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2660U -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2660U
CN214632660U CN202120112997.5U CN202120112997U CN214632660U CN 214632660 U CN214632660 U CN 214632660U CN 202120112997 U CN202120112997 U CN 202120112997U CN 214632660 U CN214632660 U CN 214632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late
supporting seat
folding
pl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29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建华
何卫锋
钟紫鹏
丁嘉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01129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2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2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26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包括靠背、支承座板以及扶手,其中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承座板后端枢接,靠背的后方布置有直立齿条,靠背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块,通过改变所述齿块相对于所述齿条的啮合位置,能够调节靠背以及支承座板的高度;所述支承座板上设置有辅助座板,两者在所述支承座板的前端枢轴式连接,所述辅助座板在平行于枢接轴的方向固定安装有翻转部齿板,所述支承座板的下方设有翻转部电机,所述翻转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驱动所述翻转部齿板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辅助座板相对于所述支承座板往上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背以及座板关节位设置简易牢固的活动连接机构,使得座椅具备升降灵活、辅助起身、自动收纳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国内老年人所占比重愈来愈大,国内养老市场对养老床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就造成了养老产品的井喷式发展,老年椅也开始得到了大家的关注,老年人也希望能够坐上更加适合自己的椅子。
目前市场的老人椅,无法对自身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导致身高过高或者过低的老人并不适用,实用性较为欠缺;再加上座椅缺少辅助坐起的结构,老人坐下以后起身困难,往往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实用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座椅高度单一、无法辅助起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包括靠背、支承座板以及扶手,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承座板后端枢接,所述靠背的后方布置有直立齿条,所述靠背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块,通过改变所述齿块相对于所述齿条的啮合位置,能够调节所述靠背以及所述支承座板后端的高度;
所述支承座板上设置有辅助座板,两者在所述支承座板的前端进行枢轴式连接,所述辅助座板在平行于枢接轴的方向固定安装有翻转部齿板,所述支承座板的下方设有翻转部电机,所述翻转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驱动所述翻转部齿板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辅助座板相对于所述支承座板往上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靠背通过卡齿拉簧机构来实现高度调节,所述卡齿拉簧机构包括有所述齿块以及拉簧,所述齿块两侧采用所述拉簧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齿块的端部设有齿面,该端部穿过所述靠背的预设孔位并与后方的所述齿条进行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齿块位于所述靠背前方的端部上设有手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靠背在朝向所述齿条的壁面设有滑槽,所述靠背利用所述滑槽卡合所述齿条的两侧边,并能够在齿块松开啮合的情况下沿着所述齿条上下滑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包括所述翻转部电机,所述翻转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联接有翻转部齿轮轴,所述翻转部齿轮轴与所述翻转部齿板啮合并带动所述翻转部齿板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翻转部齿板和所述翻转部齿轮轴上设置有角度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辅助座板的最大翻转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角度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所述翻转部齿轮轴上的弹簧挡块机构以及设在所述翻转部齿板上的卡槽;所述翻转部齿轮轴的端面同轴活动设有第一凸轴,所述翻转部齿板的端面同轴固定设有第二凸轴,所述第二凸轴的周面始终与所述第一凸轴外切接触,在齿轮传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凸轴绕着第一凸轴转动;其中所述弹簧挡块机构内嵌在第一凸轴的圆周处,所述弹簧挡块机构从内往外包括弹簧和挡块,所述卡槽设在第二凸轴的周面上;在大部分情况下,所述挡块与第二凸轴的周面抵接,所述弹簧挤压收缩;当所述翻转部齿轮轴带动所述翻转部齿板旋转到指定角度时,所述弹簧挡块机构与所述卡槽对准,所述挡块随之弹出并卡到所述卡槽中,从而对所述翻转部齿板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承座板后端进行枢轴连接,所述靠背在平行于枢接轴的方向固定安装有折叠部齿板,所述支承座板下方设有折叠部电机,所述折叠部电机驱使与其联接的折叠部齿轮轴绕着所述折叠部齿板啮合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承座板往所述靠背的方向翻动,起到折叠座椅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折叠部齿板和所述折叠部齿轮轴上也设置有所述角度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支承座板的最大折叠角度;其中所述弹簧挡块机构设在所述折叠部齿轮轴的端面,所述卡槽设在所述折叠部齿板的端面,当所述折叠部齿轮轴绕着所述折叠部齿板旋转到指定角度时,所述弹簧挡块机构与所述卡槽对准,所述挡块随之弹出并卡到所述卡槽中,从而对座椅的最大折叠角度进行限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承座板的前部和后部下方均设有支座,所述翻转部电机和折叠部电机的电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多个部位运用了齿状啮合结构,汲取其装配稳定性以及耐用性等优越性能,从而对座椅座板进行升降调节以及角度调节;
首先,本实用新型在靠背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齿块与齿条,使用者只需往外抽拉以松开齿块并重新确定啮合位置即能实时调整靠背的高度,巧妙的是,所述靠背下端与座板后端为枢转连接,因此靠背的升降能直接改变座板后端的高度,该设置结构简易、操作方便、并能提供稳固的卡合性能,在面对体力欠佳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时尤其能凸显其高效的升降调节能力;
其次,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双层座板,底层座板起到支承作用,顶层座板起到顶推作用,在正常使用时两座板层叠布置,并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当用户起身困难时,位于上层的辅助座板能够在齿轮传动的作用下,往上往前翻动,进而从用户身后为其提供一定的辅助推力;在此基础上,所述辅助座板的翻动机构上还增设有弹簧挡块以实现限位功能,以免对用户造成幅度过大的推撞,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利用上述齿轮传动与挡块限位原理,在双层座板的安装处设置有折叠机构,在电机驱动下自动完成座板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从主要受众群体的身体特征出发,通过在靠背、辅助座板关节、支承座板关节设置简易而牢固的活动连接机构,使得座椅具备升降灵活、起身辅助、自动收纳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在座椅领域尤其是老年人辅助器材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卡齿拉簧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卡齿拉簧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辅助座板的翻起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凸轴与第二凸轴的卡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凸轴与第二凸轴的卡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靠背固定支架;2-靠背;3-支承座板;4-扶手;5-齿条;6-卡齿拉簧机构;6a-齿块;6b-齿面;6c-拉簧;6d-手拉环;7-滑槽;8-辅助座板;9-翻转部齿板;10-前支座;11-翻转部电机;12a-第一轴承;12b-第二轴承;13-翻转部齿轮轴;14-第一凸轴;15-第二凸轴;16-卡槽;17-弹簧挡块机构;17a-弹簧;17b-挡块;18-角度限位机构;19-折叠部齿板;20-后支座;21-折叠部电机;22-折叠部齿轮轴;23-第三凸轴;24-第四凸轴;2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老人座椅,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固定支架1、靠背2、支承座板3以及扶手4;
所述靠背固定支架1竖立放置并通过螺栓等常规连接件安装固定在墙体上,在日常使用状态中,所述靠背固定支架1的反面朝向墙体,正面朝向所述靠背2,该正面固定设置有直立的齿条5,所述靠背2在朝向所述齿条5的位置上设有卡齿拉簧机构6,所述卡齿拉簧机构6用于与所述齿条5啮合连接;
具体地说,请参阅图2、图3,所述卡齿拉簧机构6包括齿块6a,所述齿块6a两侧采用拉簧6c与所述靠背2的前壁连接,所述齿块6a一端部设有齿面6b,该端部穿过所述靠背2的预设孔位并与后方的齿条5进行啮合,所述齿块5位于所述靠背2前方的端部上设有手拉环6d;由上述结构可得知,所述齿块6a是通过拉簧6c活动安装在所述靠背2的前壁,并且贯穿所述靠背2延伸至后部,所述齿块6a位于靠背2后部区域的端面能够所述齿条5啮合,使用者只需要提起所述手拉环6d往前抽出所述齿块使得齿块6a与齿条5松开,再重新确定相对于齿条5的啮合位置,即能改变所述靠背2的高度,所述靠背2下部与所述支承座板3的后端铰接,因此能够带动所述支承座板3后端的升降,进而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座椅的高度;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所述齿块6a上还可以增设有电动或者气动推杆等辅助装置,更加自动化地实现座椅的高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所述靠背2在升降调节时脱离墙体而导致座椅倾覆,所述靠背2的后壁上固定设有若干个滑槽7,所述滑槽7为开口朝向所述齿条5的凹槽形状,所述滑槽7与所述齿条5的两侧边卡合,起到滑行导向的作用之外,还能限制所述靠背2的移动范围。
除了升降灵活之外,本辅助座椅还具备辅助用户顺利起身的功能,为实现此功能,本座椅包括有辅助座板8,所述辅助座板8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支承座板3相近,两者在所述支承座板3的前端进行枢轴式连接,请参阅图4,所述辅助座板8沿着连接轴的轴线方向固定安装有翻转部齿板9,所述支承座板3前端的下方设有两等高的前支座10,两所述前支座10之间放置有翻转部电机11,所述翻转部电机11的电机轴通过第一轴承12a活动插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前支座10内并且联接有翻转部齿轮轴13,所述翻转部齿轮轴13与所述翻转部齿板9啮合连接,所述翻转部电机11通过齿轮传动方式带动所述翻转部齿板9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辅助座板8相对于支承座板3往上翻动。也就是说,在坐式模式中,所述辅助座板8叠放在所述支承座板3之上;当用户需要辅助坐起时,可以开启所述翻转部电机11,所述辅助座板8能够按照既定的旋转速度往前翻起,从用户身后提供一定的顶推力。
补充说明的是,请参阅图5,所述前支座10的一个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轴14,所述第一凸轴14的轴线与所述翻转部电机11的电机轴共线,所述翻转部齿板9的端面同轴固定设有第二凸轴15,所述第一凸轴14与第二凸轴15始终外切接触,在齿轮传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凸轴15绕着第一凸轴14转动;
其中,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凸轴14的圆周处内嵌有弹簧挡块机构17,所述弹簧挡块机构17沿着第一凸轴14的径线从内往外包括有弹簧17a和挡块17b,所述第二凸轴15的周面上设有足以容纳所述挡块17b的卡槽16;在大部分情况下,所述挡块17b与第二凸轴15的周面抵接,所述弹簧17a挤压收缩;当所述翻转部齿轮轴13带动所述翻转部齿板9旋转到指定角度时,所述弹簧挡块机构17与所述卡槽16对准,所述挡块17b随之弹出并卡到所述卡槽16中,从而对所述翻转部齿板9进行限位,也就是限制了所述辅助座板8的最大翻起角度。
当然,所述弹簧挡块机构17与所述卡槽16的相对位置需要经过事先设计,以确保所述辅助座板8翻起一定角度时,所述弹簧挡块机构17能够与卡槽16对准并有效卡合,该角度建议相对于水平面达到10-45度,该角度范围足以顶起用户臀部辅助其坐起,而又不至于将其推倒;并且为了避免所述翻转部电机11在卡合模式时空转,所述翻转部电机11应当配置连接有限位开关以在发生碰撞时自动分断电路;所述弹簧挡块机构17与卡槽16组成了角度限位机构,所述角度限位机构18作为辅助座板8翻转运动的一个补充装置,能够在座椅辅助坐起模式中为用户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上述齿轮传动机构与角度限位机构8不仅能作用于所述辅助座板8的安装处,还能够作用于所述支承座板3的安装位置,以带动所述支承座板3相对于所述靠背2的翻起,从而起到折叠收纳座椅的效果。
具体地说,所述靠背2与所述支承座板3的后端采用枢轴连接,类似于所述辅助座板8与支承座板3前端的设置,所述靠背2沿着枢接轴的轴线方向固定安装有折叠部齿板19,所述支承座板3后端的下方设有两等高的后支座20,两所述后支座20之间放置有折叠部电机21,所述折叠部电机21的电机轴通过第二轴承12b活动插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后支座20内并且联接有折叠部齿轮轴22,所述折叠部齿轮轴22与所述折叠部齿板19啮合连接,所述折叠部电机21通过齿轮传动方式带动所述折叠部齿板19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承座板3往靠背2的方向翻动,起到折叠座椅的作用(请参阅图8)。
类似地,请参阅图7,所述后支座20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凸轴23,所述第三凸轴23的轴线与所述折叠部电机21的电机轴共线,所述折叠部齿板19的端面同轴固定设有第四凸轴24,所述第三凸轴23与第四凸轴24始终外切接触,在齿轮传动过程中所述第三凸轴23绕着第四凸轴24转动以实现爬升;
其中,所述第三凸轴23的圆周处同样内嵌有弹簧挡块机构17,所述第四凸轴24的周面上同样设有足以容纳所述挡块17b的卡槽16;在大部分情况下,所述挡块17b与第四凸轴24的周面抵接,所述弹簧17a挤压收缩;当所述折叠部齿轮轴22带动所述折叠部齿板19旋转到指定角度时,所述弹簧挡块机构17与所述卡槽16对准,所述挡块17b随之弹出并卡到所述卡槽16中,从而对所述折叠部齿板19进行限位;同样地,为了避免所述折叠部电机21在卡合模式时空转,所述折叠部电机21应当配置连接有限位开关以在发生碰撞时自动分断电路;所述角度限位机构18在所述支承座板3安装位置的作用,是为了在折叠座椅过程中对所述支承座板3的最大翻起角度进行限制,以确保所述支承座板3尽量靠近所述靠背2又不至于与靠背2过分抵接,保护了两个板面以及折叠部电机21的使用质量,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的体验感。
由于本装置主要面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扶手4的设置可谓必不可缺,因此本装置在提供折叠收纳的基础上,还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扶手4。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4后端与所述靠背2铰接,前端通过连杆25与所述支承座板3铰接,由此,所述靠背2、扶手4、连杆25以及支承座板3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四边形结构,使得在座椅展开阶段,所述扶手4能够稳定布置;在所述折叠部电机21驱动所述支承座板3升起时,所述扶手4和连杆25能够顺势收齐。
最后补充一点的是,虽然本装置的所述翻转部齿板9与辅助座板8的安装轴同轴,所述折叠部齿板19与支承座板3的安装轴同轴,但并不表示所述翻转部齿板9、折叠部齿板19必须突出于对应的座板之上,也并不表示齿板必须设置于对应的座板边线内。优选地,当翻转部齿板9/折叠部齿板19由于传动比等因素导致直径偏大时,翻转部齿板9/折叠部齿板19的外部应当设置有保护壳体以免直接刮擦到人体皮肤;当翻转部齿板9/折叠部齿板19的啮合强度足够时,其可以设置于对应的辅助座板8/支承座板3的两侧,甚至只设置于辅助座板8/支承座板3单侧,以尽可能减少传动装置与用户的接触,降低意外风险,提高经济性能。
在此简述一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请参阅图8,在平常状态下,所述座椅可以如图所示折叠收缩并通过所述靠背2竖直地固定在墙体上;在工作模式中,用户通过座椅配套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接通所述折叠部电机21的电源,所述折叠部电机21产生顺时针旋转并带动所述折叠部齿轮轴21绕着所述折叠部齿板19同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支承座板3往下翻动并展开,直到所述支承座板3底部的前支座10和后支座20与地面抵接,所述折叠部电机21配置的限位开关随即断开电路,所述折叠部电机21暂停运行,此时所述支承座板3展开到水平位置;当用户使用完毕需要重新收纳座椅时,其通过控制装置再次启动所述折叠部电机21,所述折叠部电机21按照事先设置参数进行逆时针旋转,并带动折叠部齿轮轴21绕着所述折叠部齿板19同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支承座板3往上翻动,当翻动到第三凸轴23的挡块17b卡进第四凸轴24的卡槽16时,所述折叠部电机21卡死,其配置的限位开关继而断开电路,座椅折叠完毕;
在辅助坐起模式中,用户通过控制装置接通所述翻转部电机11的电源,所述翻转部电机11发生逆时针旋转并通过所述翻转部齿轮轴13带动翻转部齿板9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辅助座板8往上翻动,直到第一凸轴14的挡块17b卡进第二凸轴15的卡槽16时,所述翻转部电机11卡死,其配置的限位开关随即断开电路,用户起身后重启所述翻转部电机11使其反转以驱使所述辅助座板8复位,又或者是采用时间继电器在指定时长后驱使复位。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包括靠背、支承座板以及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承座板后端枢接,所述靠背的后方布置有直立齿条,所述靠背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块,通过改变所述齿块相对于所述齿条的啮合位置,能够调节所述靠背以及所述支承座板后端的高度;
所述支承座板上设置有辅助座板,两者在所述支承座板的前端进行枢轴式连接,所述辅助座板在平行于枢接轴的方向固定安装有翻转部齿板,所述支承座板的下方设有翻转部电机,所述翻转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驱动所述翻转部齿板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辅助座板相对于所述支承座板往上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通过卡齿拉簧机构来实现高度调节,所述卡齿拉簧机构包括有所述齿块以及拉簧,所述齿块两侧采用所述拉簧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齿块的端部设有齿面,该端部穿过所述靠背的预设孔位并与后方的所述齿条进行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块位于所述靠背前方的端部上设有手拉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在朝向所述齿条的壁面设有滑槽,所述靠背利用所述滑槽卡合所述齿条的两侧边,并能够在齿块松开啮合的情况下沿着所述齿条上下滑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翻转部电机,所述翻转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联接有翻转部齿轮轴,所述翻转部齿轮轴与所述翻转部齿板啮合并带动所述翻转部齿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齿板和所述翻转部齿轮轴上设置有角度限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所述翻转部齿轮轴上的弹簧挡块机构以及设在所述翻转部齿板上的卡槽;所述翻转部齿轮轴的端面同轴活动设有第一凸轴,所述翻转部齿板的端面同轴固定设有第二凸轴,所述第二凸轴的周面始终与所述第一凸轴外切接触,在齿轮传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凸轴绕着第一凸轴转动;
其中所述弹簧挡块机构内嵌在第一凸轴的圆周处,所述弹簧挡块机构从内往外包括弹簧和挡块,所述卡槽设在第二凸轴的周面上;在大部分情况下,所述挡块与第二凸轴的周面抵接,所述弹簧挤压收缩;当所述翻转部齿轮轴带动所述翻转部齿板旋转到指定角度时,所述弹簧挡块机构与所述卡槽对准,所述挡块随之弹出并卡到所述卡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承座板后端进行枢轴连接,所述靠背在平行于枢接轴的方向固定安装有折叠部齿板,所述支承座板下方设有折叠部电机,所述折叠部电机驱使与其联接的折叠部齿轮轴绕着所述折叠部齿板啮合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承座板往所述靠背的方向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齿板和所述折叠部齿轮轴上也设置有所述角度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支承座板的最大折叠角度;其中所述弹簧挡块机构设在所述折叠部齿轮轴的端面,所述卡槽设在所述折叠部齿板的端面,当所述折叠部齿轮轴绕着所述折叠部齿板旋转到指定角度时,所述弹簧挡块机构与所述卡槽对准,所述挡块随之弹出并卡到所述卡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老人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板的前部和后部下方均设有支座,所述翻转部电机和折叠部电机的电机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上。
CN202120112997.5U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32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2997.5U CN214632660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2997.5U CN214632660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2660U true CN214632660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15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299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32660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2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0006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沙发床
CN109393818B (zh) 电动功能沙发
CN113633121B (zh) 一种坐具单元及坐具
CN112741740A (zh)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CN208525259U (zh) 可折叠电动轮椅
CN214632660U (zh) 一种新型老人辅助座椅
KR101237362B1 (ko) 사용이 편리한 휠체어
CN114515078B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组合式折叠桌椅
CN110897413A (zh) 一种电动床
CN113057508B (zh) 一种坐便辅助装置及辅助方法
CN210810121U (zh) 一种具有轮椅功能的折叠床
CN114847703A (zh) 一种智能电动折叠震动型多功能沙发床
CN207644209U (zh) 可折叠的儿童安全座椅
CN114209183B (zh) 一种床架及床
CN114670722B (zh) 一种座椅辅助转动装置及具有其的座椅
CN213373277U (zh) 一种辅助老人上下车的装置
CN112315694B (zh) 多功能助老床
CN201175140Y (zh) 座椅扶手
CN219661297U (zh) 一种翻转折叠式沙发
CN114469546B (zh) 一种便于如厕的可变形轮椅
CN217827314U (zh) 一种智能电动折叠的多功能沙发床
CN219049292U (zh) 一种用于按摩椅的防占座机构
CN215874050U (zh) 一种搁脚驱动机构
CN2675100Y (zh) 一种带有助立功能的椅子
CN220898294U (zh) 一种单电机驱动的电动座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