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07093U -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07093U
CN214607093U CN202120422138.6U CN202120422138U CN214607093U CN 214607093 U CN214607093 U CN 214607093U CN 202120422138 U CN202120422138 U CN 202120422138U CN 214607093 U CN214607093 U CN 214607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relay
copper bar
negative
powe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21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21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07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07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07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所述高压盒装置安装在动力电池系统的箱体内部,高压盒装置包括绝缘上盖板和绝缘下盖板,所述绝缘上盖板与绝缘下盖板相互对扣安装且内部形成腔体,腔体内纵向平铺容纳有主正铜排、霍尔传感器、主熔断器、主正继电器、主负铜排、主负继电器以及总负铜排;电池总正通过主正铜排转接主熔断器,主熔断器通过主正继电器接负载正端;电池总负通过主负继电器接主负铜排,主负铜排经霍尔传感器以及总负铜排与负载负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保护电池,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功能需求方面完全满足一般的电动汽车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高压盒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高、低压监测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实际控制中枢,是电动汽车的高压安全控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带来了全球范围内能源危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近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更加严峻,全世界各国都全力发展各自的新能源行业,由此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浪潮。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有效解决传统燃油汽车所带来的能源危机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是整个电动汽车的心脏。所以要保证动力电池内部安装的模组空间及高、低压安全控制至关重要。
目前常规的高压盒设计师采用的立式设计,即所有电器件均采用立式安装,这种设计存在Z向要求严格的问题,对于一些Z向空间非常有限的动力电池包,显然立式高压盒的设计是无法满足的。同时,立式高压盒的空间利用率不高,在有限的电池包空间,最大限度地增加模组安装空间是有效增加电动汽车所需电量的直接方法。此外,立式继电器的内部串联铜排和线束走向存在交叉问题,容易发生短路现象,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现有立式高压盒在功能需求方面不能完全满足一般的电动汽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立式高压盒在功能需求方面不能完全满足一般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所述高压盒装置安装在动力电池系统的箱体内部,高压盒装置包括绝缘上盖板和绝缘下盖板,所述绝缘上盖板与绝缘下盖板相互对扣安装且内部形成腔体,腔体内纵向平铺容纳有主正铜排、霍尔传感器、主熔断器、主正继电器、主负铜排、主负继电器以及总负铜排;电池总正通过主正铜排转接主熔断器,主熔断器通过主正继电器接负载正端;电池总负通过主负继电器接主负铜排,主负铜排经霍尔传感器以及总负铜排与负载负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绝缘上盖板与绝缘下盖板相互对扣安装且内部形成腔体,腔体内纵向平铺容纳有各电器元件,形成卧式高压盒,提高空间利用率,内部串联铜排和线束走向减少交叉现象避免发生短路,即使发生短路,主熔断器会及时熔断主回路,从而保护电池,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功能需求方面完全满足一般的电动汽车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盒装置还包括预充电阻以及预充继电器,所述电池总正通过主正铜排接主熔断器,主熔断器通过预充电阻与预充继电器连接,预充继电器接负载正端,负载负端通过主负铜排以及霍尔传感器与电池总负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盒装置还包括加热熔断器、加热继电器以及热负载,所述电池总正通过主正铜排转接主熔断器,主熔断器、主正继电器、加热熔断器、加热继电器、热负载、主负铜排、霍尔传感器以及电池总负顺次串联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热负载为加热膜。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BMS主板,所述BMS主板的V+引脚与主熔断器输出端连接,BMS主板的V2+引脚与预充电阻输出端连接,BMS主板的V3+引脚与主正继电器输出端连接,BMS主板的V4+引脚接在加热继电器与热负载的连线上,BMS主板的V1-引脚接在主负继电器的一端,BMS主板的V2-引脚接在主负继电器的另一端;所述主正继电器、预充继电器、加热继电器以及主负继电器中的线圈均与BMS主板的IO端口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第一从板以及第二从板,所述第一从板以及第二从板均与BMS主板的AD采样通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BMS主板的型号为LSF15/16S48V100A。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盒装置还包括低压插件以及安全开关,所述低压插件与BMS主板的IO端口连接,低压插件与安全开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绝缘上盖板与绝缘下盖板相互对扣安装且内部形成腔体,腔体内纵向平铺容纳有各电器元件,形成卧式高压盒,提高空间利用率,内部串联铜排和线束走向减少交叉现象避免发生短路,即使发生短路,主熔断器会及时熔断主回路,从而保护电池,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功能需求方面完全满足一般的电动汽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所述高压盒装置安装在动力电池系统的箱体内部,高压盒装置包括绝缘上盖板1和绝缘下盖板12,所述绝缘上盖板1与绝缘下盖板12相互对扣安装且内部形成腔体,腔体内纵向平铺容纳有主正铜排7、霍尔传感器11、主熔断器3、主正继电器8、主负铜排10、主负继电器9以及总负铜排(图未示);电池16总正通过主正铜排7转接主熔断器3,主熔断器3通过主正继电器8接负载17正端;电池16总负通过主负继电器9接主负铜排10,主负铜排10经霍尔传感器11以及总负铜排与负载17负端连接,此段回路,当发生短路现象,主熔断器3会及时熔断主回路,从而保护电池16,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所述高压盒装置还包括预充电阻4以及预充继电器5,所述电池16总正通过主正铜排7接主熔断器3,主熔断器3通过预充电阻4与预充继电器5连接,预充继电器5接负载17正端,负载17负端通过主负铜排10以及霍尔传感器11与电池16总负连接,形成完整的预充回路。
所述高压盒装置还包括加热熔断器2、加热继电器6以及热负载18,所述热负载18为加热膜。所述电池16总正通过主正铜排7转接主熔断器3,主熔断器3、主正继电器8、加热熔断器2、加热继电器6、热负载18、主负铜排10、霍尔传感器11以及电池16总负顺次串联连接,这样形成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加热回路。
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BMS主板19,所述BMS主板19的型号为LSF15/16S48V100A。所述BMS主板19的V+引脚与主熔断器3输出端连接,BMS主板19的V2+引脚与预充电阻4输出端连接,BMS主板19的V3+引脚与主正继电器8输出端连接,BMS主板19的V4+引脚接在加热继电器6与热负载18的连线上,BMS主板19的V1-引脚接在主负继电器9的一端,BMS主板19的V2-引脚接在主负继电器9的另一端;所述主正继电器8、预充继电器5、加热继电器6以及主负继电器9中的线圈均与BMS主板19的IO端口连接。
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第一从板20以及第二从板21,所述第一从板20以及第二从板21均与BMS主板19的AD采样通道连接。第一从板20以及第二从板21主要作用为锂电池16单体电压的采集和均衡作用。
所述高压盒装置还包括低压插件22以及安全开关23,所述低压插件22与BMS主板19的IO端口连接,低压插件22与安全开关23连接。
高压采集甩线端15、低压控制甩线端14分别引出接插件;高压采集甩线端15接插件、低压控制甩线端14接插件以及加热甩线端13接插件分别安装于高压盒的外部,均采用高压盒外部甩线设计,这便于在电池16包内部的任意位置进行安装与固定,甩线的长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调整。整个高压盒内部的继电器、霍尔传感器11均采用卧式集中安装,空间相对紧凑、节约空间,绝缘上盖采用与绝缘下盖板12相互对扣的安装方式,当下盖板固定后,上盖板可以随时打开,便于后期检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绝缘上盖板1与绝缘下盖板12相互对扣安装且内部形成腔体,腔体内纵向平铺容纳有各电器元件,形成卧式高压盒,提高空间利用率,内部串联铜排和线束走向减少交叉现象避免发生短路,即使发生短路,主熔断器3会及时熔断主回路,从而保护电池16,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功能需求方面完全满足一般的电动汽车的需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盒装置安装在动力电池系统的箱体内部,高压盒装置包括绝缘上盖板和绝缘下盖板,所述绝缘上盖板与绝缘下盖板相互对扣安装且内部形成腔体,腔体内纵向平铺容纳有主正铜排、霍尔传感器、主熔断器、主正继电器、主负铜排、主负继电器以及总负铜排;电池总正通过主正铜排转接主熔断器,主熔断器通过主正继电器接负载正端;电池总负通过主负继电器接主负铜排,主负铜排经霍尔传感器以及总负铜排与负载负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充电阻以及预充继电器,所述电池总正通过主正铜排接主熔断器,主熔断器通过预充电阻与预充继电器连接,预充继电器接负载正端,负载负端通过主负铜排以及霍尔传感器与电池总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熔断器、加热继电器以及热负载,所述电池总正通过主正铜排转接主熔断器,主熔断器、主正继电器、加热熔断器、加热继电器、热负载、主负铜排、霍尔传感器以及电池总负顺次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负载为加热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BMS主板,所述BMS主板的V+引脚与主熔断器输出端连接,BMS主板的V2+引脚与预充电阻输出端连接,BMS主板的V3+引脚与主正继电器输出端连接,BMS主板的V4+引脚接在加热继电器与热负载的连线上,BMS主板的V1-引脚接在主负继电器的一端,BMS主板的V2-引脚接在主负继电器的另一端;所述主正继电器、预充继电器、加热继电器以及主负继电器中的线圈均与BMS主板的IO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第一从板以及第二从板,所述第一从板以及第二从板均与BMS主板的AD采样通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MS主板的型号为LSF15/16S48V100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插件以及安全开关,所述低压插件与BMS主板的IO端口连接,低压插件与安全开关连接。
CN202120422138.6U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Active CN214607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138.6U CN214607093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138.6U CN214607093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07093U true CN214607093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1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2138.6U Active CN214607093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07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1638U (zh) 一种电池切断单元bdu装置及汽车
CN107732985A (zh) 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
CN210120207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的高压箱系统
CN205768732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高压电器盒及电池包
CN202602134U (zh) 便携式直流系统负荷转移辅助箱
CN106696706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高压分电盒集成控制系统
CN208198145U (zh) 动力电池包的bdu和动力电池包以及电动车辆
CN201616696U (zh) 电动汽车锂电池无线充电电路
CN2094482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高压配电盒
CN208014811U (zh) 燃料电池高压集成装置、系统以及汽车
CN208149100U (zh) 一种汽车高压集成控制单元
CN214607093U (zh)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盒装置
CN206485206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高压分电盒集成控制系统
CN109703397A (zh) 基于动力电池储能的多功能移动应急电源车
CN210970734U (zh) 一种一体化整车直流充电机
CN209351259U (zh) 一种兼容多种充电方式的动力电池电气系统
CN205256040U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分配器
CN205194646U (zh) 一种蓄电池正极保险丝盒总成及汽车
CN205417197U (zh) 一种纯电动轿车用智能化高压配电装置
CN206049562U (zh) 新能源车用高压电源分配盒总成
CN206059925U (zh) 高压电源分配盒
CN202656884U (zh) 电动公交集电式智能快速充电系统
CN211809171U (zh) 一种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电路
CN204347089U (zh) 用于电能量采集终端的联合接线盒
CN202513479U (zh) 移动变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