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5536U -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5536U
CN214625536U CN202120913751.8U CN202120913751U CN214625536U CN 214625536 U CN214625536 U CN 214625536U CN 202120913751 U CN202120913751 U CN 202120913751U CN 214625536 U CN214625536 U CN 214625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ide connector
cover
blind
dus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37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37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5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5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5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该防尘结构包括机盘侧连接器以及与机盘侧连接器配合连接的背板侧连接器,具体的,机盘侧连接器上设有第一防尘罩,背板侧连接器上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防尘罩与第一密封件相互挤压密封;机盘侧连接器上还设有第二防尘罩,第二防尘罩上设有供活动尾纤出入的第二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连接器配合端面以及尾纤出口处的防尘,且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使连接器配合端面满足限高要求,使尾纤的活动能力得以保留。

Description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设备中,广泛使用插箱承载板卡进行工作,一般这种板卡与背板的连接器是处于盲插状态的,而通信设备由于运行环境恶劣或某些连接器(例如光连接器)对灰尘敏感,为了不影响其性能,这些连接器需要具备防尘功能。
如图1所示,为现有盲插连接器的灰尘进入示意图,一般而言,灰尘都是从连接器配合端面以及尾纤出口处进入连接器内的,所以如何对这两处地方进行防尘处理便是本领域所面临的问题。现有的一些能针对连接器配合端面的防尘结构大都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且不能满足插箱结构对连接器的限高要求,而对于尾纤出口处的防尘结构,则大都会影响到尾纤的活动,不利于带活动纤、缆的连接器的使用,若要保证尾纤的活动能力,又不能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活动尾纤处防尘能力不足以及连接器配合端面处防尘结构复杂、不满足限高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在结构简单、满足限高要求的情况下,实现对连接器配合端面以及活动尾纤出口处的防尘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包括机盘侧连接器以及与所述机盘侧连接器配合连接的背板侧连接器,具体的:
所述机盘侧连接器上设有第一防尘罩,所述背板侧连接器上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防尘罩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相互挤压密封;
所述机盘侧连接器上还设有第二防尘罩,所述第二防尘罩上设有供活动尾纤出入的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尘罩搭接在所述机盘侧连接器外周,且所述第一防尘罩的搭接端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机盘侧连接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卡扣结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第二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侧连接器上设有一圈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防尘罩的内表面贴合挤压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左右边厚度大于上下边厚度,所述第一防尘罩的厚度在0.4mm-0.5mm之间,所述第一防尘罩与所述背板侧连接器的间隙在0.2mm-0.3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尘罩包括上盖以及底壳,所述底壳内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设有锁紧螺孔,所述上盖在与所述连接柱对应处开设有供锁紧螺栓通过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有一圈卡接槽,所述上盖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接槽相对应的卡接导向口,所述底壳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接槽相对应的卡接部,所述卡接导向口形状为梯形,所述卡接槽的截面与所述卡接导向口形状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件中部设有供活动尾纤出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方设有切开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切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端部设有卡勾,所述机盘侧连接器底端设有与所述卡勾相对应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尘罩为金属罩,所述第二防尘罩为塑料罩,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件为防尘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连接器配合端面以及尾纤出口处的防尘,且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使连接器配合端面满足限高要求,使尾纤的活动能力得以保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提到的现有盲插连接器的灰尘进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的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防尘罩与机盘侧连接器搭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板侧连接器与第一密封件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原连接器顶端到PCB元件面的高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件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防尘罩与第二密封件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防尘罩与第二密封件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密封件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防尘罩安装在机盘侧连接器上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包括机盘侧连接器1以及与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配合连接的背板侧连接器2,其中,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上设有第一防尘罩3,所述背板侧连接器2上设有第一密封件4,所述第一防尘罩3与所述第一密封件4相互挤压密封(参考图3);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上还设有第二防尘罩5,所述第二防尘罩5上设有供活动尾纤7出入的第二密封件6。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两个防尘罩以及两个密封件的设计,分别完成了对图1中连接器配合端面9的防尘以及对尾纤出口10处的防尘,结构简单,防尘效果良好。
如图4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尘罩3搭接在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外周(图中A为搭接部),且第一防尘罩3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出机盘侧连接器1的范围,以实现防尘罩对机盘侧连接器1与背板侧连接器2连接面的防尘作用,除此之外,所述第一防尘罩3的搭接端还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固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的配合完成第一防尘罩3与机盘侧连接器1的固定,以防两者滑动或脱落。
具体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尘罩3的搭接端沿第一防尘罩3上下两端延伸而出,设于其上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卡扣结构301、第一限位结构302,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机盘侧连接器1上下两端与第一防尘罩3的搭接端相对应的位置,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301、第一限位结构302相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101、第二限位结构102。如图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卡扣结构301在第一防尘罩3上下两端各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结构302则在上端设有两个,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101在机盘侧连接器1上下两端各设有两个(下端的第二卡扣结构101位置与下端的第一卡扣结构301位置对应,图中因视角原因未示出),第二限位结构102则在上端设有两个。其中,第一卡扣结构301为卡扣槽,第一限位结构302为限位槽,第二卡扣结构101为卡扣凸块,第二限位结构102为限位凸块。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设置为本实施例优选的一种方式,而非限定,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与卡扣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现有技术手段完成,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5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侧连接器2上设有一圈密封槽201,密封槽201设置在靠近背板侧连接器2与机盘侧连接器1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件4设置在所述密封槽201内,结合图3所示,所述第一密封件4厚度超出密封槽201深度,以使第一密封件4可与第一防尘罩3的内表面贴合挤压形成密封,如此一来,便能形成对连接器配合端面的密封,达到对连接器配合端面的防尘目的。
如图3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尘罩3的厚度为0.5mm,第一防尘罩3与背板侧连接器2之间的间隙(也即第一密封件4超出密封槽201的高度)为0.3mm,结构最顶端至PCB元件面8的高度为22.4mm,而如图6所示为原连接器顶端到PCB元件面8的高度,为21.6mm。也即是说,相对于原本的连接器,本实施例仅增加其0.8mm的高度,便能在得到防尘功能的情况下还完全满足插箱结构对连接器的限高要求。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数值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举例说明,而非限定,具体的数值设定只需满足插箱结构对连接器的限高要求即可,优选的,第一防尘罩3的厚度在0.4mm-0.5mm之间,第一防尘罩3与背板侧连接器2的间隙在0.2mm-0.3mm之间。
如图7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4的上下边厚度与左右边厚度不同,具体的,第一密封件4的左右边厚度大于上下边厚度,也即第一密封件4的上下边厚度设计的较薄,以配合插箱结构的限高要求;而第一密封件4的左右边厚度则进行加宽设计,使其具有较厚的厚度,以防止第一密封件4在连接器盲插过程中进行翻转。
继续如图2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除了设置有第一防尘罩3,还在尾纤出口一侧设有第二防尘罩5,且所述第二防尘罩5上设有供活动尾纤7出入的第二密封件6。具体的,第二密封件6设置在第二防尘罩5的一个斜角上,这样的设置可使活动尾纤7呈斜出状态,减少对连接器的运动阻力。
如图8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尘罩5包括上盖51以及底壳52,第二密封件6卡接在上盖51及底壳52的侧边之间,所述底壳52内设有连接柱523,所述连接柱523内设有锁紧螺孔524,所述上盖51在与所述连接柱523对应处开设有供锁紧螺栓512通过的第二通孔513,在将上盖51对应盖在底壳52上后,可通过锁紧螺栓512将两者以及卡在两者间的第二密封件6锁紧。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通过锁紧螺栓512来锁紧第二防尘罩5之外,第二防尘罩5还可以通过下盖的连接柱挤压卡接在上盖的连接柱孔上实现安装固定,或通过上下盖边缘的卡接等方式来实现固定,这些方式具体如何设置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6中部设有供活动尾纤7出入的第一通孔602,所述第一通孔602下方设有切开所述第二密封件6的切口603,切口603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活动尾纤7的进出。
如图9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6上设有一圈卡接槽601,所述上盖51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接槽601相对应的卡接导向口511,所述底壳52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接槽601相对应的卡接部521,所述卡接导向口511形状为梯形,所述卡接槽601的截面(参考图10)与所述卡接导向口511形状一致,梯形导向口的设计使上盖51与第二密封件6间的安装更方便快捷。
如图11所示,为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防尘罩5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所述底壳52在机盘侧连接器1连接的端部处设有卡勾522,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底端设有与所述卡勾522相对应的卡槽103,在安装时,先将底壳52的卡勾522插入机盘侧连接器1的卡槽103内,然后将纤/缆(本实施例中为活动尾纤,考虑到线条容易导致图形不清晰的问题,图11中并未画出活动尾纤)从第二密封件6的切口603处装入到第一通孔602中,然后将第二密封件6设置在底壳52的卡接部521上,最后,盖上上盖51,保证上盖51与底壳52对齐,且保证上盖51的卡接导向口511与第二密封件6的卡接槽601对齐,锁紧螺栓,完成第二防尘罩5的安装。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防尘罩5在与机盘侧连接器1连接的端面上采用包边设计,达成对机盘侧连接器1端面的防尘效果。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尘罩3为金属罩,所述第一密封件4为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抵接在金属罩内壁能有效形成密封状态,金属罩具体采用0.5mm的304不锈钢制作而成,能有效防止灰尘的进入,且不会被橡胶密封圈挤压出明显形变,能有效保证密封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尘罩5为塑料罩,能减轻设备重量,所述第二密封件6为防尘橡胶圈,通过橡胶圈的弹性,既能保证活动尾纤7的活动性,又能起到对活动尾纤7的一定密封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连接器配合端面以及尾纤出口处的防尘,且使连接器配合端面满足限高要求,使尾纤的活动能力得以保留。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适合广泛生产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盘侧连接器(1)以及与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配合连接的背板侧连接器(2),具体的:
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上设有第一防尘罩(3),所述背板侧连接器(2)上设有第一密封件(4),所述第一防尘罩(3)与所述第一密封件(4)相互挤压密封;
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上还设有第二防尘罩(5),所述第二防尘罩(5)上设有供活动尾纤(7)出入的第二密封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罩(3)搭接在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外周,且所述第一防尘罩(3)的搭接端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卡扣结构(301)、第一限位结构(302),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301)、第一限位结构(302)相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101)、第二限位结构(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侧连接器(2)上设有一圈密封槽(201),所述第一密封件(4)设置在所述密封槽(201)内,所述第一密封件(4)与所述第一防尘罩(3)的内表面贴合挤压形成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左右边厚度大于上下边厚度,所述第一防尘罩(3)的厚度在0.4mm-0.5mm之间,所述第一防尘罩(3)与所述背板侧连接器(2)的间隙在0.2mm-0.3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尘罩(5)包括上盖(51)以及底壳(52),所述底壳(52)内设有连接柱(523),所述连接柱(523)内设有锁紧螺孔(524),所述上盖(51)在与所述连接柱(523)对应处开设有供锁紧螺栓(512)通过的第二通孔(5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6)上设有一圈卡接槽(601),所述上盖(51)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接槽(601)相对应的卡接导向口(511),所述底壳(52)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接槽(601)相对应的卡接部(521),所述卡接导向口(511)形状为梯形,所述卡接槽(601)的截面与所述卡接导向口(511)形状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6)中部设有供活动尾纤(7)出入的第一通孔(602),所述第一通孔(602)下方设有切开所述第二密封件(6)的切口(6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52)端部设有卡勾(522),所述机盘侧连接器(1)底端设有与所述卡勾(522)相对应的卡槽(10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罩(3)为金属罩,所述第二防尘罩(5)为塑料罩,所述第一密封件(4)为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件(6)为防尘橡胶圈。
CN202120913751.8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Active CN214625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3751.8U CN214625536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3751.8U CN214625536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5536U true CN214625536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06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3751.8U Active CN214625536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5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96068U (zh) 摄像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146619A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母座连接器
CN214625536U (zh)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防尘结构
CN211626939U (zh) 一种汽车故障检测器
US20190190188A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CN216084696U (zh) 开关
CN212344361U (zh) 电磁屏蔽结构及光模块
CN220087844U (zh) 一种车载图像产品的电磁屏蔽结构
CN210609430U (zh) 一种高频头防护罩
CN212786486U (zh) 一种新型屏蔽罩缺口结构
CN219960994U (zh) 电子设备
CN218585275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数据存储智能终端
CN112130260A (zh) 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器组件
CN216217172U (zh) 摄像头遮挡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802712U (zh) 一种显示屏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光纤传感器
CN216817752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218277441U (zh) 电控盒
CN218868313U (zh) 一种壳体装置及红外夜视仪
CN211478816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97160B (zh) 外壳边框及电子设备
CN218830601U (zh) 电子设备
CN217334500U (zh) 耳机防护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437294U (zh) 摄像机
CN219835764U (zh) 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的箱体密封结构
CN220065895U (zh) 壳体机构及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