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8754U - 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8754U
CN214578754U CN202120951827.6U CN202120951827U CN214578754U CN 214578754 U CN214578754 U CN 214578754U CN 202120951827 U CN202120951827 U CN 202120951827U CN 214578754 U CN214578754 U CN 214578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unting
casing
buffer
contac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518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德杰
潘晓峰
吕振鑫
陈国龙
钭俊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ANBA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ANBA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ANBA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ANBA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518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8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8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8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供传动轴穿出的轴孔,壳体包括可分离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上壳体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槽,下壳体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缓冲槽相对应的第二缓冲槽,每个第二缓冲槽中均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上端与第一缓冲槽底面抵接,壳体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上壳体顶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将上壳体内部与外部连通,安装槽中设有用于驱使空气流动的送风组件,下壳体下方设有接触板,下壳体底面与接触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接触板下方设有用于缓冲接触板振动的减震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方便,减震效果好,降噪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背景技术
减速机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目前的减速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振动与接触面发生冲击形成噪音,导致其周边都会充斥着噪音污染,此外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减速机会产生很高的热量,而目前的减速机散热效果并不理想,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减震效果好,降噪效果好,散热效果好的噪音小的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供传动轴穿出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分离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底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下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顶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与螺母连接,所述上壳体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槽,所述下壳体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缓冲槽相对应的第二缓冲槽,每个第二缓冲槽中均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端与第一缓冲槽底面抵接,所述壳体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将上壳体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槽中设有用于驱使空气流动的送风组件,所述下壳体下方设有接触板,所述下壳体底面与接触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下方设有用于缓冲接触板振动的减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上设有三个轴孔,轴孔贯穿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采用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安装拆卸方便,上壳体与下壳体安装完成时,第一安装块底面与第二安装块上表面贴合,提高壳体安装的稳定性,若干个第一缓冲槽间隔设在上壳体底面,若干个第二缓冲槽设在下壳体上表面与第一缓冲槽相对的位置,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有一部分位于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中,在壳体安装完成后,缓冲弹簧处于被挤压状态,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在壳体外壁上间隔均匀分布,送风组件设在安装槽中,减速机在工作时产生热量,送风组件启动驱使空气流动,使得减速机内部的热空气能够从散热孔中流出,实现快速散热,壳体固定在接触板上,接触板下方设有减震组件,当减速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振动时,缓冲弹簧能将部分振动过滤,剩下的振动则通过减震组件缓冲,这样能基本将减速机产生的振动都过滤掉,避免振动从壳体的接触面反弹回来影响减速机的正常工作,同时能减少因振动产生的噪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方便,减震效果好,降噪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组件包括连接壳、风扇,所述连接壳固定在安装槽中,所述风扇固定在连接壳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在使用时被安装在对应的装置设备上,将风扇与电源连接,风扇转动可以驱使安装槽中的空气流动,并带动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为了节约能耗,可以在壳体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与送风扇连接,这样只有在壳体内部温度过高时风扇才会启动,连接壳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安装槽中,方便对风扇进行维修,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壳外壁上设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远离连接壳的一端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振动,弹性块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缓冲风扇产生的振动,保证风扇工作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一侧设有防尘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设在风扇靠外的一侧,由于风扇在送风时是朝壳体内部送风,因此设计防尘罩来避免外界的灰尘被吸入壳体中影响减速机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减震弹簧、升降板,所述底座中设有空腔,所述减震弹簧一端固定在空腔内底面,所述升降板固定在减震弹簧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板上表面设有连接杆,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上端穿过连接孔后与接触板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通过减震弹簧安装在空腔中,接触板通过连接杆与升降板连接,连接杆可相对连接孔上下运动,在减速机壳体将振动传递给接触板时,接触板通过连接杆将振动传递给升降板,升降板与减震弹簧相互配合缓冲振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中沿竖直方向设有导柱,所述升降板上设有贯穿孔,所述升降板通过贯穿孔滑动设置在导柱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在缓冲振动的过程中会上下运动,为了保证升降板的运动能呈竖直方向,在空腔中设置导柱,优选的导柱设有两个,两个导柱分别位于升降板的两侧,升降板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贯穿孔在导柱外壁上竖直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切除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与现有技术中方方正正的壳体,在上壳体表面做了一些切除,不仅降低了壳体的质量,也提高了减速机的固有频率,进而提高了壳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壳体固定在接触板上,通过紧固件将底座固定在对应的装置设备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送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表示为:
101-上壳体、102-下壳体、2-轴孔、3-第一安装块、4-第二安装块、5-第一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7-第一缓冲槽、8-第二缓冲槽、9-缓冲弹簧、10-散热孔、11-安装槽、12-底座、13-连接壳、14-风扇、15-弹性块、16-防尘罩、17-减震弹簧、18-升降板、19-连接杆、20-连接孔、21-接触板、22-导柱、23-贯穿孔、24-切除区域、25-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供传动轴穿出的轴孔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可分离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所述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01相对的两个侧壁底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块3,所述第一安装块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所述下壳体102相对的两个侧壁顶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块4,所述第二安装块4上设有第二安装孔6,所述第一安装孔5与第二安装孔6相对,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5和第二安装孔6后与螺母连接,所述上壳体101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槽7,所述下壳体102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缓冲槽7相对应的第二缓冲槽8,每个第二缓冲槽8中均设有缓冲弹簧9,所述缓冲弹簧9上端与第一缓冲槽7底面抵接,所述壳体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0,所述上壳体101顶部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将上壳体101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槽11中设有用于驱使空气流动的送风组件,所述下壳体102下方设有接触板21,所述下壳体102底面与接触板2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21下方设有用于缓冲接触板21振动的减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上设有三个轴孔2,轴孔2贯穿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采用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安装拆卸方便,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安装完成时,第一安装块3底面与第二安装块4上表面贴合,提高壳体安装的稳定性,若干个第一缓冲槽7间隔设在上壳体101底面,若干个第二缓冲槽8设在下壳体102上表面与第一缓冲槽7相对的位置,缓冲弹簧9两端分别有一部分位于第一缓冲槽7和第二缓冲槽8中,在壳体安装完成后,缓冲弹簧9处于被挤压状态,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均设有散热孔10,散热孔10在壳体外壁上间隔均匀分布,送风组件设在安装槽11中,减速机在工作时产生热量,送风组件启动驱使空气流动,使得减速机内部的热空气能够从散热孔10中流出,实现快速散热,壳体固定在接触板21上,接触板21下方设有减震组件,当减速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振动时,缓冲弹簧9能将部分振动过滤,剩下的振动则通过减震组件缓冲,这样能基本将减速机产生的振动都过滤掉,避免振动从壳体的接触面反弹回来影响减速机的正常工作,同时能减少因振动产生的噪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方便,减震效果好,降噪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组件包括连接壳13、风扇14,所述连接壳13固定在安装槽11中,所述风扇14固定在连接壳13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在使用时被安装在对应的装置设备上,将风扇14与电源连接,风扇14转动可以驱使安装槽11中的空气流动,并带动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为了节约能耗,可以在壳体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与送风扇14连接,这样只有在壳体内部温度过高时风扇14才会启动,连接壳1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安装槽11中,方便对风扇14进行维修,延长风扇14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壳13外壁上设有弹性块15,所述弹性块15远离连接壳13的一端与安装槽11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14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振动,弹性块15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缓冲风扇14产生的振动,保证风扇14工作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风扇14一侧设有防尘罩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16设在风扇14靠外的一侧,由于风扇14在送风时是朝壳体内部送风,因此设计防尘罩16来避免外界的灰尘被吸入壳体中影响减速机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座12、减震弹簧17、升降板18,所述底座12中设有空腔,所述减震弹簧17一端固定在空腔内底面,所述升降板18固定在减震弹簧17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板18上表面设有连接杆19,所述底座12上表面设有连接孔20,所述连接杆19上端穿过连接孔20后与接触板21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18通过减震弹簧17安装在空腔中,接触板21通过连接杆19与升降板18连接,连接杆19可相对连接孔20上下运动,在减速机壳体将振动传递给接触板21时,接触板21通过连接杆19将振动传递给升降板18,升降板18与减震弹簧17相互配合缓冲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空腔中沿竖直方向设有导柱22,所述升降板18上设有贯穿孔23,所述升降板18通过贯穿孔23滑动设置在导柱22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18在缓冲振动的过程中会上下运动,为了保证升降板18的运动能呈竖直方向,在空腔中设置导柱22,优选的导柱22设有两个,两个导柱22分别位于升降板18的两侧,升降板18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贯穿孔23在导柱22外壁上竖直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01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切除区域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与现有技术中方方正正的壳体,在上壳体101表面做了一些切除,不仅降低了壳体的质量,也提高了减速机的固有频率,进而提高了壳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2上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壳体固定在接触板21上,通过紧固件将底座12固定在对应的装置设备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供传动轴穿出的轴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分离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所述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01)相对的两个侧壁底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块(3),所述第一安装块(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所述下壳体(102)相对的两个侧壁顶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块(4),所述第二安装块(4)上设有第二安装孔(6),所述第一安装孔(5)与第二安装孔(6)相对,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5)和第二安装孔(6)后与螺母连接,所述上壳体(101)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槽(7),所述下壳体(102)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缓冲槽(7)相对应的第二缓冲槽(8),每个第二缓冲槽(8)中均设有缓冲弹簧(9),所述缓冲弹簧(9)上端与第一缓冲槽(7)底面抵接,所述壳体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0),所述上壳体(101)顶部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将上壳体(101)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槽(11)中设有用于驱使空气流动的送风组件,所述下壳体(102)下方设有接触板(21),所述下壳体(102)底面与接触板(2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21)下方设有用于缓冲接触板(21)振动的减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包括连接壳(13)、风扇(14),所述连接壳(13)固定在安装槽(11)中,所述风扇(14)固定在连接壳(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13)外壁上设有弹性块(15),所述弹性块(15)远离连接壳(13)的一端与安装槽(11)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4)一侧设有防尘罩(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座(12)、减震弹簧(17)、升降板(18),所述底座(12)中设有空腔,所述减震弹簧(17)一端固定在空腔内底面,所述升降板(18)固定在减震弹簧(17)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板(18)上表面设有连接杆(19),所述底座(12)上表面设有连接孔(20),所述连接杆(19)上端穿过连接孔(20)后与接触板(21)底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中沿竖直方向设有导柱(22),所述升降板(18)上设有贯穿孔(23),所述升降板(18)通过贯穿孔(23)滑动设置在导柱(22)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1)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切除区域(2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上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25)。
CN202120951827.6U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Active CN214578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1827.6U CN21457875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1827.6U CN21457875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8754U true CN214578754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51827.6U Active CN21457875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87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6830A (zh) * 2022-11-25 2023-01-13 泉州博易盛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带降噪功能的减速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6830A (zh) * 2022-11-25 2023-01-13 泉州博易盛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带降噪功能的减速机
CN115596830B (zh) * 2022-11-25 2023-02-28 泉州博易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降噪功能的减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78754U (zh) 一种噪音小的减速机
CN212210698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用电机
CN215451622U (zh) 一种散热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N214838297U (zh) 一种多级缓冲式减速机
KR100645776B1 (ko) 벽면절단 및 바닥천공용 조립체
CN211038956U (zh) 一种降噪功能的气泵固定装置
CN215318496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电锤
CN21607750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空压机主机
CN210308048U (zh) 一种梭芯套加工打孔设备
CN213693334U (zh) 一种主轴电机用的防抖动式机座
CN211449597U (zh) 一种减速机
CN220095966U (zh) 一种印刷机用降噪装置
CN215596292U (zh) 一种用于机械噪声治理的减振器
CN219035048U (zh) 一种低噪的轴流风机
CN213035405U (zh) 一种纸杯成型机减震装置
CN220732516U (zh) 一种新型电机减震底座
CN219999791U (zh)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安装柜的散热机构
CN217633061U (zh) 生料循环风机
CN214625935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配电箱
CN22085779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
CN218920706U (zh) 一种新型机电安装箱
CN21830113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机减速器
CN213331538U (zh) 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电动传动架构防护组件
CN216437660U (zh) 一种断煤信号收集装置用的防护箱
CN215830764U (zh) 一种超低噪声直联式冷却塔用轴流风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