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3181U - 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3181U
CN214653181U CN202120286563.7U CN202120286563U CN214653181U CN 214653181 U CN214653181 U CN 214653181U CN 202120286563 U CN202120286563 U CN 202120286563U CN 214653181 U CN214653181 U CN 214653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loading
self
unloading
crawler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865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彬
徐洪勇
翟冠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y Equipment Co Ltd
Sany Ameri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merica Inc filed Critical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2865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3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3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3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包括主机和臂架,还包括可旋转吊耳,所述臂架包括下节臂、中间节臂和上节臂,所述下节臂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机可转动连接,所述中间节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节臂的第二端和所述上节臂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旋转吊耳的一端与所述下节臂的第二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通过在下节臂上设置可旋转吊耳,可通过起重机自身实现臂架组装以及装卸车,无需借助辅助吊,节省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效率。在装卸车过程中能够通过可旋转吊耳实现节臂方位的调整,无需主机进行回转操作,只需要主机执行行走和驱动下节臂上下变幅操作,避免了主机回转操作可能带来的侧翻事故。

Description

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履带式起重机在每次使用之前都需要对臂架进行组装,使用完之后需要通过运输车进行转场运输。在转场运输时需要进行履带起重机的装车和卸车。当臂架长度较长时,需要将臂架拆卸后的各个节臂堆叠于运输车上。现有技术对于履带起重机臂架的组装以及装车和卸车,通常是借助辅助吊车进行,然而这无疑增加了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另外,辅助吊车装拆过程繁琐,装拆时间也相应较长,因此还影响了工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装卸履带起重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履带式起重机需要借助辅助吊车进行臂架的组装以及转场运输时的装车和卸车,导致工程成本较高和工程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包括主机和臂架,还包括可旋转吊耳,所述臂架包括下节臂、中间节臂和上节臂,所述下节臂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机可转动连接,所述中间节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节臂的第二端和所述上节臂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旋转吊耳的一端与所述下节臂的第二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所述可旋转吊耳包括旋转吊环,所述旋转吊环与所述下节臂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所述旋转吊环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所述上环体和所述下环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下环体能够以所述连接件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相对于所述上环体转动,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下节臂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所述旋转吊环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用于限制所述下环体相对所述上环体的转动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所述止挡件包括竖挡杆和横挡杆,所述竖挡杆与所述上环体固定连接,所述横挡杆与所述下环体固定连接,所述竖挡杆的底端位于所述横挡杆的旋转面以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所述可旋转吊耳还包括卸扣,所述卸扣包括卸扣本体和卸扣销,所述下节臂设有连接耳板,所述卸扣销插设于所述卸扣本体和所述连接耳板,使所述卸扣本体可绕所述卸扣销相对所述连接耳板转动,所述卸扣本体与所述旋转吊环连接,所述卸扣销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所述卸扣销的轴线与所述下节臂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还包括至少两根吊带,所述吊带的一端与所述可旋转吊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吊带的另一端用于在装卸所述臂架时与所述中间节臂或所述上节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所述中间节臂和所述上节臂在与所述吊带的连接点处设置有缓冲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所述中间节臂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中间节臂的两个相邻纵杆上分别套设有两个所述缓冲垫,两个所述纵杆上的两个所述缓冲垫的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通过在下节臂上设置可旋转吊耳,在组装节臂时,可通过人工拨动被吊取的节臂,以将节臂调节到合适的方位,可实现两个节臂的连接接头的快速对接;在对臂架进行装车和卸车时,通过人工拨动被吊取的节臂,以将节臂以合适的方位放置于指定位置。相较于传统的起重机装卸技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起重机自身实现臂架的组装和装卸车,无需借助辅助吊车,节省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效率。在装卸车过程中能够通过可旋转吊耳实现吊装臂架组方位的调整,无需主机进行回转操作,只需要主机执行行走和驱动下节臂上下变幅操作,避免了主机回转操作可能带来的侧翻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组装臂架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组装臂架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吊运臂架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吊运臂架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5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主机; 2、臂架; 21、下节臂;
211、连接耳板; 22、中间节臂; 23、上节臂;
3、可旋转吊耳; 31、旋转吊环; 311、上环体;
312、下环体; 313、连接件; 32、卸扣;
4、吊带; 5、运输车; 6、吊装臂架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装卸起重机,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组装臂架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一,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组装臂架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包括主机1、臂架2和可旋转吊耳3,臂架2包括下节臂21、中间节臂22和上节臂23,下节臂21的第一端与主机1可转动连接,中间节臂22的两端分别与下节臂21的第二端和上节臂23可拆卸连接,可旋转吊耳3的一端与下节臂21的第二端连接,可旋转吊耳3的第二端用于在装卸臂架2时吊取中间节臂22或上节臂23。其中,中间节臂22至少有一个。
在组装臂架时,通过主机1和下节臂21,将下节臂21、中间节臂22和上节臂23依次进行连接;在装车时,通过主机1和下节臂21,将中间节臂22和上节臂23从底面吊运至运输车5;在卸车时,需要将中间节臂22和上节臂23从运输车5吊运至地面。在上述过程中,可旋转吊耳3用于对中间节臂22和上节臂23的吊取。
具体的,组装臂架的步骤为,主机1行至待组装的中间节臂22或下节臂21的旁边,并使可旋转吊耳3位于待组装节臂的上方,人工将可旋转吊耳3与待组装节臂连接。下节臂21向上变幅吊起待组装节臂,在起吊过程中,可人工拨动待组装节臂使之旋转至其长度方向与下节臂21的长度方向垂直,以防止节臂端部与下节臂21发生碰撞;或者直接从待组装节臂长度方向的侧边起吊。主机1将待组装节臂吊运至指定位置的上方后,下节臂21向下变幅下放待组装节臂,在下放过程中,人工拨动待组装节臂使之旋转至指定方位。其中,如图1所示,待组装节臂的指定位置和指定方位是该待组装节臂的连接接头能够与相邻待组装节臂的连接接头对接的位置和方位。
如图2所示,中间节臂22和上节臂23通过上述步骤实现连接后,主机1行至中间节臂22远离上节臂23的一端,使下节臂21下趴并使其第二端的连接接头与中间节臂22远离上节臂23的一端的连接接头对接,最终完成整体臂架的组装。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吊运臂架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一,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吊运臂架时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臂架装车时,主机1带动下节臂21将其他各节臂吊运至堆叠状态后,通过人工将其捆扎为一体,形成吊装臂架组6;然后将吊装臂架组6吊运至运输车5上。其中,在起吊过程中,人工拨动吊装臂架组6使之旋转至其长度方向与主机1的行走方向垂直,以防止吊装臂架组6与下节臂21发生碰撞;在下节臂21向下变幅放置吊装臂架组6的过程中,通过人工拨动吊装臂架组6旋转至合适方位后,将吊装臂架组6放置于运输车5上。臂架卸车时,主机1带动下节臂21吊起吊装臂架组6,人工拨动吊装臂架组6旋转至中间节臂22的长度方向与下节臂21的长度方向垂直后,将吊装臂架组6吊运至地面,完成卸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装卸起重机,通过在下节臂上设置可旋转吊耳,在组装节臂时,可通过人工拨动被吊取的节臂,以将节臂调节到合适的方位,可实现两个节臂的连接接头的快速对接;在对臂架进行装车和卸车时,可通过人工拨动被吊取的节臂,以将吊装臂架组以合适的方位放置于指定位置。相较于传统的起重机装卸技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起重机自身实现臂架的组装和装卸车,无需借助辅助吊车,节省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效率。另外,在装卸车过程中,能够通过可旋转吊耳实现吊装臂架组方位的调整,无需主机进行回转操作,只需要主机执行行走和驱动下节臂上下变幅操作,避免了主机回转操作可能带来的侧翻事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吊耳3的另一端连接有至少两根吊带4,吊带4的一端与可旋转吊耳3的另一端连接,吊带4的另一端用于在装卸臂架2时与待吊取的中间节臂22或上节臂23连接。
如图5所示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吊耳3包括旋转吊环31,旋转吊环31与下节臂21可拆卸连接。在需要对臂架进行装卸时,将旋转吊环31安装于下节臂21;在臂架使用过程中,则将旋转吊环31拆卸下来。其中,吊带4与旋转吊环31连接,装卸旋转吊环31时,可将旋转吊环31连通吊带4一同进行装卸。其中,旋转吊环31连接于下节臂21靠近地面的一侧。
具体的,旋转吊环31包括上环体311和下环体312,上环体311和下环体312通过连接件313连接,以使下环体312能够以连接件313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相对于上环体311转动,上环体311与下节臂21可拆卸连接。其中,吊带4与下环体312连接。下节臂21吊取节臂时,人工拨动节臂在水平面转动时,带动下环体312相对上环体311转动。
进一步的,旋转吊环31还包括止挡件,止挡件用于限制下环体312相对上环体311的转动角度。例如,止挡件包括竖挡杆和横挡杆,竖挡杆与上环体311固定连接,横挡杆与下环体312固定连接,竖挡杆的底端位于横挡杆的旋转面以下。其中,横挡杆可以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竖挡杆可以与竖直面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
具体的,横挡杆的一端与下环体312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远离下环体旋转中心的方向延伸。竖挡杆的一端与上环体311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方延伸。横挡杆在下环体312转动的带动下绕连接件的中心轴线旋转,竖挡杆的最下端位于横挡杆旋转时所在的面以下,使得竖挡杆对横挡杆的旋转形成阻挡,以限制下环体312的旋转角度。如此,可在人工拨动节臂时,防止节臂的旋转角度过大而引起安全事故。
当然,竖挡杆也可以与下环体312固定连接,而横挡杆与上环体311固定连接,竖挡杆的顶端位于横挡杆的旋转面以上。竖挡杆在下环体312转动的带动下绕连接件的的中心轴线旋转,竖挡杆的最上端位于横挡杆旋转时所在的面以上,使得横挡杆对竖挡杆的旋转形成阻挡,以限制下环体312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吊耳3还包括卸扣32,卸扣32包括卸扣本体和卸扣销,下节臂21设有连接耳板211,卸扣销插设于卸扣本体和连接耳板211,使卸扣本体可绕卸扣销相对连接耳板211转动。具体的,连接耳板211的板面与竖直面平行,连接耳板2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卸扣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卸扣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臂,第二安装孔贯穿两个连接臂。连接耳板211位于两个连接臂之间,卸扣销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使卸扣本体通过卸扣销挂设于下节臂21。
其中,卸扣销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使得下节臂21在上下变幅时,卸扣32能够相对下节臂21在竖直面转动。进一步的,卸扣销的轴线与下节臂2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如此,当下节臂21进行上下变幅时,卸扣32相对连接耳板211的转动平面与下节臂21的上下变幅平面平行。这样更利于自装卸过程中的吊运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节臂22和上节臂23在与吊带4的连接点处设置有缓冲垫,比如橡胶垫。通过设置缓冲垫,可增大吊带4与节臂之间的摩擦,防止打滑,增大连接的可靠性。另外,吊带4通常采用的是钢绳,通过设置缓冲垫,减轻吊带4对节臂的磨损。其中,缓冲垫套接于节臂的横杆或纵杆外侧。
其中,中间节臂22的横截面为矩形,中间节臂22的两个相邻纵杆上分别套设有两个缓冲垫,两个纵杆上的两个缓冲垫的位置一一对应。相应的,可旋转吊耳3上连接有四根吊带4,中间节臂22与可旋转吊耳3具有四个连接点,以实现对中间节臂22水平和稳定的吊取。进一步的,四个缓冲垫位于中间节臂22的中间位置,使吊运更平稳。当然,缓冲垫也可以设置于中间节臂22的横杆上,只要能够实现平稳吊运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包括主机和臂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吊耳,所述臂架包括下节臂、中间节臂和上节臂,所述下节臂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机可转动连接,所述中间节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节臂的第二端和所述上节臂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旋转吊耳的一端与所述下节臂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吊耳包括旋转吊环,所述旋转吊环与所述下节臂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吊环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所述上环体和所述下环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下环体能够以所述连接件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相对于所述上环体转动,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下节臂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吊环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用于限制所述下环体相对所述上环体的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包括竖挡杆和横挡杆,所述竖挡杆与所述上环体固定连接,所述横挡杆与所述下环体固定连接,所述竖挡杆的底端位于所述横挡杆的旋转面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吊耳还包括卸扣,所述卸扣包括卸扣本体和卸扣销,所述下节臂设有连接耳板,所述卸扣销插设于所述卸扣本体和所述连接耳板,使所述卸扣本体可绕所述卸扣销相对所述连接耳板转动,所述卸扣本体与所述旋转吊环连接,所述卸扣销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扣销的轴线与所述下节臂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根吊带,所述吊带的一端与所述可旋转吊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吊带的另一端用于在装卸所述臂架时与所述中间节臂或所述上节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臂和所述上节臂在与所述吊带的连接点处设置有缓冲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装卸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臂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中间节臂的两个相邻纵杆上分别套设有两个所述缓冲垫,两个所述纵杆上的两个所述缓冲垫的位置一一对应。
CN202120286563.7U 2021-02-01 2021-02-01 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Active CN214653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6563.7U CN214653181U (zh) 2021-02-01 2021-02-01 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6563.7U CN214653181U (zh) 2021-02-01 2021-02-01 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3181U true CN21465318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2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86563.7U Active CN214653181U (zh) 2021-02-01 2021-02-01 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3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038288A (ja) 4トラック式クロ―ラ―クレ―ン
US3306470A (en) Folding boom for mobile cranes
WO2016058266A1 (zh) 一种可防暴风并可利用机构设计倾倒转移的港口移动吊机
CN214653181U (zh) 自装卸履带起重机
US20020027118A1 (en) Vehicle crane
CN111017695A (zh) 履带吊配合吊排系统吊装大型船体总段的工艺
WO2015152235A1 (ja) クレーンの製造方法及びクレーンの上架構造体の上架システム
CN202529744U (zh) 一种固定桅杆辅助吊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履带起重机
CN109467016B (zh) 起重机
JP6984395B2 (ja) クレーン及びクレーン組み立て方法
CN112830400B (zh) 履带起重机及起重机运输方法
JPH02182695A (ja) 伸縮ブーム先端へのジブ連結装置
CN216662290U (zh) 臂架系统及起重机
CN221027331U (zh) 一种建筑用塔式组合升降机
CN215711066U (zh) 一种千斤顶吊钩及支架搬运车
CN214879743U (zh) 一种可调式电机吊装设备
CN212358027U (zh) 一种可伸缩式半自动活动横向联系装置
CN219885518U (zh) 起重臂及起重机
CN214301689U (zh) 强夯装置
CN111891934B (zh) 一种跨运车
CN220056111U (zh) 轮胎门式起重机
JPH0355599Y2 (zh)
CN218025132U (zh) 履带吊超起系统
CN214570251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扒杆吊机构
CN217947485U (zh) 起吊机构及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