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4903U - 手持式开墙机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开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4903U
CN214644903U CN202120337902.XU CN202120337902U CN214644903U CN 214644903 U CN214644903 U CN 214644903U CN 202120337902 U CN202120337902 U CN 202120337902U CN 214644903 U CN214644903 U CN 214644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evel gear
angle
cover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79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丽姬
吴浩东
周孟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D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D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79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4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4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4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开墙机,包括机壳、无刷电机、中间盖、传动箱体、控制器、风扇,所述的传动箱体包括后箱体与后箱体形成丁字形结构的前箱体,后箱体为锥形结构,前箱体为三角形结构,前箱体的三角形底边与切割工作面平行,后箱体上设有锥齿轴,锥齿轴的后端设有与电机轴啮合的传动齿轮,锥齿轴的前端设有锥齿轮,前箱体的两端设有后盖和前盖,后盖和前盖之间设有输出轴,输出轴上设有与锥齿轮啮合的输出锥齿轮,输出轴上固定有切割片,切割片上设有防护罩,防护罩连接在前盖上。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可靠、切割深度深、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手持式开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墙面开洞、地面切割的手持式开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墙面开洞一般采用切割机或开槽机,由于切割深度有限,只能在墙面上开槽,然后用电镐或冲击电锤打凿。存在的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墙面开洞不能整墙切割,不仅需要切割,还需要打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传动箱体设计不合理,工作稳定性差,切割深度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前后手柄用力角度设计不合理,导致切割时切割片容易跳动。三是风扇排风不畅、阻力大,容易产生涡流和噪音,直接影响散热效果,导致电机发热不能正常工作。四是电机轴承防尘性能差,在使用过程中粉尘、异物极易进入机壳内,导致轴承润滑效果下降或者异物直接进入轴承内造成轴承转动不灵活甚至卡死,无法正常工作。五是切割工作时,由于没有切割指示,难以对准切割位置,难以保证切割精度。针对上述问题,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开墙机第一目的是通过改变传动箱体结构使输出轴前移,同时使传动箱体具有较小的头部又能稳定工作,大大提高切割深度,通过改变前后手柄受力角度使切割受力更加合理;第二目的是通过改变风扇结构,减小排风阻力及噪音,提高通风效果及电机输出功率,延长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机壳、无刷电机、与机壳固定的中间盖、与中间盖固定的传动箱体、控制器,无刷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风扇,所述的传动箱体包括后箱体与后箱体形成丁字形结构的前箱体,后箱体为锥形结构,前箱体为三角形结构,前箱体的三角形底边与切割工作面平行,后箱体上设有可转动的锥齿轴,锥齿轴的后端设有与电机轴啮合的传动齿轮,锥齿轴的前端设有锥齿轮,前箱体的两端对应设有后盖和前盖,后盖和前盖之间设有可转动的输出轴,输出轴上设有与锥齿轮啮合的输出锥齿轮,输出轴的输出端固定有切割片,切割片上设有防护罩,防护罩连接在前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后箱体上连接有角度可调的底板,底板的头部在最大切割深度位置时包住前箱体的三角形底边外角,底板与输出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5mm,前盖采用钢制前盖,其直径控制在35-42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壳的后部固定有后手柄,后箱体上固定有前手柄,底板在最大切割深度位置时,后手柄与底板之间的夹角B不大于35°,前手柄与底板之间的夹角A不小于3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风扇包括风叶架、均匀连接在风叶架上的进风叶片和出风叶片,进风叶片与出风叶片连为一体,相邻的进风叶片和出风叶片之间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具有U形底,U形底的外侧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55-67°之间,进风口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98-110°之间,出风口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12-22°之间,出风口内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24-36°之间,进风口的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6-11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防护罩上对应设有与工作面切割缝相一致的前后切割缝指引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角度调节片,后箱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角度调节片的锁紧旋钮;所述的防护罩角度可调地连接在前盖上,防护罩上设有调节角度的弧形调节槽,弧形调节槽上设有与后箱体固定的锁紧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锥齿轴的前端设有轴承并通过密封圈设置在后箱体上,锥齿轴的后端设有平面推力轴承和轴承并设置在中间盖上;所述输出轴的前端通过双轴承设置在前盖上,输出轴的后端通过单轴承设置在后盖上,前盖上设有与输出轴密封配合的骨架油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中间盖上安装有前轴承,机壳的后端通过第一密封圈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上通过第二密封圈安装有后轴承,电机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轴承和后轴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后手柄的把手上安装有电容,后手柄的连接部设有62.5mm×63.5mm×50mm的安装内腔和进风窗,控制器安装在该内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刷电机的外径为72mm,无刷电机的高度控制在50-65mm的范围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一是由于后箱体与前箱体构成丁字形结构,后箱体为锥形结构,前箱体为三角形结构,前箱体的三角形底边与切割工作面平行,后箱体上设有可转动的锥齿轴,锥齿轴的后端设有与电机轴啮合的传动齿轮,锥齿轴的前端设有锥齿轮,前箱体的两端对应设有后盖和前盖,后盖和前盖之间设有可转动的输出轴,输出轴上设有与锥齿轮啮合的输出锥齿轮,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使输出轴前移,使前箱体具有较小的头部,从而提高切割深度,底板不仅可以调节切割深度,而且可以较好的保护前箱体。二是合理设计前后手柄的受力角度,保证切割不跳动,使操作省力轻便。三是合理设计风扇的进风叶片和出风叶片,使进风口和出风口更加合理,可以避免涡流产生,降低噪音,减少风阻,加快风速,增加出风量,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四是可以通过角度调节片与锁紧旋钮配合调节底板的工作角度,切割深度调节简单方便。五是可以通过锁紧螺丝与弧形调节槽配合调节防护罩角度,切割方向调节方便。六是防护罩上的前后切割缝指引片可以大大方便操作使用,提高切割精度。七是由于锥齿轴的后端设有平面推力轴承和轴承;所述输出轴的前端设有双轴承,可以大大提高负载能力,保证切割工作稳定可靠。八是由于机壳的后端第一密封圈固定有轴承座,后轴承通过第二密封圈安装在轴承座上,前轴承安装在中间盖上,传动箱体密封固定在中间盖上,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前后轴承的防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的角度调节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角度调节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箱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C-C剖面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后手柄,2机壳,3前手柄,4防护罩,5中间盖,6传动箱体,7底板,8切割片,9控制器,10轴承座,11第二密封圈,12后轴承,13第一密封圈,14无刷电机,15风扇,16电机轴,17传动齿轮,18锥齿轴,19锥齿轮,20输出轴,21输出锥齿轮,22切割缝指引片,23锁紧螺丝,24进风窗,25空间,26电容,27双轴承,28弧形调节槽,29角度调节片,30锁紧旋钮,31后箱体,32后盖,33前箱体,34骨架油封,35前盖,36平面推力轴承,37风叶架,38进风口,39进风叶片,40U形底,41出风叶片,4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开墙机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机壳2、无刷电机14、与机壳2固定的中间盖5、与中间盖5固定的传动箱体6、控制器9,无刷电机14的电机轴16上设有风扇15,所述的传动箱体6包括后箱体31与后箱体31形成丁字形结构的前箱体33,后箱体31为锥形结构,前箱体33为三角形结构,前箱体33的三角形底边与切割工作面平行,为了提高机械强度,三角形结构的前箱体33以及锥形结构的后箱体31上设有加强筋,后箱体31上设有可转动的锥齿轴18,锥齿轴18的后端设有与电机轴16啮合的传动齿轮17,锥齿轴18的前端设有锥齿轮19,前箱体33的两端对应设有后盖32和前盖35,后盖32和前盖35之间设有可转动的输出轴20,输出轴20上设有与锥齿轮19啮合的输出锥齿轮21,输出轴20的输出端固定有切割片8,切割片8上设有防护罩4,防护罩4连接在前盖35上。
为了调节切割深度,所述的后箱体31上连接有角度可调的底板7,底板7的头部在最大切割深度位置时包住前箱体33的三角形底边外角,底板7与输出轴2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5mm,为了保证前箱体33的机械强度,底板7与输出轴20之间的最佳间距是21mm。前盖35采用钢制前盖,其直径控制在35-42mm,其最佳直径是37mm,在减少体积的同时,大大提高机械性能和切割深度。
为了保证操作受力合理,所述机壳2的后部固定有后手柄1,后箱体31上固定有前手柄3,底板7在最大切割深度位置时,后手柄1与底板7之间的夹角B不大于35°,其最佳的夹角是28°,前手柄3与底板7之间的夹角A不小于30°,其最佳的夹角是37°。
为了提高风扇15吸力和散热效果,所述的风扇15包括风叶架37、均匀连接在风叶架37上的进风叶片39和出风叶片41,进风叶片39与出风叶片41连为一体,相邻的进风叶片39和出风叶片41之间形成进风口38和出风口42,进风口38具有U形底40,U形底40的外侧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55-67°之间,其最佳的角度是61°,进风口38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98-110°之间,其最佳的角度是104°,出风口42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12-22°之间,其最佳的角度是17°,出风口42内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24-36°之间,其最佳的角度是30°,进风口38的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6-11mm,其最佳的距离是8.77mm。通过优化风扇15结构,可以减小排风阻力,降低噪音,增大吸力,提高通风散热效果及电机输出功率。
为了方便使用,所述的防护罩4上对应设有与工作面切割缝相一致的前后切割缝指引片22,可以保证切割精度。所述的底板7上设有角度调节片29,后箱体31上设有用于固定角度调节片29的锁紧旋钮30,松开锁紧旋钮30即可调节底板7,从而达到调节切割深度的目的;所述的防护罩4角度可调地连接在前盖35上,防护罩4上设有调节角度的弧形调节槽28,弧形调节槽28上设有与后箱体31固定的锁紧螺丝23,松开锁紧螺丝23及抱箍即可调节防护罩4角度,从而达到调节切割方向的目的。
为了保证工作稳定可靠,所述锥齿轴18的前端设有轴承并通过密封圈设置在后箱体31上,锥齿轴18的后端设有平面推力轴承36和轴承并设置在中间盖5上,平面推力轴承36可以抵消轴向推力;所述输出轴20的前端通过双轴承27设置在前盖35上,输出轴20的后端通过单轴承设置在后盖32上,前盖35上设有与输出轴20密封配合的骨架油封34,由于前盖35采用钢制前盖及双轴承27结构,大大提高机械强度,减少体积,不仅可以实现最大切割深度,而且可以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润滑可靠和防尘好,所述的中间盖5上安装有前轴承,机壳2的后端通过第一密封圈13固定有轴承座10,轴承座10上通过第二密封圈11安装有后轴承12,电机轴16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轴承和后轴承12上。轴承座10由铝合金制成,第一密封圈13可以保证防尘防水可靠,第二密封圈11可以保证后轴承12不跟转及装配精度,可以大大提高装配精度和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后手柄1的把手上安装有电容26,后手柄1的连接部设有62.5mm×63.5mm×50mm的安装内腔25和进风窗24,控制器9安装在该内腔25内,控制器9采用高集成、双电容模式。
为了减轻机器重量,所述无刷电机14采用高密度磁体,精密加工定转子,无刷电机14的外径只要72mm,无刷电机14的高度控制在50-65mm的范围内,就能达到重量轻、功率大,满足开墙要求。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开墙机,包括机壳(2)、无刷电机(14)、与机壳(2)固定的中间盖(5)、与中间盖(5)固定的传动箱体(6)、控制器(9),无刷电机(14)的电机轴(16)上设有风扇(15),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箱体(6)包括后箱体(31)与后箱体(31)形成丁字形结构的前箱体(33),后箱体(31)为锥形结构,前箱体(33)为三角形结构,前箱体(33)的三角形底边与切割工作面平行,后箱体(31)上设有可转动的锥齿轴(18),锥齿轴(18)的后端设有与电机轴(16)啮合的传动齿轮(17),锥齿轴(18)的前端设有锥齿轮(19),前箱体(33)的两端对应设有后盖(32)和前盖(35),后盖(32)和前盖(35)之间设有可转动的输出轴(20),输出轴(20)上设有与锥齿轮(19)啮合的输出锥齿轮(21),输出轴(20)的输出端固定有切割片(8),切割片(8)上设有防护罩(4),防护罩(4)连接在前盖(3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箱体(31)上连接有角度可调的底板(7),底板(7)的头部在最大切割深度位置时包住前箱体(33)的三角形底边外角,底板(7)与输出轴(2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5mm,前盖(35)采用钢制前盖,其直径控制在35-4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壳(2)的后部固定有后手柄(1),后箱体(31)上固定有前手柄(3),底板(7)在最大切割深度位置时,后手柄(1)与底板(7)之间的夹角B不大于35°,前手柄(3)与底板(7)之间的夹角A不小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扇(15)包括风叶架(37)、均匀连接在风叶架(37)上的进风叶片(39)和出风叶片(41),进风叶片(39)与出风叶片(41)连为一体,相邻的进风叶片(39)和出风叶片(41)之间形成进风口(38)和出风口(42),进风口(38)具有U形底(40),U形底(40)的外侧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55-67°之间,进风口(38)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98-110°之间,出风口(42)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12-22°之间,出风口(42)内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24-36°之间,进风口(38)的外壁与水平轴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6-1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护罩(4)上对应设有与工作面切割缝相一致的前后切割缝指引片(22)。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7)上设有角度调节片(29),后箱体(31)上设有用于固定角度调节片(29)的锁紧旋钮(30);所述的防护罩(4)角度可调地连接在前盖(35)上,防护罩(4)上设有调节角度的弧形调节槽(28),弧形调节槽(28)上设有与后箱体(31)固定的锁紧螺丝(2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锥齿轴(18)的前端设有轴承并通过密封圈设置在后箱体(31)上,锥齿轴(18)的后端设有平面推力轴承(36)和轴承并设置在中间盖(5)上;所述输出轴(20)的前端通过双轴承(27)设置在前盖(35)上,输出轴(20)的后端通过单轴承设置在后盖(32)上,前盖(35)上设有与输出轴(20)密封配合的骨架油封(3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盖(5)上安装有前轴承,机壳(2)的后端通过第一密封圈(13)固定有轴承座(10),轴承座(10)上通过第二密封圈(11)安装有后轴承(12),电机轴(16)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轴承和后轴承(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后手柄(1)的把手上安装有电容(26),后手柄(1)的连接部设有62.5mm×63.5mm×50mm的安装内腔(25)和进风窗(24),控制器(9)安装在该内腔(2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开墙机,其特征是:所述无刷电机(14)的外径为72mm,无刷电机(14)的高度控制在50-65mm的范围内。
CN202120337902.XU 2021-02-06 2021-02-06 手持式开墙机 Active CN214644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7902.XU CN214644903U (zh) 2021-02-06 2021-02-06 手持式开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7902.XU CN214644903U (zh) 2021-02-06 2021-02-06 手持式开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4903U true CN214644903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4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7902.XU Active CN214644903U (zh) 2021-02-06 2021-02-06 手持式开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4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6607A (zh) 一种散热较好的拉杆式斜切割机
CN112720883A (zh) 手持式开墙机
GB2031784A (en) Powered percussion hand tool
US11376678B2 (en) Reciprocating saw
CN111502534A (zh) 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石油开采的钻井设备
CN214644903U (zh) 手持式开墙机
CN101708589B (zh) 气动涡轮式手持高扭矩磨机
US10773368B2 (en) Motor end cap
CN216068083U (zh) 手持式切割工具
CN214314871U (zh)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性能的无刷电机
US20210331260A1 (en) Electric circular saw
CN113909566A (zh) 电动工具
CN210397247U (zh) 一种基于全金属便于散热的轴流风机
CN113909567A (zh) 切割工具
CN220073528U (zh) 一种型钢用等离子火焰切割头
CN216982700U (zh)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刀片的修枝剪
CN221020857U (zh) 一种气缸与钢盖连体式气动风炮
CN220629000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端盖
CN214817499U (zh) 一种改良的自吸尘式打磨机
CN112077799A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214322659U (zh) 一种动力头
CN219337356U (zh) 吸尘器与工作头联动工作的打磨机
CN215433210U (zh) 一种切丝机砂轮往复盘动省力装置
CN217777402U (zh) 一种水槽切割机的机头调节装置
CN214025542U (zh) 一种用于电钻上的往复锯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