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5316U -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5316U
CN214645316U CN202023135893.0U CN202023135893U CN214645316U CN 214645316 U CN214645316 U CN 214645316U CN 202023135893 U CN202023135893 U CN 202023135893U CN 214645316 U CN214645316 U CN 214645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middle frame
recess
boss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58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平
马伟
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58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5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5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5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框,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及注塑件。第一金属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凸台,第一本体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凹陷,第一凸台设置于第一本体。第二金属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凸台,第二本体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凹陷,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凸台设置于第二本体。注塑件填充于第一凹陷、第二凹陷及第一间隙,以连接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注塑件填充于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使得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的端面与注塑件的结合力适中,避免因中框的掉落或磕碰所导致的注塑件与金属件的开裂、出现裂痕等现象,进而提升中框的质量。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中框的壳体、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中框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些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中框包括多段金属件和塑胶,塑胶通过注塑方式将两段金属件进行连接,然而塑胶与金属件的连接处应力集中,在中框因掉落或磕碰发生碰撞时,容易导致塑胶与金属件之间产生开裂或出现裂痕,降低中框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中框及具有该中框的壳体和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中框,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及注塑件。具体地,所述第一金属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凹陷,第一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金属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注塑件填充于所述第一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及所述第一间隙,以连接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和所述第二凹陷均分别包括底面、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和侧壁。第一弧形面与所述底面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面与所述底面的另一端连接,侧壁与所述底面的一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部分端面、所述第一本体的部分内表面及部分所述第一凸台中的至少两个位置,所述第二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部分端面、所述第二本体的部分内表面及部分所述第二凸台中的至少两个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注塑件覆盖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并包裹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固体,第二金属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固体,多个第一加固体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且每个所述第一加固体具有第一孔。多个第二加固体,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凸台,且每个所述第二加固体具有第二孔。所述注塑件填充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并包裹所述第一加固体和所述第二加固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加固体、所述第二凸台及所述第二加固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多个微孔,所述注塑件填充于多个所述微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孔通过化学腐蚀形成,所述第一凹陷、所述第二凹陷通过CNC加工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固体和所述第二加固体均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分别与所述上侧面、所述下侧面垂直连接;相对设置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底面为所述第一凸台或所述第二凸台的部分表面,所述前侧面和所述后侧面分别与所述上侧面、所述下侧面、所述左侧面、所述右侧面垂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均分别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第二通孔贯穿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第三通孔贯穿所述前侧面。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两两相互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件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金属件至少为两个,所述中框由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金属件通过注塑件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件呈U型,所述第二金属件呈一字型,所述第一金属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金属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金属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金属件间隔设置,所述中框由两个所述第一金属件通过注塑件与两个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垂直部、水平部和第二垂直部,所述第一金属件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水平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垂直部或所述第二垂直部,所述注塑件包裹所述连接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通孔,所述注塑件填充于所述连接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和所述第二凹陷二者中至少一个的粗糙度范围为Ra0.5-1.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凸台中至少一个的粗糙度范围为Ra 10-30。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包括后盖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中框,所述后盖盖合于所述中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壳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框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及注塑件,第一金属件包括第一本体,第二金属件包括第二本体,注塑件填充于第一本体开设的第一凹陷、第二本体开设的第二凹陷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间隔设置所形成第一间隙,进而实现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的连接。注塑件填充于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使得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的端面与注塑件的结合力适中,避免因中框的掉落或磕碰所导致的注塑件与金属件的开裂或出现裂痕,进而提升中框的质量。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中框的壳体、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框第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框第二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体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中框 10
第一金属件 110
第一金属体 1110
第一本体 112
第一凸台 114
第一垂直部 1142
水平部 1144
第二垂直部 1146
第一凹陷 116
底面 1162
第一弧形面 1164
第二弧形面 1166
侧壁 1168
连接体 118
第一连接部 1182
第二连接部 1184
连接通孔 1186
第二金属件 120
第二本体 122
第二凸台 124
第二凹陷 126
注塑件 130
覆盖体 1310
填充体 1320
第一间隙 140
第一加固体 150
第一孔 152
第一通孔 1522
第二通孔 1524
第三通孔 1526
上侧面 1510
下侧面 1520
左侧面 1530
右侧面 1540
前侧面 1550
后侧面 1560
第二加固体 160
第二间隙 1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框10,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中框10为一具有中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件,该结构件包括第一金属件110、第二金属件120及注塑件130。
请同时参见图2和图3,第一金属件110包括第一本体112和第一凸台114,第一本体112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凹陷116,第一凸台114设置于第一本体112的内表面。第二金属件120包括第二本体122和第二凸台124,第二本体122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二凹陷126,第二本体122与第一本体112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隙140,第二凸台124设置于第二本体122的内表面。注塑件130填充于第一凹陷116、第二凹陷126及第一间隙140,以连接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
第一凸台114嵌设于第一本体112的内表面,可选地,第一凸台114一体成型于第一本体112的内表面;第二凸台124嵌设于第二本体122的内表面,可选地,第二凸台124一体成型于第二本体122的内表面。第一凸台114的宽度d1小于第一本体112体的宽度D1,第二凸台124的宽度d2(图未示)小于第二本体122的宽度D2(图未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框10包括第一金属件110、第二金属件120及注塑件130。第一金属件110包括第一本体112,第二金属件120包括第二本体122,注塑件130填充于第一本体112开设的第一凹陷116、第二本体122开设的第二凹陷126及第一本体112和第二本体122间隔设置所形成第一间隙140,进而实现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的连接。注塑件130填充于第一凹陷116和第二凹陷126,可降低注塑件130与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连接后的应力集中,使得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的端面与注塑件130的结合力适中,减少因中框10的掉落或磕碰所导致的注塑件130与第一金属件110或第二金属件120的开裂、出现裂痕等现象,进而提升中框10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陷116的内表面粗糙度和第二凹陷126两者中至少一个的内表面粗糙度的范围为Ra0.5-Ra1.6,即第一凹陷116和/或第二凹陷126的内表面上基本不显现加工痕迹。如此,可使得第一凹陷116和第二凹陷126与注塑件130的结合力适中。第一本体112的内表面、第一凸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第二凸台124中至少一个的粗糙度范围为Ra10-3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件110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加固体150,第二金属件120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加固体160。多个第一加固体150间隔设于第一凸台114,且每个第一加固体150具有第一孔152。多个第二加固体160,间隔设于第二凸台124,且每个第二加固体160具有第二孔(图未示)。注塑件130填充于第一孔152和第二孔,并包裹第一加固体150和第二加固体160。具体地,第一加固体150和第二加固体160均呈方形块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14、第一加固体150、第二凸台124及第二加固体16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多个微孔(图未示),注塑件130填充于多个微孔。如此,注塑件130中的部分塑胶位于微孔中,提高注塑件130与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的结合力。该微孔通过化学腐蚀形成,微孔的孔径可以为0.01mm-0.09mm,孔深为0.02mm-0.14mm。
可选地,中框10的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对金属坯料进行CNC(Computer numerical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加工形成包含有第一凸台114、第一加固体150的第一金属件110,和包含有第二凸台124、第二加固体160的第二金属件120;然后对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进行化学腐蚀形成有微孔;再分别对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的端面进行CNC加工分别形成有第一凹陷116、第二凹陷126,以去除微孔(除第一凹陷116、第二凹陷126之外,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的其它位置仍保留微孔);再对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的内表面、第一金属件110与第二金属件120之间的间隙进行注塑,以形成框架;最后对第一金属件110与第二金属件120的外表面进行CNC加工,以去除外表面的微孔(第一金属件110与第二金属件120的内表面保留微孔),进而形成中框10。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的内表面、上表面、下表面的粗糙度为Ra10-30,第一凹陷116和第二凹陷126的粗糙度为Ra0.5-1.6,通过CNC加工减少第一金属件110与第二金属件120的端面形成第一凹陷116和第二凹陷126以去除端面的微孔,降低第一金属件110、第二金属件120与注塑件130的结合力,避免第一金属件110、第二金属件120与注塑件130结合力过强导致应力集中,进一步避免因中框10的掉落或碰撞时导致金属件与注塑件130之间出现裂开、裂痕等现象。
请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件110至少为两个,第二金属件120至少为两个,中框10由至少两个第一金属件110通过注塑件130与至少两个第二金属件120连接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件110呈U型,第二金属件120呈一字型,第一金属件110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金属件110间隔设置,第二金属件120为两个,且两个第二金属件120间隔设置,中框10由两个第一金属件110通过塑注塑件130与两个第二金属件120连接形成。
与第一金属件110对应地,第一凸台114亦呈U型,第二凸台124呈一字型,第一金属件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垂直部1142、水平部1144和第二垂直部1146,第一金属件110还包括连接体118,连接体118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82和第二连接部1184,第一连接部1182凸设于水平部1144,第二连接部1184凸设于第一垂直部1142或第二垂直部1146,注塑件130包裹连接体118。
进一步地,连接体118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通孔1186,注塑件130填充于连接通孔1186。如此,以注塑件130嵌入连接通孔1186中,可增强注塑件130与第一金属件110和第二金属件120之间的结合力。
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件110由两个第一金属体1110组成,每个第一金属体1110呈L型,每个第一金属体1110的两端内表面设有一个第一加固体150,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体1110形成第二间隙170。注塑件130包括覆盖体1310和填充体1320,覆盖体1310覆盖第一凹陷116、第二凹陷126、第一加固体150、第二加固体160、第一本体112、第二本体122,填充体1320填充于第一间隙140和第二间隙170。覆盖体1310呈方形框架状。
请参见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陷116和第二凹陷126均分别包括底面1162、第一弧形面1164、第二弧形面1166和侧壁1168。第一弧形面1164与第二弧形面1166分别与底面1162两端弧形连接,侧壁1168与底面1162的一侧连接。
具体地,第一凹陷116中的底面1162、第一弧形面1164及第二弧形面1166位于第一本体112的内表面,第一凹陷116中的侧壁1168位于第一凸台114的一侧面;第二凹陷126中的底面1162、第一弧形面1164及第二弧形面1166位于第二本体122的内表面,第二凹陷126的侧壁1168位于第二凸台124的一侧面。
中框10中的第一凹陷116和第二凹陷126的形状相同、第一凸台114和第二凸台124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凹陷116和第一凸台114的位置结构关系与第二凹陷126和第二凸台124的结构位置关系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仅对第一凸台114、第一凹陷116中的具体结构做了相应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陷116形成于第一本体112的部分端面、第一本体112的部分内表面及部分第一凸台114中的至少两个位置,第二凹陷126形成于第二本体122的部分端面、第二本体122的部分内表面及部分第二凸台124中的至少两个位置。如此,第一凹陷116至少形成于第一本体112和第一凸台114中的一个,第二凹陷126至少形成于第二本体122和第二凸台124中的一个。
在一实施例中,注塑件130覆盖第一本体112和第二本体122的内表面,并包裹第一凸台114和第二凸台124。
请参见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固体150和第二加固体160均分别包括上侧面1510、下侧面1520、左侧面1530、右侧面1540、前侧面1550及后侧面1560。具体地,上侧面1510和下侧面1520相对设置,左侧面1530和右侧面1540相对设置,且左侧面1530和右侧面1540分别与上侧面1510、下侧面1520垂直连接,前侧面1550和后侧面1560相对设置,后侧面1560为第一凸台114或第二凸台124的部分表面,前侧面1550和后侧面1560分别与上侧面1510、下侧面1520、左侧面1530、右侧面1540垂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孔152和第二孔均分别包括第一通孔1522、第二通孔1524及第三通孔1526。第一通孔1522贯穿左侧面1530和右侧面1540,第二通孔1524贯穿上侧面1510和下侧面1520,第三通孔1526贯穿前侧面1550。第一通孔1522、第二通孔1524及第三通孔1526两两相互连通。
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的材料可以为铝、不锈钢、钛合金中任意一种。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图未示),包括后盖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中框10,后盖设于中框10,后盖为玻璃盖板、陶瓷盖板、金属盖板、塑料盖板中任意一种,后盖呈方形或弧形。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图未示),包括上述壳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及注塑件,
所述第一金属件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凹陷;
第一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
所述第二金属件包括: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隙;
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
所述注塑件填充于所述第一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及所述第一间隙,以连接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和所述第二凹陷均分别包括:
底面;
第一弧形面,与所述底面的一端连接;
第二弧形面,与所述底面的另一端连接;
侧壁,与所述底面的一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部分端面、所述第一本体的部分内表面及部分所述第一凸台中的至少两个位置,所述第二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二本体的部分端面、所述第二本体的部分内表面及部分所述第二凸台中的至少两个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件覆盖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并包裹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固体,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且每个所述第一加固体具有第一孔;
所述第二金属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固体,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凸台,且每个所述第二加固体具有第二孔;
所述注塑件填充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并包裹所述第一加固体和所述第二加固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加固体、所述第二凸台及所述第二加固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多个微孔,所述注塑件填充于多个所述微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通过化学腐蚀形成,所述第一凹陷、所述第二凹陷通过CNC加工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件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金属件至少为两个,所述中框由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金属件通过注塑件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呈U型,所述第二金属件呈一字型,所述第一金属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金属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金属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金属件间隔设置,所述中框由两个所述第一金属件通过注塑件与两个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垂直部、水平部和第二垂直部,所述第一金属件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水平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垂直部或所述第二垂直部,所述注塑件包裹所述连接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通孔,所述注塑件填充于所述连接通孔。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和所述第二凹陷二者中至少一个的粗糙度范围为Ra0.5-1.6。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凸台中至少一个的粗糙度范围为Ra 10-30。
14.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框;
后盖,盖合于所述中框。
1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
CN202023135893.0U 2020-12-23 2020-12-23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Active CN214645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5893.0U CN214645316U (zh) 2020-12-23 2020-12-23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5893.0U CN214645316U (zh) 2020-12-23 2020-12-23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5316U true CN21464531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5893.0U Active CN214645316U (zh) 2020-12-23 2020-12-23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53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0253A (zh) * 2021-12-18 2022-04-12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终端设备及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0253A (zh) * 2021-12-18 2022-04-12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终端设备及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4340253B (zh) * 2021-12-18 2023-11-10 富联裕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终端设备及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6359B (zh) 移动设备、壳体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4645316U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中框
TWI428945B (zh) 按鍵裝置、支撐座與按鍵蓋板之組合及製造方法
WO2018072285A1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中框及移动终端
CN215731917U (zh) 一种边框结构及电池壳
JP4497084B2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CN217638291U (zh) 一种适用于低强度导热样块的模具
CN214069965U (zh) 中框结构及电子装置
CN220429497U (zh) 复合板体结构
CN216042878U (zh) 一种静音舱
CN210364064U (zh) 汽车侧围外板总成及汽车
CN217268075U (zh) 一种橡胶支座
CN210212001U (zh) 一种环保型汽车安全玻璃
CN213895917U (zh) 一种薄壁腔体零件热处理工装
CN218052201U (zh) 一种车载双屏贴合治具
CN213745279U (zh) 一种接口板
CN214689762U (zh) 一种分体式侧围外板结构
CN219667714U (zh) 印刷钢网
CN213973583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后支架总成
CN220109399U (zh) 一种改进的置物壁以及采用该改进的置物壁所制成的厨房五金置物篮
CN212542619U (zh) 一种贴装防呆的l形镍片
CN201062106Y (zh) 平板川字型或平板田字型塑料托盘
CN215090587U (zh) 一种汽车b柱模具
CN219841384U (zh) 机械手立柱铝材
CN214046360U (zh) 外框面壳一体式车载播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9 Foxconn H5 plant 101, No. 2, Donghuan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5, building C09, 4th floor, building C07, 2nd floor, building C08, 3rd floor, 4th floor, building C04, zone B,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ucheng Das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zhou Guanlan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Park B workshop 5 C09 buildings 4 floors, C07 buildings 2 floors, C08 buildings 3 floors 4 floors, C04 buildings 1 floor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