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6258U -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6258U
CN214586258U CN202120941138.7U CN202120941138U CN214586258U CN 214586258 U CN214586258 U CN 214586258U CN 202120941138 U CN202120941138 U CN 202120941138U CN 214586258 U CN214586258 U CN 214586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ting prism
polarization beam
prism body
beam splitting
pola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11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寿全
邱费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n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n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n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n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411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6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6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62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包括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远离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入射面,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远离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出射面,且所述出射面与所述入射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靠近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第一齿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适当的通过增加第一齿面的斜面数量,将一束入射光变成多束平行的出射光射出,可以对光束进行无限制的扩宽,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和第三反光镜对穿透光束进行反射,进而提高了经过出射面的光源的透射率。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棱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背景技术
偏振分光棱镜是通过在直角棱镜的斜面镀制多层膜结构,然后胶合成一个立方体结构,利用光线以布鲁斯特角入射时P偏振光透射率为1而S偏振光透射率小于1的性质,在光线以布鲁斯特角多次通过多层膜结构以后,达到使的P偏振分量完全透过,而绝大部分S偏振分量反射(至少90%以上)的一个光学元件,偏振分光棱镜作为光学器件中常用的部件之一,其为能够对特定角度范围的入射光进行分离光线的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的光学元件,因此受到广泛应用。
但是现有的偏振分光棱镜在应用时,出射光大都为垂直方位的,当需要应用到较宽的出射光时,出射的平行光光束较窄,不能满足现代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包括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远离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入射面,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远离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出射面,且所述出射面与所述入射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靠近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第一齿面,且所述第一齿面上镀设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靠近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第二齿面,且第二齿面与所述第一齿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齿面中相邻的斜面之间垂直设置,且斜面与所述入射面之间的角度为45度,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反光镜,所述入射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顶部设置有第三反光镜,这样设置可以把入射光束经过入射面顶部入射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内部,再经过偏振分光膜进行偏振处理,以及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的反射,使得多个出射光束从出射面射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所述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二反光镜和所述第三反光镜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胶合连接,这样设置在不影响光束通过的情况下,实现了相邻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底面与所述入射面垂直设置,这样设置保证经过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的入射光与出射光重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顶面与所述出射面垂直设置,这样设置保证经过第三反光镜的入射光与出射光重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镜底面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顶面平齐,且所述第一反光镜顶面与所述第一齿面中第二个斜面的顶部平齐,这样设置为进入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内部的入射光提供入射空间。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底面、所述入射面、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顶面、所述出射面和所述第二齿面上镀设有增透膜,这样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光源的透射率,减少光能衰减。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和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材料为单晶硅。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适当的通过增加第一齿面的斜面数量,将一束入射光变成多束平行的出射光射出,可以对光束进行无限制的扩宽,满足现代光学需求,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和第三反光镜对穿透光束进行反射,进而提高了经过出射面的光源的透射率,减少光能衰减。
(2)本实用新型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底面与入射面垂直设置,可以保证经过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的入射光与出射光重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中光源的入射和出射图。
图中:1、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2、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3、第一反光镜;4、第二反光镜;5、第三反光镜;101、入射面;102、第一齿面;201、出射面;202、第二齿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包括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一侧设置有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
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远离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的一侧面为入射面101,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远离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的一侧面为出射面201,且出射面201与入射面101平行设置;
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靠近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的一侧面为第一齿面102,且第一齿面102上镀设有偏振分光膜;
如图2所示,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靠近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的一侧面为第二齿面202,且第二齿面202与第一齿面102相互配合,第一齿面102中相邻的斜面之间垂直设置,且斜面与入射面101之间的角度为45度,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底部设置有第二反光镜4,入射面101上设置有第一反光镜3,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顶部设置有第三反光镜5。这样设置可以把入射光束经过入射面101顶部入射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内部,再经过偏振分光膜进行偏振处理,以及第一反光镜3、第二反光镜4、第三反光镜5的反射,使得多个出射光束从出射面201射出。
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第一反光镜3、第二反光镜4和第三反光镜5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胶合连接,这样设置在不影响光束通过的情况下,实现了相邻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的底面与入射面101垂直设置,这样设置保证经过第一反光镜3和第二反光镜4的入射光与出射光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的顶面与出射面201垂直设置,这样设置保证经过第三反光镜5的入射光与出射光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反光镜3底面与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的顶面平齐,且第一反光镜3顶面与第一齿面102中第二个斜面的顶部平齐,这样设置为进入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内部的入射光提供入射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的底面、入射面101、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的顶面、出射面201和第二齿面202上镀设有增透膜,这样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光源的透射率,减少光能衰减。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的材料为单晶硅。
上述结构中,如图3所示,在使用此偏振分光棱镜时,可以确保入射光a进入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后,产生两条垂直的光束,一条为出射光b,另一条进入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内部,再产生两束相互垂直的光束,一条经过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经过第一反光镜3反射后重新计入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内部,另一条进入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内部,再产生两束相互垂直的光束,一条为出射光d,另一条进入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中,并经过第二反光镜4的反射后重新计入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1内部,最后部分光束会经过第三反光镜5的反射重新计入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2内部,根据上述原理,最后从出射面201处射出出射光b、出射光c和出射光b,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适当的通过增加第一齿面102的斜面数量,将一束入射光变成多束平行的出射光射出,可以对光束进行无限制的扩宽,满足现代光学需求,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一反光镜3、第二反光镜4和第三反光镜5对穿透光束进行反射,进而提高了经过出射面201的光源的透射率,减少光能衰减。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包括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
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远离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入射面,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远离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出射面,且所述出射面与所述入射面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靠近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第一齿面,且所述第一齿面上镀设有偏振分光膜;
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靠近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一侧面为第二齿面,且第二齿面与所述第一齿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齿面中相邻的斜面之间垂直设置,且斜面与所述入射面之间的角度为度,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反光镜,所述入射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顶部设置有第三反光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所述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二反光镜和所述第三反光镜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胶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底面与所述入射面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顶面与所述出射面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镜底面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顶面平齐,且所述第一反光镜顶面与所述第一齿面中第二个斜面的顶部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的底面、所述入射面、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顶面、所述出射面和所述第二齿面上镀设有增透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体和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体的材料为单晶硅。
CN202120941138.7U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86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1138.7U CN214586258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1138.7U CN214586258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6258U true CN214586258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11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86258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6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12720A (en) Optical system coupling a rectangular light source to a circular light receiver
CN104216042B (zh) 一种导光结构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A2299820A1 (en) A method of and a device for coupling optical fibres and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280910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9100703A1 (zh) 一种光学耦合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05319648A (zh) 组合的分光器、光隔离器和模斑转换器
WO2017220002A1 (zh) 一种并行的光纤转角耦合组件
US5796899A (en) Bidirectional optical transceiver assembly with reduced crosstalk
CN213240587U (zh) 一种紧凑型光学波分复用解复用装置
JPS5862604A (ja) 偏光子
CN214586258U (zh) 一种组合式偏振分光棱镜
CN112014923A (zh) 一种具备双向分光膜阵列的光波导及光波导系统
CN211627868U (zh) 保偏膜、全反射保偏棱镜
CN111884029A (zh) 一种偏振合束器及激光器
TWI679454B (zh) 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6608674B2 (en) Device for combining optical radiation
CN217934564U (zh) 一种激光器
US5574809A (en) Optical fiber type part for optical systems
CN211236531U (zh) 一种能消除自身杂散光的镜头
CN109164605A (zh) 一种偏振无关自由空间型隔离器
JPH08220479A (ja) ファブリー・ペロー・リップル低減器付きオプティカル・アイソレータ
CN207992542U (zh) 一种枪瞄棱镜
CN212435028U (zh) 一种偏振合束器及激光器
CN213023637U (zh) 一种具备双向分光膜阵列的光波导及光波导系统
CN110488511B (zh) 一种可全角度阻挡的光隔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