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8452U - 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78452U CN214578452U CN202023351915.7U CN202023351915U CN214578452U CN 214578452 U CN214578452 U CN 214578452U CN 202023351915 U CN202023351915 U CN 202023351915U CN 214578452 U CN214578452 U CN 2145784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outer ring
- inner ring
- rotary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主要由外环、内环和滚子组成的单向阻尼器,滚子置于内环上的长条形凹槽中,因此,外环相对于内环转动时,滚子在与外环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外端滑动,进而使得滚子在外环和内环之间越压越紧,阻尼增大;当外环相对于内环发生与上述相反方向的转动时,滚子在与外环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内端滑动,使得滚子在外环和内环之间的压力减小,即外环和内环之间的阻尼减小;实现单向产生阻力,并且不影响外环相对于内环在正反方向的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写字板的座椅结构,通常将写字板折叠设置在扶手上的座椅。其中,写字板通过旋转头与扶手转动连接,即写字板与旋转头转动连接和旋转头与扶手连接。例如中国专利CN200920265457.X公开的带有旋转写字板结构的座椅站脚及座椅。由于写字板与旋转头、旋转头与扶手之间没有设置阻尼结构,在旋转写字板机构进行开合时,不能够完全按要求控制开合顺序,在开合时会出现干涉情况。因此,需要在写字板与旋转头转动连接位置和旋转头与扶手转动连接位置设置单向阻尼器,避免旋转写字板机构进行开合时出现干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包括外环、内环和滚子,外环套在内环外侧,内环上设有与其外表面连通的长条形凹槽,所述滚子可滑动的置于长条形凹槽内,且滚子置于长条形凹槽外端时,滚子压在外环的内表面;滚子置于长条形凹槽内端时,滚子抵接在外环的内表面。
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中,外环一端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凸环,长条形凹槽在朝向限位凸环的一端与内环端面连通,外环远离限位凸环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且卡槽上设有卡环。
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中,长条形凹槽的两端与内环的中心连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中,长条形凹槽的宽度与滚子的直径相等,长条形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滚子的长度。
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中,外环的外表面设有卡位凸起。
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中,卡位凸起上设有通孔。
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中,卡位凸起为一个以上。
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中,内环的中心孔为非圆形。
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中,内环的中心孔为多边形。
有益效果:通过设计一种主要由外环、内环和滚子组成的单向阻尼器,滚子置于内环上的长条形凹槽中,因此,外环相对于内环转动时,滚子在与外环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外端滑动,进而使得滚子在外环和内环之间越压越紧,阻尼增大;当外环相对于内环发生与上述相反方向的转动时,滚子在与外环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内端滑动,使得滚子在外环和内环之间的压力减小,即外环和内环之间的阻尼减小;实现单向产生阻力,并且不影响外环相对于内环在正反方向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旋转式单向阻尼器的结构爆炸图一。
图2是旋转式单向阻尼器的结构爆炸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2.41-外环,2.411-卡位凸起,2.412-通孔,2.413-限位凸环,2.414-卡槽,2.42-内环,2.421-长条形凹槽,2.43-滚子,2.44-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包括外环2.41、内环2.42和滚子2.43,外环2.41套在内环2.42外侧,内环2.42上设有与其外表面连通的长条形凹槽2.421,所述滚子2.43可滑动的置于长条形凹槽2.421内,且滚子2.43置于长条形凹槽2.421外端时,滚子2.43压在外环2.41的内表面;滚子2.43置于长条形凹槽2.421内端时,滚子2.43抵接在外环2.41的内表面。
其中,单向阻尼器的外环2.41外表面和内环2.42的中心孔分别固定连接需要相互转动的零件,例如:旋转写字板机构的固定板或托板与旋转头之间的连接,转轴与轴套之间的连接等。在本申请中,为了方便理解,以旋转写字板机构的固定板或托板与旋转头之间的连接为例子进行描述,不能理解为本申请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仅可以应用与旋转写字板机构中。
其中,旋转写字板机构,包括固定板、托板和旋转头,旋转头两端固定有单向阻尼器,且旋转头两端的单向阻尼器的阻尼方向相反;固定板、托板分别通过单向阻尼器转动连接在旋转头的两端。具体的,固定板、托板与对应的单向阻尼器的外环2.41固定连接,内环2.42与旋转头固定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置于固定板与旋转头之间的单向阻尼器,在写字板打开的时候没有阻尼,在收起的时候有阻尼。置于托板与旋转头之间的单向阻尼器则刚好相反,即在打开的时候有阻尼,在收起的时候没有阻尼。因此,可以控制写字板在开合时的顺序。
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在使用时,通过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发生相互转动,由于滚子2.43可以在长条形凹槽2.421滑动。当外环2.41相对于内环2.42转动时,滚子2.43在与外环2.4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2.421外端滑动,进而使得滚子2.43在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越压越紧,阻尼增大。当外环2.41相对于内环2.42发生与上述相反方向的转动时,滚子2.43在与外环2.4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2.421内端滑动,使得滚子2.43在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的压力减小,即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的阻尼减小。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外环2.41一端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凸环2.413,长条形凹槽2.421在朝向限位凸环2.413的一端与内环2.42端面连通,外环2.41远离限位凸环2.413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2.414,且卡槽2.414上设有卡环2.44,卡环2.44优选为C形卡环2.44。
具体的,在组装单向阻尼器时,先将滚子2.43置于内环2.42的长条形凹槽2.421内,进而将外环2.41从设置卡槽2.414一侧套在内环2.42上,因此,使得内环2.42和滚子2.43置于外环2.41内,并且滚子2.43在限位凸环2.413的阻挡下,不会从长条形凹槽2.421内掉出;然后将卡环2.44卡在卡槽2.414内,防止内环2.42从外环2.41上掉落,完成了单向阻尼器的组装。
上述中,长条形凹槽2.421的两端与内环2.42的中心连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长条形凹槽2.421是从内环2.42上倾斜向外设置,滚子2.43置于长条形凹槽2.421外端时,滚子2.43压在外环2.41的内表面;滚子2.43置于长条形凹槽2.421内端时,滚子2.43抵接在外环2.41的内表面,其中,上述的“压在”和“抵接在”是受力不同的,滚子2.43压在外环2.41的内表面时受力较大,因此产生较大的阻力,即阻尼较大。其中,滚子2.43在长条形凹槽2.421内移动是因为:外环2.41相对于内环2.42转动时,滚子2.43在与外环2.4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2.421外端滑动,进而使得滚子2.43在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越压越紧,阻尼增大。当外环2.41相对于内环2.42发生与上述相反方向的转动时,滚子2.43在与外环2.4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2.421内端滑动,使得滚子2.43在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的压力减小,即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的阻尼减小。
具体的,长条形凹槽2.421的宽度与滚子2.43的直径相等,长条形凹槽2.42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滚子2.43的长度。
外环2.41的外表面设有卡位凸起2.411,在实际应用中,可在与外环2.41固定连接的零件上设置凹槽,卡位凸起2.411与该凹槽配合设置;在安装时,外环2.41可以通过卡位凸起2.411扣在凹槽上,实现外环2.41与零件的快速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将卡位凸起2.411为一个以上,具体卡位凸起2.41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卡位凸起2.411上设有通孔2.412,外环2.41可以通过螺钉穿过该通孔2.412与对应的零件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内环2.42的中心孔为非圆形,与内环2.42的中心孔连接的零件的横截面与内环2.42的中心孔配合设置,使得内环2.42套在该零件后,即可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快速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可以带动跟随一起转动。优选的,内环2.42的中心孔为多边形。在实际应用中,内环2.42的中心孔也可以为椭圆形、D形等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一种主要由外环2.41、内环2.42和滚子2.43组成的单向阻尼器,滚子2.43置于内环2.42上的长条形凹槽2.421中,因此,外环2.41相对于内环2.42转动时,滚子2.43在与外环2.4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2.421外端滑动,进而使得滚子2.43在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越压越紧,阻尼增大;当外环2.41相对于内环2.42发生与上述相反方向的转动时,滚子2.43在与外环2.4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向长条形凹槽2.421内端滑动,使得滚子2.43在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的压力减小,即外环2.41和内环2.42之间的阻尼减小;实现单向产生阻力,并且不影响外环2.41相对于内环2.42在正反方向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内环和滚子,外环套在内环外侧,内环上设有与其外表面连通的长条形凹槽,所述滚子可滑动的置于长条形凹槽内,且滚子置于长条形凹槽外端时,滚子压在外环的内表面,滚子置于长条形凹槽内端时,滚子抵接在外环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外环一端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凸环,长条形凹槽在朝向限位凸环的一端与内环端面连通,外环远离限位凸环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且卡槽上设有卡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长条形凹槽的两端与内环的中心连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长条形凹槽的宽度与滚子的直径相等,长条形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滚子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外环的外表面设有卡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卡位凸起上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卡位凸起为一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内环的中心孔为非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单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内环的中心孔为多边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51915.7U CN21457845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51915.7U CN21457845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78452U true CN214578452U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834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51915.7U Active CN21457845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78452U (zh)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51915.7U patent/CN2145784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89360B2 (ja) | シート角度調節装置 | |
US7963609B2 (en) | Chair arm that is rotatably folded and assembly-free | |
EP3272243B1 (en) | Slider with rebounding pull-tab | |
WO2023056796A1 (zh) | 转轴以及终端设备 | |
WO2021219097A1 (zh) | 滚筒刷夹持装置及滚筒刷 | |
CN214578452U (zh) | 一种旋转式单向阻尼器 | |
WO2021082539A1 (zh) | 一种龙头的快速拆装连接结构 | |
US20140090522A1 (en) | Hand Tool Having a Pressing Spring | |
CN213077317U (zh) | 一种呼啦圈 | |
CN216812498U (zh) | 单向棘轮铰链 | |
WO2019075897A1 (zh) | 一种半自动转轴组件 | |
AU2010302209B2 (en) | Rotary damper | |
CN207740343U (zh) | 铰链结构 | |
CN217205934U (zh) | 一种移门止动结构及淋浴房 | |
CN210460462U (zh) | 一种纱窗及滑动扇 | |
CN212574777U (zh) | 一种清洁工具 | |
CN209838255U (zh) | 梯子 | |
CN211287164U (zh) | 一种用于家具铰链的集成优化调节结构 | |
CN211397033U (zh) | 包扣 | |
CN209453172U (zh) | 一种用于夹持装置上的缓冲件 | |
CN217048064U (zh) | 弹性笔夹结构 | |
CN108131381B (zh) | 一种铰链结构 | |
CN208534969U (zh) | 转轴结构、支撑装置及显示器 | |
WO2017113496A1 (zh) |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 | |
CN207700916U (zh) | 一种活动门合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