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2424U - 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2424U
CN214582424U CN202120522824.0U CN202120522824U CN214582424U CN 214582424 U CN214582424 U CN 214582424U CN 202120522824 U CN202120522824 U CN 202120522824U CN 214582424 U CN214582424 U CN 214582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reduction
graphene oxide
oxide film
reduction apparatus
st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28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仁杰
周步存
王兆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an Fuho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an Fuho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an Fuho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an Fuho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228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2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2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2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烘干箱,多个所述烘干箱沿氧化石墨烯膜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之间设置有隔热门,每个所述烘干箱内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每个所述加热装置能够被独立的控制,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能够将氧化石墨烯膜由设备的进料口传送到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之间设置隔热门,从而使每个烘干箱的温度可以被单独控制,进而使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能够对其中的石墨烯膜还原温度分阶段控制处理,控温更加精准,同时多个烘干箱的连续还原热处理能够大幅提高生产产能。

Description

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烯膜还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多采用隧道炉烘箱对氧化石墨烯膜提供低温环境进行还原,这种隧道炉烘箱采用热风循环的方式加热物料,利用传送导轨运行,使物料加热,这种方式下的热风环境在烘箱内全程循环运行对其内的物料加热,该方式对于放置物料后的炉体,不同位置风速相差较大,难以做到均衡因此加热无法做到精准控温,仅用于对温度控制要求较低产品,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的氧化石墨烯膜则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之间设置隔热门,从而使每个烘干箱的温度可以被单独控制,进而使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能够对其中的石墨烯膜还原温度分阶段控制处理,控温更加精准,同时多个烘干箱的连续还原热处理能够大幅提高生产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烘干箱,多个所述烘干箱沿氧化石墨烯膜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之间设置有隔热门,每个所述烘干箱内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每个所述加热装置能够被独立的控制,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能够将氧化石墨烯膜由设备的进料口传送到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调整所述隔热门的竖直高度。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烘干箱的顶壁居中位置。
优选地,所述烘干箱的相对侧立壁内侧构造有热风出风风道,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石墨舟皿,所述热风出风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石墨舟皿贯通且处于所述石墨舟皿底侧。
优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还包括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烘干箱的顶壁边侧位置。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动驱动电机、传动辊,所述传动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传动辊旋转,所述石墨舟皿被支撑于所述传动辊上。
优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还包括控制部件,每个所述烘干箱内分别设有温度检测部件,所述温度检测部件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中的一个处于所述石墨舟皿与所述烘干箱的顶壁之间的空间内,另一个处于所述石墨舟皿与所述烘干箱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的温度信号能够被反馈至所述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调整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以及所述排风装置的开启。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内循环风机,所述内循环风机能够将外部气流引入所述加热管处,所述加热管加热被引入的气流。
优选地,每个所述烘干箱分别具有可开合的维修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之间设置隔热门,从而使每个烘干箱的温度可以被单独控制,进而使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能够对其中的石墨烯膜还原温度分阶段控制处理,控温更加精准,同时多个烘干箱的连续还原热处理能够大幅提高生产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了氧化石墨烯膜的行进方向;
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中箭头示出了热气流的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烘干箱;11、维修门;2、隔热门;21、升降机构;31、热风出风风道; 41、石墨舟皿;5、排风装置;61、传动驱动电机;62、传动辊;71、加热管; 72、内循环风机;100、底座;101、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包括多个(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30个)相邻设置的烘干箱1,多个所述烘干箱1沿氧化石墨烯膜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于底座100上,所述底座100的底部设有支脚101和/或滚轮(图中未示出),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1之间设置有隔热门2,每个所述烘干箱1内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每个所述加热装置能够被独立的控制,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能够将氧化石墨烯膜由设备的进料口(图中未指示)传送到出料口(图中未指示)。该技术方案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1之间设置隔热门2,从而使每个烘干箱 1的温度可以被单独控制,进而使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能够对其中的石墨烯膜还原温度分阶段控制处理,控温更加精准,同时多个烘干箱1的连续还原热处理能够大幅提高生产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还包括升降机构21,所述升降机构21能够调整所述隔热门2的竖直高度,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 21例如可以是任一种能够实现直线位移的驱动装置,例如电机驱动的直线导轨、液压油缸,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21包括气缸。通过对所述隔热门2的选择性升降控制能够使相邻的两个烘干箱1被控制的隔离或者连通,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热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同温度烘干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烘干箱1的顶壁居中位置,此时对应的,所述烘干箱1的相对侧立壁内侧构造有热风出风风道31,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石墨舟皿41,每个所述石墨舟皿41的重量优选为65kg,尺寸优选为450mm×595mm×580mm,所述热风出风风道31的出风口与所述石墨舟皿 41贯通且处于所述石墨舟皿41底侧,从而实现了热气流通过所述烘干箱1的左右两侧(相对于氧化石墨烯膜的行进方向)下行对内部还原物料的包裹,同时,热气流由所述石墨舟皿41的底部向上依靠自身密度上升,使烘干加热温度更加均匀。具体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71、内循环风机72,所述内循环风机72能够将外部气流引入所述加热管71处,所述加热管71加热被引入的气流,所述加热管71例如可以为电加热电阻丝等发热部件,在具体选择方面,其应能够至少保证所述设备的烘干加热温度处于35℃~3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还包括排风装置5,所述排风装置5设置于所述烘干箱1的顶壁边侧位置,当所述烘干箱1内的温度偏高时,控制所述排风装置5运行排放部分热气流,从而保证内部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所述排风装置5例如采用离心风机,所述排风装置5针对每个所述烘干箱1分别一一设置,其分别具有的出口可以汇总连接于一根总管上并最终被排放至相应的尾气处理装置中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后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动驱动电机61、传动辊62,所述传动驱动电机61能够驱动所述传动辊62旋转,所述石墨舟皿41被支撑于所述传动辊62(应具备较高的防腐能力)上,可以理解的,所述传动辊62包括多根,多根所述传动辊62沿着所述行进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传动辊62 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相应的驱动齿,其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例如链条)与所述传动驱动电机61的动力输出端形成连接,速度控制稳定、可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装置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推板结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个推板重量约45kg,尺寸为500mm×650mm×40mm,材质为刚玉莫来石),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还包括控制部件,每个所述烘干箱1内分别设有温度检测部件(例如常用的热电偶),所述温度检测部件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中的一个处于所述石墨舟皿41 与所述烘干箱1的顶壁之间的空间内,另一个处于所述石墨舟皿41与所述烘干箱1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的温度信号能够被反馈至所述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调整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例如调整所述加热管71的加热功率或者内循环风机72的转速)以及所述排风装置5的开启。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检测部件能够对每个所述烘干箱1的上空间与下空间进行检测,在出现上下温度不相同时,控制相对应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或者相应的排风装置5开启,进而进一步实现每个烘干箱1内的温度的均匀性。当然,每个所述烘干箱1中还可以在其中部位置设置一个所述温度检测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1上还有设置相应的压力仪表,以对每个烘干箱1的气压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烘干箱1分别具有可开合的维修门11,以便于用户对每个烘干箱1内进行检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的总体有效加热尺寸应为650mm×680 mm×30000mm,连续设置30个所述烘干箱1,每1000mm一个温区,分上下控温区和中间测温区。此时每个所述烘干箱1中的温度依据下表控制,下表中序号1对应氧化石墨烯膜最先进入的烘干箱1,序号30对应氧化石墨烯膜最后进入的烘干箱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6677331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66773310000051
经应用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连续设备产生为1200m2/天(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备对应为240m2/炉),生产周期为20h(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备对应为60h),生产效率为50m2/h(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备对应为4m2/h),可见各项指标均得到有效提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烘干箱(1),多个所述烘干箱(1)沿氧化石墨烯膜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1)之间设置有隔热门(2),每个所述烘干箱(1)内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每个所述加热装置能够被独立的控制,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能够将氧化石墨烯膜由设备的进料口传送到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21),所述升降机构(21)能够调整所述隔热门(2)的竖直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1)包括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烘干箱(1)的顶壁居中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的相对侧立壁内侧构造有热风出风风道(31),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石墨舟皿(41),所述热风出风风道(31)的出风口与所述石墨舟皿(41)贯通且处于所述石墨舟皿(41)底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装置(5),所述排风装置(5)设置于所述烘干箱(1)的顶壁边侧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动驱动电机(61)、传动辊(62),所述传动驱动电机(61)能够驱动所述传动辊(62)旋转,所述石墨舟皿(41)被支撑于所述传动辊(6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件,每个所述烘干箱(1)内分别设有温度检测部件,所述温度检测部件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中的一个处于所述石墨舟皿(41)与所述烘干箱(1)的顶壁之间的空间内,另一个处于所述石墨舟皿(41)与所述烘干箱(1)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的温度信号能够被反馈至所述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调整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以及所述排风装置(5)的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71)、内循环风机(72),所述内循环风机(72)能够将外部气流引入所述加热管(71)处,所述加热管(71)加热被引入的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烘干箱(1)分别具有可开合的维修门(11)。
CN202120522824.0U 2021-03-12 2021-03-12 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Active CN214582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2824.0U CN214582424U (zh) 2021-03-12 2021-03-12 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2824.0U CN214582424U (zh) 2021-03-12 2021-03-12 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2424U true CN214582424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3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2824.0U Active CN214582424U (zh) 2021-03-12 2021-03-12 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2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6784A (zh) * 2022-07-23 2023-06-27 苏州昊岳科技有限公司 内循环链式石墨舟烘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6784A (zh) * 2022-07-23 2023-06-27 苏州昊岳科技有限公司 内循环链式石墨舟烘箱
CN116336784B (zh) * 2022-07-23 2023-09-29 苏州昊岳科技有限公司 内循环链式石墨舟烘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82424U (zh) 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
CN106170568B (zh) 用于在环底平炉中对细长扁平的金属物料、尤其是轧制铝锭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5423748A (zh) 一种温区互错布置双层辊道窑
CN204187977U (zh) 连续式石墨化高温炉
CN102787221A (zh) 金属线材退火设备
CN106595295A (zh) 全自动双层辊道窑炉
CN206771988U (zh) 一种单线烘干烧结炉
CN210463904U (zh) 一种纸质包装盒生产烘干装置
CN106480553B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生产的预氧化装置
CN104401123A (zh) 一种应用于油墨烘干的高效烘干机
CN102002574B (zh) 同炉多带双金属带锯条在线全自动回火设备与工艺
KR101797147B1 (ko) 로터리 킬른
CN201762398U (zh) 同炉多带双金属带锯条在线全自动回火设备
CN106595298A (zh) 叠加式双层电加热辊道窑炉
CN205999414U (zh) 一种均质炉炉体结构
CN109373764A (zh) 一种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
CN114001547B (zh) 一种模块式隧道炉
CN104154742A (zh) 一种scr全自动温控辊棒电窑
CN105157393B (zh) 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连续烘干系统
CN203833997U (zh) 铜铝复合排退火用网带辊底式退火炉
CN108870957A (zh) 一种镁合金型材塑性变形机前自动加热炉
CN202420127U (zh) 一种微波、蒸汽混合加热辊道干燥窑
CN103629905A (zh) 一种银片干燥炉
CN106524751A (zh) 全自动串叠式双层辊道窑炉
CN206803729U (zh) 一种隧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