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1380U -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1380U
CN214581380U CN202120366732.8U CN202120366732U CN214581380U CN 214581380 U CN214581380 U CN 214581380U CN 202120366732 U CN202120366732 U CN 202120366732U CN 214581380 U CN214581380 U CN 214581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ide wall
infrared heating
quartz infrared
typ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67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鹏
谷德波
杜亮
倪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667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1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1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13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壳体设为矩形体,由壳体罩、壳体后侧壁、壳体底、壳体座、对称的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组成,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垂直固定在壳体底的左右两侧,壳体后侧壁垂直固定在壳体底的后侧,壳体罩罩在壳体的上顶和前侧;在壳体底左右两端垂直固定两块固定板,在两块固定板上均匀固定三个由石英红外加热管和带放射翅的套管组成的放射型空气加热器,石英红外加热管的接线端子与固定板固定,上部和中部的两根石英红外加热管通过导线与连接在温控器电路的上开关按钮并联,连接在温控器电路上的下开关按钮与下部石英红外加热管相连,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电路上的温度显示窗相连。

Description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取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利用空气作为传媒介质,利用超导放射型飞片传热,增加对空气加热时间和传热速度,提高取暖热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家庭取暖器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电热管式,超导液式,电阻风扇式,主要缺陷用电功率高,传热速度慢,热效率低,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有一种红外空气螺旋对流取暖器是将红外加热管垂直安装在壳体内,且与螺旋传热器分体设计和分体安装,这种安装方法会使红外加热管的电阻丝在高温和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塌陷,造成短路涡流将电阻丝烧坏,缩短了取暖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传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罩、壳体左侧壁、壳体后侧壁、放射型空气加热器、石英红外加热管、固定板、温度传感器、上开关按钮、下开关按钮、电源接口、温度显示窗、温控器、壳体底、壳体座、滚轮,其特征在于壳体设为矩形体,由壳体罩、壳体后侧壁、壳体底、壳体座、对称的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组成,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垂直固定在壳体底的左右两侧,壳体后侧壁垂直固定在壳体底的后侧,并与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固定连接,壳体罩罩在壳体的上顶和前侧,并与壳体左侧壁、壳体右侧壁和壳体后侧壁固定连接;在壳体底左右两端垂直固定两块固定板,在两块固定板上均匀固定三个由石英红外加热管和带放射翅的套管组成的放射型空气加热器,石英红外加热管的接线端子与固定板固定,上部和中部的两根石英红外加热管通过导线与连接在温控器电路上开关按钮并联,连接在温控器电路上的下开关按钮与下部石英红外加热管相连,或三根石英红外加热管都并联于上开关按钮,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电路上的温度显示窗相连。
所述壳体罩上顶部设为锥面性,后端设有拐角,在锥面上设有长条形暖气出口,在前面的上部和下部设有放射孔,上部为暖气出口,下部为吸气口,在中部一侧设有温控器。
所述放射型空气加热器,由套管和均匀设在套管外周的放射翅组成,通过模具模压成型,套在石英红外加热管上。
所述固定板,设为凹型,下端设有封堵,采用耐高温高压的塑料板制成,固定板的上部、中部和下部设有石英红外加热管连接孔,在封堵上设有螺钉孔。
所述壳体底设为矩形体左右两端设有螺钉孔,两段之间均匀设有长条形吸气孔,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石英红外加热管,每根石英红外加热管的功率设为1000W或500W。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节省电能的。红外石英加热元件是以乳白石英管为红外辐射源,没有涂层,没有污染,没有有害辐射,化学稳定性极好,耐高温,形状多样,长久使用不变形,热稳定性好,加热温度可自行选择。长期使用辐射性能不退变。并且使用寿命长,结构合理,热惯性极小,使用方便。石英红外加热管是国内唯一的选择性辐射远红外最好元件。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轻,移动方便。具有优良可靠的远红外辐射特性:通电后,电热材料发出的红外光与可见光中97%被乳白管所阻挡吸收,使管壁温度升高产生硅氧键分子振动辐射远红外线,这样使97%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可转为远红外辐射。而有效的使电能转化为远红外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不安装壳体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罩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壳体左侧壁、2-固定板、3-放射型空气加热器、4-放射翅、5-壳体底、6-壳体座、7-壳体后侧壁、8-提手、9-滚轮、10-温度传感器、11-暖气出口、12-壳体罩、13-放射孔、14-温控器、15-石英红外加热管、16-上开关按钮、17-下开关按钮、18-温度显示窗、19-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罩12、壳体左侧壁1、壳体后侧壁7、放射型空气加热器3、石英红外加热管15、固定板2、温度传感器10、上开关按钮16、下开关按钮17、电源接口19、温度显示窗18、温控器14、壳体底5、壳体座6、滚轮9,其特征在于壳体设为矩形体,由壳体罩12、壳体后侧壁7、壳体底5、壳体座6、对称的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组成,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垂直固定在壳体底的左右两侧,壳体后侧壁垂直固定在壳体底的后侧,并与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固定连接,壳体罩罩在壳体的上顶和前侧,并与壳体左侧壁、壳体右侧壁和壳体后侧壁固定连接;在壳体底左右两端垂直固定两块固定板2,在两块固定板上均匀固定三个由石英红外加热管和带放射翅的套管组成的放射型空气加热器3,石英红外加热管15的接线端子与固定板固定,上部和中部的两根石英红外加热管通过导线与连接在温控器14电路上开关按钮并联,连接在温控器电路上的下开关按钮与下部石英红外加热管相连,或三根石英红外加热管都并联与上开关按钮,温度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电路上的温度显示窗相连。
具体的,所述温控器14和温度传感器10采用定型产品。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应用时,使用者手提左侧提手8,使壳体座6离地,通过滚轮将其移到取暖房间的合适位置,电源与电源接口19连接,打开温控器上的上开关按钮16和下开关按钮17,开始取暖。石英红外加热管在瞬间达到它的最高温度传给放射型空气加热器,放射型空气加热器靠放射翅4大面积给周围的空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上升,从暖气出口11排出给房间加热,冷空气从吸气口进来,冷、热空气产生对流,形成连续加热模式。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信号变为数字信号传给温控器14上的温度显示窗18显示温度度数,使30平方的房间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Claims (6)

1.一种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包括壳体罩(12)、壳体左侧壁(1)、壳体后侧壁(7)、放射型空气加热器(3)、石英红外加热管(15)、固定板(2)、温度传感器(10)、上开关按钮(16)、下开关按钮(17)、电源接口(19)、温度显示窗(18)、温控器(14)、壳体底(5)、壳体座(6)、滚轮(9),其特征在于壳体设为矩形体,由壳体罩(12)、壳体后侧壁(7)、壳体底(5)、壳体座(6)、对称的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组成,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垂直固定在壳体底的左右两侧,壳体后侧壁垂直固定在壳体底的后侧,并与壳体左侧壁和壳体右侧壁固定连接,壳体罩(12)罩在壳体的上顶和前侧,并与壳体左侧壁、壳体右侧壁和壳体后侧壁固定连接;在壳体底左右两端垂直固定两块固定板(2),在两块固定板上均匀固定三个由石英红外加热管和带放射翅的套管组成的放射型空气加热器(3),石英红外加热管(15)的接线端子与固定板固定,上部和中部的两根石英红外加热管通过导线与连接在温控器(14)电路上开关按钮(16)并联,连接在温控器电路上的下开关按钮(17)与下部石英红外加热管相连,或三根石英红外加热管都并联于上开关按钮(16),温度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电路上的温度显示窗(1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罩(12)上顶部设为锥面形,后端设有拐角,在锥面上设有长条形暖气出口(11),在前面的上部和下部设有放射孔(13),上部为暖气出口,下部为吸气口,在中部一侧设有温控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型空气加热器(3),由套管和均匀设在套管外周的放射翅组成,通过模具模压成型,套在石英红外加热管(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设为凹型,下端设有封堵,采用耐高温高压的塑料板制成,固定板的上部、中部和下部设有石英红外加热管连接孔,在封堵上设有螺钉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设为矩形体,左右两端设有螺钉孔,两段之间均匀设有长条形吸气孔,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红外加热管,每根石英红外加热管的功率设为1000W或500W。
CN202120366732.8U 2021-02-10 2021-02-10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81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732.8U CN214581380U (zh) 2021-02-10 2021-02-10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732.8U CN214581380U (zh) 2021-02-10 2021-02-10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1380U true CN214581380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673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81380U (zh) 2021-02-10 2021-02-10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1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81380U (zh) 红外放射型空气对流取暖器
CN202679658U (zh) 纳米技术电热板装置
CN201225746Y (zh) 多功能热水器
CN203893409U (zh) 箱式电热器
CN204534777U (zh) 电暖器
CN206120006U (zh) 基于温差发电的电热水壶
CN201443809U (zh) 一种电暖器
CN209419895U (zh) 高效率加热元件
CN206062942U (zh) 一种鲜奶快速均匀加热装置
CN2927912Y (zh) 分体式电热膜电火锅
CN201211108Y (zh) 光波电煲
CN205783842U (zh) 一种智能变频恒温无水箱壁挂太阳能热水器
CN104654429A (zh) 电暖器
CN209252398U (zh) 一种具有红外电热膜的电饭煲
CN204006272U (zh) 空气对流式电暖器
CN204902258U (zh) 螺旋形光辐射电加热器
CN204388199U (zh) 一种高温智能ptc电暖器
CN200950675Y (zh) 高效节能电磁感应换热体结构
CN210748828U (zh) 一种远红外加热的加热底座
CN212319834U (zh) 一种复合加热取暖器
CN213746884U (zh) 一种节能耐用的电陶炉
CN2936079Y (zh) 分体式电热膜电烤盘
CN208832579U (zh) 一种新型石墨烯取暖器
CN201085517Y (zh) 食品加工电热恒温托盘
CN108245024A (zh) 一体化密封无菌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