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68588U -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8588U
CN214568588U CN202023328659.XU CN202023328659U CN214568588U CN 214568588 U CN214568588 U CN 214568588U CN 202023328659 U CN202023328659 U CN 202023328659U CN 214568588 U CN214568588 U CN 214568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ase
fixed
oil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286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科发
杨�嘉
邓科
舒夏
段成刚
李昌涛
邹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iuhu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iuhu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iuhu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iuhu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286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8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8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8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中,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包括底座、传送组件、两个调正检测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调正检测组件为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检驱座、固设于检驱座的油泵、驱动所述油泵出油的检驱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旋转架转动的油缸和根据两个所述油泵的油压差驱动油缸做活塞运动的油管总成,所述油缸的固定端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油缸的伸缩端转轴固定于旋转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检驱轮、油泵、油缸、油管总成、旋转架和调心轮的共同作用驱动输送带回正,实现了在雨水较多、粉尘较多的恶劣环境下调正输送带,减少了人为调正输送带的时间,提高了输送带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输送带调正装置通常是采用电机控制托辊转动的调正方法,是在输送带的两侧安装传感器,在传感器检测到输送带跑偏之后,会根据输送带跑偏的位移给控制器一个调整信号,控制根据调整信号控制电机带动托辊转动调正输送带。但是,采用电机控制托辊转动的调正方法不能实现在雨水较多的露天环境、粉尘较多的环境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旨在实现在雨水较多、粉尘较多的恶劣环境下调正输送带,提高输送带的传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该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包括:
底座;
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旋转架以及转轴固定于旋转架上的调心轮,所述旋转架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两个调正检测组件,所述调正检测组件为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检驱座、固设于检驱座的油泵、驱动所述油泵出油的检驱轮;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旋转架转动的油缸和根据两个所述油泵的油压差驱动油缸做活塞运动的油管总成,所述油缸的固定端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油缸的伸缩端转轴固定于旋转架。
优选地,所述检驱座弹性固定于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检驱座包括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检驱轮转轴固定于连接件的上端,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转轴固定于底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侧端通过弹性件与底座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驱座还包括位置调节座,所述位置调节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转轴固定于底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侧端通过弹性件与位置调节座弹性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旋转架通过轴承组件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衬套、旋转轴和推杆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为两个型号相同的轴承,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一个型腔,所述第一轴承、衬套和第二轴承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旋转轴依次穿过第一轴承、衬套和第二轴承并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推杆板焊接,所述旋转架固定于推杆板;
所述衬套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径,所述衬套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旋转轮,所述旋转轮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架的两端,所述旋转轮在底座上转动。
优选地,所述旋转轮通过轴承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
优选地,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固定设置于底座两端,所述旋转轮在轨道上转动。
优选地,所述调心轮为滚筒。
优选地,所述滚筒上设置有菱形胶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检驱轮、油泵、油缸、油管总成、旋转架和调心轮的共同作用驱动输送带回正,未使用电机驱动,油泵和油缸都是密封部件,实现了在雨水较多、粉尘较多的恶劣环境下调正输送带,减少了人为调正输送带的时间,提高了输送带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22943079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100包括底座701、传送组件、两个调正检测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其中,传送组件包括旋转架201 以及转轴固定于旋转架上的调心轮203,所述旋转架201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 707上。所述调正组件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检驱座301、固设于检驱座301的油泵303、驱动所述油泵303出油的检驱轮30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旋转架201转动的油缸401和根据两个所述油泵303的油压差驱动油缸401 做活塞运动的油管总成,所述油缸401的固定端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701,所述油缸401的伸缩端转轴固定于旋转架201。在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100进行正常工作时,输送带801安装在调心轮203上,调心轮203随着输送带801的运行而转动。当输送带801发生偏移,输送带801与检驱轮305接触时,输送带801通过输送带801与检驱轮305的摩擦力带动与输送带801 接触的检驱轮305旋转(未与输送带801接触的检驱轮305不转动),检驱轮 305旋转带动油泵303输出压力油、压力油通过流进油管总成,在两个油泵产生的油压差的情况下,压力油通过油管总成进入油缸401,油缸401中的油路集成控制压力油推动活塞往复运动,活塞的伸缩端推动旋转架201旋转,进而带动调心轮203旋转,使调心轮203的线运动方向与输送带801运动方向形成一个夹角,产生摩擦力驱动输送带801回正,使输送带801始终在设定的范围运动。例如,当输送带801靠近右侧检驱轮305时,油缸驱动的活塞伸出,油缸401驱动旋转架201逆时针转动;当输送带801靠近左侧检驱轮时,油缸401驱动的活塞收回,油缸401驱动旋转201架顺时针转动。旋转架201的旋转角度一般为±14.5°。调心轮203的旋转方向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因此,采用检驱轮、油泵、油缸、油管总成、旋转架和调心轮的共同作用驱动输送带回正,不需要使用用电设备来检测输送带是否偏移,也不需要使用用电设备来驱动旋转架旋转,实现了在雨水较多、粉尘较多的恶劣环境下调正输送带(因为油泵和油缸都是密封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检驱座301可以弹性固定于底座上。当输送带发生偏移,输送带801与检驱轮305接触时,输送带801会给检驱轮305一个较大的撞击力,检驱轮305将撞击力传递到检驱座301上,检驱座301通过与底座弹性固定,可以实现将输送带801给检驱轮305的撞击力通过弹性的部件进行释放,减缓输送带给检驱轮305的瞬时撞击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驱座301包括连接件311和弹性件313;所述检驱轮305转轴固定于连接件311的上端,所述连接件311的下端转轴固定于底座701上,所述连接件311的侧端通过弹性件313与底座701弹性连接。当输送带发生偏移,输送带801与检驱轮305接触时,输送带801会给检驱轮 305一个较大的撞击力,检驱轮305将撞击力传递到连接件311上,连接件 311会在撞击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压缩弹性件313,进而实现将输送带801 给检驱轮305的撞击力通过弹性件313进行释放,减缓输送带801给检驱轮 305的瞬时撞击力。其中,弹性件313可以是弹簧。为了实现输送带801给检驱轮305的撞击力更稳定的释放,可以将弹性件313设置为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轴承组件,该旋转架通过轴承组件转轴固定于底座701上。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501、第一轴承503、第二轴承505、衬套507、旋转轴509和推杆板511;所述第一轴承503和第二轴承505为两个型号相同的轴承,所述轴承座501上开设有一个型腔,所述第一轴承503、衬套507和第二轴承505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旋转轴509依次穿过第一轴承503、衬套507和第二轴承 505并与第一轴承503和第二轴承505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509与推杆板 511焊接,所述旋转架501固定于推杆板511上。所述衬套507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轴承503的外径,所述衬套507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505 的内径。由此,在油缸401给旋转架一个作用力之后,旋转架201会通过第一轴承503和第二轴承505进行旋转。为了使旋转架201旋转更稳定,旋转架201受力更均匀;可以通过延伸旋转架201的旋转轴承,可以将旋转架201 的旋转轴设置为两个轴承之间加一个延长旋转架的衬套507,减小旋转架201 的力臂,使旋转架201受力更均匀;旋转架201固定在推杆板上,推杆板511 与旋转轴509焊接,旋转轴509依次穿过第一轴承503、衬套507和第二轴承 505,第一轴承503和第二轴承505的外表面与型腔过盈配合;第一轴承503、衬套507和第二轴承505将旋转架201的重力的通过轴承座501传递到底座70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旋转架201旋转更稳定,传送组件还可以包括旋转轮205,所述旋转轮205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架201的两端,所述旋转轮 205在底座701上转动。由此,可在旋转架201的两端设置旋转轮205,使旋转轮205在底座701上转动。可以将旋转架201的一部分重力分散到旋转轮 205上,进而传递到底座701上,可以实现旋转架201更稳定的旋转。其中,为了使旋转轮205转动时摩擦力更小,旋转轮205通过轴承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为了进一步减小旋转架201转动的摩擦力,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轨道601,所述轨道601固定设置于底座701两端,所述旋转轮205在轨道601上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输送带807与调心轮203之间的摩擦力,将调心轮203设置为滚筒,可以相对调心轮203是托辊来说,滚筒增大了输送带的基础面积,防止输送带大话,提高输送带运行的稳定性,一般来说托辊的直径较小,只有80-160mm。而滚筒的直径是320mm。为了进一步增大输送带801与调心轮203之间的摩擦力,在滚筒上设置有菱形胶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检驱轮、油泵、油缸、油管总成、旋转架和调心轮的共同作用驱动输送带回正,不需要使用用电设备来检测输送带是否偏移,也不需要使用用电设备来驱动旋转架旋转,实现了在雨水较多、粉尘较多的恶劣环境下调正输送带,减少了人为调正输送带的时间,提高了输送带的传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包括:
底座;
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旋转架以及转轴固定于旋转架上的调心轮,所述旋转架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两个调正检测组件,所述调正检测组件为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检驱座、固设于检驱座的油泵、驱动所述油泵出油的检驱轮;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旋转架转动的油缸和根据两个所述油泵的油压差驱动油缸做活塞运动的油管总成,所述油缸的固定端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油缸的伸缩端转轴固定于旋转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驱座弹性固定于底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驱座包括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检驱轮转轴固定于连接件的上端,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转轴固定于底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侧端通过弹性件与底座弹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驱座还包括位置调节座,所述位置调节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转轴固定于底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侧端通过弹性件与位置调节座弹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旋转架通过轴承组件转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衬套、旋转轴和推杆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为两个型号相同的轴承,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一个型腔,所述第一轴承、衬套和第二轴承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旋转轴依次穿过第一轴承、衬套和第二轴承并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推杆板焊接,所述旋转架固定于推杆板;
所述衬套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径,所述衬套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旋转轮,所述旋转轮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架的两端,所述旋转轮在底座上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通过轴承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固定设置于底座两端,所述旋转轮在轨道上转动。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心轮为滚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上设置有菱形胶面。
CN202023328659.XU 2020-12-31 2020-12-31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Active CN214568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8659.XU CN21456858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8659.XU CN21456858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8588U true CN214568588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4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28659.XU Active CN21456858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8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24937C2 (ru) Конвейерный механизм с шарнирным соединителем
CN214568588U (zh)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WO2021018184A1 (zh) 倾斜调整装置及一种载运机器人
CN112830186A (zh) 全自动输送带液压调正装置
CN113681535A (zh) 巡检机器人行走装置及其巡检机器人系统
CN113581228A (zh) 巡检机器人用行走装置及巡检系统
CN201258183Y (zh) 输送带全自动液压纠偏装置
CN109095101B (zh) 履轨一体转运平台的轨道位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2061890B (zh) 旋挖钻机及其随动架结构
CN113548377B (zh) 一种皮带机上托辊高效的纠偏装置及纠偏方法
US6283353B1 (en) Press roll device
US6880820B2 (en) Conveyor roller device for depositing sheets on a stack
CN213084474U (zh) 步进式输送装置
CN213499296U (zh) 一种机器人管线包固定装置
CN207610688U (zh) 角度检测设备
CN208118883U (zh) 一种悬挂总成及机器人
CN113883359A (zh) 一种自适应履带管道机器人爬坡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7759621U (zh) 一种翻转输送机
CN205633886U (zh) 一种输送机液压纠偏装置
CN216517170U (zh) 汽车搬运机器人上轮胎加持的支撑臂与机身的连接结构
CN114323700B (zh) 一种轮胎试验机
EP0484858A2 (en) Balanced self adjustable escalator handrail drive
CN213444602U (zh) 带式干燥设备履带纠偏系统
CN210972787U (zh) 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下带的连杆式可调托辊组
CN115609629B (zh) 机械关节及应用其的足式机器人和协作机械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