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6834U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6834U
CN214586834U CN202120007710.2U CN202120007710U CN214586834U CN 214586834 U CN214586834 U CN 214586834U CN 202120007710 U CN202120007710 U CN 202120007710U CN 214586834 U CN214586834 U CN 214586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e
substrate
base plate
display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077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二瑾
蒋志亮
王领然
颜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077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6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6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6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该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的边框区;至少一圈阻挡坝,在边框区内围绕显示区设置;触控金属层,位于阻挡坝所在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触控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与多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其中,多个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边框区;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一走线和多条第二走线;其中,多条第一走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阻挡坝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之间,多条第二走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阻挡坝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远离显示区的一侧。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装置是基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屏。其具备自发光、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前景广阔。相关技术中,采用OLED显示模组内嵌触控结构的方式来整合触控功能,以实现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一体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
至少一圈阻挡坝,在所述边框区内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触控金属层,位于所述阻挡坝所在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其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一走线和多条第二走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区之间,所述多条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具有第一凹槽的有机绝缘层,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所述多条第一走线的数量N1满足公式:N1≤(D-d1-d2)/(d3+d4),所述多条第二走线的数量N2满足公式:N2≥N-N1;其中,
D为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与所述阻挡坝之间的最短距离,d1为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最短距离,d2为所述第一凹槽沿第二方向的宽度,d3为所述第一走线L1的线宽,d4为相邻所述第一走线的间距,N为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的总数。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条第一走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7,所述多条第二走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3。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三走线和多条第四走线;其中,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设置;
所述第三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
所述多条第三走线、以及所述多条第四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跨越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边框区包括位于所述阻挡坝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
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弯折区之间;
所述第三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弯折区之间;
所述第四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边框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远离所述阻挡坝一侧的焊盘区;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所述多条第五走线和多条第六走线;其中,
所述多条第五走线和多条第六走线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二走线邻近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侧;
所述第五走线、所述第三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五走线通过所述第三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邻近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五走线经过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焊盘区;
所述第六走线、所述第四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邻近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六走线经过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焊盘区。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走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走线远离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多条第三走线所在所述边框区的相邻所述边框区内;
并且,所述第一走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第四走线远离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七走线和多条第八走线;其中,
所述第七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七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八走线与所述第四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八走线与所述第四走线远离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相连。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划分为两组,两组所述触控信号线关于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三走线、所述第四走线、所述第五走线、所述第六走线的线宽,且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大致等于所述第七走线、所述第八走线的线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为3μm-20μm,所述第三走线、所述第四走线、所述第五走线、所述第六走线的线宽为5-20μm,所述第七走线、所述第八走线的线宽为3μm-20μ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大致相同。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有机绝缘层还包括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阻挡坝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0μm-200μm,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μm-100μ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至少一条屏蔽线;
所述至少一条屏蔽线位于所述多条第一走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和/或,位于所述多条第二走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至少一条屏蔽线围绕包含所述第一走线的所述触控信号线设置,和/或,所述至少一条屏蔽线围绕包含所述第二走线的所述触控信号线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屏蔽线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裂纹检测线;
所述裂纹检测线在所述第一走线所在所述边框区跨越所述阻挡坝,且在其他所述边框区内位于所述阻挡坝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屏蔽线与所述裂纹检测线之间的接地线,且所述接地线的走向与所述屏蔽线的走向大致相同。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距离。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N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N区域的又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3中III-IV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M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内”、“外”、“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目前市场对显示屏(例如手机)的薄型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柔性多层结构(Flexible Multi-Layer On Cell,FMLOC)技术应运而生。FMLOC工艺是在显示模组的封装层上制作金属网格电极层来实现触控功能,因此无需外挂触控结构(TSP),从而可以减小屏幕厚度。
FMLOC工艺多采用两层金属制作,一层为金属网格层(Metal Mesh,MM),另一层为桥接金属层(Bridge Metal,BM)。金属网格位于显示区,并且按照横纵方向金属网格可以分为触控驱动(Tx)金属网格和触控感应(Rx)金属网格,其中,Rx金属网格和Tx金属网格中的一个相互连接,另一个通过桥接金属层连接。另外,FMLOC产品中还设置了位于边框区内的阻挡坝和多条触控信号线(trace);其中,阻挡坝环绕显示区设置,以阻挡外部水汽或氧气进入显示区;多条触控信号线均设置在阻挡坝与显示区之间,并与Tx金属网格、Rx金属网格分别对应电连接。然而,随着市场发展,对产品的边框尤其是下边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上述将所有走线均放置在阻挡坝与显示区之间的设计,极大地限制了边框的缩窄。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衬底基板101,该衬底基板101包括:显示区AA,以及围绕显示区AA的边框区BB;
至少一圈阻挡坝102,在边框区BB内围绕显示区AA设置;
触控金属层MM,位于阻挡坝102所在层背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触控金属层MM包括多个触控电极Tx/Rx、以及与多个触控电极Tx/Rx电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103,其中,多个触控电极Tx/Rx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AA,多条触控信号线103位于边框区BB;多条触控信号线103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一走线L1和多条第二走线L2;其中,多条第一走线L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之间,多条第二走线L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通过将多条第一走线L1放置在阻挡坝102内侧的边框区BB,并将与第一走线L1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二走线L2设置在阻挡坝102外侧的边框区BB,从而可以将阻挡坝102外侧的空间合理利用起来,进而有效减小了阻挡坝102以内边框区BB的宽度,利于实现更窄边框设计的产品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以下侧的边框区BB所含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一走线L1、多条第二走线L2分居阻挡坝102内外两侧为例进行说明。在具体实施时,在左侧的边框区BB、右侧的边框区BB和/或上侧的边框区BB内,为减小阻挡坝102与显示区AA之间的布线空间,也可以考虑将触控信号线103一分为二后,分别设置在阻挡坝102的内外两侧。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还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凹槽H1的有机绝缘层104,第一凹槽H1用于防止水氧入侵显示区AA,具体可以位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走线L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之间,且与阻挡坝102接触、且与第一走线L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1。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AA到凹槽H1之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斜面,这里,第一凹槽H1的最短距离d1为在平行于衬底基板的平面上的最短距离,也就是说,第一凹槽H1的最短距离d1不包括显示区AA到凹槽H1之间的斜面。换言之,当显示区AA到凹槽H1之间为斜面时,至少部分多条第一走线可以设置在斜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第一走线L1的数量N1满足公式:N1≤(D-d1-d2)/(d3+d4);其中,D代表显示区AA的边界(即显示区AA与第一凹槽H1所在边框区BB的交界线)与阻挡坝102之间的最短距离,d2代表第一凹槽H1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d3代表第一走线L1的线宽,d4代表第一走线L1的间距。多条第二走线L2的数量N2满足公式:N2≥N-N1;其中,N为与Tx金属网格、以及Rx金属网格电连接的全部触控信号线103的总数。示例性地,多条第一走线L1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7,多条第二走线L2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3。可选地,N1=(D-d1-d2)/(d3+d4)且N2=N-N1,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的边框区BB是最窄的,且不会干扰显示区AA正常显示。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2所示,多条触控信号线103还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Y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三走线L3和多条第四走线L4;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设置;第三走线L3与第一走线L1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第四走线L4与第二走线L2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多条第三走线L3、以及多条第四走线L4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跨越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
通过设置跨越阻挡坝102的多条第三走线L3和多条第四走线L4,一方面可以将阻挡坝102内侧的第一走线L1引出至阻挡坝102外侧,利于实现触控信号线103与外部驱动电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驱动电路可以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Board,FPC)的电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将阻挡坝102外侧的第二走线L2引出至阻挡坝102内侧,利于实现触控信号线103与显示区AA内Tx或Rx金属网格的电连接;并且,第二走线L2的设置方式,可以合理利用阻挡坝102外侧的空间,进而可缩小阻挡坝102内侧边框区BB的宽度,实现了边框区BB的进一步窄化设计。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为了实现窄边框的技术效果,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阻挡坝10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设置弯折区BA。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走线L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弯折区BA之间;第三走线L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对应第一走线L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弯折区BA之间;第四走线L4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对应第二走线L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走线L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之间;换言之,第三走线L3自一体化设计的第一走线L1处向弯折区BA延伸,第四走线L4自一体化设计的第二走线L2处向阻挡坝102内侧延伸。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2所示,边框区BB还可以包括位于弯折区BA远离阻挡坝102一侧的焊盘区PA;多条触控信号线103还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Y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五走线L5和多条第六走线L6;其中,多条第五走线L5和多条第六走线L6并排设置于第二走线L2邻近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的一侧;第五走线L5、第三走线L3与第一走线L1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第五走线L5通过第三走线L3与第一走线L1邻近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且第五走线L5经过弯折区BA延伸至焊盘区PA;第六走线L6、第四走线L4与第二走线L2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第四走线L4与第二走线L2远离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的另一端相连,第六走线L6与第二走线L2邻近衬底基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且第六走线L6经过弯折区BA延伸至焊盘区PA。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盘区PA具有多个接触垫(或称焊盘、Pad),每个接触垫被配置为电连接一条第五走线L5或一条第六走线L6。接触垫可以是暴露在焊盘区PA表面的,即不被任何层覆盖,这样便于电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被配置为将来自外部控制器的信号或电力传输至第五走线L5和第六走线L6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边框区BB内布线的公共(Com)信号线、电源(VDD/VSS)线、接地(GND)线等的布线方式也可以采用上述触控信号线103的布线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触控信号线103可以包括:与金属网格层MM同层设置的第一部分103a,以及与桥接金属层BM同层设置并与第一部分103a电连接的第二部分103b。
通过将触控信号线103设置为包括第一部分103a和第二部分103b的双层走线,可以使得在其中一层走线局部断裂后,仍可通过另一层走线对金属网格层MM加载触控信号,从而有效解决了单层走线断裂容易导致触控失效的问题;另外,相较于单层走线的设计,双层走线还可以减小触控信号线103的电阻值。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部分103a与第二部分103b之间通过贯穿无机绝缘层105的过孔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使得弯折区BA的弯折应力均一,触控信号线103所含第五走线L5和第六走线L6可以在弯折区BA由金属网格层MM、桥接金属层BM换层至第二源漏金属层106(SD2)进行布线,并在焊盘区PA重新返回至金属网格层MM及桥接金属层BM进行布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仅可以采用上述金属网格技术的互容方式实现触控功能,还可以采用自容方式实现触控功能。并且在采用自容方式时,显示基板可以包括与多条触控走线异层设置的多个自电容电极,无机绝缘层105位于多条触控走线所在层与多个自电容电极所在层之间,且每条触控走线通过贯穿无机绝缘层105的过孔与一个自电容电极电连接。
另外,通常可将显示基板的显示侧默认为正面,与显示侧相反的一侧为背面。弯曲区BA的弯曲使得位于弯曲区BA的远离显示区DA一侧的焊盘区PA均处于显示基板的背面,这样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边框区BB所占用的面积。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2所示,第一走线L1远离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的一端、以及第四走线L4远离第二走线L2的一端,位于多条第三走线L3所在边框区的相邻边框区内;并且,第一走线L1远离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的一端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以及第四走线L4远离第二走线L2的一端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之间。
由以上描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第一走线L1、第三走线L3和第五走线L5的触控信号线103,先自右侧的边框区BB折向下侧的边框区BB,再跨越阻挡坝102,后经弯折区BA延伸至焊盘区PA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并且包括第二走线L2、第四走线L4和第六走线L6的触控信号线103,先自右侧的边框区BB跨越阻挡坝102,再折向下侧的边框区BB,后经弯折区BA延伸至焊盘区PA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这样设置,一方面保证了各触控信号线103之间互不交叠,避免短路不良;另一方面保证了各触控信号线103的绕线较短,避免信号延迟(RC delay)。并且,第二走线L2的设置方式,可以合理利用阻挡坝102外侧的空间,进而可缩小阻挡坝102内侧边框区BB的宽度,实现了边框区BB的进一步窄化设计。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2所示,多条触控信号线103还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Y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七走线L7和多条第八走线L8;其中,第七走线L7与第一走线L1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第七走线L7与第一走线L1远离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第八走线L8与第四走线L4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第八走线L8与第四走线L4远离第二走线L2的一端相连。
由于第一走线L1远离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的一端,位于多条第三走线L3所在边框区的相邻边框区内,因此,第七走线L7可以在该相邻边框区内沿第二方向Y上延伸。另外,由于第四走线L4远离第二走线L2的一端,位于多条第三走线L3所在边框区的相邻边框区内,因此,第八走线L8也可以在该相邻边框区内沿第二方向Y上延伸。这样设置最大限度地减小了触控信号线103的布线长度,从而使得触控信号线103的电阻值较小,避免了触控信号线103的上信号延迟。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1所示,多条触控信号线103可以划分为两组,两组触控信号线103关于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EF对称设置。具体而言,触控信号线103在阻挡坝内外两侧布线的方式在衬底基板10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轴EF两侧相同,但不限定两组触控信号线的具体数量,也就是说,两组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设置,便于均衡布线,提高工艺稳定性,且实现了边框区的进一步窄化设计。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为了保证各触控信号线103的电阻值大致相同,可以设置第一走线L1、第二走线L2的线宽小于第三走线L3、第四走线L4、第五走线L5、第六走线L6的线宽,且第一走线L1、第二走线L2的线宽大致等于第七走线L7、第八走线L8的线宽。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或测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上述“大致”可能会完全等同,也可能会有一些偏差,因此上述特征之间“大致”的关系只要满足误差(例如上下10%的浮动)允许,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第一走线L1、第二走线L2的线宽可以为3μm-20μm,例如7.3μm;第三走线L3、第四走线L4、第五走线L5、第六走线L6的线宽可以为5μm-20μm,例如9.2μm;第七走线L7、第八走线L8的线宽可以为3μm-20μm,例如7.2μ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3和图5所示,还可以包括:有机绝缘层104,该有机绝缘层104中设置有第一凹槽H1和第二凹槽H2,其中,第一凹槽H1位于阻挡坝102与显示区AA之间,第二凹槽H2位于阻挡坝10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第一走线L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凹槽H1与显示区AA之间,第二走线L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凹槽H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H1用于隔断绝缘层104,以防止水氧入侵至显示区AA;第二凹槽H2用于释放弯折应力。通过将阻挡坝102内侧的第一走线L1设置在第一凹槽H1与显示区AA之间,避免了阻挡坝102内侧的第一走线L1与第一凹槽H1交叠,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凹槽H1对现有走线方式的影响。因为第二凹槽H2处无有机封装层109(IJP),且触控信号线103下方的有机绝缘层104的结构简单,基本为大面积挖除设计,使得膜层段差很小,即膜层平坦性较好,所以通过将阻挡坝102外侧的第二走线L2设置在第二凹槽H2内,对触控信号线103设计及工艺实现均有较大优势。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方向上,第一走线L1与衬底基板101的距离,大于第二走线L2与衬底基板101的距离。具体地,如图5所示,阻挡坝102内侧的第一走线L1下的膜层较多,自下而上依次为衬底基板101、第一源漏金属层107(SD1)、第二平坦层1042(PLN2)、像素界定层1043(PDL)、第一无机封装层108、有机封装层109、第二无机封装层110和第二刻蚀阻挡层111(BFL2);而阻挡坝102外侧的第二走线L1下的膜层较少,自下而上依次为衬底基板101、第一源漏金属层107、第一无机封装层108、第二无机封装层110和第二刻蚀阻挡层111;在一些实施例中,保证阻挡坝102内外两侧的第一走线L1和第二走线L2的线宽大致相同。可选地,第一无机封装层108、有机封装层109、第二无机封装层110构成薄膜封装层(EPL)。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绝缘层104可以包括第一平坦层1041(PLN1)、第二平坦层1042、像素界定层1043;阻挡坝102可以包括环绕显示区AA的第一阻挡坝1021、以及环绕第一阻挡坝1021的第二阻挡坝1022;其中,第一阻挡坝1021的叠层图案位于第二平坦层1042和像素界定层1043,第二阻挡坝1022的叠层图案位于第一平坦层1041、第二平坦层1042和像素界定层1043。由于第一阻挡坝1021比第二阻挡坝1022少了位于第一平坦层1041的膜层图案,所以第一阻挡坝1021相对于衬底基板101的高度比第二阻挡坝1022相对于衬底基板101的高度低,这样使外部水汽和氧气进入显示区AA的路径变长,增加进入显示区AA的难度,进一步提高阻挡坝102的阻挡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坝1021的宽度、第二阻挡坝1022的宽度、以及第一阻挡坝1021与第二阻挡坝1022的间距可以大致相同,例如均为30μm。第一阻挡坝1021与第二阻挡坝1022的剖面形状可以为图4所示的矩形,也可以为图5所示的梯形,此时第一阻挡坝1021和第二阻挡坝1022至少具有靠近显示区AA一侧的侧边为斜面,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增大跨越阻挡坝102的第三走线L3和第四走线L4的粘附力,可以设置第三走线L3和第四走线L4在第一阻挡坝1021与第二阻挡坝1022间隙处的线宽变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阻挡坝102内侧”具体指第一阻挡坝1021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阻挡坝102外侧”具体指第二阻挡坝102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
另外,如图4所示,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层间介电层112(ILD)、栅绝缘层113(GI)、第一刻蚀阻挡层114(BFL1)、缓冲层115(BRL)和隔垫物层116(PS)。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显示基板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3所示,第一走线L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d5,大于第二走线L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d6。这样设置,可以使得阻挡坝102内侧的第一走线L1避开第一凹槽H1,使得阻挡坝102内侧的第一走线L1与第一凹槽H1互不交叠。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第一走线L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d5可以为30μm-200μm,例如48.9μm;第二走线L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阻挡坝10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d6可以为10μm-100μm,例如29.4μ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为了实现窄边框的技术效果,如图3所示,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凹槽H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d2小于第二凹槽H2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d7。示例性地,第一凹槽H1的宽度d2可以为30μ0-50μm,第二凹槽H2的宽度d7可以大于或等于7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可以在阻挡坝102与其内侧的第一走线L1之间设置沿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浮空线117(dummy),且浮空线117与第一凹槽H1的边界互不交叠,即浮空线117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H1与第一走线L1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H1内部。
设置浮空线117之前,阻挡坝102与其内侧的第一走线L1之间的区域为空白区域,通过在该空白区域设置浮空线117,可以使得该空白区域的布线与周围布线区结构更接近,从而可提升工艺稳定性、以及产品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7至图11所示,为了屏蔽干扰,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条屏蔽线118(Guard);上述至少一条屏蔽线118可以位于多条第一走线L1在第二方向Y上的至少一侧,和/或,位于多条第二走线L2在第二方向Y上的至少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至少一条屏蔽线118可以围绕包含第一走线L1的触控信号线103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至少一条屏蔽线118可以围绕包含第二走线L2的触控信号线103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条屏蔽线118的数量为多条,则如图9所示,多条屏蔽线118可以围绕包含第一走线L1的触控信号线103、以及包含第二走线L2的触控信号线103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至少一组触控信号线中,至少一条屏蔽线118的数量为两条,其中一条屏蔽线118设置在第一走线L1在第二方向Y上邻近显示区AA的一侧,另一条屏蔽线118设置在第二走线L2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还可以在多条第一走线L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以及多条第二走线L2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分别设置屏蔽线118。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较好的屏蔽效果,屏蔽线118上可以加载第一电源信号Vdd、第二电源信号Vss、初始化信号Vinit等直流信号。并且为了减少膜层数量,可以设置屏蔽线118与触控信号线103同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各屏蔽线118到各触控信号线103的最短距离与单条屏蔽线118的线宽之和可以大于30μm,以更好地隔离屏蔽线118两侧触控信号线103上不同信号(例如Tx信号与Rx信号)的相互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线118两侧触控信号线103上信号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对各屏蔽线118到各触控信号线103的最短距离与单条屏蔽线118的线宽之和进行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条屏蔽线118的线宽可以约为9.2μm。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12所示,还可以包括:位于屏蔽线118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裂纹检测线119(PCD);裂纹检测线119在第一走线L1所在边框区BB跨越阻挡坝102,且在其他边框区BB内位于阻挡坝102与显示区AA之间。
整个PCD绕线设置在背板端和触控面板端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裂纹检测线119有两个回路,左右各一个,裂纹检测线119的一端连接面板检测(Cell Test)单元中的绿色子像素对应的数据(Data)线,另一端接入高电平(VGH)信号,该VGH信号由柔性印刷电路板提供。在没有裂纹的情况下,数据线给的是高电压,被输入到相应列的绿色子像素,使得流过该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器件(例如OLED)的电流比较小,该发光器件几乎不发光,呈现黑态;在有裂纹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的检测电压信号近似为0V,该0V电压被输入到相应列的绿色子像素,使得流过该列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器件的电流比较大,导致发光器件发光,在黑画面下出现绿色亮线。另外,为了减少膜层数量,可以设置裂纹检测线119与触控信号线103同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如图13所示,还可以包括:位于屏蔽线118与裂纹检测线119之间的接地线120(GND),且接地线120的走向与屏蔽线118的走向大致相同。在具体实施时,接地线120接地设置,不加载任何信号。并且,为了减少膜层数量,可以设置接地线120与触控信号线103同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基板(OLED)、量子点发光显示基板(QLED)、或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Micro LED)等。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智能手表、健身腕带、个人数字助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驱动芯片)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显示面板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
至少一圈阻挡坝,在所述边框区内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触控金属层,位于所述阻挡坝所在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其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一走线和多条第二走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区之间,所述多条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具有第一凹槽的有机绝缘层,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所述多条第一走线的数量N1满足公式:N1≤(D-d1-d2)/(d3+d4),所述多条第二走线的数量N2满足公式:N2≥N-N1;其中,
D为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与所述阻挡坝之间的最短距离,d1为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最短距离,d2为所述第一凹槽沿第二方向的宽度,d3为所述第一走线L1的线宽,d4为相邻所述第一走线的间距,N为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的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走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7,所述多条第二走线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三走线和多条第四走线;其中,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设置;
所述第三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
所述多条第三走线、以及所述多条第四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跨越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边框区包括位于所述阻挡坝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
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弯折区之间;
所述第三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弯折区之间;
所述第四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边框区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远离所述阻挡坝一侧的焊盘区;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五走线和多条第六走线;其中,
所述多条第五走线和多条第六走线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二走线邻近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侧;
所述第五走线、所述第三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五走线通过所述第三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邻近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五走线经过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焊盘区;
所述第六走线、所述第四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邻近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六走线经过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焊盘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走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走线远离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多条第三走线所在所述边框区的相邻所述边框区内;
并且,所述第一走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第四走线远离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七走线和多条第八走线;其中,
所述第七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七走线与所述第一走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八走线与所述第四走线一一对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八走线与所述第四走线远离所述第二走线的一端相连。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划分为两组,两组所述触控信号线关于所述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三走线、所述第四走线、所述第五走线、所述第六走线的线宽,且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大致等于所述第七走线、所述第八走线的线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的线宽为3μm-20μm,所述第三走线、所述第四走线、所述第五走线、所述第六走线的线宽为5μm-20μm,所述第七走线、所述第八走线的线宽为3μm-20μ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大致相同。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有机绝缘层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阻挡坝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0μm-200μm,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μm-100μm。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至少一条屏蔽线;
所述至少一条屏蔽线位于所述多条第一走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和/或,位于所述多条第二走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屏蔽线围绕包含所述第一走线的所述触控信号线设置,和/或,所述至少一条屏蔽线围绕包含所述第二走线的所述触控信号线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屏蔽线的数量为两条,其中一条所述屏蔽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邻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另一条所述屏蔽线设置在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屏蔽线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裂纹检测线;
所述裂纹检测线在所述第一走线所在所述边框区跨越所述阻挡坝,且在其他所述边框区内位于所述阻挡坝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屏蔽线与所述裂纹检测线之间的接地线,且所述接地线的走向与所述屏蔽线的走向大致相同。
22.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距离。
23.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CN202120007710.2U 2021-01-04 2021-01-04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586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7710.2U CN214586834U (zh) 2021-01-04 2021-01-04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7710.2U CN214586834U (zh) 2021-01-04 2021-01-04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6834U true CN214586834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44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07710.2U Active CN214586834U (zh) 2021-01-04 2021-01-04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683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601A (zh) * 2021-11-24 2022-03-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168017A (zh) * 2021-12-14 2022-03-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185454A (zh) * 2021-12-13 2022-03-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664189A (zh) * 2022-03-21 2022-06-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25864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00314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601A (zh) * 2021-11-24 2022-03-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115601B (zh) * 2021-11-24 2023-08-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185454A (zh) * 2021-12-13 2022-03-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185454B (zh) * 2021-12-13 2023-06-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168017A (zh) * 2021-12-14 2022-03-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168017B (zh) * 2021-12-14 2024-0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64189A (zh) * 2022-03-21 2022-06-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25864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GB2627609A (en) * 2022-05-24 2024-08-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4000314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86834U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85379B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1400314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2035589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381723B (zh)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面板及其缺陷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JP6205598B2 (ja) 表示装置
US11392234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86015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WI780362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KR102709634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648626B1 (ko) 벤딩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22142633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07494B1 (ko) 입력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236363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US11839018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touch apparatus
CN113900536A (zh) 触摸显示装置
WO2023040596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520435B2 (en) Touch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521088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46887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639924A (zh)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CN114356154B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28060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33809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3225864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