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0662U - 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0662U
CN214620662U CN202120705216.3U CN202120705216U CN214620662U CN 214620662 U CN214620662 U CN 214620662U CN 202120705216 U CN202120705216 U CN 202120705216U CN 214620662 U CN214620662 U CN 214620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irculating
waste heat
fixedly connected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52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uitai Cem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uitai Cem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uitai Cem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uitai Cem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052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0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0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06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包括机身、进料嘴、回收管、吸热片、活性炭吸附层、第一循环机构和第二循环机构,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嘴,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回收管,左侧所述回收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吸热片,右侧所述回收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活性炭吸附层,左侧所述回收管远离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机构,所述第一循环机构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的气孔。该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第一循环机构和第二循环机构分别针对左侧高温热气和右侧低温热气进行处理,提升了余热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篦冷机是水泥厂熟料烧成系统中的重要主机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对水泥熟料进行冷却和输送,同时为回转窑及分解炉等提供热空气,是烧成系统热回收的主要设备。
目前市场上的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多种多样,但是普遍上存在着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一般篦冷机多采用梯级降温冷却,热量会逐级减少,同时粉尘也会从多到少,如果采用单一的余热回收机构,会导致余热的换热效率偏低,无法充分回收废热空气中的热量,篦冷机所需要的能耗不能降到最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解决了余热回收效率低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包括机身、进料嘴、回收管、吸热片、活性炭吸附层、第一循环机构和第二循环机构,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嘴,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回收管,左侧所述回收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吸热片,右侧所述回收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活性炭吸附层,左侧所述回收管远离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机构,所述第一循环机构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的气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透气层;
右侧所述回收管远离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机构,所述第二循环机构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吸水层,所述循环管的内部且位于吸水层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两个所述回收管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阀,所述连接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循环机构还包括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在储料箱的左侧,且出料管固定安装在进料嘴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循环机构还包括散热套和过滤层,所述散热套固定安装在循环管的外侧,所述过滤层固定安装在循环管的内部。
进一步,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吸热片均匀分布在左侧回收管的内部,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呈对称分布于右侧回收管中轴线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不少于两个的所述气孔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气孔面向透气层方向,所述透气层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支撑板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循环管远离锅炉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机身的内部,所述连接管位于两个活性炭吸附层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该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在物料经过进料嘴到达机身内部的时候,在篦冷机内向右移动的过程中,高温的物料被冷空气将热量带走,此时冷空气变成热空气,且左侧空气的温度大于右侧空气的温度,左侧空气会到达左侧回收管内,通过左侧回收管内部的吸热片,能够提升对热量的吸收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余热的利用率,左侧回收管内的热气会到达第一循环机构的内部,第一循环机构对物料进行储存,在与热气接触后,不仅进行加热,当热气在其内部流通的时候,使物料更加松散,方便了后续物料的处理。
2、该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右侧空气会到达右侧的回收管内,其内部的活性炭吸附层能对气体中的灰尘杂质进行吸附,由于右侧的气体温度相对偏低,此时打开气阀,左侧回收管内部的气体会顺着进入右侧回收管的内部,此时加热的气体会到达第二循环机构的内部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气体温度降低,再引入至机身的内部,对物料进行冷却,实现了余热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与回收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循环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循环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身,2、进料嘴,3、回收管,4、吸热片,5、活性炭吸附层,6、第一循环机构,601、储料箱,602、支撑板,603、气孔,604、透气层,605、出料管,7、第二循环机构,701、锅炉,702、循环管,703、吸水层,704、风机,705、散热套,706、过滤层,8、连接管,9、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包括机身1、进料嘴2、回收管3、吸热片4、活性炭吸附层5、第一循环机构6和第二循环机构7,机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嘴2,进料嘴2与第一循环机构6连接,第一循环机构6加热后的物料,经过进料嘴2直接到达机身1内进行处理,机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回收管3,两个回收管3对左侧高温少杂质热气和右侧低温多杂质热气进行分别回收,来提升余热的回收效率,左侧回收管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吸热片4,右侧回收管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活性炭吸附层5,两个活性炭吸附层5对右侧低温多杂质热气进行高强度过滤,左侧回收管3远离机身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机构6,右侧回收管3远离机身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机构7,第一循环机构6和第二循环机构7针对左侧高温少杂质热气和右侧低温多杂质热气分别进行处理,两个回收管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阀9。
连接管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所以根据热气向上流通的远离,在气阀9打开后,高温热气能够在快速连接管8内流通,数量不少于两个吸热片4均匀分布在左侧回收管3的内部,提升了热量吸收的效果,两个活性炭吸附层5呈对称分布于右侧回收管3中轴线的上下两侧,连接管8位于两个活性炭吸附层5之间。
可以看出,连接管8流通热气的时候,会与上侧活性炭吸附层5接触,对左侧高温热气中的少量杂质进行过滤。
请参阅图4,为了对余热合理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循环机构6包括储料箱601,储料箱6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02,支撑板602对物料进行支撑,而透气层604将物料与气孔603之间分隔开,支撑板602的下表面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的气孔603,支撑板6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透气层604。
第一循环机构6还包括出料管605,出料管605固定连接在储料箱601的左侧,且出料管605固定安装在进料嘴2的内部,不少于两个的气孔603均匀分布在支撑板602的下表面,保证热气在物料内部分布得更加均匀,提升对物料的加热和分散效果,气孔603面向透气层604方向,透气层604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支撑板602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所以说,气体经过气孔603向上流通的过程中,会直接到达物料的内部。
请参阅图5,为了进一步对余热进行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循环机构7包括锅炉701,锅炉7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管702,循环管7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吸水层703,对循环管702内部气体中的水分快速吸收,避免影响到物料的冷却,循环管702的内部且位于吸水层703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风机704,风机704的型号可以为RT-H21,运行的时候增加了气体流通的速度。
第二循环机构7还包括散热套705和过滤层706,散热套705固定安装在循环管702的外侧,进一步降低了气体的温度,提升了物料的冷却效果,过滤层706固定安装在循环管702的内部,循环管702远离锅炉70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机身1的内部,贯穿到机身1内部的循环管702流出的气体,会直接与物料进行接触。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物料经过进料嘴2到机身1的内部,且向右移动进行冷却,此时冷空气变成热空气,左侧温度较高的热空气经过左侧回收管3到达第一循环机构6的内部,右侧温度较低的热空气经过右侧回收管3到达第二循环机构7的内部,经过左侧回收管3的高温热空气,通过吸热片4,提升了对机身1内腔热量的吸收效果,高温热空气到达储料箱601的内部后,继续向上流通,此时经过支撑板602上的气孔603,使气体分成多股平行气流与上侧的物料接触,对物料进行加热,且同时使物料内部更加松散,方便了后续的处理,透气层604的安装后,在允许气体流通的同时,避免物料经气孔603掉落至储料箱601下侧空间。
(2)在右侧温度相对较低的热空气到达右侧回收管3内部的时候,先经两侧活性炭层5将气体中的杂质过滤,此时经过连接管8流通来的部分温度较高的热空气来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体会顺着到达锅炉701的内部,锅炉701回收热量加热水后,会产生蒸汽,此时经过风机704的运行使蒸汽到达循环管702的内部流通,此时的蒸汽温度相对较低,且依次经过吸水层703和散热层705对水分进行干燥和过滤,再经散热套705进行散热,蒸汽会顺着循环管702到达机身1的内部,与移动中的物料接触,且对其进行冷却,来进行余热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进料嘴(2)、回收管(3)、吸热片(4)、活性炭吸附层(5)、第一循环机构(6)和第二循环机构(7),所述机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嘴(2),所述机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回收管(3),左侧所述回收管(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吸热片(4),右侧所述回收管(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活性炭吸附层(5),左侧所述回收管(3)远离机身(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机构(6),所述第一循环机构(6)包括储料箱(601),所述储料箱(6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02),所述支撑板(602)的下表面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的气孔(603),所述支撑板(6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透气层(604);
右侧所述回收管(3)远离机身(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机构(7),所述第二循环机构(7)包括锅炉(701),所述锅炉(7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管(702),所述循环管(7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吸水层(703),所述循环管(702)的内部且位于吸水层(703)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风机(7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回收管(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阀(9),所述连接管(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机构(6)还包括出料管(605),所述出料管(605)固定连接在储料箱(601)的左侧,且出料管(605)固定安装在进料嘴(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机构(7)还包括散热套(705)和过滤层(706),所述散热套(705)固定安装在循环管(702)的外侧,所述过滤层(706)固定安装在循环管(70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吸热片(4)均匀分布在左侧回收管(3)的内部,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层(5)呈对称分布于右侧回收管(3)中轴线的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少于两个的所述气孔(603)均匀分布在支撑板(602)的下表面,所述气孔(603)面向透气层(604)方向,所述透气层(604)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支撑板(602)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702)远离锅炉(70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机身(1)的内部,所述连接管(8)位于两个活性炭吸附层(5)之间。
CN202120705216.3U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20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5216.3U CN214620662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5216.3U CN214620662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0662U true CN214620662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00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521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20662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0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5524B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粉体石膏冷却系统
CN214620662U (zh) 一种低能耗篦冷机的余热回收用循环装置
CN214099594U (zh) 一种双轨高产能晶硅电池片抗光衰退火炉设备
CN210135097U (zh) 一种玻璃钢化用降温风机
CN211645030U (zh) 一种污泥闭式热泵干化设备
CN105928106B (zh) 毛细管型闭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16049198U (zh) 石墨化炉风管降温装置
CN213593467U (zh) 一种用于生产人工皮革的发泡炉
CN115143514A (zh) 一种高效安全的工业余热回收供暖装置
CN107208290B (zh) 电解设备和用于处理槽气体的方法
CN210346101U (zh) 一种微波热风烘干供给系统
CN210718775U (zh) 高效型锅炉尾气换热器
CN212339900U (zh) 一种干燥机尾气循环系统
CN217817823U (zh) 一种带凸透镜阵列聚能装置的太阳能光热利用物料烘干设备
CN217686676U (zh) 电石余热利用集热装置
CN205102163U (zh) 一种褐煤干燥余热和水回收系统
CN213688000U (zh) 一种换热管的废气循环用冷却装置
CN217751874U (zh) 一种基于热净化舱导热油循环系统的新风系统
CN107166954A (zh) 利用液氮汽化冷却物料循环降耗的冷却设备
CN210346131U (zh) 一种热风恒温烘干供给系统
CN220911472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加工用热风炉
CN109855415A (zh) 一种高温节能立式干燥装置
CN211668289U (zh) 金属紧固件热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6522941U (zh) 一种物料干燥装置
CN217795066U (zh) 减温布袋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