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9704U -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9704U
CN214589704U CN202023351924.6U CN202023351924U CN214589704U CN 214589704 U CN214589704 U CN 214589704U CN 202023351924 U CN202023351924 U CN 202023351924U CN 214589704 U CN214589704 U CN 214589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 body
fixing
energy stora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19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通
周凌
殷明福
敖长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echuang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echuang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echuang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echuang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519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9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9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9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体结构,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并降低强弱电模块之间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包括内部分成左框架和右框架的柜体、分别置于右框架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架体及分别置于左框架上的第五、第六和第七架体;第一架体用于放置PCS模块;第二架体用于卡设交流断路器;第三架体用于固定主开关;第四架体用于固定电表;第五架体用于固定直流断路器;第六架体用于固定主控模块;第七架体用于固定配电开关模块,第六架体的下方用于固定不间断电源。本实用新型以将弱电部分与强电部分实现左右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强电影响弱电部分的传输,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利用各框架,可以快速地实现固定。

Description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储能技术中的配电仓涉及多个机柜,如PCS柜、配电柜以及监控柜,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现场处理或维修都比较困难,故需要一种可以合理的箱体结构,从而可以集中放置PCS柜、配电柜以及监控柜等电气模块,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可以降低强弱电模块之间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能集装箱体结构,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并降低强弱电模块之间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包括柜体、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架体、竖直设置的第二架体、竖直设置的第三架体、竖直设置的第四架体、竖直设置的第五架体、水平设置的第六架体以及竖直设置的第七架体;所述柜体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内部分成左框架和右框架;若干个所述第一架体从上往下依次分布于所述右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架体用于放置PCS模块;所述第二架体置于最下层的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并列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设交流断路器;所述第三架体置于所述第二架体的下端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三架体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三架体用于固定主开关;所述第四架体置于所述第三架体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四架体用于固定电表;所述第五架体置于所述左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五架体用于固定直流断路器;所述第六架体置于所述第五架体的下方,所述第六架体用于固定主控模块;所述第七架体置于所述第六架体的下方,所述第七架体上从上往下设有多个固定排,所述固定排用于固定配电开关模块,所述第七架体的下方用于固定不间断电源;其中,所述交流断路器通过所述主开关与市电连接,所述交流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CS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CS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与配电开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表连接于所述主开关与所述市电之间,所述主控模块的采集端连接于所述开关与所述交流断路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左框架和右框架,配合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三架体、第四架体、第五架体、第六架体以及第七架体,可以将弱电部分与强电部分实现左右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强电影响弱电部分的传输,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利用各框架的结构,可以快速地将各模块实现固定,利用PCS模块可以实现交直流转换,同时利用配电开关模块可以将市电向各设备实现配电,并配合不间断电源,可以在市电断电时,可以由不间断电源向配电模块的提供电能,以确保各模块可以实现持续工作,提高了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右框架的右侧与所述柜体之间设置有镂空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柜体的右侧设有第一散热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柜体第一开口的前端设有左开门和右开门,所述左开门的左侧与所述柜体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右开门的右侧与所述柜体的右侧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开门和所述右开门朝向所述柜体的一面分别设置有挡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开门和所述右开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适配的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开门上设有指示灯、监控平板、急停按钮或操作键盘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柜体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柜体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与所述柜体内部连通的第二散热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框架位于所述第六架体和所述第七架体的前方设置有封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的组装电气模块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合上左开门和右开门后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柜体100、左框架110、右框架120、左开门130、右开门140、挡部150、散热板160;第一架体200、第二架体300、第三架体400、第四架体500、第五架体600、第六架体700、第七架体800、固定排810、PCS模块910、交流断路器920、主开关930、电表940、直流断路器950、主控模块960、配电开关模块970、不间断电源98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包括柜体100、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架体200、竖直设置的第二架体300、竖直设置的第三架体400、竖直设置的第四架体500、竖直设置的第五架体600、水平设置的第六架体700以及竖直设置的第七架体800;柜体100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内部分成左框架110和右框架120;若干个第一架体200从上往下依次分布于右框架120的上端,第一架体200用于放置PCS模块910;第二架体300置于最下层的第一架体200的下端并固定于右框架120上,第二架体300上开设有若干个并列的卡槽,卡槽用于卡设交流断路器920;第三架体400置于第二架体300的下端并固定于右框架120上,第三架体400开设有一通孔,第三架体400用于固定主开关930;第四架体500置于第三架体400的下方并固定于右框架120上,第四架体500用于固定电表940;第五架体600置于左框架110的上端,第五架体600用于固定直流断路器950;第六架体700置于第五架体600的下方,第六架体700用于固定主控模块960;第七架体800置于第六架体700的下方,第七架体800上从上往下设有多个固定排810,固定排810用于固定配电开关模块970,第七架体800的下方用于固定不间断电源980;其中,交流断路器920通过主开关930与市电连接,交流断路器920的输出端与PCS模块910的输入端连接,PCS模块910的输出端与直流断路器950的输入端连接,不间断电源980的输出端与配电开口模块电性连接,电表940连接于主开关930与市电之间,主控模块960的采集端连接于开关与交流断路器920之间。
具体地,PCS模块910用于交直流转换,主控模块960用于采集电路的电流状态以及用电量,配电开关集成有常规的开关器件,以控制外部设备的电能状态,不间断电源980可以在外部市电断电情况,以向配电开关模块970提供临时电源,提高了可靠性。其中,每一个PCS模块910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一个交流断路器920连接,每一个PCS模块910的输出端与对应的一个直流断路器950连接。
利用左框架110和右框架120,配合第一架体200、第二架体300、第三架体400、第四架体500、第五架体600、第六架体700以及第七架体800,可以将弱电部分与强电部分实现左右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强电影响弱电部分的传输,其中,PCS模块910、交流断路器920部分属于强电模块,直流断路器950、主控模块960、配电开关模块970以及不间断电源980部分属于弱电部分,实现左右分离可以提高可靠性,按照这样的分布,可以合理的分布线束,避免线束长距离的连接,方便接线,同时利用各框架的结构,可以快速地将各模块实现固定,利用PCS模块910可以实现交直流转换,同时利用配电开关模块970可以将市电向各设备实现配电,并配合不间断电源980,可以在市电断电时,可以由不间断电源980向配电模块的提供电能,以确保各模块可以实现持续工作,提高了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右框架120的右侧与柜体100之间设置有镂空槽。设置镂空槽,便于右框架120上各电气模块之间的走线,提高了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00的右侧设有第一散热孔。由于PCS模块910工作时温度较高,设置第一散热孔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效率,以确保PCS模块910可以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00第一开口的前端设有左开门130和右开门140,左开门130的左侧与柜体100的左侧转动连接,右开门140的右侧与柜体100的右侧转动连接。设置左开门130和右开门140,可以便于打开,可以避免采用大开门而占有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开门130和右开门140朝向柜体100的一面分别设置有挡部150。设置挡部150,可以与柜体100内部的电气模块隔离,避免关开门的过程中,会对电气模块造成碰撞,其中,左开门130和右开门140关闭时,挡部150分别置于左开门130和右开门140与柜体100之间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开门130和右开门14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适配的锁体。设置锁体,可以便于锁紧,防止不相干人员轻易打开门。提高了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开门130上设有指示灯、监控平板、急停按钮或操作键盘中的至少一种。增加指示灯或监控平板,可以对内部的电气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利用急停按钮可以实现快速的断电,采用操作键盘可以对主控模块960的工作程序进行设置,其中,指示灯、监控平板、急停按钮或操作键盘与内部电气模块的连接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手段,此次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00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且柜体100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板160,散热板160上设有与柜体100内部连通的第二散热孔。配合底部的第二开口以及第二散热孔,可以提高整个柜体100的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框架110位于第六架体700和第七架体800的前方设置有封板。设置封板,可以对配电开关模块970的结构进行遮挡,可以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同时避免对配电开关模块970出现碰撞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利用左框架110和右框架120,配合第一架体200、第二架体300、第三架体400、第四架体500、第五架体600、第六架体700以及第七架体800,可以将弱电部分与强电部分实现左右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强电影响弱电部分的传输,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利用各框架的结构,可以快速地将各模块实现固定,利用PCS模块910可以实现交直流转换,同时利用配电开关模块970可以将市电向各设备实现配电,并配合不间断电源980,可以在市电断电时,可以由不间断电源980向配电模块的提供电能,以确保各模块可以实现持续工作,提高了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内部分成左框架和右框架;
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架体,从上往下依次分布于所述右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架体用于放置PCS模块;
竖直设置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置于最下层的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并列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设交流断路器;
竖直设置的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置于所述第二架体的下端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三架体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三架体用于固定主开关;
竖直设置的第四架体,所述第四架体置于所述第三架体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四架体用于固定电表;
竖直设置的第五架体,所述第五架体置于所述左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五架体用于固定直流断路器;
水平设置的第六架体,所述第六架体置于所述第五架体的下方,所述第六架体用于固定主控模块;
竖直设置的第七架体,所述第七架体置于所述第六架体的下方,所述第七架体上从上往下设有多个固定排,所述固定排用于固定配电开关模块,所述第七架体的下方用于固定不间断电源;
其中,所述交流断路器通过所述主开关与市电连接,所述交流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CS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CS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与配电开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表连接于所述主开关与所述市电之间,所述主控模块的采集端连接于所述开关与所述交流断路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框架的右侧与所述柜体之间设置有镂空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右侧设有第一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第一开口的前端设有左开门和右开门,所述左开门的左侧与所述柜体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右开门的右侧与所述柜体的右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开门和所述右开门朝向所述柜体的一面分别设置有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开门和所述右开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适配的锁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开门上设有指示灯、监控平板、急停按钮或操作键盘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柜体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与所述柜体内部连通的第二散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位于所述第六架体和所述第七架体的前方设置有封板。
CN202023351924.6U 2020-12-31 2020-12-31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Active CN214589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1924.6U CN214589704U (zh) 2020-12-31 2020-12-31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1924.6U CN214589704U (zh) 2020-12-31 2020-12-31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9704U true CN214589704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45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1924.6U Active CN214589704U (zh) 2020-12-31 2020-12-31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9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3630U (zh) 一种变流器dc/ac功率模块
CN208352381U (zh) 智能储能电池包及电池柜
CN215186003U (zh) 一种新型集散式智能储能系统
CN214589704U (zh)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CN204390934U (zh) 智能开关模块
CN204333998U (zh) 通信机柜
CN203674753U (zh) 一体化智能电源柜
CN218299907U (zh) 一种储能电池簇
CN204230663U (zh) 通信机柜
CN114759471A (zh) 一种户外柜储能系统
CN210693523U (zh) 一种组件化的充电设备
CN208508335U (zh) 一种光伏供电管理柜
CN220822286U (zh) 一种储能控制汇流柜
CN110783827A (zh) 组合式供配电系统
CN220306962U (zh) 储能合体汇流柜及电池储能系统
CN206471727U (zh) 一种改进型低压开关设备
CN214506281U (zh) 一种具有故障警示的直流屏电源柜
CN220822285U (zh) 一种户外控制汇流柜
CN220673126U (zh) 一种配电柜
CN219658782U (zh) 一种集中控制型储能结构
CN214849806U (zh) 一种双仓交流配电箱
CN217406008U (zh) 储能集装箱配电汇流柜及储能集装箱
CN214480303U (zh) 一种变流器集成系统
CN220510475U (zh) 一种直流功率分配控制柜
CN219611406U (zh) 补电装置及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