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7421U -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7421U
CN214577421U CN202120549719.6U CN202120549719U CN214577421U CN 214577421 U CN214577421 U CN 214577421U CN 202120549719 U CN202120549719 U CN 202120549719U CN 214577421 U CN214577421 U CN 214577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iston ring
thinned
chamfer
r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97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
程伟胜
殷小飞
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TP Goetze Piston 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TP Goetze Piston 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TP Goetze Piston 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TP Goetze Piston 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97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7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7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7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包括有钢质材料的活塞环本体,所述活塞环本体的外圆周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上端部与上端面之间设有倒角,所述锥面的底端部设有一珩磨平台,所述珩磨平台的底端部与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切台,所述活塞环本体的内侧面底端部设有内倒角。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优化了活塞环结构,而且提高了活塞环的性能,对改善发动机的机油耗,提升活塞环的抗疲劳性能以及降低加工过程中的不良,有显著效果,实用性强,实现了活塞环的轻量化、薄形化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燃机活塞环组主要由三道活塞环组成,包括第一道活塞气环、第二道活塞气环和第三道油环。第一道活塞气环主要作用是气体密封,第三道油环主要作用是控制机油耗,第二道活塞气环的作用是辅助气体密封和辅助刮油。现有的第二道活塞气环普遍采用简单的锥面结构,为了降低加工难度,一般采用铸铁材质外圆成型磨实现,然而铸铁材料的抗弯强度、抗折性较低,安装和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无法实现薄型化设计,不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包括有钢质材料的活塞环本体,所述活塞环本体的外圆周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上端部与上端面之间设有倒角,所述锥面的底端部设有一珩磨平台,所述珩磨平台的底端部与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切台,所述活塞环本体的内侧面底端部设有内倒角。
所述的活塞环本体采用钢质材料,其材料为硅铬钢、碳素钢、17铬高合金不锈钢、13铬高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
所述的活塞环本体的环高为0.8-2.5mm。
所述的活塞环本体外圆侧的高度尺寸比第二道气环的环高度尺寸大0.04mm左右,所述活塞环本体内圆侧的高度尺寸比第二道气环的环高尺寸小0.03mm左右。
所述的活塞环本体的表面进行镀铬、氮化、陶瓷镀层、CrN涂层、DLC涂层中的一种或组合,其镀层或涂层厚度3um-10um。
所述锥面与活塞环轴向方向的夹角为1°30′~3°30′。
所述锥面的上端部与上端面之间的倒角为宽度方向小尺寸,深度方向大尺寸,其倒角面与活塞环本体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
所述的切台为鼻形切台,鼻形切台的深度为0.3-0.5mm,鼻形切台的外台的高度为0.2-0.3mm,鼻形切台的鼻形角度为12°-18°。
所述的内倒角的宽度为0.2~0.4mm,内倒角高度为0.2~0.4mm。
其原理是:本申请中采用高强度钢质材料使得活塞环的抗折强度提升,可实现薄型化,其第二道活塞气环环高可做到0.8~2.5mm范围内;通过锥面与倒角以及珩磨平台的配合,其宽度方向小尺寸,深度方向大尺寸,在有效减小漏气通道提高密封性的同时可避免镀层时侧面的镀层延伸。
通过切台的结构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储油空间,这样活塞环在下行刮油时,过多的润滑油来不及回流时候可在这个储油空间内临时储存,仿真了润滑油的反蹿到汽缸壁上,对降低机油耗效果明显;且由于外圆面设有切台,活塞环由自由状态闭合到工作状态,环的截面惯性矩发生变化,活塞环将会发生扭曲,活塞环扭后,环的外圆面与缸套接触由面接触变成点接触,造成外圆密封和刮油能力下降,通过内倒角的结构,将抵消外圆面切台造成的惯性矩变化,活塞环将不产生扭曲,这样可以保障活塞环的锥面珩磨平台与缸套始终保持良好的贴合。对改善机油耗效果较好。
通过上述改进,不仅优化了活塞环结构,而且提高了活塞环的性能,对改善发动机的机油耗,提升活塞环的抗疲劳性能以及降低加工过程中的不良,有显著效果,实用性强,实现了活塞环的轻量化、薄形化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优化了活塞环结构,而且提高了活塞环的性能,对改善发动机的机油耗,提升活塞环的抗疲劳性能以及降低加工过程中的不良,有显著效果,实用性强,实现了活塞环的轻量化、薄形化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活塞环本体;2、锥面;3、倒角;4、珩磨平台;5、切台;6、内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包括有钢质材料的活塞环本体1,活塞环本体1的外圆周面为锥面2,锥面2的上端部与上端面之间设有倒角3,锥面2的底端部设有一珩磨平台4,珩磨平台4的底端部与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切台5,活塞环本体1的内侧面底端部设有内倒角6。
进一步,活塞环本体1采用钢质材料,其材料为硅铬钢、碳素钢、17铬高合金不锈钢、13铬高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活塞环本体1的环高为0.8-2.5mm。采用高强度钢质材料使得活塞环的抗折强度提升,可实现薄型化。
进一步,活塞环本体1的表面进行镀铬、氮化、陶瓷镀层、CrN涂层、DLC涂层中的一种或组合,其镀层或涂层厚度3um-10um;为了提高活塞环的耐磨性能,如化学电镀3~10um的薄铬层、物理气相沉积镀膜3~5um的CrN、DLC涂层。
进一步,锥面2与活塞环轴向方向的夹角为θ2,θ2在1°30′~3°30′范围内。锥面2的上端部与上端面之间的倒角3为宽度方向小尺寸,深度方向大尺寸,其倒角面与活塞环本体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θ1,θ21在20-30°范围内。有效减小漏气通道提高密封性的同时可避免镀层时侧面的镀层延伸。
进一步,切台5为鼻形切台,鼻形切台的深度为t1,t1在0.3-0.5mm范围内,鼻形切台的外台的高度为h1,h1在0.2-0.3mm范围内,鼻形切台的鼻形角度为θ3,θ3在12°-18°范围内。通过设计为鼻形切台,一方面增大了储油空间,增大储油量,另一方面下行刮油时,有利于机油流向储油空间中,防止机油耗反蹿,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机油耗。内倒角6的宽度为t3,t3在0.2~0.4mm范围内,内倒角高度为h3,h3在0.2~0.4mm范围内。通过内倒角的结构,将抵消外圆面切台造成的惯性矩变化,活塞环将不产生扭曲,这样可以保障活塞环的锥面珩磨平台与缸套始终保持良好的贴合。对改善机油耗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质材料的活塞环本体(1),所述活塞环本体(1)的外圆周面为锥面(2),所述锥面(2)的上端部与上端面之间设有倒角(3),所述锥面(2)的底端部设有一珩磨平台(4),所述珩磨平台(4)的底端部与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切台(5),所述活塞环本体(1)的内侧面底端部设有内倒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环本体(1)采用钢质材料,其材料为硅铬钢、碳素钢、17铬高合金不锈钢、13铬高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环本体(1)的环高为0.8-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环本体(1)的表面进行镀铬、氮化、陶瓷镀层、CrN涂层、DLC涂层中的一种或组合,其镀层或涂层厚度3um-1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2)与活塞环轴向方向的夹角为1°30′~3°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2)的上端部与上端面之间的倒角(3)为宽度方向小尺寸,深度方向大尺寸,其倒角面与活塞环本体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台(5)为鼻形切台,鼻形切台的深度为0.3-0.5mm,鼻形切台的外台的高度为0.2-0.3mm,鼻形切台的鼻形角度为12°-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倒角(6)的宽度为0.2~0.4mm,内倒角高度为0.2~0.4mm。
CN202120549719.6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Active CN214577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9719.6U CN214577421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9719.6U CN214577421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7421U true CN214577421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2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9719.6U Active CN214577421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74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8901B1 (ja) 2023-01-31 2024-05-07 株式会社リケン ピストンリング及びピストンリングの組合せ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8901B1 (ja) 2023-01-31 2024-05-07 株式会社リケン ピストンリング及びピストンリングの組合せ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30396B1 (en) High strength steel cylinder liner for diesel engine
US8123227B2 (en) Sliding member
US9067286B2 (en) Piston ring for a pisto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EP2045488B1 (en) Piston ring of reciprocating engine
US8157268B2 (en) Pist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O2012067084A1 (ja) ピストンリング
EP3163129B1 (en) Piston ring
EP2812553B1 (en) Piston with enhanced cooling gallery
CN214577421U (zh) 一种薄型化二道活塞气环结构
CN215213706U (zh) 汽油机活塞环组
CN217501818U (zh) 一种适用于氢气内燃机的活塞环组
JP2017026054A (ja) ピストンリング
JP6446188B2 (ja) ピストンリング
CN213980986U (zh) 一种低机油耗低摩擦低窜气量柴油机活塞环组件
CN215633375U (zh) 一种加大机油回油的活塞及活塞环的组合结构
EP4290066A1 (en) Compression ring
CN216142820U (zh) 一种活塞及活塞环组合结构
CN217421371U (zh) 一种具有固体润滑涂层的活塞环
CN211202141U (zh) 活塞环组件
CN213419236U (zh) 内燃机用活塞环及内燃机用活塞组件
CN218493692U (zh) 一种用于无缸套柴油机的活塞环组
JP7284308B1 (ja) ピストンリング
CN204419380U (zh) 一种改进的发动机缸体
CN215633376U (zh) 一种提升密封性能的活塞及活塞环的组合结构
CN219472205U (zh) 一种新型三片式组合油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