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6112U - 一种假体连接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假体连接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6112U
CN214596112U CN202022896738.4U CN202022896738U CN214596112U CN 214596112 U CN214596112 U CN 214596112U CN 202022896738 U CN202022896738 U CN 202022896738U CN 214596112 U CN214596112 U CN 214596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trip
connecting section
b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67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67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6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6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6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假体连接段,用于连接在上固定段和下固定段之间,连接段包括插拔配合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第一条形块和第一凸块,并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块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第二条形块和第二凸块,并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条形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一条形块、第一凸块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条形块、第一凸块相适配。本申请具有便于在狭小的操作空间内将人工假体进行安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假体连接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假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假体连接段。
背景技术
以股骨为例,股骨又名大腿骨、髀骨、楗,是人体最长的管状骨。
股骨的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其下端与髌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主要起到支撑全身体重的作用。
在外科医疗中,当人体的股骨的骨嵴部位病变后,而股骨的上段和股骨下端没有出现病变情况时,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股骨上的局部骨嵴,切除骨嵴后,导致股骨缺损的重建问题备受关注。
现有的,使用分段式股骨假体代替切除的骨嵴,分段式股骨假体包括上固定段、下固定段、以及连接在上固定段和下固定段之间的连接段,连接段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端面上均设有条形的卡槽和卡块,将第一连接段的卡槽和卡块对应卡设在第二连接段的卡块和卡槽上后,即可形成完整的股骨假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条形卡槽和卡块的配合使得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容易发生相对滑动,而不能使得两者准确连接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股骨假体不便于装入患者体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假体连接段。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假体连接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假体连接段,用于连接在上固定段和下固定段之间,连接段包括插拔配合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
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第一条形块和第一凸块,并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块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第二条形块和第二凸块,并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条形块的一侧;
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一条形块、第一凸块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条形块、第一凸块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块和凸块分别卡设在另一组的条形槽和凹槽内,既能使得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后不易滑动,使得两者准确地对应设置,还能限制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不能出现随意转动,从而提升连接段的使用可靠性,卡块和卡槽结构、装配方式简单,操作过程简便,利于对患者进行假体替换手术。
可选的,凸块和条形块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独设置的凸块和条形块能够有效保持两者的结构强度,提升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可选的,凸块连接在条形块的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者相互连接后能够提高两者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便于对两者进行加工。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延伸段,第一条形块和第一凸块均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背离第一连接段本体的端面上;
在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延伸段,第二条形块和第二凸块均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背离第二连接段本体的端面上,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的长度一致;
当条形块、凸块均位于卡槽内时,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的侧面能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对应设置后,便于后期使用钢钉等连接部件将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进行连接加固处理。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设为同心的圆柱状或圆台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后,既能增强两者的适用性,还能合理有效地控制植入连接段时占用在患者体内有限的操作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的端面均设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设置为形状相同的结构,能增强连接段的适用性,便于后期对第一连接段或第二连接段单独进行更换处理。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包括与第一条形块适配的第一条形槽,第一延伸段的平面与第一条形槽一侧平齐;
所述第二卡槽包括与第二条形块适配的第二条形槽,第二延伸段的平面与第二条形槽一侧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段的两个侧面贴合后,便于将条形块和卡槽对应设置,从而便于将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进行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连接段背离第一条形块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上开设有第二插孔;
所述上固定段的一端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适配的第一限位块,在所述第一限位块背离上固定段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孔适配的第二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一连接段和上固定段进行稳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连接段背离第二条形块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块,在所述第二限位块背离第二连接段的侧面上设有第三插杆;
在所述下固定段的一端上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适配的第二限位槽,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插杆适配的第三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二连接段和下固定段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通过设置条形块、凸块和卡槽,条形块和凸块分别卡设在另一组的条形槽和凹槽内,使得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后不易滑动,使得两者准确地对应设置,提升连接段的使用可靠性;
2. 凸块和条形块间隔设置,单独设置的凸块和条形块能够有效保持两者的结构强度,提升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3. 通过设置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两者对应设置后,便于后期使用钢钉等连接部件将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进行连接加固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股骨假体与骨嵴剩余段和股骨下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股骨假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连接段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骨嵴剩余段;2、股骨下端;21、第一插孔;3、上固定段;31、第一插杆;32、第一限位块;33、第二插杆;4、第一连接段;41、第一限位槽;42、第二插孔;43、第一卡槽;431、第一条形槽;432、第一凹槽;44、第一延伸段;45、第一卡块;451、第一条形块;452、第一凸块;5、下固定段;51、仿生骨小梁;511、平板部;512、插接柱;52、第二限位槽;53、第三插孔;54、钢钉孔;6、第二连接段;61、第二限位块;62、第三插杆;63、第二卡槽;631、第二条形槽;632、第二凹槽;64、第二延伸段;65、第二卡块;651、第二条形块;652、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图2,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假体连接段,用于连接在上固定段3和下固定段之间4之间,股骨假体连接在骨嵴剩余段1和股骨下端2之间,股骨下端2朝向骨嵴剩余段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股骨假体连接用的第一插孔21。
参照图1,上固定段3的一端可与骨嵴剩余段1一端插拔连接,下固定段5的一端可与与股骨下端2插拔连接,连接段由插接配合的第一连接段4和第二连接段6组成。
在对骨嵴进行替换的过程中使用分段式可连接的股骨假体,上固定段3、连接段和下固定段5各自的长度均远小于需要替换的骨嵴的长度,从而在替换骨嵴过程中,分体式的股骨假体能够不会受到操作空间的限制,便于对股骨假体进行替换。
参照图2,上固定段3的本体为圆柱状,上固定段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插杆31,第一插杆31能由骨嵴剩余段1的下端插入骨嵴剩余段1内,第一插杆31的长度大于骨嵴剩余段1的长度,当第一插杆31插入骨嵴剩余段1内后,上固定段3的端面与骨嵴剩余段1的端部抵接,并且第一插杆31上端位于股骨上端的内部。
由于第一插杆31的长度大于骨嵴剩余段1的长度,当第一插杆31插入骨嵴剩余段1后,第一插杆31能够增大与骨嵴剩余段1内部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第一插杆31穿透骨嵴剩余段1的可能性,增强股骨假体与骨嵴剩余段1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2,上固定段3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块32、以及设于第一限位块32背离第一插杆31一侧上的第二插杆33,第二插杆33呈圆台状,且第二插杆33较小的底面背离第一限位块32。
参照图2,第一连接段4的本体设为圆柱状或圆台结构,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圆柱状,且其直径与上固定段3的直径相一致,第一连接段4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32适配的第一限位槽41,在限位槽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第二插杆33适配的第二插孔42。
将第一限位块32插入第一限位槽41内后,能够限制第一连接段4不能转动,将第二插杆33插入第二插孔42内后,患者在直立状态下,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第二插杆33稳定插接在第二插孔42内,从而在不借助外力的前提下,使得上固定段3和第一连接段4形成稳定的连接。
参照图2,下固定段5的本体为实心结构,其靠近下端的一段呈类圆台状。下固定段5的下端设置有仿生骨小梁51,仿生骨小梁51包括一体成型的平板部511和一端位于平板部511上的插接柱512,平板部511设置在下固定段5本体的下端面上,插接柱512位于平板部511背离下固定段5的侧面上,平板部511上设置有插接柱512的侧面与股骨下端2朝向骨嵴剩余段1的端面相一致,插接柱512与第一插孔21相适配,下固定段5上还开设有两个钢钉孔54,钢钉孔54连通下固定段5的侧面和下端面,两个钢钉孔54的长度方向呈“八”字型。
将插接柱512插设在第一插孔21后,转动股骨下端2和下固定段5,当两者的端面完全吻合后,将两根钢钉分别放入两个钢钉孔54内,然后将钢钉打向股骨下端2,从而完成股骨下端2和下固定段5之间的连接。
当股骨假体对骨嵴完成替换后,未患病的股骨下端2能够与患者身体内原有构造形成良好的契合,从而有利于患者后期进行恢复。仿生骨小梁51能够促进股骨下端2的愈合。
参照图2,第二连接段6本体设为与第一连接段4同心的圆柱状或圆台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段6设置为圆柱状,下固定段5远离股骨下端2一段的直径与第二连接段6的直径相一致,且第二连接段6的直径与第一连接段3的直径相同,从而将第一连接段3和第二连接段6连接后,既能增强两者的适用性,还能合理有效地控制植入连接段时占用在患者体内有限的操作空间。
下固定段5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2,在第二限位槽52的槽底上开设有第三插孔53。
第二连接段6的下端设有与第二限位槽52适配的第二限位块61,在第二限位块61背离第二连接段6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三插孔53适配的第三插杆62,第三插杆62为圆台状结构,且其较小的底面背离第二连接段6,第二连接段6、第二限位块61、以及第三插杆62均一体成型设置。
将第二限位块61对应第二限位槽52槽口,并将第三插杆62插设在第三插孔53内,第二限位块61与第二限位槽52的插接配合,能够限制第二连接段6和下固定段5连接后两者均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在患者身体自重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三插杆62稳定插设在第三插孔53内,从而将下固定段5连接在第二连接段6上。
结合图2和图3,第一连接段4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槽43,第一卡槽43包括第一条形槽431、以及与第一条形槽431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432,在第一连接段4的下端沿第一连接段4的轴线方向设有第一延伸段44,第一延伸段44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半圆形,第一延伸段44的侧面与第一条形槽431槽口的一侧平齐,在第一延伸段44背离第一卡槽43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卡块45,第一卡块45包括第一条形块451、以及与第一条形块451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452,第一连接段4、第一延伸段44和第一卡块45均一体成型设置。
在第二连接段6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卡块45适配的第二卡槽63,第二卡槽63包括第二条形槽631、以及与第二条形槽631间隔设置的第二凹槽632,在第二连接段6的上端沿其轴线方向向上延伸有第二延伸段64,第二延伸段64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第二延伸段64的侧面与第二条形槽631槽口的一侧平齐,第二延伸段64背离第二卡槽63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卡块65,第二卡块65包括第二条形块651、以及与第二条形块651间隔设置的第二凸块652,第二条形块651与第一条形槽431相适配,第二凸块652与第一凹槽432相适配第二连接段6、第二延伸段64和第二卡块65均一体成型设置,且第一延伸段44的长度与第二延伸段64的长度一致。
将第一延伸段44和第二延伸段64平整的侧面对应设置,然后第一卡块45和第二卡块65分别卡设在第二卡槽63和第一卡槽43内后,第一延伸段44和第二延伸段64平整的侧部能够相互贴合,然后再使用钢钉,沿垂直于延伸段长度的方向打入第一延伸段44和第二延伸段64上,从而将第一连接段4和第二连接段6完成连接。
条形块和凸块分别卡设在另一组的条形槽和凹槽内,既能使得第一连接段4和第二连接段6连接后不易滑动,使得两者准确地对应设置,还能限制第一连接段4和第二连接段6不能出现随意转动,能够提升连接段的使用可靠性,卡块和卡槽结构、装配方式简单,操作过程简便,利于对患者进行假体替换手术。
第一卡块43和第二卡块65可设置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卡块结构,进而可以增强连接段的适用性,当连接段损坏后,利于第一连接段4或第二连接段6进行快速更换。
此外,第一条形块和431和第一凸块432、以及第二条形块651和第二凸块652可以设置呈T型(图中未示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假体连接段,用于连接在上固定段(3)和下固定段(5)之间,其特征在于:连接段包括插拔配合的第一连接段(4)和第二连接段(6);
所述第一连接段(4)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第一条形块(451)和第一凸块(452),并开设有第一卡槽(43),所述第一凸块(452)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块(451)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段(6)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第二条形块(651)和第二凸块(652),并开设有第二卡槽(63),所述第二凸块(652)位于所述第二条形块(651)的一侧;
所述第二卡槽(63)和第一条形块(451)、第一凸块(452)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43)和第二条形块(651)、第一凸块(452)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体连接段,其特征在于:凸块和条形块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体连接段,其特征在于:凸块连接在条形块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假体连接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段(4)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延伸段(44),第一条形块(451)和第一凸块(452)均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44)背离第一连接段(4)本体的端面上;
在所述第二连接段(6)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延伸段(64),第二条形块(651)和第二凸块(652)均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64)背离第二连接段(6)本体的端面上,第一延伸段(44)和第二延伸段(64)的长度一致;
当条形块、凸块均位于卡槽内时,第一延伸段(44)和第二延伸段(64)的侧面能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假体连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4)和第二连接段(6)设为同心的圆柱状或圆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假体连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段(44)和第二延伸段(64)的端面均设为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假体连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43)包括与第一条形块(451)适配的第一条形槽(431),第一延伸段(44)的平面与第一条形槽(431)一侧平齐;
所述第二卡槽(63)包括与第二条形块(651)适配的第二条形槽(631),第二延伸段(64)的平面与第二条形槽(631)一侧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假体连接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段(4)背离第一条形块(451)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1),在所述第一限位槽(41)的槽底上开设有第二插孔(42);
所述上固定段(3)的一端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41)适配的第一限位块(32),在所述第一限位块(32)背离上固定段(3)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孔(42)适配的第二插杆(3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假体连接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段(6)背离第二条形块(651)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块(61),在所述第二限位块(61)背离第二连接段(6)的侧面上设有第三插杆(62);
在所述下固定段(5)的一端上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61)适配的第二限位槽(52),在所述第二限位槽(52)的槽底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插杆(62)适配的第三插孔(53)。
CN202022896738.4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假体连接段 Active CN214596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6738.4U CN21459611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假体连接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6738.4U CN21459611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假体连接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6112U true CN214596112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2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6738.4U Active CN21459611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假体连接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6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0237B2 (en) Composite vertebral spacers and instrument
AU2004268673B8 (en) Multipiece allograft implant
US5861041A (en) Intervertebral disk prosthesi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U2016201042A1 (en) Spinal implant devices and methods
JP2010510026A (ja) 最小侵襲性のモジュール式椎体間固定器具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WO1998044877A9 (en) Intervertebral disk prosthesi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S6247539B2 (zh)
WO2009124291A2 (en) Intervertebral prostheses with compliant filler material for supporting adjacent vertebral bodies and method
CN101019787B (zh) 颈椎生理性重建系统
CN111134904A (zh) 仿生人工髋关节
MX2007003382A (es) Protesis para formar un puente en un cuerpo vertebral.
CN110584838A (zh) 髋臼假体
CN214596112U (zh) 一种假体连接段
CN106308916B (zh) 人工椎体固定系统
CN204744513U (zh)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人工椎体
CN201040015Y (zh) 人工颈椎复合关节装置
CN211460688U (zh) 一种枢椎植入假体
CN216090947U (zh) 用于胫骨远端的踝关节假体
CN104856786A (zh)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人工椎体
WO2001005335A1 (de) Oberschenkelstumpf-endoprothese für eine exoprothetische versorgung
CN211797053U (zh) 高度可调的人工椎体
CN211156481U (zh) 髋臼假体
CN212395137U (zh) 肱骨假体
RU2092130C1 (ru) Крепежный элемент эндопротеза голеностопного или тазобедр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а
CN112472371A (zh) 一种保留骨垢线的胫骨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