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8378U -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8378U
CN214598378U CN202022772968.XU CN202022772968U CN214598378U CN 214598378 U CN214598378 U CN 214598378U CN 202022772968 U CN202022772968 U CN 202022772968U CN 214598378 U CN214598378 U CN 214598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ixer
shell
edible fungi
mix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29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赣荣
武法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uto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uto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uto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uto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729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8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8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8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包括装置总支架,所述装置总支架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空心圆柱外壳,所述空心圆柱外壳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合机外壳,所述混合机外壳的顶端内侧螺纹连接有顶部螺纹盖,所述顶部螺纹盖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顶部转动把手,所述混合机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料板,所述混合机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料板,本装置具有在混合装置物品的时候,在打开顶部螺纹盖添加物品的时候,可以降低混合机外壳内部被排出的概率,同时装置具有将混合机外壳底部的真菌刮出的功能,可以使混合机外壳内部的真菌更加彻底的排出装置外侧。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背景技术
在三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已把菇菌作为珍贵的食用菌了,而且就懂得食用菌的栽培,食用菌类一般都是高等真菌的子实体,在我国发现的不下350多种,常见的有蘑菇、草菇、香菇、平菇、凤尾菇、金针菇、黑木耳、松口蘑、竹荪、羊肚菌、牛肝菌等多种。
这些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某些食用菌对动植物病毒性疾病有免疫或抑制作用,还能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并能溶解一定量的胆固醇,所以被人们称为“保健食品”,目前有将多种可以搭配在一起的食用真菌进行混合后在进行包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营养,目前混合机的混合时间较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具有提高混合机工作效率及便于刮料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包括装置总支架,所述装置总支架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空心圆柱外壳,所述空心圆柱外壳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合机外壳,所述混合机外壳的顶端内侧螺纹连接有顶部螺纹盖,所述顶部螺纹盖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顶部转动把手,所述混合机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料板,所述混合机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料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优选的,所述装置总支架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长杆,所述连接长杆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且转动轴承的一端外侧均与混合机外壳的底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优选的,所述连接长杆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搅拌器,所述混合机外壳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有底部螺纹盖,所述底部螺纹盖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底部转动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优选的,所述混合机外壳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支架,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椭圆板,且第二驱动电机的主轴外侧与混合机外壳的底端内侧转动密封,所述转动椭圆板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小圆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优选的,所述转动椭圆板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异形刮料板,且异形刮料板的底端外侧与混合机外壳的底端内侧转动接触,且异形刮料板的一端内侧与第二驱动电机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具有提高混合机混合效率的功能,降低混合机混合物品的时间,同时不需要很高的转速进行混合,从而也可以降低混合物品使工作的噪音。
2、本装置具有在混合装置物品的时候,在打开顶部螺纹盖添加物品的时候,可以降低混合机外壳内部被排出的概率,同时装置具有将混合机外壳底部的真菌刮出的功能,可以使混合机外壳内部的真菌更加彻底的排出装置外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异形刮料板的安装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C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总支架;2、空心圆柱外壳;3、混合机外壳;4、顶部螺纹盖;5、顶部转动把手;6、第一挡料板;7、第二挡料板;8、第一驱动电机;9、连接长杆;10、转动轴承;11、螺旋叶片搅拌器;12、底部螺纹盖;13、底部转动把手;14、电机固定支架;15、第二驱动电机;16、转动椭圆板;17、小圆柱;18、异形刮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包括装置总支架1,装置总支架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空心圆柱外壳2,空心圆柱外壳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合机外壳3,混合机外壳3的顶端内侧螺纹连接有顶部螺纹盖4,顶部螺纹盖4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顶部转动把手5,混合机外壳3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料板6,混合机外壳3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料板7。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挡料板6与第二挡料板7,可以防止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打开顶部螺纹盖4添加物品的时候,可以降低混合机外壳3内部被排出的概率。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C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装置总支架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驱动电机8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长杆9,连接长杆9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10,且转动轴承10的一端外侧均与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转动轴承10可以使连接长杆9转动。
如图1和图4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长杆9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搅拌器11,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有底部螺纹盖12,底部螺纹盖12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底部转动把手13。
本实施例中:连接长杆9可以带动螺旋叶片搅拌器11转动。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C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支架14,电机固定支架1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5,第二驱动电机1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椭圆板16,且第二驱动电机15的主轴外侧与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内侧转动密封,转动椭圆板16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小圆柱17。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机15通电后会带动转动椭圆板16从而带动小圆柱17转动,使每一个小圆柱17都做圆周运动,通过小圆柱17带动混合机外壳3底部内侧的真菌进行搅拌。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异形刮料板的安装结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C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椭圆板16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异形刮料板18,且异形刮料板18的底端外侧与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内侧转动接触,且异形刮料板18的一端内侧与第二驱动电机15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转动椭圆板16设置成椭圆状,为了在可以更好的将真菌进行搅拌混合的同时,可以方便将真菌通过混合机外壳3的底部开口排出装置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使用新型在使用前需要先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通过转动顶部转动把手5,顶部转动把手5会带动顶部螺纹盖4转动取下,将可食用的真菌通过混合机外壳3顶部放入混合机外壳3内侧,通过设置的第一挡料板6与第二挡料板7,可以防止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打开顶部螺纹盖4添加物品的时候,可以降低混合机外壳3内部被排出的概率,通过给第一驱动电机8通电,第一驱动电机8通电后可以带动连接长杆9转动,连接长杆9会带动螺旋叶片搅拌器11转动将混合机外壳3内侧的真菌进行混合搅拌,同时给第二驱动电机15通电,第二驱动电机15通电后会带动转动椭圆板16从而带动小圆柱17转动,使每一个小圆柱17都做圆周运动,通过小圆柱17带动混合机外壳3底部内侧的真菌进行搅拌,通过小圆柱17与螺旋叶片搅拌器11的共同搅拌,可以将真菌通过多种角度进行搅拌,使真菌搅拌的效率更高,当需要将混合机外壳3内侧的真菌取出的时候,用手转动底部转动把手13,底部转动把手13会带动底部螺纹盖12转动取下,使混合机外壳3内侧的真菌可以通过混合机外壳3的底部开口排出装置外侧,通过转动椭圆板16底部设置的异形刮料板18,在异形刮料板18转动的情况下可以将混合机外壳3底端内侧的真菌刮出,通过混合机外壳3的底部开口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包括装置总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总支架(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空心圆柱外壳(2),所述空心圆柱外壳(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合机外壳(3),所述混合机外壳(3)的顶端内侧螺纹连接有顶部螺纹盖(4),所述顶部螺纹盖(4)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顶部转动把手(5),所述混合机外壳(3)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料板(6),所述混合机外壳(3)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料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总支架(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长杆(9),所述连接长杆(9)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10),且转动轴承(10)的一端外侧均与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长杆(9)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搅拌器(11),所述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内侧螺纹连接有底部螺纹盖(12),所述底部螺纹盖(12)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底部转动把手(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支架(14),所述电机固定支架(1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椭圆板(16),且第二驱动电机(15)的主轴外侧与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内侧转动密封,所述转动椭圆板(16)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小圆柱(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椭圆板(16)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异形刮料板(18),且异形刮料板(18)的底端外侧与混合机外壳(3)的底端内侧转动接触,且异形刮料板(18)的一端内侧与第二驱动电机(15)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
CN202022772968.X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Active CN214598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2968.XU CN21459837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2968.XU CN21459837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8378U true CN214598378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28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2968.XU Active CN21459837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8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1005B (zh) 一种多元饲料原料混合装置
CN114870696A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14598378U (zh) 一种生产食用真菌用v型混合机
CN207307652U (zh) 一种物料高速无菌混合机
CN211612503U (zh) 一种明胶三维混合装置
CN214210238U (zh) 一种宠物风味剂均匀搅拌装置
CN211514203U (zh) 一种食用菌配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2942587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生产自动配料装置
CN208425482U (zh) 一种搅拌切料一体机
CN209612819U (zh) 一种用于农产品加工的搅拌机
CN216171861U (zh) 一种面点馅料搅拌装置
CN218281461U (zh) 一种用于植物肉生产的混料机
CN205492308U (zh) 一种肉类拌馅机
CN213995703U (zh) 一种食品肉类加工用搅拌设备
CN214863128U (zh) 一种用于海藻鱿鱼膏生产的多级混合搅拌设备
CN218077628U (zh) 一种生物肥料生产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14915077U (zh) 一种用于饲料的双轴桨叶搅拌结构及混合机
CN212492584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搅拌机
CN213854758U (zh) 一种用于饲料加工的粉碎搅拌装置
CN217221256U (zh) 一种利用地源性饲料资源生产发酵饲料的设备
CN216568238U (zh) 一种智能饲料投料管控装置
CN217662810U (zh) 食用菌菌菇生产用搅料装置
CN211274492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的高效混合机
CN217248526U (zh) 一种倾斜式食品加工搅拌装置
CN208066281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可预搅拌的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