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5602U - 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5602U
CN214585602U CN202120705680.2U CN202120705680U CN214585602U CN 214585602 U CN214585602 U CN 214585602U CN 202120705680 U CN202120705680 U CN 202120705680U CN 214585602 U CN214585602 U CN 214585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direct current
output
jack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56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召
康勇
陈材
刘新民
熊勇
李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bi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bi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bi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bi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056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5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5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5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包含PCB板,PCB板上具有插座设置区域和与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对应的插孔设置区域,通过插针与插孔的配合,将待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插接到插孔设置区域,通过插座与静态测试仪上连接的插头配合,将静态测试仪与转接板连接,静态测试仪通过转接板上的插座向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传输电源和驱动信号,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开始工作,并通过通过转接板上的插座向静态测试仪传送检测信号,静态测试仪得出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与静态测试仪之间的简单可靠连接,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模块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变换器对功率密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功率模块封装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插针式功率模块具有端子位置布局灵活的优点,在功率模块设计中更受青睐,已有很多成功的商用产品。
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存在四个功率端口、三个半桥支路,四个功率端口包括交流输入端口、直流中点输出端口、直流正电极输出端口和直流负电极输出端口,三半桥支路包括整流桥臂上支路、整流桥臂下支路和双向开关支路,其中双向开关支路包括共源极串联的两个功率开关管。
静态测试是功率模块测试中的重要一环,一般采用静态测试仪进行测试。静态测试仪一般采用大电流的引线接出,无法与插针式功率模块直接相连,为了实现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与静态测试仪之间的连接,需要设计相应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从而方便地进行静态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包含PCB板,PCB板上具有插座设置区域和与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对应的插孔设置区域,插座设置区域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共源极驱动插座、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以及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插孔设置区域上设置有直流正电极输出插孔、直流负电极输出插孔、直流中点输出插孔、交流输入插孔、共源极驱动插孔、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孔、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孔以及模块热敏电阻插孔,各插孔的位置与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上插针的位置相适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中,所述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上的插针包括直流正电极输出插针、直流负电极输出插针、直流中点输出插针、交流输入插针、共源极驱动插针、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针、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针以及模块热敏电阻插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中,所述PCB板为双层铜PCB板,即包含上层铜和下层铜,上层通上具有直流输出负电极铜层和交流输入电极铜层,下层铜上具有直流输出正电极铜层和直流输出中点电极铜层;
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和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通过直流输出正电极铜层连接至直流正电极输出插孔,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和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通过直流输出负电极铜层连接至直流负电极输出插孔,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和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通过直流输出中点电极铜层连接至直流中点输出插孔,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和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通过交流输入电极铜层连接至交流输入插孔,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连接铜线连接至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孔,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连接铜线连接至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孔,共源极驱动插座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共源极驱动连接铜线连接至共源极驱动插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中,所有插座均为香蕉头插座,通过焊接与所述PCB板相连。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中,所述插座设置区域和所述插孔设置区域分别位于所述PCB板的两个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中,各插座从三侧围绕设置所述插孔设置区域的相对应的背面区域,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成3行2列分布在所述背面区域的一侧,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成1列分布在所述背面区域的一侧的相对侧上,共源极驱动插座、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以及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成1行分布在所述三侧的最后一侧。
实施本实用新型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插针与插孔的配合,将待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插接到插孔设置区域,通过插座与静态测试仪上连接的插头配合,将静态测试仪与转接板连接,静态测试仪通过转接板上的插座向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传输电源和驱动信号,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开始工作,并通过通过转接板上的插座向静态测试仪传送检测信号,静态测试仪得出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与静态测试仪之间的简单可靠连接,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所适用的被测模块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已安装有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顶部布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的上层铜布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的下层铜布局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为直流正电极输出插针、2为直流负电极输出插针、3为直流中点输出插针、4为交流输入插针、5为共源极驱动插针、6为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针、7为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针、8为模块热敏电阻插针、9为被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10为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11为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12为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13为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14为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15为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16为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17为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18为共源极驱动插座、19为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20为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 21为插孔设置区域的相对应的背面区域、22为PCB板、23为直流输出负电极铜层、24为交流输入电极铜层、25为共源极驱动连接铜线、26为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连接铜线、27为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连接铜线、28为直流输出正电极铜层、29为直流输出中点电极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目的在于实现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与静态测试仪之间的简单可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所适用的被测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9,它包含直流正电极输出插针1、直流负电极输出插针2、直流中点输出插针3、交流输入插针4、共源极驱动插针5、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针6、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针7以及模块热敏电阻插针8。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存在四个功率端口、三个半桥支路,四个功率端口包括交流输入端口、直流中点输出端口、直流正电极输出端口和直流负电极输出端口,分别对应交流输入插针4、直流中点输出插针3、直流正电极输出插针1以及直流负电极输出插针2,三半桥支路包括整流桥臂上支路、整流桥臂下支路和双向开关支路,双向开关支路包括共源极串联的两个功率开关管,分别对应共源极驱动插针5、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针6、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针7,模块热敏电阻插针8连接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内的热敏电阻,试验对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温度检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已安装有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三维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态测试转接板顶部布局图。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包含PCB板22, PCB板22上具有插座设置区域和与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对应的插孔设置区域,所述插座设置区域和所述插孔设置区域分别位于所述PCB板22的两个外表面上。
插座设置区域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10、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11、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12、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13、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14、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15、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16、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17、共源极驱动插座18、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19以及被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20,插孔设置区域上设置有直流正电极输出插孔、直流负电极输出插孔、直流中点输出插孔、交流输入插孔、共源极驱动插孔、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孔、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孔以及模块热敏电阻插孔,各插孔的位置与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上插针的位置相适应。
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11、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13、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15和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16,用于与静态测试仪的功率引线连接,在测试中向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提供设定的电压和电流;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10、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12、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14和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17,用于与静态测试仪的测量引线连接,在测试中测量被测开关管的电压和电流信息;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接口19、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接口20和共源极驱动接口18用于与静态测试仪的驱动引线连接,在测试中为被测功率模块提供开关管的驱动信号;所有接口均为香蕉头插座,通过焊接与PCB板相连,再通过香蕉头插头与静态测试仪相连。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态测试转接板的上层铜布局图;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态测试转接板的下层铜布局图。在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中,所述PCB板22为双层铜 PCB板,即包含上层铜和下层铜,上层通上具有直流输出负电极铜层23和交流输入电极铜层24,下层铜上具有直流输出正电极铜层28和直流输出中点电极铜层29。
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11和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10通过直流输出正电极铜层28连接至直流正电极输出插孔,进而用于与直流正电极输出插针 1相连。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13和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12通过直流输出负电极铜层23连接至直流负电极输出插孔,进而用于与直流负电极输出插针2相连。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15和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14 通过直流输出中点电极铜层29连接至直流中点输出插孔,进而用于与直流中点输出插针3相连。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16和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17通过交流输入电极铜层24连接至交流输入插孔,进而用于与交流输入插针4 相连。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19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连接铜线26连接至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孔,进而用于与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针6相连。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20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连接铜线27连接至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孔,进而用于与被测开关管第二栅极驱动插针7相连。共源极驱动插座18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共源极驱动连接铜线25连接至共源极驱动插孔,进而用于与共源极驱动插针5相连。模块热敏电阻插孔用于连接模块热敏电阻插针8。
各插座从三侧围绕设置所述插孔设置区域的相对应的背面区域21,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10、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11、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12、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13、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14、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15成3行2列分布在所述背面区域21的一侧,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16、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1716成1列分布在所述背面区域 21的一侧的相对侧上,共源极驱动插座18、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以及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成1行分布在所述三侧的最后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通过插针与插孔的配合,将待测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插接到插孔设置区域,通过插座与静态测试仪上连接的插头配合,将静态测试仪与转接板连接,静态测试仪通过转接板上的插座向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传输电源和驱动信号,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开始工作,并通过通过转接板上的插座向静态测试仪传送检测信号,静态测试仪得出检测结果。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与静态测试仪之间的简单可靠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其特征在于,包含PCB板,PCB板上具有插座设置区域和与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对应的插孔设置区域,插座设置区域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共源极驱动插座、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以及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插孔设置区域上设置有直流正电极输出插孔、直流负电极输出插孔、直流中点输出插孔、交流输入插孔、共源极驱动插孔、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孔、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孔以及模块热敏电阻插孔,各插孔的位置与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上插针的位置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上的插针包括直流正电极输出插针、直流负电极输出插针、直流中点输出插针、交流输入插针、共源极驱动插针、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针、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针以及模块热敏电阻插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为双层铜PCB板,即包含上层铜和下层铜,上层通上具有直流输出负电极铜层和交流输入电极铜层,下层铜上具有直流输出正电极铜层和直流输出中点电极铜层;
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和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通过直流输出正电极铜层连接至直流正电极输出插孔,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和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通过直流输出负电极铜层连接至直流负电极输出插孔,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和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通过直流输出中点电极铜层连接至直流中点输出插孔,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和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通过交流输入电极铜层连接至交流输入插孔,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连接铜线连接至被测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孔,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连接铜线连接至被测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孔,共源极驱动插座通过上层铜上设置的共源极驱动连接铜线连接至共源极驱动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有插座均为香蕉头插座,通过焊接与所述PCB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设置区域和所述插孔设置区域分别位于所述PCB板的两个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其特征在于,各插座从三侧围绕设置所述插孔设置区域的相对应的背面区域,直流输出正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正电极功率插座、直流输出负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负电极功率插座、直流输出中点电极测量插座、直流输出中点电极功率插座成3行2列分布在所述背面区域的一侧,交流输入电极功率插座、交流输入电极测量插座成1列分布在所述背面区域的一侧的相对侧上,共源极驱动插座、开关管一栅极驱动插座以及开关管二栅极驱动插座成1行分布在所述三侧的最后一侧。
CN202120705680.2U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Active CN214585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5680.2U CN214585602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5680.2U CN214585602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5602U true CN214585602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2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5680.2U Active CN214585602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5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33546U (zh) 一种半导体功率模块转接测试结构
CN201859194U (zh) 连接检查板
CN101231322A (zh) 集成电路开路/短路的测试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3760388B (zh) 四线测试治具及其测试方法
CN214585602U (zh) 一种插针式维也纳整流器半桥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板
CN212625492U (zh) 一种led芯片检测装置
CN214041466U (zh) 通用老化母板、转接板及测试装置
CN203688599U (zh) 四线测试治具
CN103837809B (zh) 测试mosfet匹配性的ic布局及测试方法
CN202196145U (zh) 一种电缆绝缘耐压测试工装
CN209311632U (zh) 一种测试治具
CN204375299U (zh) 一种新型印刷电路板
CN211206704U (zh) 一种用于测试信号的治具及设备
CN114076860B (zh) 一种用于半桥型功率模块的电压检测装置
CN212301635U (zh) 一种用于针状端子全桥型功率模块的静态测试转接装置
CN209327384U (zh) 一种场效应管测试适配器
CN212723203U (zh) 一种可控制电路的pcb转接板
CN212845513U (zh) 一种针状端子半桥型功率模块及其静态测试转接装置
CN206878775U (zh) 一种太阳电池组件测试装置
CN219552621U (zh) 一种单片电源模块高效率测试工装
CN215525904U (zh) 一种电源高压测试治具
CN206961492U (zh) 一种漏电查找治具
CN216051994U (zh) 一种mcu基台及mcu自动化设备
CN212255392U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多通道四线测电阻切换装置
CN213903716U (zh) 一种caf测试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