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3693U -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3693U
CN214633693U CN202120713918.6U CN202120713918U CN214633693U CN 214633693 U CN214633693 U CN 214633693U CN 202120713918 U CN202120713918 U CN 202120713918U CN 214633693 U CN214633693 U CN 214633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nd
round bar
base
fixedly connecte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39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139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3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3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36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座椅,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凹形块,所述第一凹形块的内壁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圆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位于第一凹形块和座椅之间设置有加强锻炼装置,所述底座和座椅之间设置有调节缓冲装置,所述加强锻炼装置包括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开设在底座的外表面顶部。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对患者后期康复过程中需要加强锻炼时,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加强锻炼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临床上,骨折后进行复位、固定和手术后,要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要一到数月,在此期间,患肢正常运动受到限制,会使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肌张力降低,长期制动可引起骨质脱钙,关节僵直甚至挛缩,严重时遗留残疾,因此骨科护理常会使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利用踩踏的方式进行锻炼是骨科手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而传统的踩踏板带动滚轮滚动的锻炼方法类似于骑自行车,但是因为阻力是固定的,对于刚开始锻炼时有效,后期需要加强锻炼时原有装置的效果就会十分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包括底座和座椅,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凹形块,所述第一凹形块的内壁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圆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位于第一凹形块和座椅之间设置有加强锻炼装置,所述底座和座椅之间设置有调节缓冲装置。
所述加强锻炼装置包括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开设在底座的外表面顶部,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凹形块,所述第二凹形块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凹形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圆杆,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圆杆,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第五圆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调节缓冲装置包括第六圆杆,所述第六圆杆的外表面底端与底座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圆杆的外表面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七圆杆,所述第七圆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圆块,所述第七圆杆的外表面位于圆块和第六圆杆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七圆杆的外表面顶端滑动连接有第八圆杆,所述第八圆杆的外表面一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第七圆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和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块的外表面一侧和第二矩形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块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四圆杆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八圆杆的外表面顶端与座椅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块的外表面底部和第六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定位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加强锻炼装置,利用踩踏的方式进行锻炼是骨科手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而传统的踩踏板带动滚轮滚动的锻炼方法类似于骑自行车,但是因为阻力是固定的,对于刚开始锻炼时有效,后期需要加强锻炼时原有装置的效果就会十分局限,当需要加强锻炼时,先向后拉动矩形块,使得矩形块在第一矩形槽的内壁滑动,矩形块运动会压缩第一弹簧,此时推动第四圆杆,第四圆杆运动带动第三圆杆运动,第三圆杆带动第二凹形块在第一矩形槽的内壁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松开矩形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四圆杆会卡进圆孔内,完成固定,此时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此时踩动第一齿轮会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因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的摩擦力,使得踩踏需要更用力,加强了强度,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对患者后期康复过程中需要加强锻炼时,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加强锻炼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节缓冲装置,不同身高的人群坐在座椅上进行踩踏时,往往会产生不适的感觉,而传统的座椅并不具备调节高低的功能,且在支撑座椅的杆件断裂时,因为向下的冲力很大,十分容易发生意外造成手上,当需要对座椅进行高度调节时,向上搬动座椅,使得座椅带动第八圆杆在第七圆杆的外表面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向内按压定位杆,使得定位杆卡进定位孔内,此时完成高度调节,当支撑座椅的杆件断裂时,第八圆杆会向下运动进而接触到圆块,使得圆块向下运动,圆块运动会压缩第二弹簧,起到缓冲效果,进而将向下的冲力减弱,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座椅的高度可调,且在支撑座椅的杆件断裂时,可以有效卸掉部分力,避免冲力过大发生危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座椅;3、第一凹形块;4、第一圆杆;5、第一齿轮;6、踏板;7、加强锻炼装置;71、第一矩形槽;72、第二凹形块;73、第二圆杆;74、第二齿轮;75、第三圆杆;76、第四圆杆;77、第二矩形槽;78、第五圆杆;79、矩形块;710、第一弹簧;8、调节缓冲装置;81、第六圆杆;82、第七圆杆;83、圆块;84、第二弹簧;85、第八圆杆;86、定位杆;87、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和座椅2,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凹形块3,第一凹形块3的内壁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一圆杆4,第一圆杆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第一圆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踏板6,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位于第一凹形块3和座椅2之间设置有加强锻炼装置7,底座1和座椅2之间设置有调节缓冲装置8,加强锻炼装置7包括第一矩形槽71,第一矩形槽71开设在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第一矩形槽7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凹形块72,第二凹形块72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73,第二圆杆7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4,第二凹形块72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杆75,第三圆杆75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圆杆76,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77,第二矩形槽77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圆杆78,第二矩形槽7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矩形块79,第五圆杆78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710。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加强锻炼装置7,利用踩踏的方式进行锻炼是骨科手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而传统的踩踏板带动滚轮滚动的锻炼方法类似于骑自行车,但是因为阻力是固定的,对于刚开始锻炼时有效,后期需要加强锻炼时原有装置的效果就会十分局限,当需要加强锻炼时,先向后拉动矩形块79,使得矩形块79在第一矩形槽71的内壁滑动,矩形块79运动会压缩第一弹簧710,此时推动第四圆杆76,第四圆杆76运动带动第三圆杆75运动,第三圆杆75带动第二凹形块72在第一矩形槽71的内壁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松开矩形块79,在第一弹簧710的作用下,第四圆杆76会卡进圆孔内,完成固定,此时第二齿轮74与第一齿轮5啮合连接,此时踩动第一齿轮5会使得第一齿轮5带动第二齿轮74转动,因为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74转动的摩擦力,使得踩踏需要更用力,加强了强度,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对患者后期康复过程中需要加强锻炼时,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加强锻炼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调节缓冲装置8包括第六圆杆81,第六圆杆81的外表面底端与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第六圆杆81的外表面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七圆杆82,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圆块83,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位于圆块83和第六圆杆81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84,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顶端滑动连接有第八圆杆85,第八圆杆85的外表面一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86,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8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节缓冲装置8,不同身高的人群坐在座椅2上进行踩踏时,往往会产生不适的感觉,而传统的座椅2并不具备调节高低的功能,且在支撑座椅2的杆件断裂时,因为向下的冲力很大,十分容易发生意外造成手上,当需要对座椅2进行高度调节时,向上搬动座椅2,使得座椅2带动第八圆杆85在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向内按压定位杆86,使得定位杆86卡进定位孔87内,此时完成高度调节,当支撑座椅2的杆件断裂时,第八圆杆85会向下运动进而接触到圆块83,使得圆块83向下运动,圆块83运动会压缩第二弹簧84,起到缓冲效果,进而将向下的冲力减弱,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座椅2的高度可调,且在支撑座椅2的杆件断裂时,可以有效卸掉部分力,避免冲力过大发生危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第一齿轮5的外表面和第二齿轮7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第一弹簧710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块79的外表面一侧和第二矩形槽77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矩形块79运动会使得第一弹簧710发生形变。
具体的,矩形块79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四圆杆76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圆杆76可以卡进圆孔内。
具体的,第八圆杆85的外表面顶端与座椅2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84的两端分别与圆块83的外表面底部和第六圆杆81的顶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圆块83滑动会使得第二弹簧84发生形变。
具体的,定位杆86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定位孔87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杆86可以卡进定位孔87内。
工作原理:当需要加强锻炼时,先向后拉动矩形块79,使得矩形块79在第一矩形槽71的内壁滑动,矩形块79运动会压缩第一弹簧710,此时推动第四圆杆76,第四圆杆76运动带动第三圆杆75运动,第三圆杆75带动第二凹形块72在第一矩形槽71的内壁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松开矩形块79,在第一弹簧710的作用下,第四圆杆76会卡进圆孔内,完成固定,此时第二齿轮74与第一齿轮5啮合连接,此时踩动第一齿轮5会使得第一齿轮5带动第二齿轮74转动,因为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74转动的摩擦力,使得踩踏需要更用力,加强了强度,当需要对座椅2进行高度调节时,向上搬动座椅2,使得座椅2带动第八圆杆85在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向内按压定位杆86,使得定位杆86卡进定位孔87内,此时完成高度调节,当支撑座椅2的杆件断裂时,第八圆杆85会向下运动进而接触到圆块83,使得圆块83向下运动,圆块83运动会压缩第二弹簧84,起到缓冲效果,进而将向下的冲力减弱。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和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凹形块(3),所述第一凹形块(3)的内壁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一圆杆(4),所述第一圆杆(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圆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踏板(6),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位于第一凹形块(3)和座椅(2)之间设置有加强锻炼装置(7),所述底座(1)和座椅(2)之间设置有调节缓冲装置(8);
所述加强锻炼装置(7)包括第一矩形槽(71),所述第一矩形槽(71)开设在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所述第一矩形槽(7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凹形块(72),所述第二凹形块(72)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73),所述第二圆杆(7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4),所述第二凹形块(72)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杆(75),所述第三圆杆(75)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圆杆(76),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77),所述第二矩形槽(77)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圆杆(78),所述第二矩形槽(7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矩形块(79),所述第五圆杆(78)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缓冲装置(8)包括第六圆杆(81),所述第六圆杆(81)的外表面底端与底座(1)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圆杆(81)的外表面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七圆杆(82),所述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圆块(83),所述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位于圆块(83)和第六圆杆(81)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84),所述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顶端滑动连接有第八圆杆(85),所述第八圆杆(85)的外表面一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86),所述第七圆杆(82)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8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5)的外表面和第二齿轮(7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10)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块(79)的外表面一侧和第二矩形槽(77)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79)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四圆杆(76)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圆杆(85)的外表面顶端与座椅(2)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4)的两端分别与圆块(83)的外表面底部和第六圆杆(81)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86)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定位孔(87)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CN202120713918.6U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33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3918.6U CN214633693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3918.6U CN214633693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3693U true CN214633693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9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39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33693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3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349489B2 (en) Neckpillow
CN205598170U (zh) 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装置
CN109394474A (zh) 一种医用腿部康复训练椅
CN214633693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CN217794321U (zh) 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
CN113499566B (zh) 一种骨科用膝关节康复辅助设备
CN112619054B (zh) 一种老年病人用下肢锻炼护理装置
KR100388130B1 (ko) 전신운동용 물구나무서기 운동장치
CN105147501B (zh) 一种膝关节后期康复训练椅
CN212522862U (zh) 一种具备锻炼下肢功能的骨科助行器
CN114377354A (zh) 一种护理康复锻炼装置
CN112603766A (zh) 一种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
CN111557806A (zh) 一种骨外科用护理架
CN208823337U (zh)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JP3081786U (ja) 手動式下肢関節曲げ器具
CN220860586U (zh) 一种运动功能锻炼装置
CN220801813U (zh) 一种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架
CN219354565U (zh) 一种仿人体生物学的运动康复装置
CN213077351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CN215136475U (zh) 一种老年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CN109646247A (zh) 一种用于辅助下肢康复的运动器材
CN220002254U (zh) 一种老年腿部复建装置
CN216257705U (zh) 一种中医骨科用肢体牵引拉伸装置
CN113426069B (zh) 一种下肢医疗康复训练器械
CN220424477U (zh) 一种卧床患者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