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5507U - 一种养生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生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5507U
CN214595507U CN202023347143.XU CN202023347143U CN214595507U CN 214595507 U CN214595507 U CN 214595507U CN 202023347143 U CN202023347143 U CN 202023347143U CN 214595507 U CN214595507 U CN 214595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health preserving
handle
hand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71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星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10 Ye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10 Ye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10 Ye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10 Ye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71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5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5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5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把手和壶盖,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壶体外周面上,所述壶盖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开口处;所述壶盖能够盖在所述壶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壶体共同构成一烹煮腔,在所述烹煮腔内设置有辅助烹煮装置,所述把手上设有与所述把手组装拼接且可分离的手持构件,所述手持构件一端安装连接所述辅助烹煮装置,而且所述手持构件上具有一手指能够穿过的穿孔槽,用户能够用手穿过穿孔槽将手持构件提起,伴随的同时提起辅助烹煮装置,从而实现用户非接触辅助烹煮装置而将其取出,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养生壶,其结构简单,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条件下,能够保证养生壶整体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养生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房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生壶。
背景技术
当今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并且中国人养生保健观念深厚,因此能够煲煮营养食物和汤汁的电加热养生壶也就随之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相关技术中,养生壶内部一般都设置滤网结构或其他辅助烹煮的构件,因为上述结构或构件一般都需要方便取出,现有的养生壶一般都是将其设置成其与壶体是分离式的,但是养生壶一般都是需要加热使用的,用户势必会用手接触养生壶,在不使用手套的情况下肯定烫手,不利于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生壶,方便用户使用,能够使用户在不直接接触辅助烹煮装置的条件下,将辅助烹煮装置取出,且结构简单美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把手和壶盖,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壶体外周面上,所述壶盖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开口处;所述壶盖能够盖在所述壶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壶体共同构成一烹煮腔,在所述烹煮腔内设置有辅助烹煮装置;其中,所述把手上设有与所述把手组装拼接且可分离的手持构件,所述手持构件一端安装连接所述辅助烹煮装置,而且所述手持构件上具有一手指能够穿过的穿孔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把手和壶盖,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壶体外周面上,所述壶盖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开口处;所述壶盖能够盖在所述壶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壶体共同构成一烹煮腔,在所述烹煮腔内设置有辅助烹煮装置,所述把手上设有与所述把手组装拼接且可分离的手持构件,所述手持构件一端安装连接所述辅助烹煮装置,而且所述手持构件上具有一手指能够穿过的穿孔槽,用户能够用手穿过穿孔槽将手持构件提起,伴随的同时提起辅助烹煮装置,从而实现用户非接触辅助烹煮装置而将其取出,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养生壶,其结构简单,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条件下,能够保证养生壶整体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一朝上开口的嵌槽,所述手持构件能够置于所述安装嵌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构件上设置所述穿孔槽的区域位置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持构件两端区域位置的厚度,当所述手持构件放在所述把手上后,所述手持构件上较宽的区域位置抵靠在所述壶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穿孔槽的局部设置成弧面部。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构件设有与手持构件一体成型的环座,所述环座的局部与所述手持构件相互间隔形成扣槽,当所述手持构件放在所述把手上后,所述壶体的开口边缘的局部置于所述扣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烹煮装置置于所述环座内与所述手持构件安装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座底部逐渐收窄形成第一支撑部;
所述辅助烹煮装置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一端具有折弯形成的第二支撑部,所述辅助烹煮装置利用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相抵在环座上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环座顶部具有一台阶,所述壶盖的边缘能够放置在所述台阶上。
进一步的,所述养生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紧贴所述壶体的外周面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为勾部,所述连接板能够利用所述勾部设置在外周面上;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具有与所述壶体的外周面平行设置的握部,所述握部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养生壶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养生壶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养生壶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1、把手2和壶盖3,所述把手 2设置在所述壶体1外周面上,所述壶盖3设置在所述壶体1的开口处;所述壶盖3能够盖在所述壶体1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壶体1共同构成一烹煮腔11,在所述烹煮腔11内设置有辅助烹煮装置4;其中,所述把手2上设有与所述把手2 组装拼接且可分离的手持构件5,所述手持构件5一端安装连接所述辅助烹煮装置4,而且所述手持构件5上具有一手指能够穿过的穿孔槽51。
用户能够用手穿过穿孔槽51将手持构件5提起,伴随的同时提起辅助烹煮装置4,从而实现用户非接触辅助烹煮装置4而将其取出,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养生壶,其结构简单,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条件下,能够保证养生壶整体美观。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烹煮装置4可以是滤网装置或者其他能够隔热或受热的功能装置,用于增加养生壶的功能,使本实施例中的养生壶具有多功能的效果。
另外,把手2和手持构件5均可单独使用,手持构件5位于把手2的上方,当用户手提把手2时,能将壶体1提起,同时将手持构件5和辅助炖煮装置提起;当用户手提手持构件5时,利用手持构件5能够将辅助炖煮装置提起,而不能提起壶体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3所示,为了使所述手持构件5能够稳定的安装,所述把手2上设有一朝上开口的嵌槽21,所述手持构件5能够置于所述嵌槽21内。
嵌槽21两侧能够将手持构件5进行限位,从而使手持构件5在嵌槽21内不能相对于嵌槽21左右移动,从而做到了对手持构件5在安放在嵌槽21内后的活动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手持构件5上设置所述穿孔槽51的区域位置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持构件5两端区域位置的厚度,由于穿孔槽51的作用是配合用户用手指穿过提起手持构件5的作用,这样可以区分穿孔槽51和手持构件5,使穿孔槽51能够设置在用户方便使用的位置。
从另一方面,这样可以增加所述穿孔槽51的区域位置的自重,提高手持构件5放置在把手2上后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穿孔槽51的局部设置成弧面部52,该弧面部52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从而方便用户进行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手持构件5设有与手持构件5一体成型的环座53,所述环座53的局部与所述手持构件5相互间隔形成扣槽54,当所述手持构件5放在所述把手2上后,所述壶体1的开口边缘的局部置于所述扣槽54内,当手持构件5放在嵌槽21内后不易脱落,同时环座53也为辅助烹煮装置4提供了安放结构。
可选的,所述辅助烹煮装置4置于所述环座53内与所述手持构件5安装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使辅助烹煮装置4能够稳定的放在环座 53上,所述环座53底部逐渐收窄形成第一安装部531;所述辅助烹煮装置4包括杯体41,所述杯体41的一端具有折弯形成的第二安装部411,所述辅助烹煮装置4利用第二安装部411与第一安装部531相抵在环座53上安装。
所述环座53的底部收窄后,所述环座53底部的开口直径大小依然大于所述杯体41的开口直径大小,当然所述杯体41上的第二安装部411设置在杯体 41的开口后,与杯体41的开口结合后的径向大小,是稍微大于所述环座53底部开口的径向大小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实现第一安装部531和第二安装部411 相抵。
用另一种表述方式来说,当所述杯体41与环座53以上述方式安装后,第一安装部531和第二安装部411在水平面上的映射具有重合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4所示,为了实现壶盖3能够稳定放置在环座 53上,所述环座53顶部具有一台阶532,所述壶盖3的边缘能够放置在所述台阶532上,台阶532为壶盖3提供一个放置的平台。
另外,所述壶盖3的直径大小与所述环座53顶部的开口的直径大小相当。
可选的,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养生壶还包括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紧贴所述壶体1的外周面设置,设置连接板6的目的是为了不破坏壶体1的结构,减少螺丝的使用,所述连接板6的一端为勾部61,所述连接板6能够利用所述勾部61设置在外周面上,所述把手2设置在所述连接板6上。所述连接板6上勾部61勾在壶体1的开口边缘位置,从而实现了连接板6与壶体1的可拆卸且方便的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把手2具有与所述壶体1的外周面平行设置的握部23,所述握部23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用以设置成用户在常规使用状态下舒适的角度位置。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养生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
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壶体外周面上;
壶盖,所述壶盖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开口处;
所述壶盖能够盖在所述壶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壶体共同构成一烹煮腔;
在所述烹煮腔内设置有辅助烹煮装置;
其中,所述把手上设有与所述把手组装拼接且可分离的手持构件,所述手持构件一端安装连接所述辅助烹煮装置,而且所述手持构件上具有一手指能够穿过的穿孔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上设有一朝上开口的嵌槽,所述手持构件能够置于所述嵌槽内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构件上设置所述穿孔槽的区域位置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持构件两端区域位置的厚度,当所述手持构件放在所述把手上后,所述手持构件上较宽的区域位置抵靠在所述壶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孔槽的局部设置成弧面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构件设有与手持构件一体成型的环座,所述环座的局部与所述手持构件相互间隔形成扣槽,当所述手持构件放在所述把手上后,所述壶体的开口边缘的局部置于所述扣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烹煮装置置于所述环座内与所述手持构件安装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座底部逐渐收窄形成第一支撑部;
所述辅助烹煮装置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一端具有折弯形成的第二支撑部,所述辅助烹煮装置利用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相抵在环座上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座顶部具有一台阶,所述壶盖的边缘能够放置在所述台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养生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紧贴所述壶体的外周面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为勾部,所述连接板能够利用所述勾部设置在外周面上;
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具有与所述壶体的外周面平行设置的握部,所述握部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
CN202023347143.X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养生壶 Active CN214595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7143.XU CN2145955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养生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7143.XU CN2145955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养生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5507U true CN214595507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5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7143.XU Active CN2145955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养生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5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6977A1 (en) Multifunctional cookware
CN214595507U (zh) 一种养生壶
CN201318711Y (zh) 一种可烤火腿肠的多士炉
CN208551244U (zh) 一种通用底座及其配套组件
CN214964436U (zh) 一种西厨机
CN202122458U (zh) 电炖锅结构
CN217610580U (zh) 一种防烫锅盖
CN220174940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底座以及含有该底座的饭煲
CN204862582U (zh)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电煮炉
CN215874250U (zh) 一种牛肉汤汤底制备蒸煮装置
CN205625214U (zh) 一种电磁炉
CN2912446Y (zh) 多功能电炉灶锅
CN2383450Y (zh) 多功能电热铛
CN211022170U (zh) 一种电火锅
CN103393344A (zh) 一种电脑版慢炖锅
CN217408440U (zh) 一种新型改进型锅具
CN108903624A (zh) 一种三剑合璧多功能设备
CN219125961U (zh) 电锅
CN218484307U (zh) 一种新型节能电磁炉加热平底锅
CN215502538U (zh) 一种照烧及蒸煮烹饪机
CN215383342U (zh) 一种食物处理装置
CN211533880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烘烤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1432330U (zh) 烹饪锅具以及烹调器
CN2151910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发热盘结构
CN212261149U (zh) 一种分体式涮烤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