴83的形状相同,均为螺纹辊,同时支撑辊轴82和压紧辊轴83远离齿轮箱81的一端均为尖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位于输入端方向的折边板1的一端切削有斜面101,且斜面101的倾斜方向为自输入端至输出端逐渐向安装板3的方向倾斜。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位于输入端方向的压板2的一边固定有挡板201,且挡板201位于压板2与支撑板3之间,同时挡板201自与压板2 的连接端至靠近安装板3的一端逐渐向远离压板的2方向倾斜。
实施例1:
如图1-2和图5-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自动棉层包边机靠近其输入端的位置分别具有棉花输送机、上层布输送机和下层布输送机,靠近其输出端的位置依次具有缝制机和成品输送机,则在本实用新型走位空间20(压板2与水平面(桌面105)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有走位空间20)的输入端之前通过棉花输送机、上层布输送机和下层布输送机之间的配合已经将棉花102等散纤维放置在下层布104与上层布103之间,形成未包边组件;
然后先将未包边组件的一端从输入端穿过走位空间20(使得下层布104 靠近折边板1的一侧边穿过穿布缝隙200,并且使穿过穿布缝隙200的下层布 104侧边依次从折边轮4与压板2之间的缝隙、压紧间隙812、压边轮6与压板2之间的缝隙穿过)设置在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电机和两个传动棍轴,两个传动棍轴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传动缝隙,未包边组件的一端从输入端穿过走位空间20夹设在传动缝隙中,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驱动两个传动棍轴滚动,则两个传动棍轴可以带动未包边组件前进,即可以带动未包边组件从输入端的方向通过走位空间20向输出端的方向前进)上;
在未包边组件在走位空间20中从其输入端向其输出端方向持续移动的过程中,压板2持续对未包边组件提供压力以防止未包边组件脱离走位空间20,同时提高未包边组件的平整度,与此同时,第一电机5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一级转轴41转动,则一级转轴41带动折边轮4转动,且由于一级转轴41固定在折边轮4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两个一级轴承座42之间的连线平行穿布缝隙200的延伸线,同时折边轮4的外周面贯穿第一通孔31靠近折边板1,折边轮4的外周面转动至靠近折边板1时的转动方向为自远离压板2的方向至靠近压板2的方向转动,从而折边轮4可以将穿过穿布缝隙200的下层部的侧边向下层布104的中部方向折边,以便使未包边组件在输送至输出端时变成了包边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折边的作用;
然后,在第二电机8的驱动下,使得压紧辊轴83的转动方向与支撑辊轴 8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经过折边轮4折边后的包边组件经过压紧间隙812 的过程中被压紧辊轴83和支撑辊轴82拉紧;
随后,经过拉紧后的包边组件再被压边轮6碾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折边效果,以便可以防止起皱的问题(压边轮6的工作原理与折边轮4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级转轴41靠近折边板1,同时使一级转轴41 和二级转轴61相互靠近,则可以使折边轮4和压边轮6均可以作用在折边处,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使一级转轴41和二级转轴61靠近但不共线,并且分局在穿布缝隙200延伸线相对的两侧,从而可以使折边轮4和压边轮6作用在折边的不同点,即可以覆盖折边的最大面,因此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效果)。
到此,完成折边的工作。
实施例2:
如图1-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自动包边机构具有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且一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块91,另一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块92,且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 92对称设置,同时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上均沿两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之间的连线方向开通有滑孔,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的滑孔中穿设有调幅滑杆93,同时调幅滑杆93的两端通过支架94固定在水平面上,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均可在调幅滑杆93上滑动;
第一固定块91和第二固定块92均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块91和多个第二固定块92共线且间隔分布,同时多个第一固定块91和多个第二固定块 92一一对应对称设置,调幅滑杆93依次穿设在多个第一固定块91和多个第二固定块92上的滑孔中,且多个第一固定块91可同步在调幅滑杆93上滑动,以及多个第二固定块92可同步在调幅滑杆93上滑动;
一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上对称且间隔固定有多排共线的多个第一固定块91,另一个自动包边机构的安装板3上对称且间隔固定有多排共线的多个第二固定块92,同时多排共线的多个第一固定块91与多排共线的多个第二固定块92一一对应,且每排共线的多个第一固定块91和对应的每排共线的多个第二固定块92上的滑孔中均对应穿设一个调幅滑杆93,且每排共线的多个第一固定块91可同步在对应的调幅滑杆93上同步滑动,以及每排共线的多个第二固定块92可同步在对应的调幅滑杆93上同步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且对称设置有两个自动包边机构,则可以对未包边组件的两侧边同时进行包边操作,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分别对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施加作用力,则可以使得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在调幅滑杆93上滑动,从而第一固定块 91和第二固定块92可以一一对应带动对应的两个自动包边机构产生相对移动,以便可以改变两个自动包边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两个自动包边机构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幅宽的未包边组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包边机构,且所述自动包边机构包括:
折边板(1),所述折边板(1)为条状,固定在水平面上;
压板(2),所述压板(2)的压布面水平,且所述压板(2)与所述水平面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有走位空间(20),同时所述压板(2)的一侧边靠近所述折边板(1)的侧面并与所述折边板(1)的侧面之间形成沿所述折边板(1)长度方向延伸的穿布缝隙(200);所述走位空间(20)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且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穿布缝隙(200)的延伸线;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同时靠近所述输出端;
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分别与所述压板(2)和所述折边板(1)间隔分布,同时所述安装板(3)通过立杆(30)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折边板(1)和所述压板(2);所述安装板(3)上分别靠近所述穿布缝隙(200)和所述输入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31);
折边轮(4),所述折边轮(4)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对称固定有一级转轴(41),同时所述安装板(3)上靠近所述第一通孔(31)相对的两边均固定有一级轴承座(42),且两个所述一级轴承座(42)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穿布缝隙(200)的延伸线;所述一级转轴(4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一级轴承座(42)之间,同时所述折边轮(4)的外周面贯穿所述第一通孔(31)靠近所述折边板(1);
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一级转轴(41)转动,所述一级转轴(41)带动所述折边轮(4)转动,且所述折边轮(4)的外周面转动至靠近所述折边板(1)时的转动方向为自远离所述压板(2)的方向至靠近所述压板(2)的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包边机构还包括:
第二通孔(32),所述第二通孔(32)开设在所述安装板(3)上分别靠近所述穿布缝隙(200)和所述输出端的位置;
压边轮(6),所述压边轮(6)相对的两个圆形面上对称固定有二级转轴(61),同时所述安装板(3)上靠近所述第二通孔(32)相对的两边均固定有二级轴承座(62),且两个所述二级轴承座(62)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穿布缝隙(200)的延伸线;所述二级转轴(6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二级轴承座(62)之间,同时所述压边轮(6)的外周面贯穿所述第二通孔(32)靠近所述压板(2);所述压边轮(6)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折边轮(4)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转轴(41)靠近所述折边板(1),所述二级转轴(61)靠近所述一级转轴(41),同时所述一级转轴(41)与所述二级转轴(61)分别位于所述穿布缝隙(200)延伸线相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带轮(71),所述第一带轮(71)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
第二带轮(72),所述第二带轮(72)固定在所述一级转轴(41)上;
第三带轮(73),所述第三带轮(73)固定在所述二级转轴(61)上;
传动带(74),所述传动带(74)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带轮(71)、所述第二带轮(72)和所述第三带轮(73)上,以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71)、所述第二带轮(72)和所述第三带轮(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上对应所述传动机构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33),以安置所述第一带轮(71)、所述第二带轮(72)和所述第三带轮(7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包边机构还包括:
第四通孔(34),所述第四通孔(34)开设在所述安装板(3)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32)之间;
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靠近所述第四通孔(3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上;
齿轮箱(81),所述齿轮箱(8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同时所述齿轮箱(81)固定在所述第四通孔(34)的内壁上;
支撑辊轴(82),所述支撑辊轴(82)连接在所述齿轮箱(81)的输出端,同时位于所述压板(2)与所述安装板(3)之间,且所述支撑辊轴(82)靠近所述压板(2);
压紧辊轴(83),所述压紧辊轴(83)连接在所述齿轮箱(81)的输出端,同时位于所述压板(2)与所述安装板(3)之间,且所述压紧辊轴(83)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支撑辊轴(8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压紧辊轴(83)分别靠近所述安装板(3)和所述支撑辊轴(82),同时所述压紧辊轴(83)与所述支撑辊轴(82)之间形成压紧间隙(8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8)、所述齿轮箱(81)、所述支撑辊轴(82)和所述压紧辊轴(83)均倾斜设置,且均自远离所述穿布缝隙(200)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穿布缝隙(200)的一端从远离所述压板(2)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压板(2)的一端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轴(82)和所述压紧辊轴(83)均为多个,且每两个所述支撑辊轴(8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压紧辊轴(83),同时多个所述支撑辊轴(82)位于同一平面,多个所述压紧辊轴(83)位于同一平面,多个所述支撑辊轴(82)的所在平面靠近所述压板(2),多个所述压紧辊轴(83)的所在平面分别靠近所述安装板(3)和多个所述支撑辊轴(82)的所在平面,并且多个所述压紧辊轴(83)的所在平面与多个所述支撑辊轴(82)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所述压紧间隙(81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包边机构具有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自动包边机构的所述安装板(3)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块(91),另一个所述自动包边机构的所述安装板(3)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块(92),且所述第一固定块(9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92)对称设置,同时所述第一固定块(9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92)上均沿两个所述自动包边机构的所述安装板(3)之间的连线方向开通有滑孔,所述第一固定块(9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92)的所述滑孔中穿设有调幅滑杆(93),同时所述调幅滑杆(93)的两端通过支架(94)固定在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块(9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92)均可在所述调幅滑杆(93)上滑动。
CN202120609577.8U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Active CN214655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9577.8U CN21465564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9577.8U CN21465564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5646U true CN21465564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6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9577.8U Active CN21465564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56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513A (zh) * 2021-03-25 2021-06-08 江西创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513A (zh) * 2021-03-25 2021-06-08 江西创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CN112921513B (zh) * 2021-03-25 2024-04-05 江西创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55646U (zh)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CN213538343U (zh) 一种缝纫机拉布装置
CN210975342U (zh) 一种纺织原布修边装置
CN107268216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织用染料缸
CN209923661U (zh) 一种具有展平功能的面膜裁切机
CN111996665A (zh) 一种纺织用棉被自动化生产线的质量把控设备
CN106884231A (zh) 一种用于纱线生产的自动梳纱机
CN112921513B (zh) 一种自动棉层包边机
CN211077869U (zh) 全自动拉布机机头
CN208290703U (zh) 一种纺织品生产用印花装置
CN20810478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纺织品染色装置
CN207498640U (zh) 一种花边织带定型机
CN211227679U (zh) 一种无纺布上液装置
CN211615839U (zh) 热风无纺布打孔设备
CN211895318U (zh) 一种便于收卷布料的裁布机
CN212558687U (zh) 一种网布收卷机构
CN210856573U (zh) 一种拖把包边装置
CN212608607U (zh) 一种无纺布折边装置
CN211199844U (zh) 一种纺织用切布装置
CN210946245U (zh) 一种丝绸面料切断装置
CN213295734U (zh) 一种高速花色机
CN210282511U (zh) 一种纺织业加工布料裁剪用紧固装置
CN207840575U (zh) 一种石化过滤网的专用滚花机
CN211998084U (zh) 一种纺织布料卷收装置
CN219731280U (zh) 一种平车缝纫机开缝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