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3109U - 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 Google Patents

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3109U
CN214593109U CN202120674060.7U CN202120674060U CN214593109U CN 214593109 U CN214593109 U CN 214593109U CN 202120674060 U CN202120674060 U CN 202120674060U CN 214593109 U CN214593109 U CN 214593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water
cistern
drainage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40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
郭彦彤
李佳成
王天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40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3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3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3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属于绿化带建设的领域,其包括斜坡,斜坡两侧设置有路缘石,路缘石上贯穿开设有孔涵,斜坡上间隔设置有蓄水池,蓄水池顶端伸出斜坡表面,相邻蓄水池之间的斜坡上种植有植被层,蓄水池靠近相邻上方蓄水池的一侧壁开设有透水孔,透水孔的外侧壁铺设有透水土工布,蓄水池上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装配有进水管,水泵的输出端装配有输水管,进水管伸入进蓄水池底部,输水管铺设至植被层表面中央并在末端装配有喷头。本申请能够使斜坡段各处的土壤水分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斜坡绿化带的蓄水能力。

Description

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绿化带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往往会在道路之间建设有绿化带,绿化带不仅能够美化道路沿途景观,而且具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的功能,因此道路的绿化带尤为重要。
绿化带一般建设在道路的土基上,因此,当绿化带两侧道路的雨水流入绿化带中时,绿化带内的土壤能够吸纳雨水,对道路上的降雨起到蓄排水的作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在一些带有斜坡的道路中,由于重力作用,绿化带内的水分容易顺着斜坡流往低处,致使斜坡绿化带内特别是斜坡高处的土壤难以保持水分,而斜坡低处的绿化带则容易形成水洼,不利于绿化带植物的生长,且对雨水的收蓄利用率低下,因此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背景技术提及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能够使斜坡段各处的土壤水分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斜坡绿化带的蓄水能力。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包括斜坡,所述斜坡两侧设置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上贯穿开设有孔涵,所述斜坡上间隔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顶端伸出所述斜坡表面,相邻所述蓄水池之间的所述斜坡上种植有植被层,所述蓄水池靠近相邻上方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壁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的外侧壁铺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蓄水池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装配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装配有输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进所述蓄水池底部,所述输水管铺设至植被层表面中央并在末端装配有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上的雨水通过绿化带路缘石的孔涵流入绿化带内,绿化带上间隔分布的蓄水池能够将土壤的水分进行截留,使得水分不易沿着斜坡朝向低洼处流走,从而使斜坡上相邻蓄水池之间的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渗入植被层的多余雨水在透水土工布上进行过滤后,从透水孔流入蓄水池中,使绿化带具备良好的蓄排水功能,蓄水池中收集到的水分能够被水泵抽送重新浇灌绿化带上的植被层,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雨水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靠近所述透水孔一侧朝外依次埋设有细砂层和粗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透水土工布与斜坡土壤之间被细砂层和粗石层隔开,多余的雨水从植被层下渗后,沿着斜坡的倾斜方向往蓄水池的透水孔流向时,能够依次流经粗石层和细砂层,从而使得水分中的土壤细粒杂质被逐层过滤,加快了透水孔外侧的水分流动性,进而加快了绿化带对水分的收蓄,减少了排水不及时造成绿化带出现水洼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透水土工布延伸铺设至上方相邻所述蓄水池的侧端,所述透水土工布位于所述植被层之下、且位于所述细砂层和粗石层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透水土工布稳定地埋设在斜坡土壤中,不易在蓄水池侧壁滑移,此外,能够使斜坡的植被层与粗石层、细砂层分隔开,使水分不易冲散各层分布,使水分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过滤并收蓄。
优选的,所述斜坡内铺设有防渗膜,所述防渗膜连接相邻的蓄水池底部之间,且所述防渗膜两端向上延伸铺设至所述蓄水池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土壤中的水分持续下渗至斜坡底部,从而提高斜坡绿化带的蓄水能力。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盖设有疏水井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植被层表面下渗不及时的雨水能够从疏水井盖流入蓄水池中,加快了绿化带的排水速率,此外,工人能够打开疏水井盖对蓄水池中沉积的杂质进行清理,维持蓄水池的正常蓄水运作。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顶部边缘两侧设置有过滤栅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植被层上夹带的枯枝落叶能够被过滤栅栏所截留,减少了疏水井盖堵塞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路缘石的孔涵与所述蓄水池两端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上的雨水从孔涵流入后,能够通过疏水井盖流进蓄水池中,减少了绿化带水分下渗不及时而浸水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疏水井盖与所述路缘石之间留有排水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孔涵流出的雨水能够直接从蓄水池开口跌入而被收集,从而加快了对道路排水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有蓄水池,使斜坡绿化带中土壤的水分被截留在相邻蓄水池之间,从而减少水分沿斜坡集中流向低洼处的情况,提高了斜坡绿化带水土保持性和水分的分布均匀程度,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能够收集至蓄水池中,具有良好的蓄排水功能,并且能够通过水泵抽送至植被层进行浇灌以重复利用,改善了斜坡绿化带储水困难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对雨水的利用率;
2.通过在蓄水池外侧埋设细砂层和粗石层,使土壤中的水分沿着斜坡依次流经粗石层和细砂层,提高了水分的导向流动性,结合透水土工布使得流入蓄水池中的水分更加干净且不易堵塞;
3.通过在相邻蓄水池的底部之间铺设防渗膜,使相邻蓄水池之间的土壤形成为封闭的蓄水载体,改善了水分持续下渗而导致蓄水困难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斜坡;11、植被层;12、透水土工布;13、粗石层;14、细砂层;15、防渗膜;2、路缘石;21、孔涵;3、蓄水池;31、透水孔;32、疏水井盖;321、排水空隙;33、过滤栅栏;4、水泵;41、进水管;42、输水管;421、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参照图1、图2,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包括有斜坡1,斜坡1靠近道路的两侧设置有路缘石2,此外,在斜坡1上沿着其倾斜方向每隔五米设置一个蓄水池3,蓄水池3的两端与路缘石2相连接,多个间隔分布的蓄水池3将斜坡1分隔成一个个绿化带区域,每个绿化带区域上均种植有植被层11,蓄水池3的顶部伸出至植被层11的表面,使蓄水池3在斜坡1上起到拦截水分的作用,减少水分顺着斜坡1流向低洼处的情况,提高对斜坡1绿化带的雨水存蓄能力。
此外,如图1所示,在蓄水池3靠近相邻上方蓄水池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1,透水孔31位于植被层11的下方,雨水从植被层11渗入斜坡1土壤后,多余的水分会从透水孔31流入蓄水池3中,使蓄水池3收集到的水能够重复利用。具体地,在斜坡1上安装有水泵4,水泵4的输入端装配有进水管41,进水管41伸入至蓄水池3的底部,而水泵4的输出端则装配有输水管42,输水管42朝向相邻上方的绿化带区域延伸铺设,并延伸至植被层11的表面中央位置处,在输水管42的末端上装配有喷头421,当植被层11中的绿化植物需要浇灌时,工人启动水泵4将蓄水池3中的水分抽送至斜坡1绿化带的植被层11上,从而使绿化带具备良好的蓄排水效果,大大减少了雨水资源的浪费。
为减少斜坡1土壤杂质进入透水孔31,造成蓄水池3透水孔31堵塞,如图1所示,在植被层11的下方铺设有透水土工布12,透水土工布12的两端连接相邻的蓄水池3侧壁,并且透水土工布12靠近透水孔31的一边向下延伸,使透水土工布12铺盖在透水孔31的外侧壁上,当雨水从植被层11向下渗入时,透水土工布12能够将植被层11的土壤杂质颗粒进行拦截,使进入蓄水池3的雨水更加干净。
为使雨水从透水孔31流入蓄水池3中更加顺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蓄水池3开设透水孔31的一侧壁外侧的斜坡1土壤中朝外依次埋设有细砂层14和粗石层13,当斜坡1土壤的水分沿着斜坡1的倾斜方向朝透水孔31流动时,水分带有的土壤杂质颗粒依次经过粗石层13和细沙层而被拦截过滤,从而使雨水的流动更加通畅,植被层11上的雨水能够排放及时,减少植被层11表面的雨水滞留而出现水洼的情况。
为缓解绿化带两侧道路的排水情况,如图1、图2所示,在路缘石2对应蓄水池3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孔涵21,同时,蓄水池3的顶部开设有开口,道路上的雨水流经路缘石2时,能够从孔涵21流入绿化带的蓄水池3中,从而增加蓄水池3的存蓄水量,提高绿化带的蓄水效果。
此外,如图2所示,在蓄水池3的顶部开口上盖设有疏水井盖32,减少蓄水池3中收集到的水分受到的蒸发,在本实施例中,疏水井盖32盖设在蓄水池3顶部开口的中部,使疏水井盖32与路缘石2之间留有排水空隙321,从而使得绿化带道路两侧的水从孔涵21流入时,能够更加迅速地流入蓄水池3中,提高排水效率。
与此同时,植被层11表面下渗不及时的雨水能够通过蓄水池3顶部开口进入蓄水池3中,从而使绿化带的排水更加及时,而由于植被层11上可能存在枯枝落叶,容易被雨水冲刷带走而堵塞疏水井盖32,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蓄水池3顶部的两侧边缘处安装有过滤栅栏33,过滤栅栏33与路缘石2相连接,使得雨水在植被层11表面向蓄水池3流动时,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能够被过滤栅栏33所拦截过滤。
如图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蓄水池3底部之间的斜坡1土壤还铺设有防渗膜15,防渗膜15的边缘紧贴蓄水池3的侧壁朝向上延伸铺设,使防渗膜15将相邻蓄水池3底部以下的斜坡1土壤进行封闭覆盖,使得雨水不易下渗至斜坡1底部而造成水分流失,从而进一步提高斜坡1绿化带的蓄水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的实施原理为:
斜坡1上间隔分布的多个蓄水池3不仅能够将斜坡1水分进行分段拦截,使斜坡1水分分布均匀,不易沿着斜坡1倾斜方向流动集中到低洼处,提高道路斜坡1段绿化带的水土保持性,此外,蓄水池3具有收集斜坡1水分的功能,雨水从植被层11向下渗入斜坡1土壤后,经过透水土工布12后再流入透水孔31中,减少了透水孔31堵塞的情况,而水分在沿斜坡1方向流动时,能够依次流经粗石层13和细砂层14,从而进一步减轻土壤堵塞水分流动的情况,加快对雨水的收集效率,同时,蓄水池3底部的防渗膜15能够提高绿化带的蓄水能力,使雨水不易持续肆流下渗,使雨水能够更好地收集至蓄水池3中。
绿化带两侧道路上的雨水则能够通过路缘石2上的孔涵21进入蓄水池3中,此外,植被层11表面下渗不及时的雨水同样也能够从蓄水池3的顶部开口流入以被收集,从而使绿化带具备更好的蓄排水效果。
蓄水池3中收集到的雨水能够通过水泵4,输送至植被层11表面进行浇灌绿化植物,使得绿化带收集的雨水能够进行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浇灌用水,提高了对雨水的利用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包括斜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1)两侧设置有路缘石(2),所述路缘石(2)上贯穿开设有孔涵(21),所述斜坡(1)上间隔设置有蓄水池(3),所述蓄水池(3)顶端伸出所述斜坡(1)表面,相邻所述蓄水池(3)之间的所述斜坡(1)上种植有植被层(11),所述蓄水池(3)靠近相邻上方所述蓄水池(3)的一侧壁开设有透水孔(31),所述透水孔(31)的外侧壁铺设有透水土工布(12),所述蓄水池(3)上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输入端装配有进水管(41),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装配有输水管(42),所述进水管(41)伸入进所述蓄水池(3)底部,所述输水管(42)铺设至植被层(11)表面中央并在末端装配有喷头(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3)靠近所述透水孔(31)一侧朝外依次埋设有细砂层(14)和粗石层(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土工布(12)延伸铺设至上方相邻所述蓄水池(3)的侧端,所述透水土工布(12)位于所述植被层(11)之下、且位于所述细砂层(14)和粗石层(13)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1)内铺设有防渗膜(15),所述防渗膜(15)连接相邻的蓄水池(3)底部之间,且所述防渗膜(15)两端向上延伸铺设至所述蓄水池(3)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3)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盖设有疏水井盖(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3)顶部边缘两侧设置有过滤栅栏(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2)的孔涵(21)与所述蓄水池(3)两端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井盖(32)与所述路缘石(2)之间留有排水空隙(321)。
CN202120674060.7U 2021-04-01 2021-04-01 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Active CN214593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060.7U CN214593109U (zh) 2021-04-01 2021-04-01 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060.7U CN214593109U (zh) 2021-04-01 2021-04-01 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3109U true CN214593109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4060.7U Active CN214593109U (zh) 2021-04-01 2021-04-01 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3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2724B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3643612A (zh) 浅草沟及浅草沟的制造方法
CN209260733U (zh) 一种公路土质边坡绿化排水挡墙
CN106365320A (zh) 一种南方缓坡地稻田排水循环利用与氮磷梯级渗滤拦截去除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8330769A (zh) 一种给排水综合利用系统
CN211368282U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
CN2095849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
CN110952578A (zh) 一种应对水土流失的护坡结构
CN208650210U (zh) 一种坡地植草沟
CN109183532A (zh) 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206337082U (zh) 缓坡地稻田排水循环利用与氮磷梯级渗滤拦截去除系统
CN209194665U (zh) 小区雨水管道排放系统
CN214593109U (zh) 斜坡段道路蓄排水生态绿化带
CN109944294A (zh) 一种西南丘陵地区坡地路带沟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
CN216787384U (zh)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循环再利用的雨水花园
CN214784489U (zh) 一种利于排水的植草沟
CN215482073U (zh)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道路
CN213014554U (zh) 一种山地公园雨洪管理蓄排水系统
CN208987463U (zh) 园林绿化的节能排水系统
CN211745563U (zh) 一种用于马路两边迂回形下陷式环保绿化带
CN210916859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216918931U (zh) 一种景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111235987A (zh) 一种城市主干道路横断面优化系统及雨水处理方法
CN210406488U (zh) 一种绿化带
CN219825502U (zh) 一种园林景观给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