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爆炸示意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极柱组件和防爆阀。
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防爆阀。
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防爆阀。
图4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防爆阀。
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防爆阀。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防爆阀。
图7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极柱组件。
图8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在图8中的P1P2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在图8中的Q1Q2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和极柱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和极柱组件在图11中的P1P2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2、电池盒;3、横梁;100、电芯;110、电芯本体;120、极耳;200、壳体;201、减薄部分;210、第一侧壁;220、第二侧壁;230、第三侧壁;300、防爆阀;310、沟槽结构;311、子沟槽;400、极柱组件;A、对称轴线;B、容置腔;C、极柱凹槽;D、安装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以及基于该电池的电池模组。参见图1,电池可以包括壳体200和电芯100,壳体200设置有容置腔B,电芯100容置于容置腔B内。壳体200上可以设置有防爆阀(图1中未示出)。如此,当壳体200内的压力太大时,壳体200可以通过防爆阀定向释放壳体200内的气体,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参见图1,壳体2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210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220;沿环绕容置腔B的方向,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20间隔设置且连接。换言之,容置腔B位于两个第一侧壁210之间,且位于两个第二侧壁220之间;相邻的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20之间连接。
可选地,参见图1,壳体200还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侧壁230,容置腔B位于两个第三侧壁230之间;第三侧壁230可以与两个第一侧壁210、两个第二侧壁220连接。如此,参见图1和图2,壳体整体上呈现为六面体结构,两个第一侧壁210、两个第二侧壁220和两个第三侧壁230共同围绕出容置腔B。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220和第三侧壁23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一侧壁210;沿环绕容置腔B的方向,第二侧壁220和第三侧壁230间隔设置且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壳体200在整体上呈现为六面体结构,指的是六个侧壁所在的平面所限定的整体空间呈六面体结构,壳体200在局部可以具有倒角、凹槽、缺口、凸起、凸缘等微结构。
可选地,参见1和图2,第一侧壁210所在平面、第二侧壁220所在平面和第三侧壁230所在平面可以相互垂直,如此,壳体200在整体上可以呈长方体结构。这样,在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可以更方便的相互堆叠。
可选地,相邻两个侧壁之间可以设置倒角,以便使得壳体200更为平滑。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侧壁的外侧面之间,通过平滑曲面过渡连接。
可选地,部分相互连接的侧壁,可以为一体式结构。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两个第一侧壁210、一个第二侧壁220和两个第三侧壁23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可以定义为底壳。另一个第二侧壁220可以作为顶盖。如此,底壳可以形成有容置电芯100的容置腔B,当电芯100容置于容置腔B后,顶盖可以覆盖底壳的开放端,并与底盖连接。可选地,顶盖与底壳之间可以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螺纹连接等,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例如焊接、粘接等。
参见图14,本公开提供的电池模组可以包括至少一组电池,每组电池可以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电池1。其中,在同一组电池中,相邻两个电池1之间的第二侧壁可以依次相向设置。换言之,同一组电池中,各个电池可以沿第二侧壁220的法线方向依次排列。电池模组可以设置有汇流电路,汇流电路可以将各个电池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220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一侧壁210的面积和第三侧壁230的面积。这样,同一组电池中,相邻两个电池的最大面依次相邻,这样利于提高电池模组中电池的排列密度,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在本公开中,可以将第一侧壁210的法线方向定义为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可以将第二侧壁220的法线方向定义为壳体200的宽度方向,将第三侧壁230的法线方向定义为壳体200的高度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200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壳体200在高度方向的尺寸和壳体200在长度方向的尺寸依次增大。相应的,第一侧壁210的面积、第三侧壁230的面积、第二侧壁220的面积可以依次增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4,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用于容置和固定各个电池的电池盒2。在电池模组中,电池的第三侧壁230所在平面,可以基本平行于电池盒2的底面所在平面;电池的第二侧壁220所在平面,可以基本垂直于电池盒2的底面所在平面。如此,利于电池模组中电池的排布和电连接。
电芯100包括电芯本体110和从电芯本体110伸出的至少两个极耳120;这些极耳120至少可以包括一个正极极耳和一个负极极耳。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极耳120的数量为两个,包括一个正极极耳和一个负极极耳。
在本公开中,电芯本体110可以为叠片式电芯本体110,也可以为卷绕式电芯本体110,亦或可以为其他结构的电芯本体110。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芯本体110为叠片式电芯本体110,电芯本体110具有相互层叠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设置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膜片,从而使得多对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堆叠形成叠片式电芯本体110。再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芯本体110可以为卷绕式电芯本体110,即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设置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膜片进行卷绕,得到卷绕式电芯本体1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本体110包括两个以上的正极极片,正极极耳包括两个以上的正极子极耳,正极子极耳分别从与其对应的正极极片上延伸而出。正极子极耳的宽度小于正极极片的宽度,多个正极子极耳相堆叠从而形成正极极耳。正极子极耳可以为具有良好导热导电特性的金属箔,例如可以为铝箔、铜箔等。相应地,电芯本体110包括两个以上的负极极片,负极极耳包括两个以上的负极子极耳,负极子极耳分别从与其对应的负极极片上延伸而出。负极子极耳的宽度小于负极极片的宽度,多个负极子极耳相堆叠从而形成负极极耳。负极子极耳可以为具有良好导热导电特性的金属箔,例如可以为铝箔、铜箔等。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电芯100包括两个极耳120,两个极耳120分别沿电芯本体110的两端向远离电芯本体110的方向延伸。在本公开中,可以将极耳120的伸出方向定义为电芯本体110的长度方向,将极耳120伸出的位置定义为电芯本体110的端部,将极耳120伸出的方向的垂直方向定义为电芯本体110的侧面方向。
可选地,参见图3、图4和图6,电池还可以包括与极耳电连接的极柱组件4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极柱组件400的数量为两个且与两个极性不同的极耳120对应连接。示例性地,两个极柱组件400分别为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极耳120也为两个,两个极耳120分别为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柱组件和正极极耳相连接,负极柱组件和负极极耳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极柱组件400与壳体200之间绝缘设置,例如,二者之间可以采用绝缘件进行绝缘,或者,可以采用绝缘涂层进行绝缘,此处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极柱组件400可以设置在壳体200的外侧,以便电池模组通过极柱组件400实现各个电池的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极柱组件400可以靠近电芯本体110的端部设置,且与极耳120连接。这样,不仅极柱组件400与极耳120之间连接方便,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电池的空间。极耳120与极柱组件400可以直接连接,例如极耳120与极柱组件400可以直接焊接,也可以通过导电结构进行连接,例如通过金属片转接。
在本公开中,两个极柱组件400可以设置在同一侧壁(参见图3)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侧壁(参见图4)上。换言之,任意一个极柱组件400设于第一侧壁210、第二侧壁220或者第三侧壁230上。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极柱组件400可以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例如两个极柱组件40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三侧壁220上,或者设置在两个第一侧壁210上。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极柱组件400可以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例如两个极柱组件400均设置在一个第二侧壁220上。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200的侧壁可以全部为平板状,极柱组件400可以设置在侧壁的外侧面且突出于壳体200。
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200的第二侧壁220为平板状侧壁,两个极柱组件40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侧壁220上。
再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壳体200的第二侧壁220为平板状侧壁,两个极柱组件400设置在同一个第二侧壁220上。
再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200的第三侧壁230为平板状侧壁,两个极柱组件400分别设置在同一个第三侧壁230上。
再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壳体200的第一侧壁210为平板状侧壁,两个极柱组件40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壁210上。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可以根据电池模组中电路连接的需要,通过翻转来改变电池的姿态,进而改变电池之间的串并联状态,例如将两个电池之间的串联状态改变为两个电池之间的并联状态,或者将两个电池之间的并联状态改变为两个电池之间的串联状态。为此,参见图2,电池可以具有一对称轴线A;电池沿该对称轴线A旋转后,电池的整体形状所占用的空间不变。可选地,对称轴线A穿过第一侧壁210的几何中心且垂直于第二侧壁220,或者穿过第二侧壁220的几何中心且垂直于第二侧壁220,或者穿过第三侧壁230的几何中心且垂直于第三侧壁230。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称轴线A穿过第二侧壁220的几何中心且垂直于第二侧壁220。如此,电池可以沿环绕电池的宽度方向旋转180°而不改变其整体外形所占用的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图4和图6,两个极柱组件400的中心,关于对称轴线A旋转对称。更进一步地,两个极柱组件400关于对称轴线A旋转对称,旋转角度为180°。这样,当沿对称轴线A旋转电池时,旋转后的电池的两个极柱组件400所处的位置不变。这样,可以方便地调整电池模组中相邻两个电池之间的串并联关系。
在本公开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壳体设置有用于容置极柱组件400的极柱凹槽C;参见图6,极柱组件400至少部分容置于极柱凹槽C中。换言之,壳体200的部分侧壁可以在局部区域凹陷以形成极柱凹槽C,该极柱凹槽C可以容置极柱组件400,以减小极柱组件400突出于壳体的尺寸或者使得极柱组件400不突出于壳体。这样可以使得多个电池在电池盒2中紧密排列,避免两个电池之间因避让极柱组件400而产生间隙或者减小该间隙,提高电池盒2中电池的数量,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可选地,参见图8~图10,第一侧壁210可以局部凹陷以形成极柱凹槽C。电芯100的极耳120向第一侧壁210方向延伸,并与位于极柱凹槽C中的极柱组件400电连接。进一步地,极柱凹槽C具有朝向壳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朝向壳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二侧面和朝向壳体的高度方向的第三侧面。其中,极柱组件400可以设置于第一侧面或者第二侧面。如此设置,可以利于极柱组件400的装配,并使得极柱组件400和极耳120共用壳体200靠近第一侧壁210的端部的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8、图9、图11和图12,第一侧面可以作为安装侧面D,以安装和固定极柱组件400。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5和图8,极柱凹槽C可以延伸至第二侧壁220,使得极柱凹槽C同样开口于第二侧壁220的表面。换言之,与极柱凹槽C相邻的第二侧壁220,也可以局部凹陷。这样,极柱凹槽C开口于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20,利于极柱组件400的装配。进一步地,参见图6,极柱组件400完全位于两个第二侧壁220的外侧面之间。如此,极柱组件400不凸出于壳体200;在电池模组中,相邻两个电池的第二侧壁220可以相互紧邻,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和图6,极柱凹槽C可以延伸至第三侧壁230,使得极柱凹槽C同样开口于第三侧壁230的表面。换言之,与极柱凹槽C相邻的第三侧壁230,也可以局部凹陷。这样,极柱凹槽C开口于第一侧壁210和第三侧壁230,利于极柱组件400的装配。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和图6,极柱凹槽C可以延伸至第二侧壁220和第三侧壁230,使得极柱凹槽C同时开口于第一侧壁210、第二侧壁220和第三侧壁230。这样,极柱凹槽C位于壳体的顶角处,这利于极柱组件400的设置以及利于相邻电池之间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和图9,极柱凹槽C具有朝向壳体200的宽度方向的安装侧面D,该安装侧面D的法线方向可以平行于壳体200的宽度方向,也可以与壳体200的宽度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夹角,例如呈0~20°的夹角。其中,极柱组件400可以固定于该安装侧面D上。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两个极柱凹槽C的中心,关于对称轴线A旋转对称。进一步地,两个极柱凹槽C,关于对称轴线A旋转对称。
在本公开中,参见图7,壳体200上可以设置有防爆阀300。壳体200内的压力太大时,壳体200可以通过防爆阀300定向释放气体,进而减小壳体200内的压力,避免电池爆炸。防爆阀3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防爆阀30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防爆阀300可以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制。
参见图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爆阀3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可以为两个,多个防爆阀300可以分别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例如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壁210上。这样,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防爆阀300,提高防爆阀300的排气效果,避免壳体200内气体不能及时排出。
可选地,参见图14,在本公开提供的电池模组中,电池模组可以包括电池盒2以及容置于电池盒2中的多个电池1,多个电池1之间可以相互电连接。电池盒2可以设置有导流孔;当电池容置于电池盒2中时,电池的防爆阀300可以正对导流孔设置。如此,当电池通过防爆阀300释放内部的气体时,防爆阀300可以将气体定向地喷射向导流孔中,避免了无序喷放气体而导致的安全隐患。更进一步地,电池盒2还可以设置有与导流孔连通的导流通道,以便将电池喷射的气体导出,避免气体在电池盒2内累积而产生危险。可以理解的是,导流孔可以设置于电池盒2的侧壁上。当电池盒2内设置有横梁3时,导流孔和导流通道也可以设置于横梁3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3,壳体200设置有多个防爆阀300;各个防爆阀300的位置关于对称轴线A旋转对称。进一步地,对称轴线A穿过第二侧壁220的几何中心且垂直于第二侧壁220。如此,电池盒2可以根据电池上各个防爆阀300的位置设置与之对应的各个导流孔;如果电池沿对称轴线A翻转180°,则各个防爆阀300的位置分布依然不会发生改变,各个防爆阀300依然可以与各个导流孔对应设置。这样,当需要通过改变电池模组内的电池之间的电连接关系来组装不同的电池模组时,可以直接改变电池的姿态而不会产生防爆阀与导流孔不对准的问题;这使得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可以更灵活的适用于不同的电池模组,提高电池的通用性。
可选地,参见图11,壳体具有减薄部分201;该减薄部分201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厚度,低于壳体200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如此,该减薄部分201的耐压能力小于壳体200的其他部分。如此,该壳体200的减薄部分201可以作为本公开的防爆阀300。当壳体200内气体累积而压力增大时,该减薄部分201将先于壳体200的其他部分爆破而泄压,进而实现对气体的定向释放。如此,可以无需在壳体200外额外设置阀门或者防爆片等组件,仅需对壳体200的部分区域进行减薄就可以达成防爆功能,可以节省电池的制备工序并降低物料消耗,降低电池的成本。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1,减薄部分201可以设置有沟槽结构310,壳体200在沟槽结构310处的厚度可以小于壳体200在其他位置的厚度。如此,当壳体200内的压力过大时,壳体200将在该沟槽处爆破并定向释放气体。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200释放气体时,开裂的位置可以仅局限于沟槽结构310所在位置,也可以从沟槽结构310所在位置向周围延伸,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定。示例性地,第一侧壁210具有减薄部分201;减薄部分201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厚度,低于第一侧壁210的其他部分的厚度;第一侧壁210的减薄部分201作为本公开的防爆阀300。
进一步可选地,沟槽结构310可以开口于壳体200的外侧面,也可以位于壳体200的内侧面,以能够形成沟槽为准。示例性地,沟槽结构310可以位于壳体200的外侧面。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沟槽结构310开口于第一侧壁210的外侧面。
可选地,沟槽结构310可以为X形、Y形、一字形、圆形、环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1,沟槽结构310可以包括多个子沟槽311,各个子沟槽311交汇于同一点。进一步地,沟槽结构310包括一个交汇点和连接至交汇点的多个子沟槽311,且使得沟槽结构310整体上呈中心对称结构或者旋转对称结构。如此,壳体200在沟槽结构310处破裂以释放气体时,破裂所形成的缺口可以以交汇点为中心,进而实现对缺口位置的有效控制,提高对气体释放方向的控制。另外,该沟槽结构310呈散射状,利于壳体200在破口处向外弯折以扩大缺口,减小了壳体200在沟槽结构310处产生大块碎片的风险,进而减小壳体200破裂时释放的颗粒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100还包括包覆电芯本体110的包覆膜,包覆膜完全包覆电芯本体110,且极耳120从包覆膜中伸出。如此,包覆膜可以将电芯本体110与外部环境隔离,提高电芯本体110的稳定性。然而,如果电芯本体110内产生气体而导致内部压力太大时,包覆膜可能会发生破损,进而向壳体200内释放气体。由于包覆膜的完整性,包覆膜在承压时更有可能在极耳120伸出位置破损或者漏气。而在电池中,电芯本体110的侧面可以与壳体200内侧贴合,以便固定电芯本体110并提高对壳体200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防爆阀300往往设置在电芯本体110的侧面方向而非其端部方向。当电芯本体110从极耳120位置向外排出气体时,被排出的气体需要从电芯本体110的端部附近的空间渗透至防爆阀300;该气体渗透路径位于电芯本体110的侧面与壳体200之间,不仅路径长、路径窄,而且容易发生堵塞。因此,相关技术中防爆阀300难以高效地响应壳体200内的压力而爆破排气,使得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防爆阀300设置在电芯本体110的端部方向,使得防爆阀300位于一个极耳120远离电芯本体110的一侧。换言之,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位于极耳120远离电芯本体110一侧的侧壁(第一侧壁210、第二侧壁220或者第三侧壁23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防爆阀300。这样,至少部分防爆阀300设置于正对极耳的侧壁上;当电芯本体从极耳位置排气时,所排出的气体可以顺畅的抵达防爆阀300,气体累积所导致的压力可以直接而无阻碍/无衰减地加载至防爆阀,这可以避免因压力衰减、气体渗透路径堵塞等而导致的防爆阀不能及时爆破泄压的问题,进而提高防爆阀的防爆效率,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示例性地,至少一个极耳120位于电芯本体110和一个第一侧壁210之间;位于极耳120远离电芯本体110一侧的第一侧壁21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防爆阀300。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侧壁210与两个极耳120对应设置;任意一个第一侧壁210与对应的极耳120位于电芯本体110的同一侧。第一侧壁210可以位于电芯本体1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即第一侧壁210位于极耳120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一个第一侧壁210上可以设置有防爆阀300。可以理解的是,在电芯100的端部,既可以设置有一个极耳120,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极耳120,本示例对此不作限定;以电芯100的两端均设置有极耳120为准。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的防爆阀300,可以均设置在第一侧壁210上,以提高防爆阀300的防爆效率。防爆阀300可以设置在壳体200的一个第一侧壁210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壁210上。
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侧壁210均设置有防爆阀300。位于不同的第一侧壁210上的两个防爆阀300之间的连线,不平行于第三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20的任意一个边缘。换言之,位于不同的侧壁上的两个防爆阀300,其不沿电池的长度方向排列。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3,极柱组件400和防爆阀300均设置于第一侧壁210。如此,极柱组件400和防爆阀300均设置在电芯本体110的端部一侧,既利于极耳120与极柱组件400的电连接,又利于防爆阀300及时响应壳体200内的压力过大而定向排气。
进一步地,参见图13,在任意一个第一侧壁210上,第一侧壁210靠近一个第三侧壁23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侧壁210上的极柱组件400、设置于第一侧壁210上的防爆阀300、第一侧壁210靠近另一个第三侧壁230的一端依次排列。换言之,设置于同一第一侧壁210上的防爆阀300和极柱组件400,在整体上沿壳体200的高度方向排列。可以理解的是,极柱组件400的中心和防爆阀300的中心所处的直线,可以与壳体200的高度方向一致,也可以呈一定的夹角。
进一步地,参见图8,第一侧壁210局部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极柱组件400的极柱凹槽C。在任意一个第一侧壁210上,第一侧壁210靠近一个第三侧壁23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侧壁210上的极柱凹槽C、设置于第一侧壁210上的防爆阀300、第一侧壁210靠近另一个第三侧壁230的一端依次排列。换言之,设置于同一第一侧壁210上的防爆阀300和极柱凹槽C,在整体上沿壳体200的高度方向排列。可以理解的是,极柱凹槽C的中心和防爆阀300的中心所处的直线,可以与壳体200的高度方向一致,也可以呈一定的夹角。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